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833.一个心怀理想的支教老师,开始「黑化」体罚学生

E833.一个心怀理想的支教老师,开始「黑化」体罚学生

2025/1/19
logo of podcast 故事FM

故事FM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educational#urban and rural narratives#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parenting challenges#moral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conflict avoidance and confrontation#motivational stories#violence awareness#emotional management People
熊老师
艾哲
Topics
@艾哲 :乡村支教需要直面混乱和崩溃的现实,不仅仅是理想主义和热情。很多支教老师发现,让学生安静上课都非常困难,更别说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 @熊老师 :我支教的初衷是证明温和的教育方式是可行的,但山区孩子的野性和暴力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习惯了打骂和以暴制暴,我的温和反而被嘲笑。我尝试过温和的沟通和适当的体罚,但效果都不理想,学生们会挑战我的权威,甚至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经历了崩溃和迷茫,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我决定坚持,并改变了策略,用更强硬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也意识到,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很多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或存在家庭暴力。 熊老师:我高中时因为不写作业被老师惩罚,这让我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人性的问题。在支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存在严重的以大欺小和以暴制暴现象,这与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包括温和的沟通和适当的体罚,但效果都不理想。我经历了崩溃和迷茫,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我决定坚持,并改变了策略,用更强硬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也意识到,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需要从家庭环境入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

Deep Dive

山村里的秩序:一位支教老师的崩溃与重建

我曾以为,乡村支教需要理想主义和一腔热血。来到云南这所偏远山村小学后,我发现,仅仅如此远远不够。 现实远比我想象的更加混乱和残酷。让孩子们安静地上课,就已经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更别说去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不良行为。

我最初的动机很简单:证明权威打压式的精英教育并非唯一道路,温和的陪伴式教育同样有效。然而,这些山里的孩子早已习惯了家长和老师的打骂,甚至习以为常地以暴制暴。成人世界中那些隐晦而冠冕堂皇的暴力,在他们的世界里,以更加原始和直接的方式肆虐生长。

我高中时,因为不写作业,被班主任罚站,甚至被安排到一个看不见黑板的位置。 那段经历,让我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如今,我将自己曾经的经历与这些山区孩子对比,发现他们身上那种野性,并非单纯的懵懂,而是经历了成人世界暴力洗礼后的另一种生存策略。

刚开始,我尝试温和的沟通。我尽量避免大声说话,甚至从未对他们发过火。然而,我的温和却被解读为软弱,反而招致更多的嘲笑和挑战。一个二年级的女孩,沈欣,撕碎作业本塞进嘴里,用行动表达她的反抗。 她后来成为班上的小霸王,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建立起自己的权威,甚至发展出一个小团体,以大欺小,以暴制暴。

我尝试过适当的体罚,但效果微乎其微。 他们会挑战我的底线,甚至反过来攻击我。我曾被学生咬伤,被抓伤,被推搡,被辱骂。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让我几近崩溃,甚至想过放弃。我常常在深夜里哭泣,质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是否应该回到熟悉的城市生活。

去年,我经历了教学的全面崩溃。 我无法控制课堂秩序,学生们互相打骂,甚至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不得不向校长求助,寻求其他老师的帮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开始质疑自己。

然而,我最终选择了坚持。今年,我改变了策略。 我不再试图做一个温和的陪伴者,而是选择以更强硬的态度去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我开始意识到,在这样一个习惯了丛林法则的地方,想要改变现状,必须先让自己进入这个秩序的上层。

我开始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如何建立课堂秩序,如何与学生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行为问题,与他们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许多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甚至经历过家庭暴力。 他们缺乏关爱,缺乏引导,缺乏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我走访了部分学生家庭,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家具,缺乏基本的学习设施......这些都让我更加理解他们的行为。我开始意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改变他们行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家庭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我依然会做梦梦到自己打学生,因为现实中我做不到那样。但如今,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解决问题比沉浸在过去的创伤中更重要。 我开始用更丰富的语调与学生沟通,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导他们,用更坚定地态度去维护课堂秩序。

