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育儿急遇急的听友们大家好呀我是心理咨询师王国敏我们最近挺长时间没有见了不知道大家在育儿实践上有没有一些进步和变化如果有的话欢迎你留言给我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
我们今天要来聊的这个主题我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是非常关心的就是我们来聊一聊孩子的消费问题孩子的物质养育现在物质生活非常的丰富就发现很多的家庭在金钱养育上出了问题孩子过度消费家长不知道怎么办或者说孩子只知道享受只知道花钱但是不知道努力学习
过去还有一个育儿观念叫做穷养儿富养女是不是都听过也有人实践会严格的对待儿子把女儿宠成公主还有个电影不是也拍的这个内容吗富豪害怕自己的儿子养不好就装成很穷很穷的家庭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把养育的成功与失败归因到了金钱上归因到了穷与富上
而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家庭优渥而孩子不成财并不是因为我们钱太多了而是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精神养育精神引领因为父母无法掌握好给孩子金钱的尺度
所以并不是说儿子就应该穷养女儿就应该富养应该是无论儿子和女儿在精神上都应该富养在物质上都应该穷养最近看到了一个词叫做童年富裕症很多孩子物质生活充裕却情感空虚缺乏内驱力抗促力也很差
这些孩子在小的时候他想要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被满足什么都很容易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我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你就应该成为一个精英那这往往又会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物质养育和精神养育之间的平衡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所以再说一遍我主张的是物质上穷养精神上的富养这个穷养呢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穷要看自己的家庭的经济水平父母的承受能力和你们当地的平均消费水平来决定怎样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如果说你们家的孩子上的是贵族学校孩子穿着几十块的衣服
你说我要穷养那你的孩子得有多大的精神内核多么强的心理力量才能够在学校里风平浪静的学习这个其实挺难的穷在这里的意思就是适度满足但是呢同时会有不满足
在物质上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按照家里的正常消费水平不要过分的看重别人怎么看我穿的是不是大牌用的东西多贵啊日常该用什么用什么这个其实是家长的一个消费观的投射
有一些家长呢觉得我就这一个孩子所以所有的需要都要被满足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要你提出要求我就满足你很多父母会把这个当成自己爱孩子的体现甚至呢有一些家长啊其实有的时候是满足不了孩子的这个消费水平的但是他也会咬咬牙去满足孩子这样其实会给孩子一个错觉
孩子会觉得我的需要就应该得到满足就根本没有不满足这回事但是我们想啊人活着总有不能满足的时候所以越长大越容易受挫这样的养育呢又培养不出来抗挫力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问题
但是也有特殊的事件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社会新闻南方的一个学校里有一个学生的衣服他穿的是奢侈品在学校里被同学弄脏了还是弄坏了他的家长就出来要求对方赔偿这个家庭的条件当然是很不错的孩子日常都是奢侈品但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人群中的我们要考虑孩子在学校的处境
一般在就近公立学校上学的家庭条件大部分孩子是差不多的特别好和特别差的都不会是多数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孩子在学校里也比较容易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如果我们的孩子穿的比周围的同学好很多倍孩子如果把这个当成了一个我比你们都厉害的优势那别的孩子会怎么对待他呢
多半不会平等相待要么就是讨好他要么就是我跟你接近接近看看有什么好处要么就是远离你这种不平等也很容易滋生霸凌
平等在这里有两个维度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如果精神上能够平等其实物质上就无所谓了多好或者多差都不会影响精神上的平等不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自信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是很难的他还是个孩子啊他的精神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在物质上尽量的平等可以让孩子减轻压力
我这样说就好像在说好像在说如果我们的家庭条件不行我也要尽量跟让孩子跟别人一样也不是这样的孩子也需要看到真实社会的样子他需要理解金钱的概念知道我们家的收入和经济条件是怎么样的可能目前收入水平确实不高父母已经尽己所能所以家长既不要夸大家庭的经济水平也不要假装没钱
物质上的满足基本的需要需求也就是说需要性的需求比如说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的生活是家长需要正常供给的前面说了按家庭的正常经济水平就可以
除了基本的需求还有欲望性的需求孩子想要个更好的电子产品啊想要游戏机啊想要去旅游去玩剧本杀欲望性的需求就需要家长来衡量一下什么样的需求可以满足可以马上满足什么样的需求不能满足或者没有条件满足
比如说孩子在周末想和朋友去玩他申请一个玩的经费去玩剧本杀这个消费如果对家庭来说不是什么负担就让孩子去玩吧也有家庭会把这个需求当成非必要的支出可能是家庭的消费官家长的消费官不认同这样的消费那就是不能满足的需要
