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每年投入2億多元,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針對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每月200元的生理用品補助。
許多女學生因尷尬或擔心被標籤化而不敢領取免費生理用品。部分學校的發放方式不夠隱蔽,導致學生感到不自在。此外,有些學生家庭已有其他社會資源捐助的生理用品,因此不需要領取。
台北市中山國中通過團購策略提高兌換率,每月邀請全校約300位女學生在學科雲平台挑選生理用品款式,統一造冊訂貨,並由超商直送到學校。此舉使兌換率超過九成,成為模範案例。
台北市以外的縣市主要限定經濟弱勢學生領取,發放方式包括實體發放、紙本現金券和數位兌換。例如,高雄和彰化結合數位學生證,每月發送198元兌換券,學生可到指定超商自行兌換。
「月經貧窮」是指因經濟困境無法負擔足夠生理用品或缺乏獲取管道,導致身心健康受影響的社會問題。全球約有5億人口經歷月經貧窮,包括無法獲得適當生理用品和衛生設施。
免費生理用品政策在學校執行時面臨資源濫用、管理不便和學生尷尬等挑戰。許多學校擔心放在廁所會潮濕或無人管理,導致學生不願領取。此外,部分學校缺乏明確的公告和取用指引。
改善免費生理用品政策的執行效果需要更細緻化的思維和做法,例如將生理用品放置在廁所等方便取用的地點,並搭配月經教育推廣。此外,政策應拓展到更多公共場所,如運動場館和交通工具,以增加便利性。
教育部年花 2 億補助中小學生理用品為何這麼多女同學不敢拿?買衛生巾很貴
在衛生巾上墊張紙一片衛生巾是否就可以用久一點?「月經來了,剛剛好沒帶衛生巾,那怎麼辦?」教育部在 2023 年 8 月起全面推動有線提供多元生理用品的政策
每年投入 2 億多元 針對經濟弱勢提供每月 200 元的生理用品補助也補助高中職以下學校在校園設置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的定點《少年報道》記者實地走訪不同的校園發現有些學校費盡心思以團購方式提高學生兌換率
有些可以彈性以數位學生證去到超商兌換有些外於經費限制經濟弱勢同學才可以領取怎樣以更有線去標籤的方式等更多需要的同學受惠還需要細緻化的思維和做法請各班健康班長來到校務處領取生理用品
走入台北市中山國中的校務署衛生組長吳旭君帶著幾位小幫手一起分裝剛剛到貨的生理用品依照各班女同學選填的不同廠牌、款式編號老師事先在個人專用的紙袋上做好記錄再由同學逐一分裝入紙袋再裝箱最後通知各班來領取
發放鉛筆又會有人將紙箱和紙袋交回來等下個月發放作業看上去好像很繁複的工程在大家熟練的動作下有如一條迅速的生產線這就是學校過去兩年來每個月都要執行一次的女性生理用品發放的流程台北市小五到高一女生每月補助 200 元的生理用品
致遠風口的台北市動作比教育部早一步 2022 年 3 月就開始推動生理用品的補助試辦計劃而且跳脫經濟條件最初補助所有國中女學生每月可置單一超商通路兌換價值 200 元的生理用品
但初期因酸度不足對換品項或通路不多的原因對換率只有 17.9%被台北市審計部要求檢討改善之後台北市教育局再製出優化策略除了增加三大超商對換通路並結合學貨運的系統開放家長也代為對換
2023 年更向張國小五 女學生納一補助對象也積極向學校宣導鼓勵老師協助同學統一兌換等等生理用品兌換率在去年 3 月提高至 42.6%
台北市今年 2024 年再將生理用品的補助對象廣及到高中即一年級的女學生可以選購的生理用品則增加到 19 種首先知道的月經福利堪稱為國願市之罪兌換率無反生 中山國中用團購策略提升兌換便利性
台北市中山國中是北市生理用品高兌換率的模範生超過九成兌換率成功經驗在各間學校流傳但不容易複製背後大力推手是校內團購女王熱心衛生組長吳旭君
