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78 灾祸·美食·寻僧记:作家王恺的人间漫游

378 灾祸·美食·寻僧记:作家王恺的人间漫游

2025/1/14
logo of podcast 忽左忽右中国版

忽左忽右中国版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王恺
Topics
王恺:我作为世纪初加入《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职业生涯中采访过汶川地震、伊春空难等重大灾难事件。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灾难中个体感受的重要性,也影响了我后来的写作方向。新闻写作断裂的地方,个体感受就生长起来。我后来的写作,更多关注个体在灾难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灾难背后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我参与拍摄的旅行纪录片,也延续了这种关注个体的视角,选择拍摄那些鲜为人知的、非网红打卡地,这让我重新找回了做记者时的感觉。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缺乏对个体感受的关注,而新闻写作断裂的地方,个体感受就生长了起来。 人们对死亡的误解很多,但实际上很多人愿意在灾难后倾诉,这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灾难现场常常会有一些奇特的、意外的东西,这些往往具有文学性,超越了新闻本身。 我后来开始关注美食和茶文化,并将其与我的写作结合起来。我认为食物和茶是很好玩的,它们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我反对别人把我定义为美食作家或茶作家,我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作家,食物和茶只是我写作的素材。 我对中国民间宗教和道教也有一些观察和思考,我发现这些看似神秘的领域,实际上也充满了世俗的权力运作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死亡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我试图通过写作去描绘它,以及它带来的各种感受和体验。 我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命运在操纵一切,但我也会用一种怀疑论的态度去观察和思考。 程衍樑:与王恺老师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早期在《三联生活周刊》做社会记者的经历,以及他后来的写作转型。他的作品中,既有对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也有对美食、茶文化、僧道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他的写作视角独特,关注个体感受,并能将个体体验与社会现象、文化内涵相结合。 王恺老师的经历和作品,让我对新闻写作、个体体验、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 导语 -作为世纪初加入《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恺的职业生涯曾与各类灾难打过许多照面。汶川地震、伊春空难、灭门案、砍手党……灾难常令人不知所措,但新闻断裂的地方,正是个体感受生长的地方。走出新闻,王恺关注美食、茶文化,也在个人经历中观察僧道百态,体会生命故事。请听王恺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王恺,《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著有《地球上的陌生人》。- 时间轴 -03:00 从新闻纸到铜版纸:杂志人眼里的技术变革08:45 仓促的北川历险与事后PTSD14:15 「新闻断裂的地方,个体感受就生长起来」20:30 灾后百态:异象、火锅和狗的哀鸣34:00「砍手党」和桂林米粉店的同乡故事42:45 民国世家饮食传统和近代美食写作的转型48:00 早餐vs宵夜:城市规则的两种面貌52:30 从潮汕盖碗茶谈起:茶和食物的传统再发明01:02:45 寻僧记:当一位前中医成为佛门超新星01:10:15 成住坏空:佛家世俗中的叙事、权力与荒诞01:17:00 生命何所以:青城山外的当代道观传奇-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2025年伊始,Prada正式推出品牌播客,迎接乙巳新春到来。"蛇年说蛇"系列节目由策展人、写作者汪汝徽与五位来自艺术、建筑、电影等不同领域的嘉宾对谈,共同探讨“蛇"的多种形象,与它折射的不同文化内涵。即日起至2月3日,每周更新,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豆瓣和微信视频号搜索「Prada品牌播客」订阅收听。- 制作团队 -声音设计 hotair节目统筹 禾放节目运营 小米粒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抖音: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