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马斯卡尼与电影中的《乡村骑士》

马斯卡尼与电影中的《乡村骑士》

2021/6/30
logo of podcast 不靠谱音乐史|不分析乐谱 不解析音乐 不让你失望

不靠谱音乐史|不分析乐谱 不解析音乐 不让你失望

Shownotes Transcript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引言: 听到一段电影音乐,就会想起这部电影的画面,就像听到一首歌,就会想起和这 首歌有关的故人和往事。然而,有些古典音乐作品本是自成一体,诞生之初并不为衬 托什么画面,却成为受无数影视青睐的万能配乐。马斯卡尼的一首《乡村骑士》间奏 曲被数十部电影轮着用,从美国电影《教父》、《愤怒的公牛》、《美国往事》一直 到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立春》,马斯卡尼若多活半个世纪,一定荣登作 曲家富豪榜。 一、作曲家简介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下创作这首作品的作曲家”对于作曲家的简介: 皮特罗·马斯卡尼(Mascagni Pietro,1863—1945年),意大利作曲家、指挥 家。1863年12月7日生于利沃诺的莱戈恩1945年8月2日卒于罗马。他父亲是面包师, 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法学家,马斯卡尼早熟的音乐天赋被他的第一位老师阿尔弗雷多 ·索弗里迪尼(Alfredo Soffredini)发现,这位老师不顾马斯卡格尼父亲的反对,鼓励他 从事音乐事业。他的第一部作品,一个四声部的弥撒曲和康塔塔。之后又赢得 Florestano de Larderel伯爵的赏识,于1882年资助他进米兰音乐学院,师从Ponchielli and Saladino。和普契尼Puccini住在一个房间。但因无法忍受学院的严格课程,只学了 2年就中途退学。1885年4月,担任旅行歌团的指挥。此后曾在一些三流巡回歌剧团里 担任指挥,几乎走遍了整个意大利。最后在切里尼奥拉Cerignola定居,1886埋头创作 和在市音乐学校任职。 二、《乡村骑士》的创作 ⻚码:1/4 马斯卡尼的独幕杰作,《乡村骑士》,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的首演 première(189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几个月内就在欧洲和美国的所有主要城市受到 热烈欢迎。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在著名歌唱家和指挥家的剧目中享有一席之地, 今天它通常与莱昂卡瓦洛的“丑角”《Pagliacci》搭配在一起演出或出版;。《丑角》 这部作品是一个与《乡村骑士》类似的简洁的作品,这部作品如今几乎已经快成了歌 剧《乡村骑士》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常说,乔瓦尼·维尔加的《骑士》,也就 是这部歌剧的原著,开创了意大利戏剧的真实主义或写实主义(verismo)时期。马斯 卡尼强调自己坚持把这出戏剧作为他的素材,并且拒绝承认他的歌剧和比才的《卡 门》有什么密切的相关的性,但《卡门》实际上是《骑士》戏剧创作的决定性模型。 故事中的所有悲剧元素都集中在一个音乐框架中,旨在传达最大程度的直接性。马斯 卡格尼坚持19世纪歌剧的传统创作方式,回到威尔第已经放弃的保守的编号体系。但 是,他以一种从开头的序曲中就可以明显看出的独创性来处理他的材料:虽然这一开始 在作品的主要旋律的阐述中显得很典型,但后来回忆这些旋律的方式在听众的记忆中 重新唤起了整个结构。马斯卡尼创作了一部以情感为主导的写实歌剧,通过使用形式 手段,其微妙之处比公开的真实性更有效果。《骑士》在所有元素之间实现了完美的 平衡;即使是传统的管弦乐和学术和和弦等可能存在的缺陷,在戏剧性的人物塑造中也 有它们的位置,结合起来,巧妙的旋律创新和对标准创作的保守处理既取悦了传统的 意大利观众,也吸引了怀旧的外国观众。马斯卡尼的杰作用尽了一切可能,加速了一 个时代的结束;很快,马斯卡格尼发现,这条民族主义风格之路没有出路,最后马斯卡 尼一直坚持意大利早期的浪漫主义风格;可惜他那不可重复的杰作的精神一直萦绕在 他的余生中。 