一年过去,我看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沈欣不再那么嚣张跋扈,课堂秩序也得到了改善。我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知道,我必须坚持下去,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爱与希望。

Chapters
熊老师怀着理想来到乡村支教,希望用温和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们,却发现孩子们早已习惯了暴力,甚至以暴制暴。他尝试温和的教育方式,却收效甚微,最终不得不采用体罚。
  • 熊老师的支教初衷是证明权威打压式的精英教育并非唯一道路
  • 乡村孩子习惯了家长和老师的打骂,甚至以暴制暴
  • 温和的教育方式在乡村学校并不奏效
  • 熊老师经历了从温和教育到无奈体罚的转变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欢迎收听故事 FM 我是艾哲,一个收集故事的人在这里,我们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到乡村支教需要的远远不只是理想主义和一腔热血有的时候更需要的是直面混乱与崩溃边远山村的孩子当然是资源匮乏的受困者但不少孩子也从成人社会和外部世界中沾染了种种恶习习惯了脏话、暴力、以大欺小成为一群所谓"顽劣"的孩子

很多指教老师到了实际的教育环境后发现就如同电影《超脱中》一样教育者最开始往往是出于个人经历的创伤出于理想主义而想所谓拯救学生的灵魂但实际上想让这一群充满野性的甚至有不良行为的孩子能够安静地上课不闹事就已经非常艰难了

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讲述者熊老师曾经在北京当过记者他在 2023 年的夏天停下记者工作到云南的一所乡村小学支教,为期两年熊老师选择到乡村支教原本是想当一个温和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老师以证明自己小时候在大城市经历的权威打压式的精英教育不是唯一的道路

但熊老师来了之后才发现这群山里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家长和老师的打骂甚至习惯了以暴制暴我高中的时候高一的时候成绩比较好然后我实际上是所有非竞赛班里的年级第一然后等到高二重新分班的时候就把我分到原来的竞赛班分进去之后我跟我的班主任第一天就闹败了

就是因为我暑假作业一个字没写因为我就是不写作业的人觉得作业有没有意义对然后他好像第一个月让我在后面一直罚站吧他说我什么时候补完什么时候回去那我就补补啊我就站着嘛然后他就把我发配到了一个看不见黑板的位置还不是最后一排哦就是和黑板平行的位置和黑板平行就是类似于一般的班级的

教室的左前方可能正常的班級那裡會擺圖書腳或者什麼的位置他就讓我去坐那兒什麼都看不見然後他就假裝班裡面有我這個人他就是比如說全班輪流回答問題他就會跳過我然後他也會讓我們學校我們班任科老師裡面有幾個可能跟他關係好一點他也會讓他們

就是假裝班裡沒有我這個人然後比如有的時候全班會要貼排名啊之類的他就會把我的內欄刪掉比如說他要是在寢室他管不到但是比如說要是在教室裡或者課間他看見我和誰玩得比較好他就會找那個人去辦公室談話說反正就是

试图孤立我吧但是我觉得那段时间它就有点像那种青春期的那种感觉就是你每天虽然有一点苦闷但是你每天也在思考很多问题就思考人类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性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会思想这些很重要的问题嘛从当时我的理解来看我肯定觉得我很有个性很有自我意识啊什么的

但是比如说你跟我现在教的这些孩子比我又会觉得说那可能也是比如说确实是我家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那你来支教会有一种想改变自己童年的那种原初动力的吗有啊就像我刚才说的这些就是我觉得我在这里支教结束很多指导老师其实每个人的动力非常不一样比如说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我就是想证明说

城市里那套向往精英的那套教育方式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我来这边好像对他们的成绩几率也不是抓得很严但是我也见过比如说从农村出来靠努力和刻苦考上大学的老师他们来这里教书他们就是想要证明说农村的孩子学习起来不比城市的孩子弱

