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 30 香港漫游:混乱与秩序并存的迷人地带

vol 30 香港漫游:混乱与秩序并存的迷人地带

2024/6/16
logo of podcast 七分饱

七分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思遥
李牧羊
Topics
李牧羊: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既有高效的现代化一面,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它的交通系统高效便捷,让人可以轻松穿梭于各个区域。同时,香港也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街市、熟食中心和茶餐厅,这些地方充满烟火气,是体验本地文化的好去处。此外,香港的电影文化和艺术氛围也十分浓厚,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香港的秩序感很强,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电梯靠右站立,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等等。但这种秩序感并非刻板僵硬,而是与香港的活力和多元文化和谐共存。 在香港,你可以体验到高效的现代化生活,也可以在街心公园或小巷中找到宁静的休憩场所。香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它既能满足你对效率和便捷的需求,也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思遥:香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便利店很多且很贵,但其实可以通过一些小窍门省钱,比如在非连锁便利店和小卖部买水。香港的住宿选择多样,从几百块的青年旅社到几百块的民宿,都有不同的选择。我个人比较推荐住在港岛,因为港岛整体更发达,交通也更便利。 香港的拼桌文化很常见,但港人通常比较安静,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攀谈。只收现金的店通常比较 local,更能体现香港的本地化特色。香港的熟食中心物美价廉,是体验本地饮食文化的好去处。 香港的便利店文化发达,与日本相似,可以满足各种日常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便利店都是24小时营业的。香港的环保意识很强,对塑料制品的限制非常严格。 香港的叮叮车是香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欣赏城市风光的好方式。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主播分享了她们初次到香港的经历和感受,包括物价、交通、住宿等方面。特别提到了香港矿泉水的价格之高,以及寻找平价水的途径。
  • 香港矿泉水价格高昂
  • 青年旅社是经济型住宿选择
  • 惠康超市可以买到价格相对便宜的饮用水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七分宝

今天呢我们两位主播没有额外的嘉宾机缘巧合主要是因为我这次五一节正好在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进入香港去玩然后之前都是比如说转机之类的路过香港所以说这次正好有这样的机会来聊一聊

然后四瑶的话之前去的香港次数比我要多所以说他对香港的了解跟我的香港了解还是不一样的就想趁这次机会来讨论讨论聊一聊这次的见闻是因为我之前在广州上学嘛就那段时间也会去香港在疫情后的这两年因为要去看演唱会啊然后看港影节啊就很密集的去了一下香港而且上次我们好像就在

跟大家提到过嘛就是因为要做选题给自己找个理由说在香港我一共待了大概两周的时间所以待的时间久了对香港的感觉又不太一样所以可以跟大家唠唠这个体验不可以代入一下有的人可能去的比我们次数要多得多的也可以就是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在评论区我觉得我们这次聊可能也就只是给大家一些参考建议或者说就是我们一些的体会有点像我们

我刚才跟孟远说就像个开篇又给自己挖个坑不要挖这么大的坑因为香港真的还挺多东西能聊的就从我自己的一点了解因为它特别适合来做探索吧可能就把我们两个的一些经验喜欢的东西跟大家聊一聊看这样子

对我们刚刚还在说就不谈香港的文化历史人文这些东西除此这种深厚的东西之外就算是衣食住行我们想聊其实也是非常广博的一个设计真的也太多了我们真的就是简单列了一下就觉得太多东西要聊了但无限延展可能就收一下吧不说那么多就是不说那么细应该讲

行那我们就直接切入正题四姚你还记得比如说你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印象那就是反正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候呢我忘了 15 年吧 OK 不不不刚上大学是一一二年暴露了一年一二年的时候应该是一二年好像第一次去香港嗯

应该就香港澳门一起去吧因为那时候也没有像现在大家可以坐高铁去香港基本上从都是骑自行车去真行你还跨海你过个水上自行车基本上就是坐大巴因为你在广东嘛基本上都有很成熟的那种算是公交系统 24 小时你只要想过去口岸我记得应该是最老的那个叫黄岗口岸吧嗯

也是最繁忙的通勤大巴的那种口岸你是直接可以从广深肯定都有的像东莞什么这些地方都有你可以直接去到香港从广州坐大巴去香港的话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两个小时我记得其实还好对其实还挺算挺近的吧所以因为你在广深的话对香港我觉得可能相比较其他的地方会没那么陌生就相对会熟悉一点但

那时候因为也没什么钱香港住宿一直都很贵嘛也没有我记得那时候好像只住过一次住的是青年旅社之后就是当天来回的就白天到然后晚上回去我以为其他时候都是住在街上睡在大街是吧早被赶走了对说说我的第一印象吧我到香港的话

到了机场就会感觉机场里便利店很多而且便利店好贵就是我当时要买水

居然没有看到一个两位数以下的水这个是我的第一印象给你的第一个暴击是吧为什么一个水都要 11 块这种对就是十几块钱的矿泉水这个让我非常的震惊但是最终还是买了对因为我哥哥在香港上大学所以那时候家里人给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我拜拜给我的拜拜

就是我哥的爸爸他就觉得香港怎么那么夸张他觉得说我去餐厅喝杯水要 30 块钱所以我那时候就觉得我这辈子还能去得起香港吗就怎么这么贵去得起的有很多途径

有些不能在节目里说的图定是的反正我是感觉就是水这个资源就是很贵吧因为你在香港的咖啡店我说我要一杯热美式 45 让我一杯冰美式 50 这个其实还有一个点因为香港整个包括茶餐厅里面都有一个嘉宾就去冰的这种文化像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了你嘉宾是要更

更贵一点这件事情的对所以给我的初印象就是跟水有关的东西都会贵一点我当时在

中环那一圈在那一圈溜达的时候我就发现街上会有一些地方它是提供直饮水的我会看到有些人他们会拿非常大的罐子过来装这个水但是也有被提醒说这个水可能并不是水质很好但他喝了不会有什么事但是说肯定不是什么很纯净的那种找到了一些省钱的小窍门吧比如说就比如说

你是住酒店的嘛那你在附近找那种惠康其实也算还可以就是惠康就是类似于中型超市的就是香港那边中型超市的这样一个水平就你不要去 71 这种便利店里买水或者你就去那种街边其实都有小卖部你就会理解为小卖部那种卖各种东西的非连锁便利店和那种精品超市的之外的那些店然后你就会看到

他会有打折水的那种价钱基本上我记得两瓶都是不到 20 块钱然后那个大水是 1.5 升吧这种我就直接扛回酒店完了另外省钱就酒店给的水就狂喝每次都恨不得喝完两瓶再要两瓶每次跟前台说我渴了对对对我房间着火了小死

所以说在香港这边的话住的地方有什么就是比较推荐的吗因为我觉得你可能住的次数也比较多对然后可能从街上住到情侣住到这么正常的酒店街上是什么谁说住过街上对有什么推荐的区域吗这个首先可以跟大家讲一下可以

有一个相当于 newsletter 吧叫做湘江望北然后它上面有一个很详细的写就是在香港各种体验的包括住是怎么住从各种价位都有那我自己比较熟悉的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那个青天旅社

就这个价位大概是在 300 以下可以搞定就单人的话是可以搞定的 300 是指港元对吧对港币港币我接下来说的都是港币青年旅社是这样就是我当时最早的时候住青年旅社有这样一个组织叫做国际青年旅社的那个组织叫 YHA 吧好像是就是缩写大概是这个然后他在香港好像有四家店

然后其中有两家应该是在市区的好像一家叫美和楼一家叫什么这个市区不是说那种很繁华的市中心但是相对来说交通因为整个香港的交通都是很便利的然后还有两个应该就是因为香港人不是很喜欢行山吗就是爬山这样所以那两个大概就是在一些爬山的半山腰好像因为我有一次就住的是那里真的还蛮远的

这个是一个比较多人会选择的而且年轻的话会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有话题聊的那种就是青年旅社对吧而且在 YHA 这个机构下面的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就包括安全也好然后便利性也好等等这些然后这个价位还有两个大家可以看一个就是

咱们叫民宿吧就类似这种你其实可以在内地的预定网站上包括国外的预定网站都可以看到它有一些我觉得有一个好处是今年我发现了它有只限女性入住的这样一个对类似的那种民宿吧然后价格好像是不到 200 港币

类似于 Airbnb 那种对你在 Airbnb 上就可以看到虽然它国内已经不能运营了但是就香港还是有的嘛大陆区大陆区无法运营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类似于江南旅馆那种

有点日本的感觉对就很小的那种空间那个的价钱其实也在 200 出头就看位置或者甚至 100 出头都可以拿下就看你的具体的位置这是价格上面然后区域上面其实很多人会比较喜欢住邮件旺大概是一个什么样比如说我空吃空吃坐着车因为我现在对于香港的地理认知是一个风险

反过来的 T 字形就是怎么说很像是港岛就是港岛就是跟着地铁线走嘛很像是丁丁车的这条路线对对对我坐丁丁车能到哪里去它就是我的那个战争迷雾上就会把它拓展开来很像是港岛线地铁线从左边一路过海对对 接近地城筐当筐当筐当一路到中环然后再往右筐当筐当筐当一路到港岛最右边嗯

对就是过了太古那一片这是我的横向线然后竖向线就是从中环哐啦哐啦哐啦往上嗯一直到

深水埗深水埗对不对对中间会路过尖沙嘴对就是我说的邮件旺区邮件旺区就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区域也是游客可能最早接触的一块地方我记得我当时最开始去香港的时候那时候不是大家还特别迷从香港带药

带各种就是护肤品化妆品撒撒这种这种店就很火所以那个时候旺角那一片几乎都是这种医药店啊然后什么美妆店啊类似这种东西而且那个很有名的重庆大厦也在对对对也在那边对我正是路过过了海就到了嘛相当于你从港岛过了海就到那个重庆大厦重庆大厦是他很

怎么说以我对他浅薄的认知来说的话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猎奇场所就是各大博主会去那边说我要去那住一晚上什么的但是其实

人员比较复杂吧我感觉那一片就是会有各种各种人在那边晃来晃去的并不知道在干嘛重庆大厦据我了解哈因为上次本来想自己一个人进去吃中东菜的但没来得及然后就我我我觉得可能安全性上女性独自前往还是会有一些危险的因为据我知道的消息是呃大概他会有几层以上还是比较因为他那里有一些偷渡的嗯呃

人在那里然后第二个就是虽然刚才魏远提到说可以去什么拍那种很烈气的东西但是我也被朋友警告过说最好不要拍他们因为这件事情会激怒他们就相当于是他自己比如说是偷渡的那他很介意自己的脸出现在你的镜头里面所以这个大家其实要注意但重庆大厦

