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为什么加密社区容易分裂?再谈身份与契约

为什么加密社区容易分裂?再谈身份与契约

2022/6/25
logo of podcast 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V
V神
W
Will老师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本期节目讨论了26位科学家联名上书抵制加密行业事件,以及V神对此作出的回应。这封信的签名人来自不同领域,引发了关于加密行业风险、隐私、对实体经济贡献等问题的讨论。V神则表达了对加密社区日益敌对的担忧,并分析了理想主义运动发展壮大后容易失去理想主义的原因。 Will老师: 从身份与契约的角度分析了科学家联名上书事件,指出事件的影响力源于将签名人贴上“计算机科学家”的标签,这体现了身份在影响认知方面的作用。身份对应的是政治特征,契约对应的是经济特征。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并非总是进步,契约身份化(从契约活动中抽象出身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身份如果没有政治意义,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Will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契约身份化的过程,并指出身份在经济活动中几乎没有意义,只有政治意义。身份与契约的矛盾在于,身份一旦形成,其矛盾性就会凸显,因为单纯从契约角度来看,身份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在影响他人认知时才有意义。契约的变化会导致基于契约形成的“想象的共同体”分裂。 Will老师认为,梅因所说的从身份到契约的逻辑不一定成立,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不一定是身份到契约的转化。人对身份的诉求往往基于安全感,但如果用权力换取安全,可能最后既得不到权力也得不到安全。保守派强调具体化,而左派则相信社会契约,但社会契约实际上并不存在。 Will老师认为,SBT并非资产层面的概念,而是身份层面的概念,它可以是契约执行的结果,也可以是想象的共同体赋予的。现有的区块链体系未必是解决身份问题的最有效计算体系,未来可能会有新的体系出现。 主持人: 总结了Will老师的观点,并指出Vitalik提出的解决加密社区分裂问题的方案,包括关注更小的子运动和利用以太坊标识空间。 V神: 表达了对加密社区日益敌对的担忧,并分析了理想主义运动发展壮大后容易失去理想主义的原因,认为当一个理念很小的时候,就算你不喜欢它,也不会把它当作威胁,所以它很容易生存;但理想主义的小运动一旦变大,就很容易失去理想主义,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能量混进来。今天的文化更多是被反乌托邦的恐惧所驱使,而不是被积极愿景的兴奋所驱使;社交媒体奖励消极的东西。 Will老师: 智能合约是一种纯契约化的形态,其契约是精确可执行的,建立和执行成本极低。从身份的角度来看,SBT是合理的,它可以是契约执行的结果,也可以是想象的共同体赋予的。现有的区块链体系未必是解决身份问题的最有效计算体系,未来可能会有新的体系出现。

Deep Dive

Chapters
26位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呼吁抵制加密行业,引发热议。这封信的签名人来自不同领域,引发争议,其主要指控包括加密行业的风险、对隐私的威胁以及对实体经济的贡献不足。V神对此回应表示伤感,认为加密社区日益敌对,并分析了其原因。
  • 26位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
  • 签名人来自不同领域,引发争议
  • 主要指控包括加密行业的风险、对隐私的威胁以及对实体经济的贡献不足
  • V神回应表示伤感,并分析了加密社区日益敌对的原因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们回到了“身份和契约”的讨论。想必这些年你也深有体会,当下的世界——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不同文化之间、不同理念之间、不同身份之间、甚至不同性别之间,矛盾似乎与日俱增。 当然在加密、web3、和元宇宙里也不例外。于是我和Will老师借由最近加密领域中发生的一件事(26位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试图找到一种更好的理解框架,甚至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期提纲:

  • 1. 背景事件——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
  • 2. 这26位签名人的身份很有意思:这其实是一个跨界不同身份的联名上书
  • 3. 这件事里有两个深层的重点,也适用于所有的创新、革新、革命、甚至社会变故——“身份和契约”和“新生事物的归宿”:所有创新是否都会殊途同归?
  • 4. 保守派和情怀派之间的鸿沟并是唯一的鸿沟吗?什么是“契约身份化”?
  • 5. “身份”属于政治特征;而“契约”属于经济特征?“契约”与“身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 6. 为什么“革命者终会吃掉自己的孩子”?为什么理想主义运动一旦变大,就会失去理想主义?“契约”与“身份”的底层矛盾是什么?
  • 7. 从“身份与契约”的角度再谈灵魂绑定token(虚拟世界的契约与身份的关系)。
  • 8. 从“身份”角度,SBT会变成一个完美方案吗?

