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你过去和现在所有决策的总和。
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做出选择,确保选择的依据与自己的核心信念一致,这样即使结果不如预期,也不会感到后悔。
通过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减少外界干扰,形成稳定的决策框架,从而减少纠结。
中年人不仅需要为自己做选择,还要为家人(如父母)做决策,责任和压力更大。
使用决策树和效用函数等工具,帮助分析不同选择的潜在结果和风险,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远离屏幕,避免被无关信息干扰,通过纸笔记录问题和选项,帮助清晰思考。
将决策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思考,比如10分钟、10个月甚至10年后,帮助减少当下的情绪干扰。
利用AI智能体模拟不同角色的思考方式,帮助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供更全面的决策建议。
如果当前生活已经让人感到舒适,不做选择也是一种基于个人价值观的决策,无需因外界压力而改变。
回顾过去的决策,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原则,逐步优化人生算法。
i know so
哈喽 你好 欢迎收听新一期的《一把卷尺》我是松月 这是咱们的第 24 期这一期咱们来聊聊选择这件事如果说人生有什么事情最重要而且只能有一个在我看来毫无意外就是选择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和现状是你过去一切选择的总和你将来会变成如何在哪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则是你现在一切选择的总和
但选择这件事呢又极其复杂大家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考什么样的专业去什么样的行业选择什么样的公司成年之后选择去哪座城市定居到了适婚年龄选择和谁过一生结了婚呢选择是丁克还是生孩子如果选择生孩子那生几个这些都是问题都是选择都是人生所谓的大事选择也可以很小
小到今天早饭吃什么下了班要不要去健身房周末是待在家里还是出去玩洗面奶用完了要继续用老牌子还是新牌子今天睡前想看一会书是看小说还是看提升职场能力的书这些也都是问题都是选择接二连三的小选择有时还会时不时让人面临崩溃
有资料显示每人每天平均要做出三万五千个选择一起床一睁眼我们就开始做选择了大选择固然重要但活到现在我觉得小选择同样重要小到你每天早餐吃什么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一个同事每天早餐就喜欢吃公司楼下的鸡蛋灌饼每天吃每天吃其他生活方式都没有变
但一年下来就胖 15 斤从轻瘦的小伙子变成了脚步有点蹒跚的中年大叔是的 只要时间拉得足够长小选择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我们再回到选择这件事选择这件事到底难在哪选项少吧你会觉得没得选选项多
你又会犯了选择困难症再说到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情曲线是很复杂的做选择前你无比的纠结和犹豫做选择后呢你又无比担心害怕自己选错了不断回想是不是另外一个选择更好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教育的误区就是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选择到底要怎么做但这却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我们只能是进了社会自己边踩坑边自学边总结边复盘一直以来听友群的小伙伴都频频在群里 at 我让我讲讲选择这件事比如提到两个 offer 要怎么选
再比如人到中年要不要回老家发展还有就是进入职场有几年了但发现晋升之路被学历卡住了不知道要不要去进修个学历再回来工作我一直避而不谈选择这个话题因为我觉得首先选择这话题本身就很大
几次他很个性化我也没有资格去指导别人也害怕给别人指错了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他是很个性化的很多选择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可能对这个人来说是 100 分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就是 0 分但为什么这次我又想拎起来选择这件事去聊一聊呢因为我发现人到中年你面临的选择的时候更多了而且你不仅要帮自己选而且还要帮别人选
是的 我现在还要帮我爸妈选最近有一个压力特别大的真实案例可以先在这里跟你做一个分享前两天呢 我陪我妈去看病两个医院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诊断和就诊建议我妈问我怎么办要听哪个医院哪个大夫的采取哪个治疗方案我当时就懵逼了心理压力非常的大