从我知道它这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它整个的安全性是在提升的因为最早我也听朋友他们去住重庆大厦曾经是被锁在里面过就是因为太不安全了所以晚上房东会把他们锁在里面就不让别人进去当然你也出不来是这种地步然后这次因为我看店有赶场所以我在重庆大厦的快餐店吃过饭

然后现在的重庆大厦跟我最早的那个时候的重庆大厦有个很大区别就是你从一楼二楼进去的时候已经很萧瑟了就是很多铺子都是关门的所以远没有我当时在最早我大学的时候去那边其实门口就真的是非常多人嗯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对重庆大厦感兴趣的话尤其是它其实我听说有很好吃的中东菜对毕竟本地人都在那里对确实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大家结个伴是可以去的或者找机会咱们可以对吧组个队一起去重庆大厦来一个重庆大厦博客对吧这种

对就是因为我之前会被很多那种阿婆主安利到就是说我在里面可能吃一些中东菜然后住一晚上之类的但大家如果不是非常猎奇相的话就路过看一眼就好了并没有说非常的有多有意思或者怎么样因为之前的重庆大厦的住宿算是便宜但其实现在其他的价格也都下来了这也能炒起来所以也不至于说你一定要去重庆大厦才能住的很便宜

那说回到刚才说到邮件忘区嘛我觉得我就我个人来说啊我不是很推荐住在这个区就它方便真的是方便的但真的会很吵就是你很多酒店基本上都是临街的嘛晚上还是挺吵的可能酒店的隔音都不是很好所以

刚才孟爷爷说了你可能就付一个过海的钱过海之后地点不贵一点吗但你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推荐住在港岛港岛整体的发达程度其实也要比邮件网要好一点而且港岛有一个优势应该讲说整个香港我觉得都有一种优势是它交通非常发达

所以你就算住到很偏偏的地方你坐个地铁去你想要去的地方撑死也就 20 分钟绝对就到了就算住在深圳其实也是可以的深圳你坐个高铁得了确实有这样的就大家包括有一些人是在香港上班然后在深圳住对我听说很多这样的案例这样子的话中间省下来的

成本当然时间成本肯定就丢掉了但是可能是金钱成本就赚回来就是赚一点但就是非常辛苦早上晚上都得赶对双城街然后我之前有听说很多的港岛人他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去过邮件旺那个区域他们会觉得那边就是太吵或者怎么游客太多这样子对我能感觉到因为我是

往上就是这个梯形往上走一路是坐地铁先到深水埗然后再筐囊筐囊走下来走到那个旺角然后再坐那个船船渡过来对对对那边所以我能感觉到北边就是旺角那一片的话它是一种

又混乱但是你又能感觉里面有秩序的这种感觉它非常迷人就是到了港岛之后你会觉得一切都会变得非常的城市化一下就拔高了好几个程度商业的感受又更强一点了对我个人是这样的一个感觉因为我探索区域还不够多很多像一些离岛的区域还是有非常多好玩的这个你可以在后面再推荐是的 是不太一样我觉得刚才你说的那个点特别好我们可能可以当标题

我也很喜欢香港的这一点就是它的秩序感是特别强的尤其比如说小到像电梯的这种就大家可能都会靠右边然后让左边人就是都快速的通过因为它很注重效率嘛完了它又是一个那种

我经常会在香港每次去都会第一天就心生一个疑问就是大家到底靠右走还是靠左走对这也是我初印象里一个刚才没有说到的疑问就是说香港是右舵开车也是对吧按理说应该是按理说的话靠左走但是路上的人都会我如果靠左走都会撞我是就是他他他

可能不光是路上行人我甚至发现有的那种不是我们走楼梯都会有那个标识就是你要从左边走还要从右边走一般来说按刚才我们那个逻辑就是左上右下但是我也看到有右上左下我心想你要我手规矩我真的会乱到对啊所以我就想这种但是好像我看到一些就是

我发现了一个方法就是如何辨认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这个方法游客基本上就是到处张望然后被撞到处撞来被撞来撞去像那个三维弹球里面那个弹球一样对然后穿的衣着也是就是本地人会更加的

怎么我刚才还在说就是要不然就会休闲一点就是更松弛一点对于这种流行话来说松弛一点然后外面游客过来的话可能会穿的稍微更加时髦一点我觉得可能会更加光鲜一点因为香港要么就是他很就是他有些人上班就是很正式的正装的那种对

而且香港人走路什么都很快我发现对 很着急我觉得我走的都很快但我在香港我是会被嫌弃的特别是在中环或者港岛上一些地方很窄然后又是那种上下有坡度的地方就是我爬楼梯的时候感觉爬的没有拖着车的阿姨爬的快然后我要给她让道对 嫌你后身载走这么慢对 走的很慢心里早就抱怨你半天了是这样的所以

我觉得香港这个点怎么说呢如果你习惯了就像我最开始去香港就会无错感嘛包括你要找路对吧香港的路也是非常就是高高跌跌的大家不是说香港小重庆吗对小重庆小重庆或者小香港是在重庆对然后

当你熟悉了之后就因为我去了多之后我感觉我的交通系统有一点认识了之后我觉得特别爽爽点在于它几乎是无缝衔接的你像地铁就是你走到那里下一班就到了对吧你等候的时间都给你消掉

就别等对这种效率感是让人觉得特别如果你沉浸在里面就觉得特别爽就每个都非常快速所以刚才不是说我要去看电影节吗就在赶场这件事情来说香港是最爽的因为它几乎可以保证你在你既定的只要你熟悉你既定的时间内一定是可以的对而且我是在

因为我第一次去嘛然后我去了之后就开了那个巴达通对吧巴达通在香港是一个类似于就是比如说你用那个刷卡机 NFC 对吧叫 NFC 对用这个东西在哪里刷不管是在交通线里面比如说那个地铁啊公交这些地方可以刷你在很多的街边的超市然后小卖部这些然后包括小就是宾市这些地方都可以刷

对这还挺方便的如果大家去香港的话我最建议的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八大通而且八大通现在它有那个手机的就是手机的我没有拿实体卡对所以你其实要比以前我们都要去七十一买个什么旅客八大通然后那个就是押金不退的所以你就是要多花我忘了二十还是五十港币对

就这个钱是不退给你但现在有电子就特别方便是的因为香港有个点在于说很多店他是只收现金但是可以收巴达通对虽然我观察下来的话现在越来越多店会收支付宝和微信但是总有遇到比如说我去那个后面会说到去一家粥店去吃饭的时候就会有游客碰到这样尴尬的问题就是说他只收现金同时他

不收微信和支付宝对然后就变成了你需要找他们的师傅就是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收这些东西的话你需要一比一的付给别人等于是还是有点亏的吧是的而且这个建议还因为是我觉得在我的经验里算是可以成立的是不是

只收现金的店一般都相对来说好吃一点比较 local 一点对 收支付宝的或者说不从好吃这个角度它的本地化的感觉还是比较强烈的本地化这倒是一个非常赞成的观点因为我去的几家碰到了几家只收现金和八大通的这些店大部分都是本地附近的那些

阿姨 社区 爷爷这些过来吃都会就是那种邻里之间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对正好说到这一点我就想到还有一个非常印象深的对于香港的东西就是拼桌文化特别是对于这种一个人出去吃饭或者两个人出去吃饭然后游客我就估计如果人少的话肯定会遇到这个情况你进一家店然后桌子很紧张一定要去拼个桌子这样子当然当然

茶餐厅什么的一定是不会避免的但是我发现很多港人都很哀人也不会跟你说话我是试图去搭话的我是跟他们因为我刚刚就直接说了我去那家就是生技粥铺生技粥铺它是一个比较 local 的店它是 local 到什么程度呢它连八达通它都没开它只收陷阱在中环那边

然后我其实我吃饭比较慢然后又吃粥嘛我又不着急所以说坐在那的时候我一共有两批朋友在那同一张桌子上那吃完两轮你还没走对就吃完两轮第一轮的话是本地人本地人然后

试图跟他们搭话然后他们也会还会很礼貌的跟你讲话但是明显看得出来他不是很他不是很很想理你对对对如果你用英语跟他说也是 OK 的就是我用英语跟他们说嘛他们也是 OK 的嗯但他们并没有很想打理别人他可能就是比较像一个人两个人吃完这顿饭而已对然后后来他们走了之后换了一对韩国夫妇嗯

对然后韩国夫就会非常热情的跟我攀谈起来说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啊然后你是哪里人啊这种感觉就是因为他

刚才听我说英语他以为我是其他地方不是中国内地人总之他们就反而很热情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跟人唠嗑的人的话你在香港拼桌文化的情况下就会比较的自在而且还有可能作为游客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额外信息像 NPC 领的一些那种额外任务一样的感觉我在很多店里都会体会到因为我也是不太愿意答

大花的这种但我觉得香港整体给我的感觉大家会对拼桌的互相之间会有很大的善意我最早对香港印象很好就是因为我当时去的我忘了应该是蓝方圆吧就是很有名的那时候就

老早了很有名的那个斯瓦奶茶等等这些店嘛完了就有一对大概是中年夫妇看我当时点了西多士不会蘸炼奶然后他就默默地把炼奶推给我好着急对就是你怎么就是干吃类似这样而且刚才就着沐远这个往下说的话我觉得埃仁在香港其实还是挺舒服的就香港有一点点像

怎么说呢我不知道像不像日本就是你其实可以自助的完成一切事情你可以不用跟任何人讲话然后搞定你所需要的这些东西

香港这个还蛮强烈的就大家之间的氛围是这样就是他不会过肚子去打扰别人不会想看你说那个韩国服务商来就跟你哇啦哇啦这样子对而且要看你去的区域吧然后也要分辨一下跟你搭话的是什么人啊就不要什么人跟你搭话你都信跟着走了一抬头已经不是香港了对就比如说我们在旺角的时候那边走就是路上溜弯嘛就会遇到很多人试图跟你搭话这种搭话就算了就算了不要乱搭话

对然后整体反正乱这件事情我觉得邮件还是相对刚才说了比较混乱一点还是那边人也多比较杂主要是各种什么样的人都有所以那边的话明显看出来阿瑟的数量会多一点是这样的

所以反正我现在如果要住的话我基本上都会选择在港岛了刚才好像光提了那个什么就是便宜点的相对如果你要住到国内咱怎么说呢可能汉庭儒家甚至更高一点全济这种差不多吧香港大概如果不是旺济的话差不多

500 到 800 港币可以搞定那在港岛的话会比较推荐大家往北角的这一片去找就那一片一是离地铁比较近二是那边吃的还蛮多的就待会可以给大家再说一下北角的这些东西所以那个地方你想你大概去如果你要过去有间网大概 25 分钟就是能到所以要该演出对然后如果要