他们想要通过死抓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纪律来证明这一点这个动力就是截然转化成具体措施的时候就是截然相反于是在 2023 年夏天熊老师来到云南的一所山村小学之教这所村小所属的县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县村小很偏远离县城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乡镇公交每天只有一趟山路上很多 180 度的大湾

有一小段路以前是泥巴路直到 2024 年才修水泥路快递寄不到这个村子离最近的快递代收点要骑十几分钟的摩托车这座小学有大概 60 个学生每五六年级只有一到四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十几个人到了这里最开始就是觉得这野孩子野第一天来就是看见学生就骂人说脏话然后就在地上

滚啊,爬树啊,爬栏杆啊而且他们好像也并不怕衣服脏啊,手脏啊他们对这个一点感觉都没有而且他们的家里人好像对这个也没有什么感觉就是他们滚的衣身是泥巴,或者经常第二天来还是穿着同样的衣服,只是更脏了一些比如说他们喝水,他们肯定就是他们也没有水杯

大部分學生沒有水杯然後沒有水壺然後很多孩子可能就是下課了他想喝水他就去打開水龍頭那個水龍頭也是從山泉上面引下來的他就打開水龍頭直接對著那個水龍頭喝水報到第一天我的印象就很深的是

当时有一个当时二年级的一个女孩和另外一个年级比她小的男生在争吵吧然后他们当地话会把骂叫做操就是比如说有一个人操你就是有一个人骂你那当时那个更小的孩子在哭说那个二年级的女生在操他然后那个二年级的女生当时就是穿着校服她就把那个领子立起来然后看起来也会比

我们一般认为的二年级的孩子要大一点长得黑黑瘦瘦高高的一个女生属于一个长长的马尾辫一看就是那种非常的不羁或者有点刺头的类型那个女生的妈妈就在旁边那个女生妈妈就会说哎呀我家这个娃就是这样你们老是才需要对她灌烟点拿条子抽都无所谓但我当时觉得就是原来山里的孩子

不像我想的那样就可能我之前我会有一些预想会觉得他们比较懵懂比较单纯但是这个单纯可能我当时预想的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是不是也就不懂那么多东西但是实际到这里一看发现这里的孩子都很鲜活个性也很强然后

跟这个老师沟通的时候也好不出这个当时我还是觉得挺好的挺有个性的熊老师第一次见到这个骂人的女孩化名沈欣熊老师刚开始觉得山里的孩子有野性挺好的但是开始上课之后不久熊老师就见识到了这种野性背后的威力然后开学不久就是有一天下午我让他们写

写作业他就可以直接把数学本子撕了撕了之后他就直接把本子塞到嘴巴里吃了一页一页的撕下来然后往嘴巴里塞咽下去我说我说你先把本子拿出来啊之类的我当时跟他说话的语气是很温和的来这里的前两个月吧我觉得我应该没有对他们发过火甚至没有非常大声的对他们讲过话但是他就是感觉

发火了一样发飙了一样就是很生气很拽的那种说我就不写然后把那个本子撕了一页一页往他自己的嘴巴里面塞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当时我隔壁的那个班的那个正在上头的老师他以前也是制造老师但是他在这边待了两年了然后他也是农村出身的

他一直跟我说他的教育理念就是大我事后回想我会觉得这个确实就像一些教育学或者儿童心理学上会说的他就是要给你一个下马威这也是孩子的他不一定是认真思考过后的这也是他的本能就是我教他们教到后来他们有可能还是很调皮有可能更调皮了但他们都不会吃本子真的是这样服从性测试对

这个把书撕下来吃下去的女孩沈心后来成了班上的小霸王她一个人就能管住一整个班的学生有的时候老师管不住的学生沈心吼一声其他学生就能乖乖听话其他学生对沈心既害怕又崇拜沈心还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之前有个男生经常跟她打架现在被她笼络成了自己的跟班兼打手