在听节目的朋友如果有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肯定能懂我当时的心情以前做选择呢我们自己承担后果就好了现在你做选择你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这段时间呢我也试着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也在学习选择这门人生跨不去的课题所以这次呢我就带着我的思考和实践来和你做分享啦
回顾我人生的前 30 年我不能说我每次的选择有多么正确或者是明智但我觉得我做的很棒的一点就是我做的所有选择我都没有后悔过就像节目刚开始我说的选择是一件特别私人特别个性化的事绝大部分
部分的选择并没有好坏之分今天这期节目呢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让咱们听节目的所有朋友们能听我唠叨完这几十分钟都可以找到或者是重新梳理自己关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去形成自己的选择观过一个不纠结后悔程度最低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沉下心来去好好享受当下过好当下的生活不沉眠过去也不担忧未来而且我们去讨论选择这个话题不是说我们要去做最好的选择人生没有完美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原则方法和工具去追求一个
不后悔 不纠结 不内耗的人生这一期节目也是比较 J 人的节目为了方便你抓脉络和对你有用的信息点我会把我怎么讲的一个逻辑放在前面首先我会先来分享什么才是选择的底层逻辑怎么选择才能做到不纠结不后悔这个属于选择的战略层部分其次我会分享一些面对选择时你可以用得上的工具和方法
这个属于选择的战术层部分这一环节为了方便你的理解我还会穿插很多需要做选择的具体场景去做一个辅助的说明比如怎么选专业怎么选工作机会怎么去做购物的决策怎么安排自己当天的日程表等非常具体的个人生活场景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最后呢我还想做一些很重要的补充他们不是关于选择的战略战术工具或者是方法而是属于关于选择的心法在人生这条路上呢他们和前者的这些比较硬核的工具和方法一样重要所以请一定听到最后啦
对了这里宣传一下咱们的一把卷纸是有挺有群的群二维码呢我贴在小宇宙本期节目的文字简介区如果群满了或者群二维码过期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野生运营社区回复播客二字就能收到最新的入群方式啦另外我的个人小红书账号也开通了因为大家经常加不上我的微信我的小红书账号叫是松月呀欢迎你来找我玩
好咱们进入到这期节目的大正篇部分什么是选择的底层逻辑怎么选择才能做到不纠结不后悔这里的核心要点就是这个选择是不是基于你的人生价值观做出的选择价值观不同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你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些小伙伴听到这里可能会说了不对呀我之前的人生就是这样做选择的但回顾这些选择的时候我还是会有后悔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顺着这个问题可以往下展开这里会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呢你做的选择没有基于你的价值观你是被动做出的选择第二种情况你其实并不大了解自己你甚至不知道你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第三种情况你的价值观可能不够坚定经常会随着外界和他人的影响而变动你还需要不断的去锤炼去拥有自己更坚实的价值观的底座
所谓人生的成长和进步其实就是在各个维度去锤炼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认为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不够好的什么东西是很烂的在人生的优先次序上也正是因为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觉得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更重要什么事情最重要进而呢我们就会在这些人生价值观的维度上做出我们各种人生的选择
我之前听过一个关于谷爱玲的例子我觉得就是一个再猜档不过的印证了谷爱玲在 2022 年冬奥会自由式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前两跳的成绩不够理想她妈妈古燕建议她接下来跳转体 1440 的动作可以确保赢台但是谷爱玲选择了转体 1620 度的动作去冲击金牌这并不是因为两人对两个动作成功概率的估计不一样
事后古爱玲也说转体 1620 度的动作的成功概率其实很小那她为什么要冒险去做这个选择呢是因为不理性吗不是的而是因为她和妈妈古艳对于金牌银牌铜牌五牌的情感负值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妈妈古艳看来金牌当然好但是没牌很可怕但
这就是所谓的自洽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自己在生活当中其实是一个挺节俭的人我对名牌和奢侈品完全无感就是因为我了解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不会看到朋友们买了多贵的包就会眼红也会在心里想要不要去整一个