在港岛里面真的就是非常快了就去哪都是十分钟你像去个中环十分钟差不多也就到了所以都是还是挺近的北郊也就是港岛线上的一站对对没错完了接下来我们好像可以

就是说完了香港的初印象了嘛然后刚才其实好像还没有提到说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好像觉得香港有必要去那么多次嘛就是我去一次好像当一个旅游目的地打卡一下就好了就这种感觉我之前确实也是这么想甚至我会有很多自己的偏见在于比如说当时我帮朋友们买东西嘛我记得印象很深就是我拿自己的信用卡

然后去刷那种苹果店的产品的时候就被店员我觉得也不叫无理吧但他就是比较冷漠他必须让我签上自己的名字类似这种就他会有一个很规则的东西挡在你面前但当时我自己肯定是有不适感的就感觉你好像对吧有点轻视我之类的那种感觉这确实可能也是一些朋友因为其实香港对于我来说它毕竟还是一个

外面的地方就它不算是比如说内地你去别的城市你肯定不会有去香港这样的感觉那当时我就会觉得好像去香港我记得我好像那时候叫 Q 空间还是混友圈我不记得但就类似于发了一个我终于来到资本主义的土地就这种很中二的中二的话就是确实

对他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当时如果我要带着那种比较先入为主的感觉去的话肯定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但是这两年的话去的多了之后我发现香港真的有很多东西甚至我们很珍视的在

比如说我们内地大陆看不到的东西在香港反而是有的比如说呢比如说吃的就是有一些老菜吧你反而是在香港是能吃到的粤菜就不用说了但是其他比如说可以跟大家说一个杭芒菜这种就整个互联网都在声讨美食荒漠杭州的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在香港吃到一个杭芒菜这件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这样

确实香港的话有一种就是它的文化像是有一个自营的一个圈子一样它在这个圈子里面有一种就是自己有一个农场的感觉它完全自己自足然后它同时也有机会跟更多的外界去交流它把外界的东西拿进来之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融合进来对

因为我在香港反正看到很多就是不光是大陆这边过去的菜系吧然后还有各种南洋那边的菜系它会融合在香港然后又会有很多的不管是街边的铺子还是说那种非常高级的对吧你要从那个巷尾吃到那个厅堂之上啥等级的都可以吃得到这个我觉得也是香港从饮食文化乃至整个城市文化最迷人的一个地方

它就是一个中间地带吧你可以用各种类似的词吧反正它所以它会融会很多这样的东西如果简单的来对比的话比如说澳门和香港我觉得拿澳门和香港来比的话澳门就是一个旅游城市但其实香港可能你把它简单当做一个旅游的地方是不足以体现或者说感受到它的魅力的澳门给我的感觉就像是

一片纸就是它比较的平铺开来而且面积比较小香港就有种感觉是把一片纸揉成了一片一个纸团然后里面纵横交错的东西都藏在里面你需要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展开然后一点点去看因为老说香港

你说它有多大它也没多大但是就觉得香港真的好大因为它的维度很多它并不是只能从平面上来看它得从各个比如说往上看往下看很多东西你可以看发现去了这么多次香港有好多地方或者很多

怎么叫项目都还没有了解过是因为我发现在香港不管是在哪一片六弯的时候你只要不是那种做交通工具不坐地铁之类的你在外面走路的时候你在路边经常就能遇到一些你觉得很好玩的小店或者是或者是一些设施或者是一些他们名

比如说社区里面的一些空间对吧因为香港其实很挤它在里面要挤出这样一个社区空间其实非常困难没错这个就要说到我之前了解过首先香港的绿地面积是非常大的

是指城市里面整个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是非常大的这个好像有赖于我忘了那位爵士叫什么了就是之前的英国人但那也是他主力推行的这件事情比如说你的公园面积或者说公园的数量要占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件事情他是力主的

反正有一条道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了但是我记性不好就不跟大家说另外就是因为香港它是一个经历了多个时期完了又是各个区的这种发展的水平也好或者发展的时间也好都不太一样再加上它要填海所以它不是那种大规模造成造出来的它不是一个有千篇一律的整体特别一致的一个东西并不是像什么

中环新区这种对对对类似于这种感觉的虽然你也可能因为比如说我们在一线城市待久了之后你也能在香港见到一些这种一线城市高楼大厦也好或者说一些时髦东西的也好但香港

它也有但它并不全是以这个为主的这些事情它给我的感觉就是更像一个城市森林它一棵一棵的那个树下面会有盘之末节的高高低低的那些楼对吧可能是没来得及拆除的可能是拆除不了的嵌在各个大楼之间

对在上海或者杭州的话你会觉得每一栋楼都是整齐划一对吧就像玩乐高一样拼出来的那种感觉特别是到一些新区这些地方你会感觉更明显非常大的那种路然后非常敞亮人心横道但是东西都一样是的香港的话就是属于

楼高高低低然后非常密集但是每个区都能感觉到不一样就算是楼它也都长得不一样就还有很多有建筑的待会可以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吧可以更多的去探索这件事情我刚才墨远讲的我就想起来应该叫什么禅定时刻吧就我最早我之所以还愿意不断的去香港可能跟那个时刻也有很大的关系就我上大学的时候去嘛

然后晚上在等搭巴车的时候我特别偶然的在一片你想我在旺角要坐大巴多吵的一个地方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左拐右拐我进了一个很小的那种街心公园其实你在香港比比皆是就是几栋楼中间可能就有一个我刚刚想说的就是这个对对就这样的东西你进去之后发现一切闹事声音都离你远去了你想晚上在那里坐的时候是真的非常就是一个人独自享受的一个空间声音

就在你周围是不是甚至会有种错觉你进了森林对对对就是进了城市钢铁森林等等这种东西你就觉得在那一座很安静一下子就被隔绝了特别舒服很神奇很神奇就像是我刚刚就想为什么说用一个柔纸团的比喻来比喻香港就是因为它会从不同维度上内嵌进去很多这样的设施然后在你无意中去发现你不可能专门去搜这样的一个地方对就像我上次

应该是在港大附近吧那一片也是我就是迷路了其实是迷路了建立地城对那一片我走着走着就迷路了然后我就后来不管了我直接往那个方向走就得了对然后后来就是拐进了一片你刚刚说的这种城市叫小花园吧应该叫它里面会有一些小型的足球场那已经算大了我感觉就是一片小型的足球场然后旁边是一些大陆比较常见的一些

健身设施吧就是居民健身设施然后会有小朋友在那边我那天时间正好是大概下午三四点钟就正好小朋友都放学了然后家长就会带着他们在那边玩然后小朋友在旁边转转去家长在旁边自己聊天然后我就感觉那个情境就特别舒服我就找了一个空着长椅我就坐下来了我在那坐了半个小时就感觉能量恢复的很好香港是个特别适合迷路的就是刚才我们

提了很多香港有效率的一面但香港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挤破的话你让自己迷路一下香港其实是很适合迷路的地方对但是要记得回去记得就是手机充满电对对对不要真的迷路走着走着不知道去哪了对它就适合要不然如果是效率高这一面的话其实适合你在那边比如说工作或者是找一些东西什么的效率很高如果你真想找会有很便捷的交通线帮你带到那个地方去

但如果你没有什么目的的话你完全可以在一片区域里面你只要圈定一个方向然后你就顺着走就行了爬爬山或者是逛逛街边的一些中古店都会有很多它的业态很神奇的是在于你能明显感觉到这业态是以这个社区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比如说在一些那种我感觉比较怎么说贵一点的社区吧它可能会有一些中古店或者是一些买手店然后一些

茶叶店对这种比较贵的茶叶店你都不需要问你就知道你买不起的那种茶叶可能也买得起可能也买得起对反正他们都会有这样的地方然后你到旺角一些地方去你会看到很多的做 kbob 中东 kbob 的那些店一些印度菜然后包括一些东南亚的菜你就知道这片社区是什么人在住在这个社区里面这个是很多大陆城市他现在在抹去的一种记忆我觉得他在尽量抹去掉这个社区的一个印记

对香港的话它是因为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它的这些街边的东西它是跟社区是同样一起发展的是的它还有一些商业性的比如说它就有什么登据一条街像类似这样的东西它都是就大家因为要聚集一起做生意所以旺角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是我在深水埗碰到了很多就是卖

叫什么二手电器还有那种现在大家用来淘那个就是很火的二手照相机这个叫什么中古董照相机中古照相机就是拍立得类似的都有对对对能拍出来一些比较复古的深水埗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它

容纳了很多东西然后他现在还这些保留的我觉得还是非常强的而且深水埗好吃的也很多对深水埗好吃的也很多然后也会有各种鱼龙混杂的东西包括红灯区包括一些这个能提吗能提吗可以吧然后一些就是卖一些就是可能是

就还我能看到就是之前 30 年 20 30 年前家里面会摆出来那种 CD 机啊之类的包括黑胶这些东西嗯就非常迷人吧我只能这么这么来解释

刚才不是提到香港散步吗反正我们现在不是也新什么 CTwork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有一个很推荐大家去看的一本书叫做香港散步学然后另一本叫做城市散步学都是同一个作者叫做黄雨轩黄雨轩黄雨轩你如果看他的社交媒体的话他会有非常多他在香港各处你想不到的地方然后拍的那种照片就香港既然有这个既然有那个

《香港三不学》这本书呢是它给了大家好几条路线就告诉你而且都不偏啊都是在市区里面你可以从闹市区一下就转入刚才类似于我和沐远说的这种小路街心花园

像这个城市散步学里面或者香港散步学里面它有特别推荐的路线吗还是说它不会给你非常大的偏好性就让你自己挑就好了香港里面是有的它大概给了五六条路线因为今天我带了很多本书就是我在香港买了很多跟香港有关的书但我没有带那本香港散步学是因为它那个是非常具体的我觉得就跟我们一开始聊的地方

跟大家讲的说我好像不太希望说我给你讲这条路线到底该怎么走而是说可能给一种方法所以我带了《成诗三部学》这本书

他梳理其实就从大概六个角度不管是从建筑角度从空间角度从路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就你怎么去用他提供的一些类似于人文或者历史的一些观察的方向去观察你的所在的城市而正因为香港特别可以观察所以其实你可以在香港通过他的这些方式去观察

相当于找到自己的这个六大的路线我记得印象很深是他讲了一些比如说从建筑到空间到路线是不断地在缩小的因为建筑可能是在外面的然后路线可能是所有建筑或者说道路之间连通的这样一个通勤的

通道可以这么讲那人在建筑外面以及人在通道里面可能都不会太久留然后你来到空间就变成一个人是需要待在这个空间里的嘛所以这个空间到底是什么样子而香港就非常多这种多元的不管是政府建的或者说社区居民自己自发造的我记得香港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是

