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8. 商业口述史:从美国往事,到Google输掉OpenAI第一局

18\. 商业口述史:从美国往事,到Google输掉OpenAI第一局

2023/3/14
logo of podcast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ech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s#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workplace#entrepreneurial decision making#ai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s#generative ai#ai market trends#ai product innovation#agi discussion#biotechnology and neuroscience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王怀南
Topics
@王怀南 先生从自身职业经历出发,回顾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科技行业的发展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与陆奇等科技大佬的交集,并结合自身在麦肯锡、宝洁、雅虎、谷歌等公司的经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ChatGPT的兴起对谷歌等科技巨头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他认为,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新的智能形态,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同时,他还分析了雅虎和宝洁等公司曾经错失良机的原因,并以此为鉴,对谷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谷歌需要积极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并抓住新的机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主持人 则主要通过引导性提问,促使王怀南先生分享其宝贵的经验和见解,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雅虎衰落的原因、谷歌面临的挑战、ChatGPT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Deep Dive

ChatGPT风暴:一位前谷歌高管眼中的科技巨头与AI未来

我与前谷歌亚洲区CMO王怀南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主题围绕ChatGPT的兴起以及它对科技巨头的冲击。这次谈话不仅让我了解了ChatGPT对谷歌等公司的挑战,更让我得以窥见这位在麦肯锡、宝洁、雅虎和谷歌等公司历练多年的资深高管眼中,美国科技行业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以及他与陆奇、Jeff Weiner、Sam Altman等科技大佬之间的交集。

一段跨越时代的美国往事

王怀南先生的职业生涯,恰好勾勒出一段精彩的美国科技史。从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双重背景出发,他赴美留学,最终选择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美国企业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先后在麦肯锡、宝洁、雅虎和谷歌任职,亲历了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兴衰荣辱。在麦肯锡,他参与了为香港新鸿基和平安保险制定的长期战略,深刻体会到商业规律的演变;在宝洁,他主导了品客薯片的品牌运营,并通过深入的用户调研,成功地对产品进行了改良,使其成为宝洁旗下重要的品牌之一;在雅虎,他与陆奇共事,共同经历了与谷歌的激烈竞争,并见证了雅虎最终的衰落;在谷歌,他为中国谷歌取名“谷歌”,亲身参与了谷歌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雅虎与谷歌: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谈及雅虎的衰落,王怀南先生认为,雅虎的创始人过早退出核心管理层,缺乏对技术浪潮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在关键时刻错失收购谷歌的机会,是导致其最终衰败的主要原因。他将雅虎比作“没有灵魂的雅虎”,缺乏持续创新的动力。这与谷歌形成了鲜明对比,谷歌的创始人虽然也逐渐淡出日常管理,但始终保持着对公司战略方向的掌控,并敢于在关键领域进行大胆的投资和收购。他强调,创始人对于一家科技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切勿轻言撤离。

ChatGPT的冲击与谷歌的应对

ChatGPT的出现,无疑给谷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王怀南先生认为,谷歌在数据闭环、应对政府监管以及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面对ChatGPT的挑战时被进一步放大。他指出,ChatGPT的学习能力和用户交互方式,是谷歌传统搜索引擎所无法比拟的。谷歌已经输掉了第一局,但并非全盘皆输。 他认为,谷歌仍然拥有强大的算法、算力和数据资源,可以通过在垂直领域深耕,以及积极进行战略收购等方式,来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

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王怀南先生认为,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新的智能形态,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他预测,未来十年,AI将深刻影响全球格局,催生出规模和价值都远超谷歌的企业。他认为,AI领域的竞争将集中在算法、算力和数据三个方面,大公司将占据算法和算力的优势,而中型公司则有机会在垂直领域取得突破。

他以宝宝树为例,阐述了中型公司如何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在垂直领域与巨头竞争。他认为,未来将出现大量垂直领域的AI应用,这些应用将与ChatGPT等底层技术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更精准的服务。

对创业者的建议

最后,王怀南先生为创业者和年轻人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积极拥抱AI,将AI技术融入到自身的创业项目中;其次,大公司要保持危机感,小公司要努力向中型公司转型;最后,要培养自身的好奇心、体力和心理素质,才能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保持竞争力。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了持续学习和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时代变革的节点,每个人都需要积极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最后总结道,我们也许本身就是一个机器,由蛋白质构成的机器,我们的目标可能就是引导机器人的到来。

