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45:一家连官网都没有的基金,居然募资20亿?

vol45:一家连官网都没有的基金,居然募资20亿?

2025/4/23
logo of podcast 大北窑14F

大北窑14F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曹玮钰
顾哲毅
Topics
顾哲毅:我过去七八年时间从投资来说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走完一圈之后就发现,不是我比大家投的更好会给我带来满足感,而是如果公司再来个五个像我这样的人,然后这个组织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我的成熟感会比相对更多。所以我过去一年时间花很多时间去‘扣起那一步’,带大家投,所以我们的投资会也是……我们秉承一个梦想或者热情,就是打造中国医疗领域的龙头企业,创造价值给社会、产业、病人、医生都带来正向的收益,顺带产生好的回报。我们之前投的项目DPI还不错,回报也不错。可能比较幸运的一个时代,就是中国的本土医疗赛道企业、生物制造企业从小到大,我们基本上是从1到10,10到100,从小到大,然后从大到强……我们的投资策略是产业的观察加产业的实践,形成产业的最佳实践,再加上产业的资源,再用资本做一个放大器,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我们是投并购,也干控股,在医疗圈里面还算干的比较多的,成功率还可以。我们也干非常早期的投资,也投二级市场,也跨境投资……我们MBO也干过,MBI也干过,Buy and Build也干过……从人生经历来说还是比较丰富,这段时间也处理了很多背头企业的问题,目的还是一个目的,就是说真的打造一些龙头型的企业出来,最好是主要像国际化的这种有竞争力的龙头。我自己背景是有医疗背景的家庭,大学去国外学电子工程,大学去搞创业大赛什么的,英国的时候,然后从投行开始入行做并购,后来经历了不同的产品,然后最后觉得还是要离实业近一点产生影响。我觉得总结我自己那些,可能就是说交易家、产业这两块……团队背景也是比较多元化的,有博士、也有banker,也有产业中来的都有。我们是个非常年轻的机构,团队基本上都是在35岁到40岁之间,是‘成见之’的,见过了很多成功,也经历过一些公司的挑战和波折,它综合了这个团队的年轻有干劲和那个阅历和经历在里面……年轻带来的好处是年轻非常有冲劲,敢创新,敢犯错,敢试错……不好的地方是年轻有时候可能在这种经验和资源方面是缺乏的,但这一点呢其实跟我当年在美元基金的时候……我们还是站在了很多的产业方、专家身边,或者是他们的肩膀上……我们肯定要做那个‘苹果树’,10个果子,每个赛道一个果子,后来把这个果子延伸到一个我们叫‘航母机群’,你肯定要投航空母舰加驱逐舰和间接机,形成一个产业生态……核心是稀缺的,先去抓这些龙头型公司,大公司……跟他们在过去的七八年时间里面形成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年轻是年轻,同时呢又能通过我们过去的偶然的经验或者是当时我们的选择带来这一经验补足了资源方面的确定……现在团队也不年轻了,都四十出头了……我们过去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情,只是碰巧我们做了事儿才变成了热点……我们投的都是有收入有利润的公司……我们很comfortable……我们历史上都不太喜欢炸热点……我们过去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情,只是碰巧我们做了事儿才变成了热点……傻人有傻福,但是傻逼没有……我们现在也观察到趋势了嘛,就是国资现在把这个策略做分割嘛……我们还是希望不断的其实能够有好的人才能进来,我其实把这个平台更多当成不是我自己……大家都是合伙人,就是大家自己的事……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的对话嘉宾是赋远资本,一家投医疗器械起家的PE,成立于2017年,前身是更为业内所知的华兴医疗产业基金。当时一级市场正热烈追逐着创新药,不断刷新着震惊行业的丰厚回报,而有利润、有现金流,模式稳当的医疗器械则一点都不“性感”。

但2025年一开年,赋远就宣布了一件大事,他们超募了。

这次完成超募的是旗下医疗产业基金及合成生物基金,合计超过20亿元。在人民币募资惨淡、“首关即胜利”的年景,终关超募完成20亿放在市场化基金中显得非常突出。

当然,这一切有赋远不错的业绩和口碑的打底。根据拿到的一组数据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盲池基金DPI已经超过3,新旗舰基金仅用不到一个月就完成首关,7成老LP复投——一家基金行不行,老LP最有发言权,7成复投本身就是结论。

但这已经是我知道的全部了,因为想了解赋远并不容易,这家成立8年的机构甚至没有官网。

而这次对谈,也正是一次解密的过程。我们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策略,帮助这家基金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到了超募?LP们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机遇,决定做出如此慷慨的出资?又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完成这一切? 本期对话嘉宾 赋远投资创始合伙人** **顾哲毅;投中网编辑 曹玮钰 蒲凡 Shownotes 一家幸运但难以描述的“新基金”(02:13)

基金“有底蕴”,是年轻投资人的束缚吗?(06:26)

华熙生物CVC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17:02)

这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本吗?(22:23)

我们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27:41)

投资真的是一个有创新空间的行业吗?(30:23)

傻人有傻福,但傻子没有(35:28)

如果投资太容易赚钱,那才有问题(37:34)

什么样的投资称得上“有品位”(42:54)

如何“机构化”一家“老公司”(44:30)

老臣一痛哭,改造就麻烦(49:41)

公司一定需要“机构化”吗?(51:16)

“代际传承”,一个并购的好时代?(56:59)

创新都是建立在规模化之上(1:02:21)

追逐DPI从不影响创新(1:06:25) 拓展阅读 投中网,《并购市场,真的进入黄金时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