在一个半山腰的社区然后居民自己建了一个乒乓球台的台式那个在有一本书叫做 Bring the Night 然后讲香港的山然后他里面也讲了很多这部分所以大家都可以去看一下我觉得从

可能学会方法然后自己探索的乐趣要更好而且我感觉香港有一些建筑包括地点它的这个遗留保留的这个程度还是很高的特别是一些我当时在旺角看到的那种就是卖他们叫

后来忘了叫什么就是卖水果的一个集市油麻地果兰对类似于果兰这种地方吧然后后来我看那个前段时间不是上电影那个九龙城寨吗对然后发现里面的果兰怎么还是都还是长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是

对这种传统就是保留的非常的完整果蓝跟大家解释一下就是类似于批发市场吧对不是那个拿着的果蓝对就是可以理解一下就像咱们的这个水果批发市场香港买东西水果基本上都是按蓝卖的就是一筐一筐卖给你它不是按单个这种卖的所以大家可能都是要注意一下这种东西是而且要注意它的计量方式对就是比如说它我

我之前就有看到比如说什么葡萄我一看好便宜啊这个什么才十几块钱还是多少钱然后一看它是 100 克什么的然后这一串葡萄至少有五六百克吧反正你拿下来的话就快 100 块钱了这个葡萄这种你拿起来就不好意思放下的话你就不要拿起来是的我当时还问就是香港什么时候会开类似百果园的这样的店但是你刚才不是提到香港已经有钱大妈了吗这个

这倒是让我非常震惊的一点就是我当时在录应该是在那个非常有名的建筑就是那个怪兽大厦拍变形金刚那个建筑旁边然后我就转头看了一眼我就看到了一个钱大妈我当时以为次元币破了

主要的问题就是还是本地人都挤在里面买东西人特别多说明这种需求永远是不会变化的只要能做到这个低价然后价本价美物联这样子物美价联说错了我感觉钱大发是我香港看到人最多的地方真的是这样

是就是说到这个我感觉我们可以提那个就是熟食中心这个事情就如果以每个社区来算的话可能很多社区都会有一个大家可以理解就是卖菜的地方菜市场对它就类似于一个在

房子里面的菜市场对对对然后它里面就是一般可能一二楼是卖各种蔬菜瓜果这种乱七八糟可能三四楼就会是吃的对而且这些吃的很多都还保留着香港很本的那种味道挺有意思的而且很便宜真的很便宜很好吃很便宜嗯

旺角的魅记周平很好吃然后那里的那个熟食中心里面的排档的味道也还不错就是不贵而且尤其是如果你是晚班飞机的话大家可以去熟食中心碰碰运气如果你住的不是那种很靠近如果你在邮件旺你是根本不用担心了邮件旺的街边小店营业的很晚但如果你住的比较偏可以试试可能熟食中心大排档还开着而且熟食中心

年轻人可能少一点很多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阿妈阿叔他们会在那里聚餐我十一点钟在那里吃饭旁边全都是喝高了的阿叔在那里醒酒对对对就在那里摇五喝六的这种我感觉类比下来的话很像大陆这边的比如说大时代这种有感觉

其实香港也有大时代还关键类似这样的一个东西吧它会集合很多很多的店然后基本上都是比较平价的美食嘛然后我当时去的是那个尖尼地城旁边的市美飞市美飞那个熟食中心它

那个其实很大就它上面不光你刚刚说两层它下面卖菜的就有四层还是三层然后到第四层第五层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个熟食中心然后我看了一下价格基本上能比外面的能便宜一个一大半我感觉就你在正常的香港吃一顿外面吃饭的话一个人 100 块钱其实已经算是

正常的了 80 到 100 吧对已经算是比较正常的再随便加一点东西就更贵但它那边的话我看了一下基本上就没有三位数以上的基本上就是在 40 到 60 左右对这样子咱们现在不是新什么社区对吧社区食堂有点有点的意思是因为我之前收藏过的不止这个是美飞舒适中心吧它我发现了就是沿着港岛线的每一个大站附近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舒适中心

一直延伸到比如说中环再往外都会有你像中环这种吃饭真的稍微再贵一点的地方它的数据中心也是比较便宜的对对你看中环如果路边你随便吃个草都得一百多块钱对吧好烦

好吧真的吃个盆栽叶的一百多块钱的地方然后你在中环街市那个楼上吃好像蛮贵的也蛮贵的对那边中环街市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地方它有一点像我在北美看到的

骑士是吧对可能更像他更像欧洲或者是那边的一个学习过来的一个东西对上海这边的我觉得他会更去学香港或者欧洲一些地方的业态菜市场几点零对对对就菜市场升级的这种感觉中华街市给我感觉就是一种非常

欧美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的一些它会集合不光吃东西它会集合很多的比如说首饰店做营事的然后打木匠的对但都是非常精致当然价格肯定也是不会便宜的因为这里面有含手工费这些东西也会有很多那种就是有机生活方式的一些品牌对它里面比如会卖一些超级食物我看到他们的拿

那牌子名字我忽然忘记了就是他他拿这个东西的方式就是你要去拿一个可再生的纸袋然后你要在现场自己拿那个勺子在他每一个盆里面把你想要的食材挖出来然后倒到你的纸袋里面自己拎回家去吃的吗吃的东西都是一些超级比如说奇亚籽啊然后我看到一个

应该是个法国人吧在狂拿枸杞对然后狂拿枸杞和一些我给他批发对干果干啊什么的就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像醉茄这些东西对他们喜欢这种功能性的食物嘛这个东西在香港那一片我觉得还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活方式的体现中环这种港岛这种肯定是很多的对对对这个应该也是我觉得上海或者其他中国的一线城市以后可能会有的一个生活的方式的体现对因为大家有这样的需求

对就是有一种这种苗头但好像就是那边可能更像完全体一点吧对因为他们很多居民就是外国人他就是就是需要有这样的需求对对对刚才其实有一点我就一直想说的就是香港的这种便利店文化嗯就是香港的便利店文化让我有一种在日本一些区域的影子的感觉嗯嗯对香港

就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地方简直 71 不要太多甚至遍地都渗出来对他把便利店这三个字的含义诠释的非常完美是是日常你想要的东西每一个便利店都可以满足你了

对从你吃东西的鲜食就是现场能拿走的那些东西然后到冷柜因为像大陆这边很多的便利店它是不会配备那些卖冷冻食品的柜子但是在欧美或者是日本的话其实冷冻柜是非常普及的一个东西所以香港其实这一点上也是非常接近于那一片的业态了

对说到便利店有个点就是便利店里的泡面是没有那个叉子的所以大家要用手吃注意一下刚好我感觉你刚刚说到这一点正好又节外深知一下就是我想到他们的这个竞速令包括对于这个塑料这一块的限制非常非常严格是的在外面

一个是你不会拿到任何一张店家的纸你擦嘴你最好最好是自己带纸对然后还有一点就是说塑料这一块你在香港几乎是在便利店里面是或者是其他连锁这些店里面都是看不到的对他执行的还是非常到位非常坚决我

待了两周之后我都很自觉就脑子里已经有这件事情了所以比如说到哪个地方要装东西什么自己可能都要带好袋子之类的对就习惯性带个东西装垃圾然后自己会带一包餐巾纸会带一些湿巾纸之类的对这样子会好一点所以感觉大家好像在香港出门没有人不背包是吧都要带个东西对都要带个东西没有会空着包出门的是这样的嗯

然后其实刚才说便利店这个东西我自己反正因为做消费品这一块所以说会很留意他们的一些品对产品这个东西就发现他们的比如说 711 什么他们的自营产品特别多然后自营的这些产品里面就是所谓的贴 711 自己牌子的产品

然后在这个里面的话方便素食类的东西就会特别多就是包括一些那种可以直接吃掉的肉脯然后三明治然后打热就可以直接吃的便当就基本上能占到它整个柜面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一个越小的店这种占比更高对它就像一个

人的加油站一样就是附近就吃的东西吧对它就是一个变很方便的人类加油站你如果附近比如说加班喝酒还不管是干嘛不管在任何时间点早上还是半夜你只要只要在这个片区然后你都能找到一个 711 帮你加油加油不过有一个点可能也要跟大家提醒一下是呃

711 不是 24 小时的就是不要觉得说可能凌晨一两点对对对我发现了对所以他很多店可能大概 11 点可能 11 点半都会关门了好像只有一些关键区域的门店他的 24 小时运营是所以可能这个也要留意一下对

一卡卡 叮叮车 载满了人和人 擦过路市区城街中看见你 甜甜的大本小说 同样搭上车去彼此间不相识 发觉你从头门口到 了 甘 中一丝丝透过了玻璃墙雨水打尽 眼望你眼光月里 归 着天 见触到退

我以汗穿装上秋色中想收的你我才未来归之在过冬一天天过去了照脚笔我想仿似黄叶每片失重在冰冰的这心中你我一起眼看着伤

遥遥身边的那位女手托手那管洞之声爱会有几度每天偶然皮肤光彻谁人能曾我手痛从偏小说而不出的有没过切的天遇到你等不

你每天过 食自背景倾倒春风吹 定定差你与我从盆栏侧设 楼市区

下面这一段的话,如果大家觉得声音会有点奇怪,是因为这一段是我们后来补录的,因为当时聊香港的交通吧,觉得香港交通很便利,但是居然露了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叮叮车这个东西,叮叮,此时应该有 BGM,有一个声音出来,就可能当时聊嗨了吧,但是录完之后又感觉这个太重要了,所以...