再比如说我是一个很卷的人每天会把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我才会觉得今天没有白过我才觉得有一种从内心升腾起来的充实感所以我不会看到朋友圈很多朋友去旅行去逛街去各种网红景点打卡而各种眼红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我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生活并不会给我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感
再比如我一生追求的是不断进步我很想看看我自己玩命活玩命折腾自己自己到底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有成家经常有朋友问我苏月你有没有后悔过你把那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和折腾自己上
我说没有啊因为这就是基于我的价值观做的选择我就得认人生没有既要又要你想在一个地方开出花来你就得做取舍我有我觉得有成就感的工作我朋友有他享受的家庭生活我们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们都能安住在当下
再说到我最近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情就是健身当我知道我健身的目的是拥有一副强壮的身体时我就不会选择每天早上起来称体重然后背着几斤几两的变化搞得一整天人都是很焦虑的因为我关于健康的价值观是当我整个人一天的状态是非常好的我的感觉是良好的那一切就是最好的状态所以综合以上人在年轻的时候
应该说是在人生的这一路上锤炼自己的价值观都太重要了当你有了高级且坚实的价值观就等于间接提高了你选择的质量你就知道你在面对选择时你要坚持什么样的根基这一环节来总结一下就是你的价值观是你选择的底层逻辑
做任何事情用你的价值观去做牵引你就不会纠结事后你也不会后悔这里也呼应了我们刚才提到的三种情况的前两种第一种你做的选择没有基于你的价值观你是被动做的选择第二种你并不了解自己你甚至不知道你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基于这两种情况你可能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纠结而且甚至于说你选择完了你会后悔那第三种情况呢你的价值观不够坚定
经常会跟随外界或者是他人的影响而变动这个有什么应对的方法这题我非常擅长举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就是买保险这件事情从前两年开始我开始给自己买保险我当时觉得一年要交好几万的保费我好心疼啊所以每次在交保费之前心里就有一百个不乐意还会下意识的去做比较如果这笔钱用来去做投资会不会更好但是
中微妙的心理波动我自己是知道的不是真的后悔而是忘了初心我知道保险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保险决策是我做了无数功课而且在我能力范围内里面的最优选择那我为了我的价值观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就是我把交保费这件事情变成了银行的自动扣款
省去了我每次的心理能量的内耗同时我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保单它是有一个合同带的我在合同带的封口处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三句话第一句话 勿忘初心第二句话 这份保险是你的人生遮阳伞和雨衣第三句话 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它来兜底
是的像我这样看似很 J 很理性的人也需要一些强制手段来坚持自己对待意外这个事情的价值观因为这时候呢不是你不会做选择而是心态没有匹配上你的选择当你知道犹豫是大可不必的时候去回味去反复咀嚼你认可的价值观就比如我买保险这件事情你也可以按照我这样的方法去进行一个尝试当
当你有了稳定且越来越趋近于真实自己的价值观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上一些比较硬核的东西了就是在面对具体要做选择的时候你可以借用哪些可以帮你去做选择的一些工具和方法
这一环节为了方便你的理解我会穿插很多需要做选择的具体的场景去做一个辅助的说明比如说怎么去选专业怎么样去选工作机会怎么去做购物决策怎么安排自己当天的日程表等非常具体的个人生活场景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启发
在这一段的末尾呢我还会介绍一些我在做选择时一些很好用的思维方法比如说红蓝军对抗法多做半帅气长的选择学会把时间拉长看还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如何用 AI 来助力我们做决策当然这一段也有一个很核心的收尾和聚焦点就是一定要去做你的个人决策的复盘去形成你自己的专属决策模式
所以一定要听到最后了这一整趴是非常干货的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做大事决策时我们可以用上什么样的方法就比如说你在面对怎么选专业怎么选工作机会要不要去其他城市定居等等问题上