三、乐曲在电影中的情绪带动作用: 在美国影片《教父3》电影将要结束的段落,融入了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 奏曲对影片画面进行渲染。在间奏曲创作者笔下,村子里的爱情故事一直是质朴、丰 富,甚至狂野的,那是一种远离城市的心灵的困境,带着不足挂齿的骄傲和忧伤。 1990年,科波拉筹备了16年的《教父3》上映了,影片中充斥着委拉斯凯兹 (Velazquez)、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式的画面构图,抒发着电影中的 ⻚码:2/4 古典欧洲审美。毫无疑问,剧场谋杀的片段是整套作品的高潮部分,它是黑帮集团之 间的较量,也是家族纷争的解决方式,而导演似乎更想表现的是新与旧、传统和现 代、文明与野蛮、城市与乡村的纷争,他更想描写的是每个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全片讲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迈克尔·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为了灵魂的救 赎,迈克尔慢慢结束家族的黑道事业,转投正当生意。为了清除最后几个仇敌,迈克 尔派了手下到纽约和西西里各地追查。然而,当他和归来的妻子凯一起观看儿子托尼 表演的歌剧时,一场血腥的残杀就发生在他身边。新教皇被刺杀。一群枪手涌入了歌 剧院。在枪声大作中,迈克尔死里逃生,但他的爱女却为被误伤而死。为了突出主人 公迈克·柯里昂内心的痛苦情绪,《乡村骑士》间奏曲的旋律结合画面在此时呈现。 旋律以一种不带有任何立场的、缓慢诉说的方式推进;音乐将影片的核心主线衬托出来;此时,权力使迈克尔登上了辉煌的巅峰,但权力也使迈克尔沉入了罪恶的深渊。 他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在悔恨和绝望中渐渐地离开了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 在片尾处,三条故事线索平行叙述,20分钟的行走和铺垫,如同交响乐一般清 晰,交代出世代的繁琐情绪。直到枪声响起时,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终于完结,阿尔 ·帕西诺饰演的男主角抱着女儿的尸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声,这一幕是冰冷的,也 是哀婉的;儿子主演的《乡村骑士》被中断,而间奏曲缓缓登场,它是飘荡在空旷广 场上空的挽歌,伴随着长久的爱情闪回,年轻的军人与未婚妻,中年的家庭聚会翩翩 起舞的画面......乐曲承载着某种收场,使其看起来具有仪式感。在西西里岛上,年迈 的迈克尔如同自己的父亲一样,栽倒在自家的庭院中,一只小狗浑然不知地在他身边 徘徊,就此,一个骑士在绵长的提琴声中缓缓走下白马,在乡土中结束了自己叱咤风 云的生命。 四、中国电影中的《乡村骑士》间奏曲 据说,《教父》和《公牛》等是早年间流传于北京部队大院儿的电影,在那个物 质匮乏的年代,这种意大利式的表达成为当年最具浪漫主义的故事诗篇,由此,这首 著名的《乡村骑士》间奏曲,成为当时的一些人在日后从影的动机之一。姜文的《阳 光灿烂的日子》讲了“文革”时期的北京,那是他和朋友们的童年生活写照,耀眼的 ⻚码:3/4 阳光、满街的红旗和像章,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们,在“革命时期”冲动地 成长。 在片中,姜文两次使用了这首间奏曲,一次是马小军闯入米兰家后,在夕阳下独 自迂回于屋顶,另一次是他在被朋友孤立后,被众人踹入泳池,几经挣脱后,找到一 种极为“潇洒”的姿势——仰躺在空阔水面之上,音乐响起时,一种寂寥、惆怅和莫 名的伤感,伴随其中,那是马小军关于烧荒草的味道的怀念,也是银幕前那一代马小 军,关于米兰,关于一个少年对于爱情的最初幻想。 《乡村骑士》间奏曲后来逐渐成为很多电影导演的一种情结,从《美国往事》到 《情书》《守望者》《导盲犬小Q》,甚至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都能听到 该作品。它的出现,几乎成为电影院中标志性的催泪时刻。 甚至有人曾说: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使人感知了真正的悲伤。 ⻚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