就补录一下跟大家先解释一下这样我觉得香港的话肯定有三大交通工具一个是地铁一个是移民车还有一个就是你的脚

我还以为是什么我还想听一个新的答案小八对你看我们上我们在前面或者后面应该就聊了我们的脚以及我们的港铁对吧所以丁丁车是我们的脚我们的对在香港爬出来的强力的脚对丁丁车这个东西呢我觉得绕不开的话题吧但思瑶这边也做了一些研究嘛然后我这边也看一下他给的资料然后就发现了

丁丁车在 1900 年那会儿其实就有了好像还比那还更早一点我看资料里面说的话是 1881 年然后大家就开始提议说要搞一个电车系统然后最终的落成史捷是 1904 年也就是距今 120 年前我看资料里面就会说丁丁车在一二代的时候它上面都是

一开始是封闭的嘛,比较尊贵的版本是封闭的但是有一个比较平民的版本,它说上面是开着的也就是说它只修了墙没有修顶如果你坐这个丁丁车在香港,当时的香港去旅游的话如果下雨了你就会第一个知道所以后来才在大家的要求下慢慢的把丁丁车完善了从第一代到现在的第七代应该是第七代的丁丁车,七号七代机

而且当时我看一开始的丁丁车第一条路线其实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只能从接近地城到铜锣湾那边反正就是你只能往前走现在应该是最老的那条道现在还保留着好像是这样行进方向应该就跟那个港岛线地铁站地铁线有点类似吧就是横向的那个我之前聊的横向的那个线路而且一开始出来的时候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

丁丁车在往前走的时候路边的人是可以偷偷的往车上爬的就是说电影里面就是那种感觉大家都不用笑就是乘龙快乐车乘龙快乐车直接往上而且有一点在于很多很聪明的那些车夫或者运输工就发现这个车不就免费吗我就偷偷把东西送在上面然后就跟着车一起往前跑就得了还不用我拉

然後後來港島政府就立刻發現了這個問題就把這個漏洞補上了一旦發現你在偷偷的趴車或者是往上放東西然後會被罰款甚至是有把你抓進牢裡面這樣而且他以前的那個武漢圖片都是

镂空的吧相当于所以其实你们每个空座你直接往里面钻一跳进去就上车了感觉就是这个这不就是那个成龙的经典从左边踏到右边对对对对对对对就是那种而且呃看了资料我才发现有一个

有它双层的这件事情我才知道说我们刚才讲 1907 年就开始做定律车但是它 1930 年就开始做广告了就是它干这件事情也做得挺早的虽然以前不是那种我们现在在看到的那个双层巴士一个整幅面的那种很漂亮的广告而是好像夸张的时候一个车有八九面我看那个图片就是都能印广告所以你就看到各家不同的广告的样子

有一种街上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广告位我刚刚之前也跟你说我觉得香港丁丁车跟内陆的很多公交车不一样在于它的横幅面积特别大就是侧面特别高所以它就是一个特别完美的广告牌移动广告牌所以它走在哪里面都是一个最好的曝光位置是的好像这个也是现在

丁丁车是一个重要的引力来源吧而且可以就是很多好玩的元素吧比如说有些丁丁车它的那个上面和下面是可以互相换来换去的比如说上面是一个人的脑袋然后下面是可以给他换装或者怎么样所以说不同的不同丁丁车那个人会穿不同的衣服其实丁丁车这个东西我觉得在于它是香港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它甚至可以算是文化的一种代表

对因为是后来回上海的时候我发现上海也是有类似就是我们是不是遇到那种类似于电车的公交车吗但后来其实只是做做样子就是它的动力其实并不来自于

上面的电缆头上插的那个对对对其实并不来自于而在于他车本身是有动力的也就是说算是一种传统吧但香港这种投放量和使用度还是远远要高于上海现在这个公共交通中的情况你要是不是那种难忙时段感觉

可能两分钟有没有甚至不到两分钟吧就有一般与其等所以它的这个便利程度就像你刚才讲的是特别好的而且它真的很便宜刚才我俩还确认了一下因为距离我们从香港回来有几个月了吧都忘了丁丁车的价格了然后确实很便宜三港币

对于香港来说真的很便宁了所以他又是开到很晚的大概 12 点最后一班才会收车所以对于晚上工作的人们来说他又是每一站都停一下的那种所以你可能回家什么的坐自行车

我反正还挺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坐定名车不做当天的所以它其实经典路线也就是说定名车第一条出现的时候那个路线依然是现在我们可以用来参考的旅游路线也就是说从你先 6 大 6 大 6 大到建一地城然后再从建一地城坐上一辆返程的定名车一路可以坐到中环或者是湾仔那边

这一路的话可以看到很多的香港的街景这个我觉得是比地铁更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吧因为地铁毕竟其实你就是坐在一个五餐肉罐头里面一直往前跑嘛对丁丁车好歹是一个不错的看街景的方式我觉得对

所以今年是 2024 年也就是丁丁车投入使用的 120 周年如果以我非常差的数学来算没算错的话我不确定他们会不会搞特别活动因为之前好像说 2000 年的时候丁丁车就是有迁徙列车这一说就是说在 2000 年的时候帮他们做了一些特别款的丁丁车就是盲盒版丁丁车如果

今年是 120 周年整的话他们应该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活动如果有最近去香港旅游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攻略然后如果有幸能遇到一些怎么说特别版的丁丁车要记得赶紧给他拍下来

除了这个你知道我在丁丁车的那个网站上还发现一个什么就是你作为个人当然公司肯定也可以你是可以包这个丁丁车的就它有不同款式的不是我们做的那个丁丁车就更老式一点的它上面写的是为了你的聚会啊什么这种的你猜猜每天包一辆丁丁车要多少钱包一辆丁丁车的话我猜要

10 万港币 5 万港币没有没有没有 35003500 港币对 2000 我现在在华嘛 2100 3500 然后载客数量是 30 到 40 人好像就他有很多种不同的那个款式的你都可以选给你提供一些餐食啊之类的这种

除了有点晃之外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聚会地点不过他是按就是

时间的吧因为你也不可能坐过去啊再坐回来这样一直转吧所以可能只是单纯比如说是这个价不是说你住一天是这个价哦我就说了那确实还能理解了还能理解了对如果有朋友想在丁丁车上过生日的也可以去参考一下对请教我们一起过去跟你一起过生日其实香港电车的这个文化它是有一个那个博物馆的但我一直没有去因为它好像不太好去

就是交通没有那么方便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搜一下可以去就当做一个旅行的那个打卡点啊之类的挺好玩的你坐丁丁车的时候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那种某一个街景啊因为我现在去的次数就这么一次嘛说正儿八经去玩就这么一次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坐丁丁车路过那个就是有名的那个怪兽大厦

就拍别人金刚那个地方对就电梯车从旁边驶过去的时候他那个整个电梯车的车窗都会被外收大厦那个底下的街铺啊然后他那些很密密的窗户就占满了嘛就在那个位置上其实拍张照特别有香港的感觉就是那种

就是那種非常密集,然後又非常擁擠的感覺然後沿街的那些招牌都是各色各異的這個我是覺得香港非常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因為很多現在城市其實為了城市規劃嘛其實很多招牌都會變得非常的相似就非常的無趣我覺得

如果不是这么了解香港然后想去多探索的话你完全可以坐上一个这样的钉钉车然后你在哪里看到有不错的风景你可以随时的在下一站下来然后回来拍拍照啥的就比较悠然的一种行程吧然后在比起走路呢又稍微的舒服一点你还可以看到很多的那种摄影爱好者他会在一个机位坐着钉钉车然后在那架着那个大相机等很久

他就是为了拍某一个固定的机会你如果看到这样的人的话那你就有福了你就跟着他拍就行了他啥时候拍你就啥时候啥时候拍不过可能要注意的点是比如说上下班的时间最好就不要去做是因为真的很多你看那挤到没空没时间看风景所以可以安排自己比如说在

九十点钟这种都还比较空的时候港岛的整个这条线其实它往北角走就越来越接近于比如菜市场啊什么因为它在北角那里会转一个弯嘛有个掉头弯那个地方也很好看然后一直到一个偏向于现代化一点的中环啊上环啊等等这些地方而且就是有丁丁车存在的那种道路的路面你就会发现大家

虽然说又有丁丁车然后又有因为香港没有自行车这种但是汽车和丁丁车其实互相之间包括大巴和小巴互相之间也没有很混乱的感觉就又特别像我们说的混乱中但是又有序的这样一个很迷人的样子

是的 就像上海的话有尊贵的 72 路公交车嘛然后他可以自己享有一条专道但是在香港的话你会发现怎么样类型的公共交通加上行人他好像自己都能找到自己的轨道对 互相看起来挤在一起但是又很有趣的往前在走有点像什么呢就是之前看那个动画片《凤凰动物城》

然後發現裡面那個兔子到城裡的那一瞬間所有的行人,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長得不一樣高的也有高的,矮的也有矮的但大家都很有趣的在走來走去的我去香港第一次,就感覺像進了瘋狂動物園有點奇怪的對比,但是就這樣的感覺現在我覺得丁丁車已經完全成為了香港的一個符號

虽然看到之前有什么规划设计师之类的建议说取消丁丁车觉得丁丁车就妨碍了整个交通的大发展或者说那个流动的速度嘛但现在应该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事情了因为当时可能提出来之后香港市民就是一致反对这件事情那反正关于丁丁车就是这样完了就是我们

可能可以跟大家讲一讲一些我自己在香港比较享受的或者说去会在香港干的一些事情吧电影是一个方面了我觉得电影首先跟大家讲说如果要对比如说香港电影节这种东西比较感兴趣的话另一个播客叫做感场他里面其实有讲的非常非常详细

如何去看香港电影然后一时住行到底怎么样他那里有非常多推荐那么期待明年在香港电影节的群里面见到你

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然后另外就是香港它的日常的院线片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它有很多首先我们在内地和大陆是看不到的片子这是其一我就很喜欢 CBVV 的一个说法他说他在香港自己组了一个日常影展就在香港电影节的期间我还专门给自己搞了个杨德昌专题就是把几部杨德昌的片子刚好那个时候在放映然后一起

你其实这种一般都很难有机会在内地看到除非是影展

或者说电影节但一般还不一定会有但香港就是日常院线是会放映的他这个日常放映是指就是说除了正在热映的这些片子之外他还可以去选择一些以前的片子来看对应该这么讲就大家可能会比较熟悉的我们国内不都有一个档期吗就什么时候会下香港是没有这件事情的等一下那这样子的话岂不是他的那个放映的列表会无限的长我不确定啊应该可以由电影院自己决定

所以电影院的选择空间就很大有一部去年的片子叫《星火日常》或者我们的翻译叫《美好的日子》这部片子一所广私演的就拿尬拿影帝的那一部然后我看到的时候应该已经是上一年以后了

所以就是你都还可以看到哦懂了可以算是开盲盒类型的比如说我去一家电影院之前我如果不去网上直接了解的话我甚至都可能不太确定他的放映列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哦这个是这样呃

你说的是我不去看是吧对反正正在上映的这些院线的比如说商业片吧是肯定是有的另外因为香港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艺术片的观众群体所以它有一个比如说像百老汇应该可以说是香港最主要的艺术院线的放映

机构吧所以它有一些电影院你如果买了会员你这一年你是几乎能在那里看到所有的比如说甘纳的片子你都是可以在这个电影院看到的

然后会员甚至要收费的所以相当于他有稳定的会员的收入他可以保证我愿意给你放这些片子他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而他独立性很强很高所以如果你比较喜欢看电影的话香港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香港去看自己喜欢的片子去组出片单

因为香港也有类似于咱们什么淘标吧这种 APP 的有推荐的 APP 吗它叫 Hong Kong Movie 吧好像叫 Hong Kong Movie 这好像也是个点就是一般我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会放着香港去了之后我需要的一切包括地图应用包括吃饭的然后刚才说的那个 Hong Kong Movie 你可以在那看到所有影院的牌片但是买你都是要单独去各自的网站买的