第一个我想要介绍的工具是决策术这个在你面对大事的时候特别好使这个工具是需要你用笔和纸来描描画画完成的它有一个决策根基和可能的结果这里包括资源成本和风险这一系列来构成通过罗列所有选择步骤以及各步骤发生的前提条件与可能的结果你可以看到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不仅可以帮助你理解问题还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在过程当中你如同江湖的脑袋可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举个例子你现在要做一个很重要的职业选择究竟是要继续打工还是去创业那这个决策树的树的根部就是
职业选择这个核心的问题往上延伸呢可以分为两个数差数差一就是创业选择数差二就是打工选择在这里我假设啊你之所以想改变职业选择就是想赚更多的钱那我数差一和数差二就围绕着这个判断去做延伸的
就比如说数差一就是创业这个选择会有哪些结果的可能性创业你可能赚到的年收入我只是举例子可能有 100 万 50 万 0 万或者是亏本 10 万那分别对应的可能性概率可能是 5% 20% 10%等等
那按照同样的思考方式数差二就是打工这个选择打工你可能赚到的年收入可能是一百万五十万二十万十万等等可能还有其他更多的可能性那分别的概率是多少你也照样去列出来可能是百分之零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这里有一个要敲黑板的重点就是每个数差每个选择对应结果的概率
会总必须是百分之百就是说你创业的时候就不可能再去打工打工的时候也不可能同时再去创业其中呢这些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和具体的收入的范围你可以通过去看一些相关的报告或者是自己去做田野调查获得这里就不展开了然后随着所有情况和所有对应的结果
都在你面前徐徐的展开你就知道你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具体的结果然后再根据你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去进行一个判断和选择就可以了决策术这个工具呢我通常是面对一些需要十分理性思考的大师会用到的
比如到底要去考研还是上班到底是选择公司 A 还是公司 B 到底是坚持这个岗位去做呢还是去试试转行转岗这个工具在这些场合中都能帮上大忙顺着决策数这个决策工具呢我还想再推荐一个同样非常理性的模型
就是效用函数这个在我当时在决定到底要不要去做一人公司时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助力这个工具呢是我在看高胜算决策这本书学到的效用其实上是一个经济学里面的概念而效用函数呢就是把人的主观的感受去做一个量化然后变成公式举个例子做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幸福的你可以先把
关于工作幸福相关的所有因素都罗列出来比如收入上班距离假期福利等等然后再给每一个因素一个分数把这些分数加起来就是这份工作的一个幸福总分这个等式呢就是你在幸福感这件事上的效用函数在生活中呢假如你碰到那种只能凭感觉来决策
但是你又非常模棱两可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效用函数比如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周末你想出去玩有两个目的地作为备选一个是电影院一个是海边其实呢你更想去海边但是你又担心会下雨所以你纠结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做选择哦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上效用函数我们可以去算这样一笔账假设去海边玩带来的满足感是 100 分看电影带来的满足感是 80 分这么看明显应该是选择去海边但是你还得考虑下雨这个因素一旦下雨海边就会变成 0 分
而看电影不会受天气的影响依然是 80 分根据天气预报你推测晴天下雨的概率是 30%晴天概率则是 70%这时就可以计算去海边带来的满足感就是晴天情况下的 100%
所以结论是你应该选择去看电影
同样的如果你现在正在面临择业的艰难选择你可以把你认为何谓一份好工作的所有要素和它相关发生概率去挨个列出来比如说有收入成长空间领导水平通勤时间同事关系等等
当然你也可以偷一个来我不知道在听节目的你有没有看过生涯咨询与辅导这本书这本书呢列出了一张非常全面的职业价值因素这张表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时可以更加全面我也把这张表呢贴在小宇宙本期节目的文案简介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这里就不展开了刚刚我提到了我自己做艺人公司之前是用到了这个决策效用函数的这个效用
函数其实是我用到的第二个工具就是进一步验证我做艺人公司这个决策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但是我这个人做什么是有一个习惯就是我先不会去想我的成功概率而是我会去先想我可能会怎么死那我现在可以做什么能避开我这个死法
这也是查理芒格反复提到的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有很多公司在创业极端会用上这个方法来规避战略性的关键错误他们称这种方法叫做事前验尸再回到我个人我当时是怎么做选择的呢在我还没有做艺人公司之前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人开始做私有职业数字游民还有个体户等等
