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我作为世纪初加入《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职业生涯中采访过汶川地震、伊春空难等重大灾难事件。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灾难中个体感受的重要性,也影响了我后来的写作方向。新闻写作断裂的地方,个体感受就生长起来。我后来的写作,更多关注个体在灾难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灾难背后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我参与拍摄的旅行纪录片,也延续了这种关注个体的视角,选择拍摄那些鲜为人知的、非网红打卡地,这让我重新找回了做记者时的感觉。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缺乏对个体感受的关注,而新闻写作断裂的地方,个体感受就生长了起来。
人们对死亡的误解很多,但实际上很多人愿意在灾难后倾诉,这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灾难现场常常会有一些奇特的、意外的东西,这些往往具有文学性,超越了新闻本身。
我后来开始关注美食和茶文化,并将其与我的写作结合起来。我认为食物和茶是很好玩的,它们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我反对别人把我定义为美食作家或茶作家,我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作家,食物和茶只是我写作的素材。
我对中国民间宗教和道教也有一些观察和思考,我发现这些看似神秘的领域,实际上也充满了世俗的权力运作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死亡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我试图通过写作去描绘它,以及它带来的各种感受和体验。
我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命运在操纵一切,但我也会用一种怀疑论的态度去观察和思考。
程衍樑:与王恺老师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早期在《三联生活周刊》做社会记者的经历,以及他后来的写作转型。他的作品中,既有对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也有对美食、茶文化、僧道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他的写作视角独特,关注个体感受,并能将个体体验与社会现象、文化内涵相结合。
王恺老师的经历和作品,让我对新闻写作、个体体验、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