沈鑫是靠一些软硬结实的手段在同学面前形成自己的权威的之前三年级班主任跟我讲就是他软硬结实就是他会比如说偷你寝室的糖然后偷出来之后他偷了很多然后分给其他人硬的话就是暴力对

而且她的暴力还不是直接除了直接用拳头打之外她会用棍子打棍子打的话有一种老实的权威感对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挺典型的就是前几天有一个比较柔弱然后在班里可能不是那么起眼的一个女生可能把沈星借她一支笔弄丢了沈星知道之后很生气就拿

棍子还是什么去抽他去打他的脚打他的脚之后可能打得比较重那女孩就一直哭哭哭中午就班主任就把沈青叫到办公室里说了班主任说了他一顿然后就肯定也就让他回去了回去了之后他就让所有人回教室那个被欺负的女生后来说说后来沈青就在班里说说他那个笔很珍贵

說現在既然已經這樣了,她也弄丟了還害得她被辦公室罵了一頓她要不然就要賠她這支筆,要賠 100 塊錢然後這個女生就很害怕然後她說後來沈青就說,算了,沒事是騙她的她不要他賠東西了我覺得這個例子就可以說明既可以說明她在班裡的權威是怎麼樣的也可以說明她是怎麼建立的權威

来支教的第一年熊老师一直很崩溃他不想当一个打压式教育的老师而是想温和地对待学生但是温和不受学生们的待见山里的孩子格外的野在课上一直很混乱经常一群学生互相骂人打架熊老师想耐心地跟学生讲道理但学生听不进去反而嘲笑地打他他对学生说话温柔反而会被学生认为是不像老师的样子

曾经有女生尖着嗓子嘲笑他说话像女生而熊老师又不想利用自己作为老师的权威使用暴力去制止学生我记得我第一个学期教他们手工教他们手工的结果就是他们拿剪刀去划别人但就是闹着玩了就是你会发现那个课很难进展下去是小孩子那种剪刀前面是那种圆头的你知道

绝大多数男生吧五六个吧可能就在那里拿着剪刀开始比划了一开始就是比划着玩一玩比划着比划着呢就会开始有人骂人了有人骂人呢另外一个人就会说你骂我什么然后他就会说你骂我爹我就骂你爹然后就开始骂得越来越凶那可能这两个小孩就会开始打起架来等他们打起架来这个秩序就已经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了你骂我吗你骂我吗

这边孩子打鞋有多凶啊就是一开始可能就是你拍一下我的背我拍一下你的背真的打急了我见过拿拳头直接往对方脑袋上一拳一拳砸的而且很用力的还有的呢就是会用脚往人的肚子上弄的一踢

还有就是把人家还有就是两个人撕打在一起那种互相抱在一起然后互相用自己的胳膊肘去捶对方的纠正不了的感受就是很无力吧我觉得就是无力而且有的时候会有一点自责就是觉得我连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都做不了你劝停两个七八岁八九岁的孩子打架你都做不了会有一点自责其实更多的时候就是疲惫然后其实你在那个时候想不了事情

第二个学期的时候经常就是一下课放学四点多放学之后就回到床上然后有的时候想想今天一天被学生欺负的委屈然后可能就会也有点难过,滴眼泪一方面是觉得委屈然后另外一方面也会觉得说就是我来这里支教真的有意义吗就是有的时候可能跟我性格有关吧就是

我有的時候會把這種東西轉化成一種有點存在主義的焦慮就會說就感覺說我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我連這個事情我都做不了然後我在那個時候有的時候也會回想我離開北京或者說我要不要回去做媒體就是會想這些事情但是在這個環境裡你又確實覺得自己工作做得也不好自己內心也不開心然後就會想這個世界上到底

又没有我的位置尤其是在第一年我还是比较恪守就是不对他们动用这种体力上的不对他们动武的我想去年有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他躺在地上然后也是我要拉他回我要拉他回座位他就会用很凶的语气就像他们小孩之间打架就是说我又没碰你我又没拽你你凭什么拽我