我当时对这些人呢去做了很多场的 EVE 的个体访谈或者直接把这相关的朋友约出来吃饭聊天我核心想要了解的问题就一个你现在最大的难点是什么现在如果没有难点那将来你可以预测到的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他们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我将来要面对的死法
我特别清晰的记得他们当时很多人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本月的商单没有了或者是代运营没有续约上或者是本月的咨询或者是陪跑断了看到了吗这些朋友其实获取收入上是有一些共性的他们只是现在没有去公司上班但每个月的收入到底有没有这个收入到底有多少还是由别人说的算那这个跟上班有啥本质的区别都是被动的
再举一个做自媒体的例子吧其实现在很多人做自媒体其实就是不想打工嘛但很多人呢无论是做小红书还是做很多公众号啊像抖音这样的渠道还只是在公寓上变现会比较的多公寓变现的思路其实无非就是那几样接广告 接商单 电商带货或者是个人打赏这些变现的共性也都是非常类似的
这个月到底能不能变现能变现多少话语权都在对方就比如说品牌主或者是平台品牌主们他们现在可以选你但是账号是层出不穷的始终会比你更有性价比的所以当时我就想得很清楚了如果我要想把艺人公司这个模式跑通我必须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
带运营咨询陪跑这些别人说的算的项目我可以接但这个占比必须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值之内这些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的定位应该是补贴是零花钱但一定不可以是我的全部我一定要有自己能赚钱的产品和项目并在自己这里形成从获客到获取收入的全闭环否则即便是我离开了职场还是打工的逻辑
这里讲了比较多来总结一下就是你做决策的时候可以先倒过来想你可能会死在哪里这就是事前验尸的方法用前人的经验为借鉴避免战略性的关键决策失误如果仔细听的小伙伴应该也发现了我刚才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还隐藏了一个小方法就是人物访谈法
这对于你想选择什么专业或者是你想去做一些转岗等具体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件事情肯定是之前有人干过那你就约正在干或者是干过这件事的人出来聊一聊举个例子就比如说你现在想转行去做运营
但不知道这个岗位到底如何前景如何那你就去找你想去的一个行业就比如说你想去做支持付费的运营那你可以在卖卖上去找到一个相关的同事比如说就是得到的内容运营的同事看看你有没有可以用来和他交换的价值然后去约三到四个类似这样岗位的人去聊天通过几轮次这样的深聊你就会对你想去的这个内容运营的岗位
具体有什么样的职责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薪酬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究竟有没有前景你就会大概心里有数了做大事决策的工具我们说完了那偏职场呢是我们要怎么样做决策呢有没有一些拿来就用的工具和方法在这一部分呢我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思考方式和一些心法
首先在日常能够形成流程的事情上面去形成自己的 SOP 把这件事情变成流水线就比如说我当时还在上班的时候每个周日我都会把接下来一周的早餐备餐的计划写下来而且在我写的时候我就提前做好了营养搭配有蛋白质 有碳水 有纤维因为每天上班
我已经很累了第二天起床我不会再用脑子去思考和纠结我当天要吃什么直接按照我周日事前规划的去无脑执行就可以了
等到周末等我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了我再按照当天的心情去思考今天的早餐可以换一些什么样的花样工作日呢索性就把自己变成一位流水线的女工把最需要你花精力的时间和空气给释放出来留给工作本身你会轻松很多其次呢在一些需要二选一的这场决策上坚持多去做一些半衰期长的选择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什么叫半衰期
半衰期呢其实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是说一个元素发生衰变它需要的时间在这里其实上就是指一件事情它能够带来的长期收益到底有多少
我们普通人平时都是偏向去做那些即刻就能带来快感的事情但这就是人性我们无法改变就比如说我们喜欢玩游戏喜欢摊在沙发上追剧喜欢吃垃圾食品当下是爽到了但他们都属于当下有高收益但是半衰期都特别短的事情你很难说你今天吃了两大袋薯片半年后还会有什么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呢其实我们生活中面对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呢就是有高收益值长半衰弃的事情就比如说你今天学习了一个新技能你今天看了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它既能带来当时的满足感和快感而且这个快感它还能累积在未来持续给你带来好处就会帮你持续的成长