他坦言 剛開始時只是配合政策在校內宣傳後來發現有老師主動幫班上的女同學兌換以及看到學生將領導的衛生巾默默捐出來放在女廁附上小卡寫著送給有需要的人令他開始思考政策的美意如何不造成浪費又能擴大校益
最後他決定統一幫大家兌換用不到的就回捐給學校一舉兩得兌換工程說起來很容易執行起來就不簡單學校每月邀請全校約 300 位女學生上學科雲平台挑選兩種想要的生理用品款式截圖儲存、專屬條碼再統一造冊向通路端訂貨
吳旭均發揮幫大家團購商品的高效率與資訊老師合作教所有學生操作系統和截圖、匯存條碼作業不會出錯還要一次次優化表單從一開始紙本列印出一大疊條碼到現在建立了一整套 SOP 流程可以一氣呵成線上完成作業他甚至親自與三大超商通路合談
業者開放後台讓他直接下單 線上核銷數量品項統計員即可請超商將貨品直送到學校折散人工領取的麻煩
就是這樣每個月大概有 600 包不同品牌樣式的衛生用品會順利出現在學校裏成為最佳月經教育的素材吳旭君說最初只敢在各班找女學生協助領取生理用品還要很隱晦地告訴各班面面小達人來到學務處集合
一年下來,學生們已經司空見慣,知道這是女性自然的生理現象和需求。現在不分男女都會有人來幫忙,覺得不用特別避諱什麼。大家偶爾還會開玩笑這是每月的麥當勞歡樂節。
女同學會覺得自己用不到就回捐給學校現在全校 16 處女廁內固定有一間設置生理用品廂女同學大多都是來自同學的愛心
中山國中九年級學生高宇算說以前月經的時間都要用設定的手機 app 來提醒以免忘記帶生理用品現在會將學校領導的生理用品固定放在教室隨時有需要就可以使用不管月經什麼時候來都不用擔心
台北以外限經濟弱勢學生領取高雄彰化可致超商兌換走出台北市各縣市執行的方式大不同主要是限定經濟弱勢的身份從實體發放、紙本現金券到數位兌換都有
在花蓮、屏東、嘉義等縣市主要是由學校護理師統一幫各間學校提報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家庭突發需求的學生採購生理用品、採取實物發放。花蓮縣花崗國中張姓護理師
平均每 3 個月幫全校 30 位女生統一訂購生理用品根據學生使用口碑調整訂單搭配不同尺寸的生理用品組合再以購物袋分裝個別通知學生領回學生每次會領到近 10 包生理用品
由於每次領到一大袋生理用品相當搶眼不少學生不好意思直接領回教室胡里斯則同學建立好的默契等女同學放學再來健康中心拿或者特別與導師聯繫先擺在導師的辦公室幫學再來辦公室拿胡里斯也觀察
試過三催四請不來拿的學生表達家裡也有其他社會資源捐助的生理用品或是還剩下很多所以不需要代表具備低收入身份未必等同有需求所以不會強迫領取但會請同學轉贈給導師作為班上同學緊急需要使用
商教針對特定對象的實體領取,讓學生領取紙本或禮物卡,再自行去超商兌換的接受度較高。
高雄和彰化結合學生的數位學生證一卡通由學校盤點符合資格的學生每月發送 198 元兌換券給學生可以持數位憑證到指定通路自行扣損等值的生理用品一來便利性和自主性高還可以適用店家買一送一促銷優惠實際可兌領金額甚至超過 200 元
張發軒教育局表示初期也曾採取全市統一招標與廠商採購全市生理用品再由廠商配送實體到學校希望以量制價能提供學生多樣品質有控管的生理用品
不過因為得標廠商只限一家能夠選擇的品項有限不可能回合每個人的需求所以當時學校發放的執行率雖然很高但由老師看著學生拿回去有些學生不好意思拿或者乾脆直接放在類似門口改為數位兌換比較可以避免標籤化的問題
經其照護需求難單純以經濟貧窮線劃分推動越京教育的社團發言全球小紅帽協會調查有 9%的台灣女性曾陷入越京貧窮困境在購買生理用品和房租、水電費或三餐等日常支出間前者通常會優先被寫去但小紅帽協會創辦人林薇指出
近期的各種需要未必可以從貧窮線劃分有時反而居住在高所得地區的需求越容易被忽略因為其他生活消費可能更高除了特殊家庭補助應該更廣泛地將各大公共場所都可供應免費的生理用品並搭配粵京教育的推廣三者並行
更猛烈地察覺及照顧到可能的需求。什麼是「月經貧窮」?