他就开始揪我的胳膊或者揪我的手而且是挺用力的然后当然我在这种时候我也肯定会伤害情绪或者脾气然后我那一次硬要把他拉起来往他座位上拉他就夏天我穿着短袖他就一把两个胳膊死死的抓着我的胳膊然后抓我然后就咬我的胳膊把我的胳膊咬出了一大条血印

然后那天我也是很崩溃好像可能也哭了每次像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我可能会流眼泪然后或者说我会寝食我就会反思我说我刚才为什么有情绪要拽他呢因为我想控制他但是我控制不了对不对然后我就会去想那我控制他到底是不是对的就是因为我的项目经理他就会说就是因为我老想这些问题

所以我就会进入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就是我又管不住他们我自己内心又积攒了很多东西有一段时间我也尝试着就是去用一些适当的体罚但是后来我就发现我采取这个体罚的效果非常的不好就是比如说可能有的老师因为他平时已经塑造一个很有威严感的形象他可能真的是一抽出棍子这个学生就会怕他

这个学生就不敢动了但是由于我可能前半段已经和他们混得比较熟然后他们又觉得我比较温和有的时候我去打一下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说我不疼啊你能不能打再狠一点他们其实也是在试探我的边界因为他们知道我不可能真的使出全力打他们就其实他们心里是清楚的所以他们会这样试探我

或者是覺得甚至說得誇張一些就是在嘲笑我或者是有的時候我對於某些學生打得重一點男生他可能就會要回過頭來打我一下我覺得這個場面就很難收場了因為有的時候他們打起我來他們是小孩子,他們是不控制力度的他們就是真的會使出權力或者就是咬我我不可能使出同樣的力度對待他

在去年和今年都会梦见自己打学生因为在现实中也不可能那么狠地打他们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天天对你书中指说傻逼天天嘲笑你说一些这样的话如果是个成年人我可能就打他了所以真的会做梦在梦里会拿扫把打他们会掐他们的脖子

在这所村小,有些高年级的孩子已经习惯了以大欺小,以暴制暴。如果说一年级的小孩还是天真可爱的,那么一些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慢慢从复杂的成人社会中习得了暴力和欺骗行为。三年级的孩子在体格上比一年级孩子已经高出了一个头,壮实很多。三年级学生打起一年级的来,下手非常狠,而一年级孩子没有还手之力。

以暴制暴的运行规律甚至已经渗透进了孩子的世界观有些女生在打人后被老师管教反而会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当老师不得已用强力管制的时候反而会加强孩子脑海中世界就是一大七小的世界观中午吃完饭之后一点到一点四十会有一节五字旗的课学前班和一年级就会找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去稍微看一下他们的记录

那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对这些低年级的学生都是非常狠的都是他们在中午去看一下他们几率的时候就真的会打他们打成什么样第一个是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的家长跟我们反映说他的孩子的脸被打红了然后说是这个高年级的学生扇他的嘴巴就扇脸

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值得一提的例子是有一天有一个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可能性别意识或者隐私意识就是还没那么强或者还没发育出来那个学前班的孩子他可能中午在那个班里玩或者闹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了然后当时在他们班看着的也是一个三年级的一个女生那个女生就让这个学前班的小女孩

到讲台上去把裤子脱下来给全班人看但是背过去老师是屁股不是前面但是他可能就觉得这样是对不守规矩的小孩应有的惩罚但是他们自己在课上又不会那么守规矩所以我确实会比较担心他们这种强的就可以欺负弱的大就可以欺负小的世界观会在他们脑海中成形然后如果

在熊老师看来,这个以大欺小的三年级女生她的一些行为习惯问题或许也跟匮乏缺爱的家庭有关

这个女生是家里的大姐,有两个弟弟女生要在家里干家务、刷碗而女生的一个弟弟在学校里偷东西、打人的行为表现得更严重今年她的弟弟在学校里犯了几次比较严重的事情第一是我在我的,我会买一些糖去给学生做一些奖励之类的然后这个糖一般是放在我的宿舍里她的弟弟在我的宿舍偷过几次糖