第二类是高收益值但短半衰期的事情,就比如说玩网游,就比如说你今天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炸鸡,这些事情可能你当时做的时候特别爽,但是这种快感很快就会消失,它们并没有办法长时间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第三类是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就比如说我们看了一本书,比如说你今天坚持去健身房举铁了,
这些事情呢好像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爽也不能当时让我们觉得很嗨甚至有些事情我们还会觉得很枯燥很无聊很痛苦但是呢放到长期来看这些事情呢它会给我们持续的带来好处因为它们可以沉淀可以有积累第四类呢是低收益值
第一半衰期的事情就比如说和领导吵架再比如说熬夜刷剧这些事情呢属于当下没有任何价值拉长时间看也不会有任何价值的事半衰期这个概念呢是当时我看精进这本书知道的这些年呢半衰期的这个原则也一直指导着我做这场决策的一个思考方式如果呢你现在还没有看过这本书强烈建议去看一看它会改变你做决策的思考方式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日常我们尽量要做半衰期长的事情不管这个收益当下的高低是如何的只要这个事情它有收益它就能够被积累就能够被叠加我们就尽管放心去做这个就是值得你当下去做的事情就比如说你今天正常的点下班了终于有闲暇了是回家躺着追剧还是去健身房呢一旦你脑子里有了做半衰期长的这个事情的这个意识
你就不会纠结你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我去健身房最后呢有一个近些年来我做决定的一个小心得因为这个不大容易被分类我就放在这里一并说了它应该是属于决策习惯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在屏幕上做决定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对着电脑手机 iPad 的时候做你觉得重要的决策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当你在面对屏幕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没有那么的安静的,你做决策的时候呢,会被很多无关的信息所干扰,我自己的习惯是在做很重要的决策时,我就会选择远离屏幕,然后在纸上把我面对的问题,
和具體有哪些選項寫下來這樣我才能夠清晰思考清晰決策避免事後後悔在我準備這期播客的時候我秉承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我還去專門查了查有沒有相關的科學研究結果還真的有在《屏幕上的聰明決策》這本書上記錄了一個科學實驗 1985 年其實當時計算機剛剛普及
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屏幕阅读和纸质阅读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实验也很简单他找了 20 个本科学生每个人在电脑上阅读四段文字同样在纸上也是阅读四段文字阅读每段文字之后都要回答一些问题就类似于咱们小时候做的那种阅读理解
结果就是这位心理学家发现屏幕阅读的速度更快但理解能力下降了 47%换句话说通过电脑屏幕阅读你只能理解文字中不到一半的内容而通过纸张阅读的段落理解能力基本上是 90%左右现在呢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屏的时代你的各种决策其实上
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屏幕上很多杂乱信息的干扰造成的结果就是物理品和新制品其实有时候并不能保持一致想想你有多少次你在看直播带货的时候明明理性思维告诉你你并不需要这个东西但是
你就是鬼使神差的下单了当我们知道我们面对屏幕容易冲动决策这个原理以后以后你在看直播带货的时候有了我好想下单这个冲动的时候不妨先让自己远离一会儿屏幕先对脑子进行一会儿冷处理你就不会再有那么强的冲动想去下单了在这一
最后一个环节我还想分享一些在做大事和小事的决策上都能用上的一些决策方式和思考的方法首先我经常用到的一个方法就是进行问题的拆解自己到底卡在哪里了
这一坨问题中的哪一个分支让我如此的犹豫如此的下不定决心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难题而是复杂的题清晰的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在做这场决策时的场景特别好使
举个例子啊就艺人公司之后我经常面对的一个选择困难就是今天我到底要不要外出办公纠结来纠结去其实这里面最让我纠结的一个关键的核心就是外出办公我担心路程如果路程过长会影响我今天工作的完成度一旦我把这中间的毛线球整理清楚了我就能很顺畅的做决定了如果今天工作量少我就可以跨区域去
拔草我想拔草的咖啡馆但如果今天的工作量很重但我又很想外出办公我必须就把路程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其次呢第二个很好用的决策思维方式就是和上一期我讲宇宙观的那期节目呼应上了就是你要试着把时间拉远一点再去看你面对的问题
这样你就有了选择的根据和底气了因为很多的纠结是因为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影响你的判断在别人眼中或者过一段时间再自己回头来看其实这些问题根本不重要真正的高手都擅长跳出来去看问题就比如说你现在想要去做一个决策你可以这么想如果我现在马上做这个决定十分钟之后我会做何感想那十个月后呢我会怎么样看今天的决策那十
