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冯友兰:处事的方法

冯友兰:处事的方法

2025/2/16
logo of podcast 365读书|精选美文

365读书|精选美文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冯友兰
潮羽
Topics
潮羽:我认为失败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找到失败的原因。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很多人有目标,但因为处事方法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我将分享冯友兰先生关于处事方法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冯友兰:我理解的老子哲学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指导个人行为。老子认为,想要获得什么,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就要容纳对立面。想要变强,就要从感到自己弱小开始。圣人通过谦逊和无私来成就自己,不自贱,不自恃,不自矜。谨慎的人能够安居并达成目标,而谨慎地活着需要柔弱、谦逊和知足。柔弱是积蓄力量的方式,谦虚是无限进步的标志。做事要适度,避免违反自然,人为的努力与自然自发是相反的。道生万物,万物从道获得“德”,德是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本质。因此,人应该把自己的作为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内,以“普”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善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老子甚至摒弃仁义,认为它们是道德的堕落。道家与儒家存在直接冲突,人们因欲望和知识过多而丧失了原有的德,过度的欲望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所以要寡欲。

Deep Dive

Chapters
本文探讨了冯友兰文章《处事的方法》的核心观点,指出失败的可怕之处在于不知道失败的原因,并强调获得成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文章还介绍了老子的思想,认为要成功需要懂得自然规律,并从反面入手,在事物中容纳相反的东西才能保持和增强。
  • 失败的可怕之处在于不知道为何失败
  • 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
  • 老子的思想:欲得则反之,欲存则容纳相反

Shownotes Transcript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何而失败,从而陷入失败的循环中无法脱身。追求成功,首先要知道获得成功的方法。很多人不是没有目标,而是处事的方法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形式结果。与您分享冯友兰的文章《处事的方法》。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

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为老子把这叫做习名人习名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它弱开始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厚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还告诉我们不自贱故明不自恃故彰不自乏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复为不争

这些话说明了通则的第一点老子还说又说

趋则权 往则直 挖则盈 避则心 少则得 多则感这说明了通则的第二点用这样的方法 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道家的忠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 躲开人世的危险

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逊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

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又说是以圣人去慎去奢去态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凡者道之洞》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著名的道家学说《无为》也可以从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

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的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的任意的为为也像别的许多事物一样一个人若是为的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况且为的目的是把某件事情做好

如果为得过多这件事情就做得过火了其结果比完全没有做可能还要坏中国有个有名的画蛇添足的故事说的是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成就赢了一个人已经画成了一看另一个人还远远落后就决定把他画的蛇加以润饰添上了几只脚于是另一个人说

你已经输了因为蛇没有脚这个故事说明做过了头就适得其反老子里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里的无事就是无为他的意思实际上是不要为得过度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德亦指利或德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的是什么就是它的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按照无为的说法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必要的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绝不可以过度自然的

是指算乎个人的德而行不做人为的努力这样做的时候应当以普作为生活的知道原则普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道就是普普就是未凿的食料普本身就是普没有比无名的道更普的东西其次最普的是德

善德而行的人应当过着尽可能朴的生活善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老子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死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死不善矣所以老子摒弃仁义以为这些德行都是道德的堕落因此他说

施道而后德施德而后仁施仁而后义施义而后礼辅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由此可见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快乐

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吃成甜脸令人心发狂难得之祸令人行房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救莫大于欲得

为什么老子强调寡欲道理就在此旁人的人生不可复制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当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那就是自然顺势而为自然水到渠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若要学习自然的方法是不是也要认清自己改变自己呢

感谢您收听我的分享我是潮雨每天和您一起读书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