有一天中午我听见一个一年级的女生在哭哭得非常伤心我就去问她怎么了她就说她前一天村子下面有人结婚她去吃那个喜酒喜酒有糖和牛奶就是发给一些小孩她放在书包里她说她怕被三年级的搜出来如果三年级的把这个搜出来就要把这些东西收走

然后我就说那你这么说是有人收过你的东西吗他当时就说了就是某个某个男生听到这个事情我真的非常的火大就去找那个主犯就是找他们说的最主要搜他们钱的那个三年级的男生但是你拿了是不是不是我的不是你拿的有人拿给你的你现在把它拿到哪里了给人了给人了给谁了

武江和张学欢武江和张学欢好 胡凯海你的小棍是什么颜色的绿色和黄色绿色和黄色别人给你的是不是绿色和黄色的是不是啥子意思 黄光章好 你不知道是吗那这个事情我们就下一个还有同学被他拿东西的举手

但我当时火很大,就让他去一年级道歉,他肯定就拒绝,他就是那种感觉很无所谓。我就直接拽着他衣服领子,发了火,把他往一年级教室拖,就把他拖到一年级的教室,然后让他去承认这个事情。他搬三年级在二楼,我就拉着他的衣服领子,胳膊就直接把他往下拽。

我当时印象很深,拽到楼梯的时候,她看我是真发火了,她整个脾气也就歇下来了,但是又带着那种不情愿,就说好好好,我去还不行吗?

然后我让她自己去一年级班门口让她道歉一开始她也不愿意我就拿了一个扫把我就想这也是跟他们学的他们大家的时候会拿扫把我也就拿了一个扫把起来在她身后我就让她说她到底有没有拿然后让她一个一个去跟一年级的学生道歉没拿到的钱你翻她的书包了那可以道歉对不起

好好说你这样说我就让你重新说一直说到可能说好为止重新说对不起以后翻不翻他们东西啊翻不翻他们东西啊不翻你滚了吧好好说翻不翻之前我和其他的老师包括一些更专业的我们制造机构的人士沟通他们都会说偷东西这种事情如果你没有明确的证据先不能提

因为很容易被别人说成是诬陷而且又是这么严重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有证据所以我当时也是拿着扫把在身后的时候我也特地开了我手机的录音道歉完之后呢

就是这个流程结束之后我就跟这个男学生说我把这些都录下来了我可以跟他妈妈说然后就为了吓唬他我说就是更严重一点你这是偷东西抢东西我甚至可以跟警察说我让他出去之后我就把一年级的班门关起来这个学生就开始在门口开始骂我就会说你还牛逼了你还叫警察他可能也把这个事情跟他们班几个其他的学生说了

他们就开始通过门缝往一年级的教室里面吐痰和扔泥巴然后再到下一节课最早把三年级的小霸王供出来的一年级的小男生到下课他就被三年级的男生打了这是相当于你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秩序然后他们又用暴力打破了现在再回想我就觉得我当时还是应该把他们再教训一顿事实上

这才是做这个事情的原则就是你要在当时把这个事情弄到说的夸张点就是你打要打到他服为止不然你前面打的就没有意义其实我觉得我当时的脑子其实反而是比去年那种被他们弄哭的时候我的脑子是更清醒而说当时我想的就是这个事情今天一定要解决

很震惊我的一点是很多同学在经历了你们的管教之后他会就你们实施了一一一轮秩序重建之后他们会回去把这个秩序给打破然后就然后又重新建立起自自己以暴制暴的那个秩序我其实挺认同一个观点的就是我我我可能是嗯在制教的第一年我的想法是

如果他们身边没有一个就是比如说很耐心很和善的榜样那么你去跟他们说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先要以身作则让他们知道有一个耐心和善的人而且跟这样的人相处他们是更喜欢的然后也许他们自己就会知道怎么样做一个这样的人第一年我是这种想法到了今年我的想法可能就是说这里并不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地方