背景事件——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 今年儿童节之后,26位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科技大V和学者,联名上书,呼吁美国国会抵制**“来自数字资产行业金融家、游说者和支持者的压力”;要求“对加密货币行业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还列出了若干理由,包括其“正被用于不健全且极非常不稳定的投机活动”。** 这篇“联名上书”在加密、web3领域都很轰动,现在twitter上应该没人不知道这封信了。V神紧接着也做出了回应,发了一系列非常伤感的推文,甚至比这封信还长。 这封信很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是这26位签名人的身份:信上说包括数据库技术、开源软件、密码学、和金融技术应用等等领域的专家。我看了看名字,确实很多大V,有Bruce Schneier(计算机安全专家)、Kelsey Hightower(谷歌云首席工程师)、Grady Booch(UML发明人)——这些毫无疑问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也有:David Gerard(算是公共知识分子)、Dave Troy(虽然也是software enginner背景,但更多是个社会活动家)。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跨界不同身份的联名上书。很多反驳这封信的人的第一个靶子也在于此——**签署这封信的人没有一个真正在加密货币行业“一线”的人。 我们看看他们的主要指控:

  • (1)加密行业为高风险、有缺陷和未经证实的数字金融工具创建监管安全港
  • (2)大多数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对金融隐私来说是一场灾难;而那些以隐私为重点的应用,有都是给洗钱者的礼物。
  • (3)区块链技术完全没有促进实体经济的使用,如果有的话也很少。
  • (4)加密资产不健全、波动性极大的投机载体,却向无知的散户推广。

虽然有点极端,但却是都是存在的问题。 看到这封联名上书,豚林老师(V神)伤心地回应道:自己看到加密社区在过去十几年里变得越来越敌对,感到很难过。10-15年前的“新理想主义运动”与今天的“新理想主义运动”的巨大区别在于——当时你可以同时加入各种不同理念的团队,不管是自由意志主义者、直接民主主义者、肉食者、素食主义者、还是海盗党、开源社区——大家彼此将对方作为天然的盟友。 但是今天,各种理念之间更多是对抗和冲突。甚至大家曾经视为精神领袖的人,也公开反水,成了联名上书人之一。 他找了几个原因:

  • (1)当一个理念很小的时候,就算你不喜欢它,也不会把它当作威胁,所以它很容易生存;而理想主义的小运动一旦变大,就很容易失去理想主义,会有其他各种能量混进来。一切事物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衰老,只有新生的东西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清白。
  • (2)今天的文化,更多是被“反乌托邦”的恐惧所驱使,而不是被“积极愿景的兴奋”驱使。
  • (3)社交媒体奖励消极的东西。

这件事里有两个深层的重点,也是我们想重点讨论的,也适用于所有的创新、革新、革命、甚至社会变故——“身份和契约”和“新生事物的归宿”:所有创新是否都会殊途同归?革新者的盲区在哪? **豚林老师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更多地关注新的和更小的子运动,这些运动对他们的价值观更有主见。” 另一个解决方案可能存在于以太坊标识空间(ENS + POAPs + maybe soon SBTs)。**从“身份”角度,SBT会变成一个完美方案吗? 封面作品:Identity, Painting by François Jornod 关于《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 e 请添加坛子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Discord学习室:**Discord 链接: https://discord.gg/THmErcxUjQ)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https://wenli.substack.com/p/coming-soon?showWelcome=true&s=w) 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roqwc0000l0hzje7se6f2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