「月經貧窮」是指人們在因為經濟上的困境以至於無法負擔正常而且足夠數量的生理用品或欠缺獲取的管道連帶影響到自身的行動自由造成身心健康影響的社會問題是一種月經不平等的現象根據世界銀行 2021 年統計全球估計有 5 億人口
正在經歷越境貧窮包括無法獲得適當的生理用品以及衛生有專業感更換生理用品的場所
越境貧窮的問題不僅常見於開發中國家已開發的國家也不罕見英國國際計劃中心 2020 年的調查發現英國約 10%的女學生無力負擔生理用品費用 19%則受限於成本而被迫選擇較不合適的產品
在紐西蘭,每 12 個學生就有 1 個因為越境貧窮而曠課日本有 8.1%的人因為越境貧窮而被感壓力
家福基金會透過各縣市的社工調查受輔助的經濟弱勢家庭在生理用品使用上的困難社會資源署處長林秀鳳說生理用品的補助確實有助於減輕開銷但仍有家庭回饋因為夜用衛生棉比較貴不捨得用
另外亦可選擇多佔幾張衛生紙以減少更換衛生巾的頻率女性成員較多的家庭對於衛生巾的花費有感家長會尋找便宜或特價的衛生巾希望可以領取其他社會資源捐助的衛生巾
由於各縣市發放作業不一樣政策宣導上有限有家庭反映不清楚有這項補助或在兌換時遇到搞不清楚細節的店員
林秀鳳也發現,受輔助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如果是男性的話多數都不清楚如何購買適當的生理用品或不知道如何教導正值青春期少女正確的使用方式
有社工曾遇過由單親爸爸撫養的女孩月經來到時難過地向社工表達自己「快要死了」竟然是因為看到流血、不知所措難過得不知如何與家人告別因此也請社工針對小四以上的服務對象主動關心經期為教的知識和心理建設
免費生理用品政策應拓展到多元場合目前教育部的免費生理用品政策分兩軌進行除了針對特定經濟弱勢的對象也補助各級學校和教育部所屬的場館設置免費生理用品取用處
但政策上緊規定校內設一處定點並未強制規定要設在哪兒也讓政策的美意大打折扣
就讀新北市國中的女學生阿喬 化名告訴記者「某次體育課前突然因感到越經離了」記者說「記得學校曾宣導過校務處有免費的生理用品但好像沒有說是找誰拿去上課前衝進教務處」
隨手找了一位男老師詢問但只見到男老師用手比出一個小方塊轉頭向另一位女老師說「學生要拿那個」最後雖然順利拿到衛生巾應急但她相當納悶為何連老師也要說「那個」「那個」為何不直接放在女廁更方便呢?
類似的經驗可能不少根據小紅帽 2024 年全台校園提供生理用品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在參與調查的教職員和學生中有六成表達學校的健康中心有提供免費生理用品
不到四成表示廁所就可以拿到而一成五表示學務處提供一成在輔導處更有少數則表示在教室、醫護室、宿舍、圖書館、走廊等提供生理用品其中更有接近兩成填答者表達不清楚生理用品放在甚麼位置
記者實際走訪各地學校能夠直接在屢次看到生理用品的比例不高多數都是需要特別詢問很多學校擔心資源濫用或考量到放在廁所沒人管理否則就沒有清楚的公告就是直接宣導有需要就到健康中心
不少學校也表示將生理用品放置在屢次的圍欄之處認為廁所容易引起潮濕會令衛生巾包裝濕漉漉影響學生拿取的意願或曾碰過學生的反應散裝衛生巾看起來好像雜牌而不想拿
生理用品應該像衛生紙一樣放在廁所隨時有需要就可以拿到
教育部聖平教育議題輔導員高雄市新上國小老師劉冠玲認為女性發現有急性生理用品需求時最常發生在廁所不管是寶座還是定點取用都應該更體貼使用者的心情另外公共場所的生理用品普及的目的不僅是「夠窮」也在於「夠急」不應該用防弊心態面對
任何覺得做不到的環節都代表粵京教育還有努力的空間劉冠齡也分享兩年前學校收到民間善意捐贈的兩大雙衛生棉
但就放在人來人往的辦公室顯眼的位置原意是方便有需要的人可以自己拿結果學生根本不敢進辦公室拿最後學校團隊在重新討論後從改變觀念做起透過舉辦生理講座、閱經策展
向全校學生介紹月經的知識、文化和多元生理用品再搭配校園整體的友善環境營造在屢次門口設置貼心箱裡面放置好用拉鏈袋分裝好的衛生巾避免潮濕連濕紙巾、止痛的暖暖包都一併提供全校凍起來先一步步等生理用品不再是私生間的尷尬存在
免費生理用品政策除了在學校推動也需要更積極地走出校園串聯起更大的性別有線網絡林薇認為不能只靠教育部門單打獨鬥也需要與社政體系跨部會合作
例如加入食物銀行的生理用品捐贈和補助或擴大到更多元的公共場所例如不同的運動場館、火車、飛機上的廁所等都是在增加生理女性出外活動時的便利性也讓社會大眾有更多機會在生活中自然認識經期生理用品作為開啟越境平權的契機
本篇報道由 Pat 陸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