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66 珈琲之国:日式咖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366 珈琲之国:日式咖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2024/12/3
logo of podcast 忽左忽右中国版

忽左忽右中国版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沙青青
活跃的播客主持人和分析师,专注于政治和媒体趋势的深入分析。
程衍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专注于美国史和环境史研究。
约小亚
以玛丽亚·凯莉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为例,探讨节日金曲的商业价值和创作意义。
Topics
沙青青:本书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角度探讨了日本咖啡文化,从咖啡最初与日本的相遇,到战前战后的发展与演变,为想要了解日本咖啡文化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沙青青:日本咖啡文化与国际潮流存在差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注重醇厚平衡、酸苦结合,并对豆子产区和烘焙方式有独特的偏好。 沙青青:近年来,国际咖啡潮流开始进入日本,但传统的吃茶店依然具有景观意义,且在家喝咖啡的比例逐年上升。 约小亚:本书追根溯源,从咖啡最初与日本相遇讲起,涵盖战前战后的发展及演变,并探讨了不同时期咖啡消费场所和方式的变化,例如明治大正时期的吃茶店,以及战后出现的个性化咖啡馆等。 约小亚:大正时期,一些咖啡馆开始出现女招待,并逐渐发展出风俗性质的服务,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约小亚:战后,速溶咖啡和罐装咖啡在日本流行,成为咖啡行业的重要分支,并与自动售卖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消费场景。 程衍樑:很难考证日本人第一次接触咖啡的确切时间,但至少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咖啡已出现在日本官方文书和私人笔记中。 程衍樑:日本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可否茶馆”由华人移民二代创办,模仿巴黎精英咖啡馆俱乐部的模式。 程衍樑:明治维新后,咖啡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开始出现,并与西餐结合,提供欧式食物和饮品,以及公共讨论空间。 程衍樑:二战后,日本曾出现过用大豆代替咖啡的情况,以及咖啡进口量下降,咖啡被视为西方腐朽生活的象征而受到批判。 程衍樑:日本与巴西合作,获得免费的咖啡豆供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日本压低了咖啡市场的成本。 程衍樑:战后,日本咖啡馆开始个性化,出现爵士乐咖啡馆、电影咖啡馆等,并对冲泡方法和烘焙方式有独特的追求,形成了与国际潮流不同的独特风格。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日本人最初难以接受咖啡?

最初引入咖啡时,日本人因其苦味难以接受。咖啡最初被荷兰人以药用价值推广,被当作药品少量销售。

日本的第一家现代咖啡馆是什么样的?

日本最早的现代咖啡馆是19世纪末在东京上野开设的“可否茶馆”,由华裔二代郑永庆创办。这家咖啡馆模仿巴黎的精英咖啡馆俱乐部形式,主要面向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日本知识分子。

为什么大正时期的咖啡馆与风俗业有关?

大正时期,一些咖啡馆开始提供女性服务员,逐渐演变成提供风俗服务的场所。这些咖啡馆以女招待为主要卖点,吸引了大量顾客,尤其是在20年代以后,随着关东大进程,这种风俗咖啡馆迅速普及。

战后日本咖啡行业有哪些变化?

战后日本咖啡行业经历了速溶咖啡和罐装咖啡的兴起。1960年代,森永发明了速溶咖啡,而UCC则在1969年发明了罐装咖啡。罐装咖啡因其便携性和提神效果,迅速成为日本咖啡文化的一部分。

日式咖啡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日式咖啡注重醇厚平衡、酸苦结合的口感。日本咖啡文化强调冲煮能力和学徒传统,形成了独特的烘焙和冲煮方法,与国际咖啡潮流有所不同。

日本咖啡馆的风格如何随着时代变化?

从19世纪末的精英咖啡馆到大正时期的风俗咖啡馆,再到战后的个性化咖啡馆,日本咖啡馆的风格不断演变。60年代,爵士乐和黑胶唱片成为咖啡馆的特色,70年代则出现了游戏机咖啡馆。

为什么日本咖啡馆的分布有地域性特点?

东京的咖啡馆分布反映了不同街区的特色。例如,上野的咖啡馆更偏向庶民风格,而银座的咖啡馆则更高端和西化。这种地域性特点一直延续至今。

日本咖啡文化如何影响全球?

日本咖啡文化以其独特的烘焙和冲煮方法影响了全球,尤其是精品咖啡领域。近年来,一些国际品牌如Blue Bottle受到日本咖啡文化启发,重新在日本市场取得成功。

Chapters
本段落探讨了咖啡在 17-18 世纪初传入日本的情况,那时它被称为“唐茶”,因药用价值而在小范围内推广,并未被大众接受。
  • 17-18 世纪初咖啡传入日本,被称为“唐茶”
  • 最初作为药用饮品推广
  • 因其苦味,未被大众接受

Shownotes Transcript

  • 导语 -提起日式生活,咖啡是重要的关键词和代表。醇厚平衡、酸苦结合,独特的口味偏好也让日式咖啡在世界中颇显特殊。而几百年之前,初引入的咖啡曾令日本人难以接受,因为药用价值才在小范围内开始推广。咖啡与日本社会的初次相遇发生了什么?日本第一家现代咖啡馆背后有着怎样的“大东亚”故事?大正时期的咖啡馆又是如何与风俗业挂钩,成为“特殊场合”?战后,日本咖啡又是怎样特立独行,最终演化成迥异的日式咖啡风格?欢迎收听沙青青和约小亚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许冰清(新浪微博:@约小亚holic)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 时间轴 -05:15 从「唐茶」到「兰方神药」:咖啡与日本的初遇07:45 「可否茶馆」:日本最早咖啡馆的华人背景17:00 大正时期,咖啡馆成为风俗业源流22:30 老钱皇居、穷神保町:咖啡馆风格与东京街区25:30 物资管制时期,日本曾用大豆代用咖啡29:00 南美「咖啡移民」与巴西的无偿原料供给32:00 《围城》中,上海曾时兴「咖啡茶」34:15 爵士乐和游戏机:战后流行的个性咖啡馆36:30 速溶与罐装咖啡:经济腾飞下的咖啡行业分野40:30 醇厚平衡、酸苦结合:独立于世界的日式咖啡审美43:30 日本咖啡注重冲煮能力和学徒传统50:00 吃茶店在日本也渐渐成了景观- 制作团队 -声音设计 hotair节目统筹 禾放节目运营 小米粒节目制作 hualun 丁晋亮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抖音: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