在这里不能满足的需要又可以分为延迟满足的和绝对不会实现的不能马上满足可以延迟一下的比如说想换个新手机孩子提出来了
注意我要强调一下孩子提出来了一个欲望性的需求你不同意你不同意你不要说马上就说不行我们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思路是三个第一个就是要和孩子讨论他需求背后的需求需求背后的心理需求第二是要讨论这个需求为什么要满足和为什么不要满足
第三步是讨论如何满足所以我们首先要和孩子讨论一下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需求欲望性的需求背后都有心理需要比如说面子啊我想和别人一样啊我要更好的跟别人沟通啊我想要享受啊我想要快乐想要别人羡慕等等了解他的需求以后如果你仍然觉得不能满足他可以直接告诉他我不愿意为这个付费
这个拒绝要清晰不带攻击性也不需要找一些奇奇怪怪的理由有些家长说没钱没发工资那是不是你发了工资你有钱就能买了有些家长会指责孩子的需要痴心妄想我辛苦挣钱我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你就想花这么多钱哎呀真的这些回应很多家长的回应真的很羞辱人
除了伤害孩子的自尊伤害亲子关系当然没有伤害你的钱包但是很没有必要啊我们拒绝就真诚清晰不带攻击性的拒绝不带敌意的拒绝那也有一种情况是孩子非常非常想要那你就可以去和孩子讨论你可以有什么方法去得到他我知道有一个小朋友想要一个手机但是他父母不同意买他自己就去打了两个月的工买到了
欲望性的需求这个说法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这个需求是不好的但其实人类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这个欲望性需求之上的很多的发明都是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不是吗孩子有需求并不是错不是错我们不要去指责批评孩子的需求本身而是要去和孩子讨论怎样去满足这个需求
父母有权利拒绝孩子的需求但是也有义务帮助孩子发展出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所以第三步讨论如何满足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可能会许愿你考了前三我就给你买这个我之前节目说过了啊不要拿学习和孩子做交易而且如果你真的许愿了请你一定兑现自己的承诺不要言而无信既然和孩子说了就要做到
不能孩子做到了,我又不想做了,所以呢,请大家也不要轻易的许愿哈,那如何满足呢?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有哪些方法可以满足,比如说打工,哎呀,学习太紧张了,打工不现实,那做一些小生意,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倒卖小玩意儿,我上学的时候就干过这个事儿。
我还遇到过一个小朋友啊初中的他自己会做一些 cosplay 的一个一些手工做一些东西然后在网上卖收入还挺不错的动手能力非常强那除了这个我们还能借钱对不对你给妈妈写个借条或者你攒零花钱或者等过年有了压岁钱等等不仅仅这些我相信你们和孩子还能想出更多的办法
有讨论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粗暴的拒绝就会让孩子觉得我的需求是被尊重的虽然最后没有满足但我还是可以去提出我的需求我们很多成年人的这个部分在小时候被打压得太过导致成年以后也不会在关系中去提出自己的需要但需要仍然想要满足啊
别人不知道你的需要怎么满足结果就是各种生气啊委屈啊冷暴力啊还有一些家庭特别拧巴孩子说我想买个什么什么家长先说没钱然后再挖苦讽刺一番怪孩子不该提要求转眼呢又骂骂咧咧的给孩子转钱或者给孩子买了孩子虽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是受了一肚子的气非常的不开心
美好的物质享受带来的愉悦感大大折扣这里其实透露出的是家长自己的拧巴自己在金钱消费上的纠结这是我们家长自己的人生功课
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工作太忙孩子小时候没有好好陪伴内疚啊然后就会用物质金钱上的给予来补偿自己的内疚感这样会不会有一种交换的感觉呢用金钱物质来交换陪伴那孩子长大后的亲密关系往往也会成为这样的模式物质和精神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不要刻意制造孩子的匮乏感贫穷感挫折感但是也要有消费的上限和边界我们想要孩子的未来是怎样的他要努力工作吗还是只要享受就可以了我估计只需要孩子享受的家长也不会来听我的播客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适应社会有学习的能力有工作的能力会满足自己也能理解他人
父母是在日常的互动中去给孩子传递价值观力量和性格的我们要在精神上及时的回应孩子平等尊重的沟通理解孩子的需要理解当然不代表物质需要就要全部满足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情感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看到被接纳被理解这就是精神上的抚养
以上呢都是我基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在消费花钱上的一些分享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在养育的过程中消费完全不是一个问题未来的消费也不是一个问题那他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财商啊孩子耳濡目染的是金钱如何为我所用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个就不在今天的讨论之列了
但其实越是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我们越缺乏孩子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理财意识这个短板希望我们能够有意识的补上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一些内容其实还有一些方法去想给大家分享但是也没有提到大家如果有问题的话欢迎留言哦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