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体面快绷不住了本文来自虎秀庙头 APP 作者董必正宁德时代的增长要见顶了吗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 2024 年年报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620 亿元同比下滑 9.70%规模净利润 507 亿元同比增长 15%自 2018 年上市以来这是宁德时代的营收首次出现下滑
故事的另一面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 50%从明面上看 宁德时代量增价减即锂电池销量提升 价格下滑进而导致营收下滑而锂电池价格下跌又是行业的普遍现象这似乎情有可原但妙头发现 宁德时代的锂电池整体出货量开始乏力了其中动力电池增长逐步见顶 储能电池市占率也正在下滑
宁德时代通过有效的降本策略实现净利润增长这才维持住了财报上的体面
2024 年宁德时代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 475GWh 同比增长 21.7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 381GWh 同比增长 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 93GWh 同比增长 34.32%先看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的增速也在持续下滑
作为宁德时代的基本盘 其动力电池的同比增速已经从 2022 年的 107.97%下滑至 2024 年的 18.85% 出货量正在逐步逼近天花板正因如此 不少锂电池厂商已经开始切入储能电池赛道 从中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然而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 其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占率也在下滑
根据《历年年报》在 2021 到 2024 年间虽然宁德时代一直在储能电池出货量方面排名全球第一但在 2022 年到 2024 年
宁德时代在全球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占率分别为 43.4% 40% 36.5%出现了逐年下滑的态势与动力电池类似储能产业链的话语权也是由规模决定的不过这次不是电池厂商说了算而是储能系统集成商说了算刚开始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更愿意做电芯供应商而非系统集成商
而中车、诸州锁、阳光电源等厂商却跑马圈地成为规模较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为防止电池厂商一家独大储能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也从与宁德时代的紧密合作转向培养其他电芯供应商如中航创新等
另外 储能赛道的壁垒较低谁都可以参与不少玩家通过外购电芯 PCS 进行储能系统集成这就把储能也卷成了红海对于想通过储能电池拓展第二增长曲线的宁德时代来说这并不算是好消息锂电池龙头跨界切入储能电池赛道却拿不到足够强的话语权出现了水土不服市占率持续下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游降价的压力传导到了电池端但宁德时代凭借规模化优势降本在产业链上仍然掌握着较强的溢价权产品也因此有一定的品牌溢价
这一点从毛利率就可以看出 2023 年到 2024 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从 19.19%提升至 24.44%同时降本策略让宁德时代守住了规模净利润的增长态势为财报赚得一点门面 2025 年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无疑是宁德时代的营收能否重回正增长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锂电池价格能否回暖是 2025 年宁德时代营收重回增长的关键
而这与锂电产业链的供需情况息息相关据招银研究院测算 2025 年锂电产业供需两端增速均有所放缓且需求增速低于供给 2025 年全球锂炎产量或在 170 万吨 LC1 左右供给需求间的缺口缩减至 15.7 万吨 LC1 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行业仍将维持供过于求的格局但相较于 2024 年有所缓解产业链的价格仍将在底部震荡据
据生意社测算 2025 年国内碳酸锂依旧维持过剩格局 但过剩量将收窄而碳酸锂的价格将在每吨 7 万到 12 万元的区间震荡于 2024 年的价格水平基本持平也有机构悲观预计 2025 年碳酸锂价格将维持在每吨 6.5 万到 9 万元低于 2024 年的水平
2025 年开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维持在每吨 7.5 万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 2024 年 8 到 12 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一直低于每吨 8 万元据此妙头认为碳酸锂大幅过剩的格局难以扭转预计碳酸锂现货价格将存在一定下跌空间同时伴有区间震荡今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很有可能持续低迷锂电池的均价也将低于去年
虽然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宁德时代的出货量也会持续增长但谈及这家电池巨头的营收情况我们不能对其重回增长抱有太高的预期今年如果宁德时代依旧出现量增价减的情形营收仍有下滑的可能性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就能看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业务的增长略显尴尬在动力电池方面除了行业增速开始下滑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还面临车企自研电池的冲击由于宁德时代的产业链话语权较强产品有一定溢价同时还试图在 C 端建立买车就选宁德时代的新制
广汽长安吉利奇瑞长城等不少车企都开始纷纷下场自研电池在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液态电池世界虽然其推出的麒麟神行等系列电池主打快充高续航但差异化并不明显相比之下车企那边显然灵活的多比亚迪最近就发布了赵瓦闪充广汽也发布了超倍速 6C 快充电池技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车企还瞄准了属于未来的固态电池路线比如长安汽车宣布自研金钟罩电池广汽集团计划在 2026 年将全固态电池搭载于浩博车型等虽然固态电池的量产还需要时间至少要等到 2027 年以后
但这是车企们从宁德时代手里重夺电池话语权的最好机会长期来看随着固态电池实现量产宁德时代 40%的市占率将面临较大冲击储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已经意识到了储能系统厂商话语权的重要性开始积极下场参与储能系统的招标保证储能电芯的出货
在直流侧宁德时代凭借电信性能和成本控制转型之路走得还算顺畅但其在交流侧储能系统方面仍面临较大的压力要知道交流侧需要复杂的系统集成技术如智能控制系统电网适配技术等这并非电池厂商的传统强项
另外 在储能电芯方面 500 安时以上的大容量电芯被视为下阶段争夺的焦点要想取得突破 需要在尺寸 工艺等方面进行较大的变革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通常会选择与其他电芯厂商联盟推出大容量储能电芯这就给宁德时代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 在储能电池市占率下滑的趋势下 宁德时代想打翻身战并不容易
总而言之对宁德时代的营收增长预期短期要看产能出清价格回暖长期则要看他们能否保住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市占率
不过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宁王还是太有钱了截至 2024 年宁德时代的货币资金已经高达 3035 亿元守着这么多的账面资金宁德时代又在赌什么战略方向呢难道是出海但受贸易壁垒的影响宁德在海外市场大规模布局产能的可能性并不大难道是建设换电站
这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统一电池标准难度很大通常来说单个换电站的投资规模在 150 万到 500 万元之间考虑到运营成本收回投资需要 5 到 10 年大量建设换电站会对企业造成较大资金压力 3 月 17 日晚蔚来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构建覆盖全系乘用车的换电网络统一行业技术标准
宁德时代的计划是在 2025 年自建 1000 座中期再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建 1 万座元气来看通过全社会共建最终将达到 3 万座的规模粗略一算这项计划总计要花掉宁德时代 60 亿到 300 亿元但换电站一旦建成宁德时代的话语权又会增强甚至有望在一段时间内让液态电池继续硬钢固态电池可惜本次年报并未披露换电站的进展
在增长法理之时 赢得时代至少积极选择了卓有成效的降本策略在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 赢得还表示仍有一定降本空间更何况赢得时代账面上还趴着庞大的资金这些钱总不能去买理财 肯定会有下一个大动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