事实上他们有他们自己一套秩序尽管你是从一个所谓的大城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地方来但是事实上他这里的这套秩序不比你原来的那套秩序更简单或者更脆弱其实这套秩序也很复杂也很坚固在一个习惯了丛林法则的地方你想要改变它们你要先把自己塞到这个秩序的上层里

但你刚刚说你没有你觉得你现在打他跟你小时候受什么样的创伤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如果我去回想我小时候受的创伤我就打不下去就是这样了你现在就只能不想但你最开始来知道也是其实跟童年的确实是有关的有关我觉得是有关的但是你想着那个你就做不了这个事情

熊老师后来改变了心态,他想要纠正学生的一些恶习,那就得靠体罚他发现做事的时候不能总想着自己过去的创伤,而是要面向未来,解决问题而学生们的行为问题像一个复杂的线团,不是仅靠学校内的教育就能完成的家庭环境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在熊老师去年担任班主任的一年级学生里,12 个孩子中有 4 个孩子都是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

在离开的母亲中有些出去打工就没有回来,有些改嫁了而对这些懵懂的孩子,留下的家里人会告诉他们你没有妈妈,甚至说你妈妈死了很小的年龄就当父母的现象在当地村子并不罕见有些父母是 00 后,在 20 岁左右甚至 16、7 岁就生了孩子也没有领结婚证,那么离婚出走自然也很常见

还有一次就是这个三年级的刚才说到这个男生他去找他们搬一个比较弱小的男生要钱那个比较弱小的男生那天可能带了十块钱可能对于他们来说还挺多的他就去把那个钱抢了这个男生的妈妈那天还打电话给我说让他的儿子去把钱还给那个被欺负的同学不然他就要回家就要把他儿子抽死我当时还是很奇怪就心想说

这话他自己回家不就可以教育吗后来我还拿这个事情去问过这个男生当然主要是他的姐姐他姐姐说他妈妈这段时间飞了我也不懂这个飞了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有一次他们就说回家不写作业写不了作业我说你们回家为什么不写作业是当时是在一个比较和缓的氛围下我说因为你们还要回家帮家里干活吗

然后那个男孩就说是的说我爸爸的手被割了我回家还要割猪草呢他爸爸平时是在外面打工前段时间可能不知道什么原因回来了回来了之后呢就又开始打他老婆把孩子的妈妈打走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沟通都是跟那个孩子妈妈沟通那天跟那个孩子妈妈沟通那个孩子妈妈虽然也很生气

但是他可能已經不在家,也不太跟他們聯繫也沒有辦法直接的管教他的兩個小孩他爸爸把他媽媽帶走了,他爸爸的手又受傷了後來有一天,也是最近我們就去了他家一趟他家房子其實蓋得挺大的按我們校長說,這個房子在當地蓋起來兩層樓可能也要十幾萬可能也是他爸爸在外面打工掙的錢蓋的

但是里面就空空荡荡一个很大的客厅,客厅里也只有一盏灯然后两个小孩他们家三个孩子还有一个更小的弟弟,那个弟弟在读一年级三个孩子睡在一个房间里那个房间两张床两个男生睡一张床姐姐睡一张床那个房间里一盏灯都没有

他們那個客廳雖然很大但是一個能給他們寫作業的桌子都沒有,椅子也沒有後來我們那天去他家我們幾個老師還幫著他們說有一張小桌子上面堆了點雜物然後跟他爸爸說以後就把這個桌子搬到那個燈下面旁邊架幾個小板凳這樣他們之後姐姐三個可以在那兒寫作業還搬過去了所以當你面對這樣的情況的時候

你平時在學校裡肯定是天天對他們很生氣他們各種行為很惱火但是你看到他們家這樣的情況你會覺得生不起火來因為你看到他們家這個情況你說你能說得出口說為什麼你天天不寫作業你講不出口因為他們家真的是連張寫作業的桌子都沒有他爸爸也不會給他們準備

