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编造谎话,常以匪夷所思的悲惨故事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同情,甚至利用精心设计的骗局获取利益。这就是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口中的装病患者。
“装病”是一个从轻到重的心理光谱。也可以根据是否有明显外部获益,分为“诈病”和“做作性障碍”两类,其中“做作性障碍”又以情绪或暴力施加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别人,分为“孟乔森综合征”与“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
刚刚过去的“525”心理健康日,我们和两位心理咨询师一起解开装病背后的心理谜团。
👬本期嘉宾
盛文哲,朴生心理创始人、心理咨询师、译者
林颖,朴生心理创始人、心理咨询师、译者
🎧时间轴
00:01:06 现在人的病都是怎么装的?
00:07:32 装病和职级一样也有级别区分
00:17:16 做作到极致引发的孟乔森综合征到底是什么意思?
00:32:12 10种人格障碍(回避型、表演型、偏执型、边缘型等)大科普
00:37:27 医学界对于精神类疾病诊断的“高标准,严要求”
00:42:54 孩子不想上学,大人不想上班在心理层面如何纾解?
00:48:00 裴妈妈妙解裴老师的装病小伎俩
00:53:34 孟乔森综合征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现,也很难心理干预
01:03:03 当代人如何理性的看待自己“病态”的负面情绪
01:16:03 盛文哲、林颖老师的私藏心理类书单
01:23:39 戒掉自己的“瘾”最重要的是先接纳再矫正
❤️本期海报
制作人:雪彤
设计支持: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