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个全球及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常常被误解。许多人认为“血压高”就等于“高血压”,其实不然。高血压是一种疾病,需要连续三次以上血压测量结果都高于标准值才能确诊。 而“血压高”仅仅指血压值偶然一次或几次高于正常值。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非同日连续三次以上血压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90mmHg。但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合并疾病进行调整。例如,合并冠心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血压控制目标值可能更低。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指找不到明确病因的血压持续升高,占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则由其他疾病(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引起,占比5%-10%。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 这正是它危险性的所在——等到出现症状,例如头痛、头晕、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往往意味着器官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定期测量血压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等)、充足睡眠、减轻精神压力。
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综合手段:
关于高血压治疗的几个常见误区:
高血压高危人群及特殊人群的管理:
高血压高危人群(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需要更严格的血压控制和更积极的合并症治疗。孕妇高血压的管理更为复杂,用药需谨慎,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血压控制良好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海拔活动,但适度的有氧运动是有益的。
**高血压的管理方法在不断发展:**基因筛查、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技术为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但仍需结合传统方法,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高血压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才能最终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这并非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今天我们来聊聊全球也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我发现周围因为高血压天天吃药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而且它作为一种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一生。而在漫长的血压控制、达标过程中,总有一些患者基于认识误区,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所以本期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志军🧑⚕️。
今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由施维雅集团支持、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起的公益项目“#Because I say so(BISS) #为爱发声”再度在全球范围内启动,旨在唤起人们对高血压的重视、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好习惯💗。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2:22 高血压和血压高不是一回事?
04:06 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一回事吗?
05:40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是什么?
08:21 血压测测量数值,高压、低压多少算高血压?这几年有变化吗?
11:50 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什么低压并不高?
15:12 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哪个更靠谱?
19:13 这些细节决定了血压测量的精准度
23:58 精准测量不等于苛求测量
25:36 一天中人的血压值的变化
26:33 没有症状表现不见得没有病症,有症状就是不可逆的损害
31:05 出现哪些症状我们应该警惕?哪些典型症状应及时就诊?
34:35 有没有预防高血压的手段?
37:17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何做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
41:02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42:47 提高依从性在高血压管理以及长期用药中很重要
44:38 为什么长期服药后定期复查、检查身体?
48:01 单片复方制剂(SPC)是什么?为什么SPC能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
50:35 高血压高危人群应该注意些什么?
53:14 孕妇高血压的管理有哪些不同和禁忌?
55:56 只要控制好了可不可以再回到球场打球、极限运动(跳伞、蹦极),去高原自驾游?
59:32 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哪些新技术或新方法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管理血压?
拓展阅读
*以上图片由施维雅集团提供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