当教学全线崩溃的时候熊老师想过放弃指教

去年接近期末的时候因为我和他们产生的冲突确实太多了然后可能我真的很崩溃然后可能我课也上不下去了就去找我们校长或者他们班主任来骂他们这种事情越来越多我当时就正好有另外一个老师说试着和我换一下他就去帮我上了他们的课

然后我们校长就说这个学期也有他来带这个班的数学那当然我们校长他是本地的老师嘛他可能严厉一点本来他是觉得可能今年他带效果会好一些

这个学校前两个月他也付出了非常多额外的心血就是正常的教学或者批改作业或者补课之外他也花了很多成都或者乌兹西额外的时间去给他们进行这样的补习但是效果也是不好他们当然在我们校长的课上是纪律会好很多肯定不敢随便说话那么打闹骂人但是其实他们的成绩还是很差

當時想的最多的可能是這個覺得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個工作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來指教或者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在這麼一個環境下當老師我覺得一個比較大的原因是當時會跟自己說如果自己現在打了退堂鼓我自己以後回想起這一年只會覺得說我是不是不適合做這個事情然後我又半途而廢我這一年也沒有做成什麼

這一年只是讓我認定了我不適合做這個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年也算浪費了但是我當時就覺得如果我再堅持做一年即使我真的發現自己沒那麼適合我也覺得自己問心無愧或者說至少自己盡了全力

在经历过崩溃又经过一些形而上的思想改变之后熊老师决定再坚持一年在 2024 年秋季的新学期他从曾经会被学生欺负哭变成能够去裹掘的强硬地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他也感受到那些日复一日一点一滴地对学生行为的矫正也开始让学生慢慢发生变化

去年我觉得我的心态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因为我以前是学新闻的可能之前比如说你去看一些书或者更多的我觉得还是以一种观察者和理解者的姿态当你去看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觉得很无力然后你就会去想背后这个原因那个原因微观的家庭的或者宏观的整个他们这个社会环境的

就会觉得好像很无力但是今年回来我的心态其实有一点转变我会觉得首先如果你想要改变他们就是说的夸张一点就像他们搞投资的或者那种搞商业的他们会说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才会挣钱

虽然这个话我不一定认可,但是我觉得其实对于教育这件事情也是一样,就是你如果觉得很悲观,那可能你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你想要改变他们,可能真的就是你自己先要有一些能量,然后你自己要很坚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希望他们变成什么样。

有一个学前班的小男孩也比较调皮,是那个学前班最调皮的孩子之一他学前班的时候他就会比中指跟人说傻逼我去年虽然我不教学前班,但是我每次看到他这样我就跑过去我就跟他说不要比这个,就不要比中指然后把他手指按起来然后我就把大拇指拉出来,我说比这个

比這個結果我發現現在他到一年級他真的不會比中指然後有的時候中午吃飯他就會給我比這個比一個大拇指我覺得我對學生講話的方式也有改變比如我覺得我第一年對他們講話就是

溫和,但是其實語調沒有那麼的豐富是比較溫和的,但是沒有那麼多語調但是現在我對,特別是比如說一年級或者就比較小的孩子我就會用更豐富的語調比如說以前可能一年級的小孩吃東西我就會去講不能吃東西或者至少上課不能吃,會影響別人你這麼講就很沒用我現在對一年級小孩就會講

让老师看看你们谁在吃东西老师现在就是一个小怪物如果被我逮到你的东西就要被我吃掉了就会这么讲但你这么讲完之后你又要非常严肃地说干嘛手上东西放掉然后他就会既被你调动起情绪然后又你知道然后但是他又能知道你是比如说老师的这么一个角色你现在正在收听的是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故事 FM 我是主拍者本期节目由王沁制作声音设计桑泉

如果你也有一段经历想上节目来讲述欢迎到微信公众号故事 FM 的菜单栏里找到投稿链接向我们投稿我们会尽快联系你安排采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感谢你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