10 年之后呢我记得当时学这个方法是在一个线下的心理学课堂当时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很喜欢一个男生很犹豫究竟要不要去主动的表白这个老师当时是这么引导我们思考的如果你现在就去跟这个男生表白那 10 分钟之后
十个月之后十年之后你会怎么看这个决定有一个在场的女生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十分钟后呢我可能会很紧张但说出来我会感觉到放松十个月之后呢我可能会很平静就算被他拒绝了我也不后悔十年之后我可能都忘记了这次表白可能跟别人生活在一起了也可能是跟这个男生生活在一起了
这么分析下来如果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个让自己很心动的男生那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去表白了这就是站在远处看选项的好处当我们远距离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的焦虑害怕紧张这些情绪就会不见了而且把时间拉长能让我们脱离当下一个很主观的视角顺着这个脱离主观立场做决定的这个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到的一个方法就是
动用多人决策去找一些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去做你的军师这个方法还是我在上家公司学到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在上家公司呢我所在的团队是增长团队我们经常会讨论各种各样的运营决策我们都会用到这样的方法
一部分人会扮演红军去采取拥护这个决策的立场并列举支持这个决策的原因剩下一部分人扮演蓝军他们采取的是反对这个决策的立场并列举他们反对这个决策的原因有什么这样在一个团队里就不会出现决策一面倒的情况而是会真的站在两个不同的维度去很理性的去很客观的思考
不同决策后我们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结果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呢你可能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就是当你自己特别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别人说什么意见你都听不进去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呢你可能需要去刻意给自己设立一个反对派比如找几个朋友专门提提反对的意见要求他们给出具体的反对的理由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把你骂醒
中国古语里面有一句话叫监听则明势力反对派就相当于把监听则明给程序化了你要把它当成一个分析选项时的固定动作这样做就能够大大减少决策上这种主观判断的一些干扰如果你就是不想麻烦别人也没有关系你可以自己扮演红蓝军这样两个不同的角色试着跳出来去看待你即将面对的这个问题和选项
另外还有一个很巧弄的方法就是 AI 你要用上 AI 还记得我在讲 AI 那期博客提到的给自己打造一个专属自己的人生思统会吗现在很多的国产大模型其实都有自己的智能体就比如说像智普青眼比如 Kimi 他们都有了智能体你可以理解就是代理的角色他能直接带入某个人的人设以及这个人设的思考的方式去进行输出
能够更加具有人味和真实感不需要我们去再投位语料和告知他人设这些复杂的步骤除此之外呢如果没有现成的你也可以自己去生成一个人设和智能体就比如说我之前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松月的思统会其实我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想传一个局
几个好朋友互为支撑当面对一些很纠结很需要不同人提出意见的一些抉择的时候我可以找这些朋友去给我提供一些建议那我用 AI 是怎么做的呢在我的 AI 思统会里面我是传查了这样几个人这些人呢他分别负责我的人生的四大支柱比如说投资这里我放的是巴菲特商业这里我放的是段永平
健康这里我放的是徐文斌心态这里我放的是老子每当我遇到这些特殊的领域的问题需要处理的时候但又不能马上去找到合适的高人和朋友请教我就会在词总会里面问他们从他们的视角能够给我不少其他立场的启发和思考从某个层面来说呢他们就是你的蓝军或者是红军在决策前呢用 AI 辅助的方式帮助你兼听则明
帮助你能从更多的视角来审视你即将要做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有益的一个辅助如果你想听更多关于 AI 工具使用的拓展和方法可以去听我讲 AI 的那期播客相关的收听链接呢我也放在小宇宙本期节目的文案简介区了绝对让你打开思路刚刚我们说到了红蓝君这个决策辅助的方法其实呢这里也暗含了另外一种思考
我们身为普通人其实在历史上都不是孤立的你面对的难题你面临的选择历史上肯定有你类似的案例不妨去看看书特别是读一读名人的传记比如说像曾国藩传王阳明传富兰克林传都是非常好的个人传记都可以长读长信
我遇到非常多的比如说关于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选择还有一些日常的决策他们这些名人的专辑都能给到我特别大的启发去看别人是怎么样做决策的决策的思路和根据是什么相信你也能够从这些历史上的名人得到一些启发和拓展