这种就是又方便又不方便的感觉这一点又很无美我感觉对尤其是现在大家比较讨论的多的就是香港到底是不是一个方便的地方因为它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不便比如说你喜欢用二维码了对吧但是我这里习惯的是八达通和信用卡

包括你习惯在一个 APP 里搞定所有事情但是其实我每个都有不同的 APP 是甚至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网站不同的 APP 我们现在可能已经都不太适应了那种方式你需要在网站购物然后去线下取票等等这些更像是欧美那种 DTC 的那种方式对对对有一点这种所以电影或者说艺术剧目类的其实大家都可以在香港来看我觉得还挺好的

反正有一些推荐的 APP 或者是网站回头我们可以放在 show notes 里面然后给大家参考一下到时候放给大家包括历史主习因为我是有感觉像大众点评或者是高德地图之类的地图软件它在香港用也不是不能用但是没有这么好用而且经常会让你

偏离方向或者是你想去的一些店它在大众上可能根本就没有信息你可以自行斟酌一下因为有些店它比如说那种拿了就走的它肯定会火一点比如说像比较火的就是香港做蛋挞的那个 Bakehouse 然后那个 Vision 做甜品的那家店甜品就不单独说了就那两家店在中环附近他们的评分就很高然后你说它好不好吃呢

也好吃的对但是也没必要如果排队的话对对对如果是专门专程跑过去排上一个小时的队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这种点评上也会有一些老网红这个口味上面大家就比如说蓝方圆肯定评价是很多的比如说什么澳洲牛奶公司这种肯定都是非常多的但因为我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也觉得没必要非要去这些店吃而且

如果是作为游客来说的话去刚刚说的这些比较老派的吃饭的地方有可能会遇到比如说服务员的脸色并没有这么的好因为我感觉在大陆这边大家如果有这样习惯就在于就是可能大家的服务必须非常热情对吧必须这个百依百顺或者说毕恭毕敬类似这样的一个感觉但是到了香港那边的话特别是一些比较老派的港人的餐厅他

除了就是有距离感之外他可能会有一些脸色这个是我个人的体感是的我觉得香港可能更多讲的是专业精神就是使一分钱出一分力或者叫这件事对就是向游轻生对吧我就拿这点钱东西端到你给付费了吧你对东西端到你手上就不错了对会有这样包括刚才也说到效率这件事情你一旦快了肯定会丢失很多东西的是

反正我觉得秉持一件事情就是主要排队的也不一定非要去了没那么多值得非要排队才能吃到的是打卡这个事情在香港其实没有这么的重要非常没必要就是像你吃茶餐厅这种包括像你刚才说周平还有非常多别的店可以吃的是的是的其实惊喜很多惊喜藏在街边对就是藏在拐角而不是在

排队的一个小时队伍的尽头咱们刚才不是说溜达吗你溜达到那看着人还可以你试试说不定就是个惊喜是你要是专程比如说搜到然后不过去就算是同样的天然你的感觉可能也不一样因为你期望值拉得太高了是的我前两天看了一个纪录片叫

应该叫综艺吧爱奇艺和广东卫视拍的就是香港味道嗯我觉得里面推荐的店当然就不推荐大家了就就不给买一般好会推荐不是但是里面讲的有些地方还蛮有意思的就是包括呃像他说的这个大排档嗯

因为香港大排档也是日渐在消失的香港大排档是有牌照的所以一旦这个牌照不用了它是停发了就是用一张少一张相当于是等于是以后不会再有任何大排档可以获得这个许可了对对对没有这件事情了所以

虽然不一定大白档做的好吃但是大白档的文化就跟大家比较喜欢那种比如说广东街边的街头宵夜的这种感觉烟火气关联起来很像然后就是在里面他会提到刚才咱们说到那个香港精神有一个排档的阿叔讲的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我粤语就不跟大家献丑了大概意思就是说没有事情做就闲得慌

就是这种这很港人就真的很港人因为我觉得包括以前到现在我对香港的很多印象都是大家是一个很奋斗的香港正好才是真正的奋斗之地奋斗之地真的是这样刚才说完大众点评的话我觉得高德可能还是可以的就是我们用的话虽然还是建议你用我到时候说放在收脱里面的那个 APP 但是在你日常不需要太多

赶路的情况下高德能满足你大部分需求他也有丁丁车有小巴这种对他的导航他的那个公交推荐还是比较准确的对对对所以甚至有的时候应该比 Google 要

包括你也习惯用高德所以它整体体验感的话我觉得我的推荐甚至是高于 Google 的那我们这期要鸣谢高德对于我们的大力赞助完全没有反正没有高德赶紧给我们打钱对因为 Google 你重新再下一个的话就像我以前用 Google 然后我会标一堆新标然后大家回到大陆之后用不了了那就新标就浪费掉了

所以我现在就是习惯性用两个就是大众对切着因为高德用来做一些就是路线推荐然后用来找路然后大众点评的话就用来大众点评加小红书可能就用来做一些标记筛反向的筛选哪些火就哪里不去对这样的

对我就先搜这个地方这个笔记量多不多然后一看多好那就别去了大概是这样一个方向但如果路过的比如说一些地方像尖尼地城之前比较火的一个出片的就是拍海边的一个照片咖啡的那个是吧

一个是那个 Arabica 咖啡的还有一个就是透过一个远景去拍那个两个楼之间的海的那个照片就是什么标题一般都会说我拍到了什么什么人生照片这种这种东西然后后来我就看了一下那个拍摄点就在一个篮球场的破掉的网的旁边你把相机伸出去才能拍到这个照片对我想说就嗯

可以但是没有必要拍照不易只能说对反正你刚刚说到香港这个奋斗文化我觉得是非常明显的除了路上的那些阿妈阿爹都跑得比你快然后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比如说兵士到处都是那样的兵士兵士给我的感觉就是属于大家都在

都吃的好快就是每个人都吃的很快因为我那天我们中午去的时候那天他们是香港的工作日香港人劳动节不怎么放假然后去的对中午的时候去就很多港人的上班族在那吃饭然后基本上我们吃完一波之后旁边已经换了一桌人了对他们基本上在 15 分钟之内就能吃完而且由于经济下行的影响

这两年多了很多这个叫两送饭三送饭是这两年多出来的吗大家理解就可以是盒饭吧就相当于是盒饭我可以类比成是香港的老乡鸡也有好吃的我吃过好吃的这种它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就导致它把烧腊的价钱也卷下来了大概好像两送饭是大概 40 左右吧甚至不到还有更便宜我看到三送饭大概是 50 到 60 的样子

然后把烧腊就是他也一般本来就是做 50 套餐就便宜点但是反正价钱也都打下来了

把价格打下来所以我记得我那个大家可能听说过就是有一个云吞面很有名嘛叫卖什么来着那家云吞面那家云吞面是很贵的蛮好吃的好的好会推荐卖什么反正你一搜就知道了不要在这问我好了然后

旁边的包括烧腊店包括茶餐厅什么的人都还蛮多的然后那家店反而没什么人因为它一份加起来加进菜加进云吞的话可能就要一百多了嘛那是有点贵所以中午的话就基本上没什么人他跟我吃那个青汤南可能那种店华姐是吧就在华姐附近对对对就那一片有好多这样的店吧就是吃一些

我遇到很多港人就是一个人过来就吃个减餐这样子就走了我觉得像三送饭两送饭跟香港人的这种生活习惯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吧就是很多社区里面他的厨房甚至是公用的

可能还在外面他自己家里可能是不备厨房的他在外面直接买这样的饭去带回去吃可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一个情况这点也是就是你会发现很多店的打包的价格反而在比唐氏便宜对其实你就是自己的外卖员

可以这么理解吗可以可以因为我发现就是香港外卖很贵嘛外卖而且很慢香港的外卖像 Foodpanda 然后美团其实在香港因为我前段时间看那个财经报道嘛就是美团在香港的这个外卖业务其实已经力压 Foodpanda 已经变成第一了就是还挺卷的把价格打下来

然后这一块就是大家一个是外卖很贵一个是外卖很慢就导致了而且甚至可能送到你手上的时候它的样状态并不是原来那个状态因为我碰到好多外卖员

在邮件网里面碰到好的中东外卖员他那个车开的那个颠就是我的怀疑里面的菜是不是都已经混成一份了是的他外卖员基本上都是那些中东小哥对对对骑个摩托车而且对骑摩托车然后非常敢冲敢冲敢撞所以说为什么港人喜欢自己做自己的外卖员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就是你下班一定会遇到一个比如刷拉店对吧你带个白街机回家一顿饭就解决了是这样的

说完低价的或者说说完平民的食物之外香港确实你要往上拔一点的贵价的餐厅还是会有一些特色在的除了那种吃的确实不多确实蛮贵的而且现在有非常多就是港人都会来内地吃东西包括贵餐厅我是听说听说深圳爱吃的人深圳几百了香港人对就是确实便宜就是你性价比来说的话

哪怕是贵家餐厅的话相比较也是更有性价比所以很多人都在内地来吃了所以一些之前都很红火的那种包括米三的这种店就都没那么火了就人都没那么多了比较火的可能像比如说像大班楼这种最顶级的据我了解反正也没有那么夸张了是这样的大家还是会恢复理性的而且说到香港这种比较偏

贵家的一些菜其实我印象一开始有印象其实是从书里面看到的之前看福霞那个鱼翅与花椒他那本书虽然大部分篇幅都在讲他在湖南和四川的故事他当中间会不停的穿插他在九几年的时候在香港回归之前他从英国到中国来中间的那个缓冲区域他永远是在香港非常方便然后他在那边用英语说也非常方便特别是饮食习惯这一块他们能在香港吃到

东西方都有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他想在这吃港式蛋挞也可以吃得到他想在那边吃到一些比较珍奇的食材吃到福士蛋挞是吗对福士蛋挞也可以吃得到这只吃蛋挞吗

这主要是他们当时还会就是盛行一种类似于私房的一个概念吧香港现在应该也是有但是肯定是比较示弱了看得出来对他们当时就是属于他们有一些私房但虽然说是私房但是做出来的菜的水平和他用的食材是绝对不会输一些大酒楼的对这个是当时我觉得香港叫什么饮食习惯

灿烂的感觉吧就是一种非常蓬勃向上然后大家都很会有这种品鉴精神的这个时候主要他人才也多人才有很多厨师都

保留在了香港所以它的一些老的技法其实香港它又可以回流嘛对吧所以它又反补了比如说广东地区所以整个粤菜的发展其实相当于是没有断的有点这种对我感觉能在路上看到的很几个大的比较菜系像粤菜之外就是东南亚菜系里面细分出来的一些菜系比如说我当时吃了