总而言之,这次对话让我对ChatGPT的冲击、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科技巨头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怀南先生的经验和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Chapters
本节讲述了王怀南先生从清华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再到加入麦肯锡、宝洁、雅虎和Google的职业生涯,以及他在这些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企业中与众多科技巨头(如陆奇、Jeff Weiner等)的交集。他独特的经历,也构成了一段鲜活的美国往事。
  • 王怀南先生的职业生涯横跨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在麦肯锡、宝洁、雅虎、Google等知名企业任职。
  • 他作为外企第一批华人高管,其经历与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奇绩创坛创始人陆奇、微软CEO Satya Nadella、LinkedIn CEO Jeff Weiner等科技领袖交织在一起。
  • 王怀南先生的职业选择并非传统华人路径,而是选择了咨询、市场等与文化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Shownotes Transcript

ChatGPT来了,Google拉响红色警报。本集邀请前Google亚洲区CMO,也是为Google中国取名“谷歌”的王怀南先生,来聊聊ChatGPT和紧急应战的谷歌。

这次聊天让我得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王怀南作为上世纪90年代赴美留学、在外企的第一批华人高管,他的经历刚好钩沉出一段美国往事。今天包括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微软CEO Satya Nadella、LinkedIn CEO Jeff Weiner等等这些处在世界舞台中心的大人物全部交错在这段历史之中。

正改写人类命运的ChatGPT,也正是从这段往事中演化出来。

【嘉宾小记】

他的职业生涯贯穿了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从清华半导体+英文系起步,到纽约的哥大社会学系求学,自此迈入美国的社会大熔炉。凭借着对社会的兴趣,毕业后在美国走了一条很少有华人走的路——做咨询、市场这些广泛与文化、人打交道的工作。他先后加入麦肯锡咨询、宝洁、Yahoo、Google,横跨美国最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企业。直到2006年回国创业,是上市公司宝宝树、初创公司米茶科技创始人,也是陆奇创办的奇绩创坛合伙人、导师。

01:52 一个华人的历史钩沉出一段美国往事

  • 04:09 在上世纪90年代,背靠半个世纪产物的麦肯锡
  • 08:19 从风云演绎的理论家,到美国宝洁艰难生存
  • 11:17 消费品带着强悍的文化色彩,作为外来者重新定义了品客薯片
  • 19:55 2001年,媒体巨变,一句名言是“money follows eyeball”
  • 20:58 奋然一跳到雅虎,每天想辞职——这里尊重工程师、尊重销售,但不尊重做品牌的人

22:09 “我在雅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陆奇”

  • 22:50 我和陆奇在搜索和平台事业部,汇报给一个人:Jeff Weiner(现在是LinkedIn CEO)
  • 24:00 在雅虎,我们全面开战
  • 24:30 彼时的战友去哪了:一个人创立Snapchat、一个人当上LinkedIn CEO,一个人投资Facebook,一个人代表雅虎创立YC——美国互联网很多事情从这里展开
  • 24:58 雅虎败了,陆奇去了微软,我去了Google
  • (陆奇后来是微软二号位、必应创始人,差点成了微软CEO)

28:16 雅虎和谷歌的两种命运

  • 28:25 雅虎是没有灵魂的雅虎
  • 29:55 雅虎错过了收购Google,宝洁错过了收购星巴克
  • 32:23 深刻感知:创始人不要轻言撤
  • 32:55 同样是收购,为什么Google多成功、雅虎多失败?(允许无为的智慧)

36:59 ChatGPT来了,Google输掉第一局

  • 37:00 Google天生的毛病
  • 39:19 聊Open AI和Sam Altman
  • 40:35 中国和美国会分享世界的半壁江山
  • 41:00 对未来格局的推演:大、中、小公司分别能做什么?超级选手从哪儿诞生?——所有人来到人生最重要的节点
  • 50:33 面对他/她,我们应该感到害怕吗?
  • 52:58 Google、Amazon、Meta谁在“命悬一线”?谁更有后劲?
  • 56:45 微软,一家46岁的巨头如何抵抗衰老
  • 59:31 从Meta、Google看企业应该如何老练地平衡一、二把手关系
  • (小扎和桑德伯格的关系有更优解吗?)
  • 01:03:18 “这已经是高科技领域的军备竞赛了”
  • 01:11:40 “我们也许本身就是一个机器、由蛋白质构成的机器,我们的目标可能就是引导机器人的到来”
  • 01:12:50 老牌创业者的嗅觉、给创业者的建议
  • 01:14:18 网景、谷歌诞生那天,我都跑到了现场——革命来了,是这样的一片景象
  • 01:15:42 遥远过去发生的事,终于都在你的一度空间、熟人圈里
  • 01:15:53 Sam Altman其人

延展阅读:本集节目文字精华版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