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特别军事行动”,这场战争已持续三年,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试图从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等多个角度,剖析这场冲突的深层原因,并展望其未来的走向。
战场的疲惫与僵持的局势
三年过去了,战场上的疲惫感日益加剧,不仅是士兵,就连许多关注者也逐渐感到疲惫。目前,局势依然僵持,尽管乌克兰近期在库尔斯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进一步扩大战果,恐怕也并非易事。特朗普近期政策转向对乌克兰不利,更增添了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欧洲能否摆脱对外部力量的依赖,自主决定自身事务,将是影响未来局势的关键。
从兄弟到敌人:历史的裂痕与冲突的根源
这场战争并非突发事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亚努科维奇下台,克里米亚事件以及随后的顿巴斯战争,这些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最终导致了2022年战争的爆发。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俄罗斯面临西方制裁,经济下滑,并深陷与乌克兰的长期冲突。普京显然低估了乌克兰人民的抵抗意志,这场战争反而意外地促进了乌克兰内部的空前团结。
俄罗斯与乌克兰同源于基辅罗斯,拥有共同的历史渊源,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最终导致了如今的悲剧性冲突。基辅罗斯的分裂,以及随后各自经历的蒙古统治、波兰统治等不同历史时期,塑造了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认同和国家意识。
纳粹指控与西方的长期不信任
俄罗斯将乌克兰政府与纳粹联系起来的说法,其根源在于二战期间部分乌克兰人与纳粹合作的历史,以及乌克兰对班德拉等争议人物的纪念。然而,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宣传,而非客观的历史事实。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内部也存在着深刻的分裂,一部分人与纳粹合作,一部分人则加入了苏联红军,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西方对俄罗斯的长期不信任感,以及北约的东扩,也是导致俄乌冲突的重要因素。地缘政治的博弈,以及意识形态的冲突,都加剧了这种不信任感。俄罗斯历史上对领土的执着,源于其农业国的属性、战略安全观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安全感。
俄罗斯文化的特质与强人政治
俄罗斯文化中存在着控制和规训的传统,这与多种文化因素有关,包括东正教、蒙古文化以及多神教传统的影响。东正教与沙皇权力的结合,以及多神教传统中对权力和等级的接受,都塑造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特质。俄罗斯人对强人领导人的崇拜,与其历史发展轨迹密切相关。强力领导人往往能够推动国家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暴政和压迫。对强力领导人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其统治成果,而对其暴行则会被有意弱化。
战争的未来与世界格局的变迁
这场战争可能持续到2025年,甚至更久。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以及欧洲的反应,都将对未来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网络上对俄乌战争的支持立场存在严重分裂,但普通民众的支持并不会影响战争的最终走向。这场战争的持续,不仅摧毁了俄乌两国的和平与发展,更打破了冷战结束以来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未来世界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结语
俄乌战争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迷雾。这场战争的根源复杂,其影响深远。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同时,我们也应该对未来保持警惕,积极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对俄乌两国乃至全球秩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俄乌有着共同的历史起源,却最终走向对抗,这背后,交织着怎样的历史纠葛、文化撕裂与地缘政治博弈?这场战争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2025年2月24日,俄乌战争迎来三周年的关键点,军事僵局仍在继续。近期美俄利雅得会谈,似乎为冲突的解决带来一丝曙光,而特朗普的“弃乌”政策令欧洲陷入战略焦虑,这又让和平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今年有可能停火吗?未来俄乌是和解,还是会走向更大的冲突?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到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肖瑜,从俄乌战争的当前局势出发,回溯两国的历史渊源和战争的复杂背景,探讨这场冲突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潜在冲击。
01:35 疲惫的战场与僵持的局势
05:30 从兄弟到对手,俄乌怎样一步步陷入战争泥潭?
09:00 俄乌冲突背后,政治格局重构中的文明撕裂
21:00 俄称乌克兰与纳粹有染,真实情况是什么?
26:04 俄国与西方的“互敌”“互疑”
31:10 历史上俄罗斯对于攫取领土为何如此执着?
34:03 虔诚于宗教,为何没让俄罗斯人变得温柔?
42:36 俄罗斯人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政治强人?
46:45 打了三年,战争今年能结束吗?未来会和解,还是更大的冲突?
52:47 挺俄or挺乌?个人支持并无意义,但历史终会走向文明
54:00【片尾曲】R.E.M.《Drive》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952-):俄罗斯领导人。2000年3月,普京当选总统。普京于2000-2008年担任两届总统,2008-2012年担任总理,2012-2024年担任两届总统。2024年再次连任,任期6年。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泽连斯基(1978-):2019年当选乌克兰总统,曾任喜剧演员。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1946-):德裔美国共和党籍政治家、企业家、房地产商人、电视人,第45任、第47任美国总统。
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俄罗斯私人军事服务组织,参与多场国际冲突,包括俄乌战争。
维克托·亚努科维奇(1950-):曾任乌克兰总统、总理。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亚努科维奇逃亡俄罗斯。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其统治时期是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1971):前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2007),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波罗申科(1965-),乌克兰政治人物、企业家,乌克兰前总统。
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1657):乌克兰哥萨克首领,领导了1648-1654年反抗波兰统治的哥萨克起义,被后世尊为“乌克兰国父”。
斯捷潘·班德拉(1909-1959):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二战期间“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的领袖。
亚速营:乌克兰国民卫队“亚速特种行动支队”。是一支极右翼的全志愿步兵部队,其成员是极端民族主义者,被控具有新纳粹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特征,曾参与顿巴斯地区军事行动,后被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收编”。
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学家,提出“心脏地带理论”。
兹比格涅夫·卡济米尔兹·布热津斯基(1928-2017):波兰裔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国务活动家,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30-1584):俄国第一位沙皇,素有“雷帝”之称。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672-1725):史称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推动俄罗斯的现代化与西方化改革。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1796-1855),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一位皇帝。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1874-1920):俄国白卫军领袖,反对布尔什维克,后被处决。
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1872-1947):俄国白卫军将领,参与俄国内战。
亚历山德拉·维亚切斯拉沃夫娜·特鲁索娃(2004-):俄罗斯花样滑冰运动员。
谢苗·别克布拉托维奇:喀山的皇子,即术赤家族的直系后裔赛因·布拉特,是当时金帐汗国地位最高的王子。1575年,伊凡四世突然退位,让位于谢苗,以谢苗为“全斡罗思之大公”。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作家,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亚历山大·赫尔岑(1812-1870):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被誉为俄国社会主义之父。
|本期音乐|
R.E.M.《Drive》
|和我们互动|
新的一年,历史学人将和嘉宾、听友们一起探索更多新的节目形式,来呈现更多的优质内容,敬请期待!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执行主编:曲飞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