在有间网里边吃一个马来西亚人开的对他们做的就是那种非常正宗的马来西亚式的肉骨茶就是那种药味很重的对肉骨茶然后包括胡椒虾这种在台湾也会流行但是在东南亚有自己的一套做法的一个菜系对他做的原汁原味我感觉跟我们之前在吃过台湾人开的餐馆里面的味道有差别但是已经非常相近了对这些菜系我觉得就是非常好的保留在了香港这个地方是对

因为它的受众也足够多就是群体就是顾客也它有自己的社区在那里对所以它是足够的完了这个到时候也会给大家放上去就是可以高端餐饮的话可以去看叫走走吃吃或者叫吃吃君它会有一个整个写

大部分应该米其林他都有写就是他有本书叫做香港谈时路他里面应该会写了非常多的这种偏向于高端餐饮的这种内容他作者名叫徐成他网名叫石志军是这样而且我自己因为

也没那么有钱对吧所以就是拼着凑着吃过一些香港的这些高端餐饮所以我自己的感觉呢就是就像刚才说的给钱到位了对吧我服务费也掏了是吗所以他的整个服务大班楼在这件事情上好像是有争议的但是我确实还没吃过所以我不太确定大班楼比如说他的服务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其他的呃

我觉得是完全 OK 的就是是值得这个价钱不像对吧我在内地也会被付付费的这件事情坑过就是所以而且吃的真的是很贵但有的东西它是没法复刻的所以你只能在那吃就也就认了吧比如说刚才我们一开始我就给沐元提到的那个杭邦菜天香楼这个田罗老师也说过就是它相当于很怕是那种

再不吃就没了的那种菜因为它传下来好像是三代还是四代基本上已经只是就是掌门人确实是下一辈了但它的厨师它的整个服务员都是叔叔阿姨有种流落在外的文物的感觉就是我把那个图片发出来大家绝对不信那盘菜那么贵就它没什么摆盘或者说它是那种

好听点要古典一点对吧做传统一点的摆盘但他真的很好吃他做的我可能讲说他做的叫本分还是怎么他遵循着他那个古法他就这么做但大家可以去搜关于这个天香楼的各种故事还是蛮有意思就是两岸三地其实都跟他有关系可能没法给大家分享的菜谱是因为他那个菜谱是菜单应该叫他的菜单是不允许拍照的

菜单上面可以大家形容一下是非常厚的然后我去大众点名上看全是照片但大多数菜是没法做了所以你能点的如果我记得差不离的话可能最多加起来可能 20 道菜最多这么多了对跟我之前看的老菜谱上很多菜的感觉类似它的食材因为以前也很多有的时候

它的食材是比较匮乏的但它的技法是很刁钻的它会有一些非常费人工的技法导致了这个菜失传

因为不是说不是说做完全做不出来只是因为这东西太费工了然后传了一代第二代说简化一下工艺吧然后就简化简化第三代说我们简化对再简化一下那一方面的这个炒制的东西吧不然的话出菜出不来呀然后第四代的时候就说嗯那我们就直接把这个热一下上了吧是反正是多方面的原因嘛

如果你对这种感兴趣的话香港还是有很多店包括川菜其实也都有所以这个也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它我是听说可能香港的一些这叫什么无国界料理是吧好像卷的没有国内卷的深了所以体验上可能就看因人而异吧我们吃的是不是说的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嗯

因为有一些可能地方的话老实讲没有办法就某一个比如说区域给大家做很深的这种比如说有什么店像我们之前逛小马路那样子但是其实北角和深水埗两个地方大家都可以去逛一逛就那些小店反正在北角有吃过很好吃的潮菜馆就是那种不是那种潮的大菜的那种馆子而是比如说它是

很遵循潮式卤味的那种你吃个卤鹅饭啊卤鸭饭啊这种小小的一个店都很好吃很好吃而且价格就是正常的价位不是那种当老几上千的那种对除了吃之外可以跟大家提一嘴但是也不会提就是说太多了就跟大家提一下香港的

我自己把它叫做楼上书店吧因为香港的租金很贵所以在铺面上面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这种商业楼或者很老的看着像住宅楼的这种玩着吃的也好这种书店 画展 艺术中心等等都会在很破的那种楼上所以这也是大家尤其像书店这种本来运营上面就是薄力

这样的一个液态的话其实非常多都是在二楼或者说更高我本来把它叫二楼树点想想应该叫楼上树点这种所以你可能是在表面上看到比较多的都是像三联那种确实会是有但是

香港的二手书店以及这种书店还是蛮好逛的很好看很多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特别推荐的吗一个就是富德楼吧富德楼是一个老建筑你可以理解为然后他最早的运营商现在已经换成了现在在 14 楼的叫我叫他 Echo 吧就是那个书店来运营和管理他整个楼层上都有非常多的包括展包括书店然后呢

刚才说的这 Echo 书店相当于是一个艺术管理机构它不只是一个

书店而已所以你进去之后会看到很多像今天我给沐元拿到的就是什么香港种萝卜的这种就这个书是小册子嘛应该是农业发展基金会之类的这样的组织来做的这种小册子告诉大家本地的这种萝卜怎么种然后他也会有各种刚才说到那种展览啊电影啊等等这些东西香港这些部分的制作都是非常好的

这些东西你都可以在 Echo 里面看到很多我发现他们做文化类的这种册子他们做的是非常精致的非常好不会太糊弄这样子一点都不糊弄完了另外就是 Echo 在选书方面

比较偏向很多有一些生活方式啊当然以前不是这样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吧所以他现在的选书方向还跟我们播客还挺相关的就很多饮食啊生活啊或者说城市文化之类的东西

完了呢这个如果大家对这部分感兴趣的话更推荐去一楼的叫自治研究所你进去那里几乎所有都是饮食文化的这点是我之前刚好前两天跟朋友聊还挺遗憾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确实有艺术店了但是比较关注的都是人文社科比较多但是其实跟饮食文化的还蛮少的

但是自治研究所就是全都是非常丰富我就每次都掉进去都能待很久老鼠掉米缸的感觉真的是这种感觉就跟我进了那个当地的 Donkey Donkey 唐吉克德一样然后还打折是吧对还打折这不得都买对这刚才可能漏了就是

香港有那个日本的唐吉克德他就是真的人家唐吉克德对 donkey donkey 他们翻译过来可以叫唐吉克德 donkey donkey 然后他就是一个

类似于日本零食店吧可以这么讲日本百货零食店对它里面可能会卖更多的就是琳琅满目的零食然后它的动线就属于是你进去之后一定要把整个迷宫走完你才可以回到你的那个收音台的地方对这个就反正提一嘴吧如果是零食爱好者喜欢比如说像卡勒比啊这种你可以在里面买到二三十种卡勒比各种风味就是糖恨不得都有

几百种吧太多了对很多很多然后包括他的冷冻柜里面的冰淇淋你可以去里面看各种什么冰淇淋钓鱼烧啊然后太多了太多太多你可以可以自己去看了反正就是基本上我进去之后没有人可以空着手出来真的我去都狂买但很多都过期了我得承认就是不是人家卖过期是我放过期你好好说是我放过期是我放过期 OK

所以就是其实刚才沐远说的那条线就有点像中环街市 Donkey Donkey 嗯然后这就是中环的那一片包括刚才我也提到过的那个呃

中环不是也有舒适中心吗对完了中环其实也有几家还蛮好吃的茶餐厅所以那一片你其实待一天都够了对中环待一片然后往左边就用左边来说吧不用上东南西北了分不清左边就是去港大然后去接近地城

然后上边就是过了那个过海了过海之后就是游剑望望角然后再往上就是深水埗那一片你可以在那边走一圈对完了说回到那个书店刚才说完了富德楼嘛还有一个可以跟大家说的叫精神书局就它其实就是一个二手书店然后是二手书店的二手书店为什么这么讲呢

他精神数据有一个特色就是他会出售应该叫文化人或者名人的一些书是欧阳英记的书比如说是不一定啊就是举个例子蔡兰的书比如说啊就是这种他会有一些文化或者社会名流的这些书也会在他那里寄售这是精神数据我逛的时候会挺有意思的地方而且我经常在精神数据买到那种我特别想买但是找不到的书一些杂志等等这些都会在精神数据看到而且

因为香港的书其实还是蛮贵的在金人书局你买书很便宜这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它本来就是二手书就是一直在流转对所以它本来价格就是会低的完了最后也可能跟大家说的就是一拳我感觉提一嘴因为到时候可以给大家一个链接是香港的独立书店的地图所以你可以按图搜集你自己去就好了那一拳是因为它

我不确定是除了一全还有其他这样的店还是只有一全就是他的书虽然不打折但是你买了他会送你本地种植的蔬菜就是这样子就他有个二手书店叫二全但是我没去过第三家店会叫什么呢哪有哪有个三手书嘛

这几家店可以跟大家提一嘴然后除了书店之外有一些本地的我们叫什么在地杂志吧这种可以跟大家推荐一下一个叫 Being Hong Kong 就是我忘了是季刊还是双月刊刚才我让沐远看了沐远证明这个书真的非常的厚然后图文并茂非常的直我觉得

只要你对香港感兴趣这本书是会让你非常有收获的一个系列然后就是刚才我跟大家提到那个 Break the Night 吧那是一个相对薄一点的一个也是在地性的一个杂志那除了这两本还可以跟大家提一个

他只是算有香港系列吧我不知道不确定读的对不对 Tako Mazuki 女士应该是这样我大概读一下就是他有一个 Asian food design 的整个系列他会画香港的便当

然后整个香港的那个就他吃过什么东西他会有用那种漫画的方式画下来还蛮有意思的大家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关注一下他可以我们这次 show notes 会不会无限的长我觉得我不要讲太多害的字也会写很多对然后马上完就是最后一个就是别急库布里克吧刚才咱们提到那个百老汇我感觉影迷应该都是知道这家店的

就他会有比较多的跟电影相关的一些书然后因为他就在那个百老汇楼下所以你看电影顺便去逛逛就好了香港你还能买到台湾地区的

出版的这种独立的杂志然后香港自己本身的然后包括一些比如欧美日本的都能买到所以这些东西因为我本来自己不是很喜欢看杂志吗所以这些在香港你是能看到非常多的所以这个之所以要跟大家说的原因是你在外面逛基本上看不到因为它都在楼上或者是像那个一拳和还有一家叫猎人就在深水埗所以

所以就是比较偏的地方了所以跟大家提一嘴到时候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我们给的那个超长收斗词对对就是独立书店地图你可以去看到另外我感觉香港其实因为它是一个多各种交汇融合的地方吧所以如果你要在香港逛的话还有一个点就是

