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剑,我完成了梁启超传记的第二卷,书中沉浸式地展现了这位近代巨人在1898年至1903年间的亡命生涯。这段旅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全球奔波,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次惊险探险,一次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探索。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远走日本,辗转东京、横滨,成为举世闻名的亡命政治家。我试图还原他当时的处境:如何在异国他乡继续开展行动?如何与遍布全球的华人社区建立联系,并动员他们支持维新事业?他又如何直面变法失败带来的创痛与内疚,最终蜕变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心灵”?
真正的历史并非单纯的事件堆砌,而是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切身的感受。 我深信这一点。因此,我并非简单地罗列梁启超的行动轨迹,而是力求还原他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大量借鉴英文传记写作手法,力图通过细节描写和情绪渲染,让读者如同戴上VR眼镜一般,沉浸式地体验梁启超的命运起伏。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横滨,甚至远至欧美澳州,梁启超的足迹遍布全球。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球旅行者,亲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剧烈变迁。我细致描绘了他所见的世界:横滨中华街的繁华景象,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巨鳄,澳洲华人社区的生存状态……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梁启超的个人经历,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19、20世纪之交华人海外流散史的生动画卷。
梁启超的亡命生涯,是现实与内心的双重冒险。 他面临着政治迫害的现实威胁,同时也经历着思想的碰撞与自我认知的重建。他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策略差异,以及与海外华人社区的互动方式,都体现了他对时代变革的敏锐洞察和对自身定位的不断调整。
写作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包括英文报纸、档案等,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我将这些史料与个人感受相结合,以一种杂志式的思维方式,将不同层次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叙事。 我仿佛在构建一块复杂的集成电路板,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晶体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展现梁启超复杂而精彩的人生。
我个人经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本书的写作。 例如,我创办单向街书店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梁启超在异国他乡建立新事业的艰辛与挑战。 这使得本书更具个人特色和感染力,也更贴近当下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传记范畴,成为一个多层次、多视角的窗口,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一个复杂而动荡的时代,以及一位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不仅仅是梁启超的故事,更是对时代、对自我、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历时5年,许知远写下了梁启超传记的第二卷,沉浸式地展示了年轻的梁启超在1898年到1903年的亡命生涯。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旅行者,看到的是颠簸不停的辽阔世界,也是现实与内心的双重冒险。
在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远赴东京,之后又辗转到横滨,成为举世闻名的亡命政治家。他如何继续开展行动,与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交流?如何面对变法失败带来的创痛和内疚?又是如何重新发现自己,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心灵”?
真正的历史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件,而是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切身的感受。我们从梁启超身上可以看到复杂的时代风貌。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像集成电路板,既可以充分感受到他能够接触到的世界的变迁,还能看到一系列人物的完整命运,也折射了出19、20世纪之交华人海外流散史。
01:19 我着迷于英文传记写作:从个体看到复杂的时代风貌
03:37 从梁启超的视角沉浸式经历他个体命运的细节和情绪
06:18 真正的历史是发生事件时那些当事人切身的感受
06:28 写梁启超传记是内心的冒险,也是现实的冒险
08:57 梁启超传记通向微观的世界,折射华人海外流散史
10:08从北京到上海,梁启超的摇摆与绽放
13:28 1897年思想自由大胆的上海年轻人
15:16 梁启超传记折射了时代的转变,是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心灵”的真实故事
16:53 梁启超用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华人社区和华人圈子交流
22:35 梁启超传记就像集成电路板,充分描述了他所接触到的世界,让思想与感受更加鲜明
26:11 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梁启超传记的副产品
28:50 梁启超的伤感是幸存者的负罪感
31:17 巨人是转折时代所共同塑造的,我们应该为巨人所鼓舞
34:00 【片尾曲】Richard Hawley There's a Storm a Comin'
35:08 本期彩蛋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英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凯恩斯传》三卷本。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罗伯特·A·卡洛,美国传记作家。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美国第35任副总统和第36任总统。
约翰·肯尼迪,爱尔兰裔美国政治家。第35任美国总统。
威廉·曼彻斯特,美国作家。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军事家。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的总统。
甲壳虫乐队,英国摇滚乐队。1960年成立于英格兰利物浦市,由约翰·列侬、林戈·斯塔尔、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四名成员组成。
约瑟夫·康德姆,英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黑暗的心》等。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李鸿章,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
谭嗣同,中国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有为,中国晚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美国银行家、艺术收藏家。
梅光达,晚清华侨实业家、社会活动家。
汪大燮,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官、政治家、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汪康年,晚清出版家、政论家。
黄宗宪,近代数学家。以学者身份赴欧工作考察的第一人。
孙宝瑄,晚清诗人、学者。有《忘山庐日记》、《日益斋日记》、《忘山庐诗存》传世。
严复,近代思想家、翻译家。
福泽谕吉,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
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帝,清代第十一位皇帝。
恪顺皇贵妃,即珍妃,光绪帝妃。
叶赫那拉氏,又称“慈禧”“慈禧太后”,中国晚清政治家。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
胡汉民,中国近代革命家。
邹容,中国近代革命家。
康同璧,康有为的女儿。中国最早女权领袖之一。
张灏,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近代思想史。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作家、诗人。有《绿房子》《酒吧长谈》等。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又称“猫王”,美国摇滚乐男歌手、演员。
唐才常,清末维新派领袖。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
梁从诫,学者。梁思成之子。
梁思成,建筑学家。著有《中国建筑史》等。
章太炎,清末民初学者、思想家、革命家。
宋教仁,中国近代政治家、革命家。
-谈话中提到的书
《梁启超:亡命(1898—1903)》
《凯恩斯传》
《光荣与梦想》
《林登·约翰逊传》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Nino Rota The Godfather Waltz(Main Title)
Ry Cooder Paris, Texas
The Beatles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Live On The Ed Sullivan Show 2-9-64)
朱兆良《龙飞凤舞》
Richard Hawley There's a Storm a Comin'
老百乐门爵士乐队《夜上海》
周璇《夜上海》
Catherine Zeta-Jones,Renée Zellweger Overture/And All That Jazz
Ayumi Ishida Blue Light Yokohama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制作人:何勿思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