好了 上面其实讲了很多关于做选择的战略战术工具和方法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形成自己做决策的方法和选择观这个世界命好不如习惯好这也是当时我看原则这本书
作者瑞达里欧给我的一个启发当时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说我从作者这里收获到多少人生的原则而是原则背后的思考就是只有形成了你自己的原则你才能更好地做决策我们不能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建立一种原则本质上
我们的原则只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痛苦加反思选择这件事情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听节目的你我咱们的每一个人目前在这世界上活了 20 年 30 年甚至更久你过往是怎么做选择的你怎么做选择的成功率是高的你怎么做选择的成功率是低的这背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你能不能从中提炼出一套专属于你自己的决策模式
然后通过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决策去反过头来去优化自己做决策的模型这就是在优化自己的人生算法这就扣提了人生算法随着这个算法打磨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趋近于你真实的价值观你想过一个不纠结
不后悔的人生就不再是奢望了节目的最后呢我还想做一些很重要的补充他们可能不是关于做选择的战略战术工具和方法更多属于关于做选择的心法但在人生这条路上呢我觉得他们是和前者一样重要的存在第一个心法呢就是当你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选择的时候先依着自己的第六感先选一个在我看来什么是长大
长大就是一个成年人有选择能力并且有为这个选择去承担后果的勇气当很多人在问两条路应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心智成熟的人可能已经踏上了征途他们一边走一边选
长大呢就是边走边选边选边承担责任的一个过程你先尝试一下然后再坚持一下有时候甚至我们是没有选择的就是划山一条路那重要的就不是选择而是你先选择去走这条路然后把这个选择变正确第二个心法呢就是有时候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我身边经常有朋友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看到别人都在做副业我好焦虑我是不是也要去做一个我就会反问他们你对于现在你的生活满意吗你现在有现金流的压力吗朋友往往回答我没有但我身边的人都在做我感觉自己不做是不是自己太不上进了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心力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准绳
价值观呢没有高低和对错如果你现在的生活就是自己感到舒适的那不做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好好享受当下我觉得也很棒呀第三个心法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急着去做决策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去做一些慢决策如果这件事没有这么急我们不妨试着去悬挂一下问题就比如说现在我身边很多朋友会去相亲嘛他们相亲往往很着急
想快速确定这个人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虽然我自己的相亲经历不多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是不能着急的呀因为初次见面的目的其实上是想确认一下自己还想不想见对方第二面然后通过接下来一次一次的相处和接近
去发现这个人的优点和不足再去确认想不想和这个人携手走完这一生这才是明智的决策这才是慢决策所带来的力量听到这里呢咱们这期关于选择的探讨节目也即将结束了这次呢我和你聊了聊关于选择这件事不过呢我也才活了 30 年
不敢说自己在选择这件事上有多高明我唯一可以表示自信的就是活到现在我没有为自己的决定有任何一次后悔希望听完节目的你能回去反思和复盘自己以前都是如何做决策的在人生的大事件和小事情前都能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形成自己的选择观也希望听完节目的你把印象当中最深的点或者是对你最有启发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如果群满了或者群二维码过期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野生运营社区回复播客二字就能收到最新的入群方式啦对了我的个人小红书账号也开通了因为大家经常加不上我的微信我的小红书账号叫是松月呀欢迎大家来找我玩咱们本期节目就聊到这里咱们下期节目再见啦拜拜
悲伤还在掌握着我为你抱抱的这种完美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