刚才说到艺术展了嘛嗯艺术展稍微提亮嘴一个就是西九龙的文化区那边有一个香港故宫某院然后有个 M 家 M 家是我非常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看的我几乎每次去香港一定都会去 M 家看一眼它会有不变的但是值得反复去看的一些内容也会有一些比如说我之前看过应该是亚洲最大的我叫她波点女士就是南瓜波点那个

博典女士她在展览对不起我忘了名字了就是我说出来你应该懂我说的是谁了嘛完了这个是然后还有一个是我今年的新体验是叫巴塞尔

它其实是一个交易展就类似于这种交易展交易什么呢就是艺术画画廊他们会来卖自己的画有这种感觉所以你会看到各种什么赌上反正这种很什么梵高这种画它都在里面然后票价是蛮贵的当然我是没有买的了我知道这些事情然后它好像是双年展所以可能每两年会在香港做一次

据说非常大一天是完全逛不完的就是你走马观花看各种画是看不完的但我给大家要推荐这个是因为它会有很多的免费的放映和交流活动所以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娇妈堂会就是跟四川有关的一部还评价口碑都还挺好的一部电影对所以这个巴塞尔的这个艺术展剩下的呢可能很多都可以从刚才提到的那个城市售票网那里去看基本上都会在那里感觉这个说下来四五天都已经逛不完了真的所以我刚才说完全逛不完另外一个就是

其实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多民族相关的宗教的文化就是比如说清真寺比如说佛教道教在香港都非常多包括像这种基督教的学校都会有我自己看过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就是在九龙的那个公园附近的有一个清真寺很漂亮然后有一个就是

我一直想去但是每次有机会的是叫智莲静院就之前我们的那个舒曼其实给我们推荐过的它里面有非常好看的那种盆景

所以这个地方也可以推荐大家看一看然后关于民族融合的还有一景可能是大家如果待久了一定会看到的刚才我和沐远还探讨过就是那个家庸或者我们叫飞庸吧就他的那个休息日在外面的这件事情那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很有很香港特色的一件事情呃

我俩同时也都看到了他们在截边因为他们周日休息是没有地方去的所以他只能在对吧街心花园什么天桥底下随书可见对对对大大小小的他会因地制宜就是有些地方如果区域小他们就会用小的区域如果大的像

像中环附近那边有一些地方他甚至可以有一个篮球场或者足球场附近的那种空地他们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组织他们在那边跳广场舞然后就发现了果然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跳广场舞会唱歌很开心的对我当时就是在那边又坐了一会儿然后就观察了一会儿他们在干嘛我也是这样但这个

我可能有个建议吧就请大家不要用那种很异样的对吧目光来看待他们嗯对就是也不要就是猎奇的心态去拍照啊等等这些就是让他们对吧过自己的生活就好对是这样完了哦还有我的手脑死了那个

叫圣地寻礼吧我就这样就是香港有很多因为你看港片其实有很多它里面的场景现在还是都在那里的嘛所以这个如果你是喜欢看港片的话很多场景你就会去打卡对吧我就记得油妈地的那个警署

天哪好多人那边我有路过了但我觉得那边就属于人多到让你不太想靠近那一片地方对所有人都排着队要在那门口打一个对但其实你说实话要拍非常近的镜头吧其他旁边的人都隔绝掉不然的话你就发现背后全部都是人是很难那你离那个库布里克很近就靠隔壁就是是离那个果兰那一片也很近对对对就是香港的一些小的本地的艺术家吧我可以讲就是你可以看到他们在

不管是类似涂鸦这种或者说艺术装置也好甚至就是自己的画作也好因为我之前就是刚才跟大家提到那个福德楼的六楼我又看到一个本地的那种艺术家其实也没什么名气然后他很坦诚地跟我交流他的创作动机啊等等这些东西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就是跟大家聊天的还很真诚的一个人这些都是

当然不一定是香港才能得到的体验了但是对于香港来说它结合起来就会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体验吧可以这么讲刚才其实真的提了非常多非常多逛或者说游览观察香港的一些方式吧最后可能可以跟大家推荐一些跟香港有关的顺应这样然后就是我们没想到这都录了快两个小时所以就

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如果对香港有兴趣尤其是你其实对香港的我们刚才提到的或者没提到的某一方面都很资深的话欢迎跟我们来聊聊看我们可能还是很希望说就香港内容做很多就给自己挖坑就是类似于潮汕这种做很多的内容因为我们这个真的只是导览或者说浅尝遮掷都已经这么多了所以有的地方真的没有办法再给大家

就是介绍下去因为面前摆了很多书如果没本都给大家读一下的话都很久了做一个十小时播客马拉松真的白背了给我种的

就是可以跟大家推荐一些相关的书吧嗯刚才一个是提到那个香港味道反正也给大家预雷预雷了是吧叫预警了预警避雷了一部分但他有提到那个离岛的一些地方这个是我体验还不深的有个通信叫做大宇时通信嗯

那大宇石通信呢其实就是大宇是什么呢大宇是香港离岛就是除了香港主要的这一片土地之外的一个最大的一个岛屿可以想像然后大澳就在上面大澳是其中的一部分那大宇石通信就是相当于本地种植的一些故事它第一册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什么刚才我来还在形容这个叫 newsletter 就这种纸质的 newsletter 嗯

第一期讲的是菠萝第二期讲的是花椰菜它会跟本地的这个种植者结合在一起它的那个网站上面其实它的主页不是做这个 newsletter 它其实是大家可以在上面购买支持本地的农业种植如果你在香港的街头仔细观察的话有一些店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就支持本地的农业嗯

好像现在大陆有一些区域也有品牌在做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就是链接特别是像云南那一片因为它物产比较丰富浙江也是它会用本地的食材做本地的菜然后用本地的社区去销售然后讲本地的人的故事我觉得这个系列

做的非常的有文型因为我们现在手边有这个有这个册子嘛他会讲说本地的这些比如说 local 的人他是怎么去生活的还会有一些外来的被这种生活方式吸引的人他是如何定居在这个地方然后慢慢开始自己的生活的这些故事很细节但是都很感人我觉得从田地到餐桌这个说起来好像特别时髦是吧但实际上我觉得他的

始发或者说初始的那种态度其实是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对他就是很想吃一些本地的菜而已对然后帮助本地的可能农民或者是他们活下去对也不要活下去吧就过一个更好的生活因为现在其实在大规模的种植养殖下面确实

全世界应该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有一些比如说突然破坏流失这种可能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可能吃的健康与否然后那些味道的变化可能都是每个喜欢吃的人都会在意的事情所以这个因为只有两侧如果你

关注到的话其实可以买一个看一看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就是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一些香港的就本地的这种在地的一些文化另外手边还有一本叫做香港老铺记录册吧全称啊它是一个我不确定它是不是一个

一个项目那他现在独立成策之后他会把一些香港比较老的不光是吃的店就包括五金首饰店然后服饰店西装店等等这些东西

之前我们不是也探讨过周边附近的消失就包括这种比如说裁缝店没了比如说什么洗鞋擦鞋的这种店就没了那他这个书是记录了很多这种东西那刚才跟大家提到的一些书店应该都会有卖这本书完了就是一些跟食物或者说跟味道有关的

一些可能单独的册子吧大家感兴趣的话其实可以买包括什么《未圆香港》啊然后包括刚才《香港味道》好像也是一本书名来的它好像是欧阳印记写的吧应该是苏影音差不多就推荐这些还有啥要推荐的吗其实这次刚才没提到一点就是我感觉沐远的那个观察还是非常的

敏锐或者细腻的谢谢你是因为这次我们要做选题所以才特意去关注了吗其实说实话有这个方面的考量因为我是有点感觉就是我需要更加沉浸在这个里面去感受而不是纯去打卡然后拍一些照片这样另外一点其实就是在疫情之后吧疫情之后的话我其实很少有跑到

其他的社会环境里面还可以这么说感觉文绉绉的你选择了一个非常稳妥的说法因为我比如说在可能大陆不管是哪个城市旅游的话你会感觉还在这个环境环境文化环境下面是比较统一的嘛然后你去香港澳门或者台湾或者其他的一些区域你会感觉会换了一个盒子就跳盒子了嘛

对因为在疫情前的话比如说像北美啊东南亚可能跑的会比较多一点你会有一种文化环境切换的感觉那种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了

对所以我去香港之后会立马的感受到这种切换感然后那种新鲜感会有一种就是心跳会慢慢的加速起来让你觉得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多去看两眼然后多去感受融进去的这种这种急迫的感觉我跟你也有类似的感觉是我发现就是咱们最开始不是也提到我最早去香港对香港的那种

很复杂的情绪嘛就其实现在也会看到很多人在香港觉得比如说服务差像这种东西我后来因为我通过香港去看我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人家说相用心生对吧就这种东西是由我自己始发出来的一些事情可能

因为你在哪都能遇到服务差的人这件事情并不是香港独有的以及我其实对香港服务差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存疑的我觉得它其中是一个不叫复杂但是并不是说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好强的求生欲啊我俩都在这找措辞差不多得了反正意思到位就是这个意思对一种非常迷人的

混乱又有秩序的一种感觉因为最后一个感受为什么有这样非常强烈的感受是我是跑到深圳去坐飞机的跟我一样省钱那种省钱大法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节假日因为我是凑节假日机票会成倍的回去的都会贵所以去深圳的那种感受就是你切换过去了你从香港一路坐车到了深圳之后那种

乐高一样的秩序感又回来了而不是像香港那种从深的茂盛的那种感觉对这种切换感让我觉得香港为什么迷人的点就是在这里对喜欢香港的理由真的有非常多了但

总而言之就是我很喜欢香港好会总结那我们这期就这么高开低走的结束吧高开也没有高开那大家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以及我们的播客内容的话就留言转发点赞各种按钮点起来然后这对我们将是非常大的支持

那我们不如就下期再见吧行如果有其他的香港的路线或者是吃喝的任何的文化类的推荐都可以在留言区留言行那么咱们这期就先这样好的大家吃好喝好拜拜拜拜

也好也去你还未知道甲岸为了找人生不同影像未知的放手去拥抱一趟换个比回忆广阔的时光成长了风的幻想离别的故事伤落头上迎望那天

天高地广 月亮写下我长夜内看守什么才值得你为主过明明日向 尽光暮也有些迷失不能明智大风吹 太多言解听过你想听我 飞行泪的 识过

成着那风 心怀上离别的故事 山落头上仍望那天 高地光 缘绿邂逅长夜泪空 收拾梦碰触玻璃叶风 明明一种仍然有成着那风 缘绿江

我期待你赴香港流泪的光影我期望四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