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 34-找回节后状态 | 如何保持高能量状态,拥有强执行力?(听友Q&A)

Vol 34-找回节后状态 | 如何保持高能量状态,拥有强执行力?(听友Q&A)

2025/2/1
logo of podcast 一把卷尺

一把卷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松月
成年人学习专家,增长运营和课程产品经理,著有《从流量到留量》和《超级留量》。
Topics
我的一天安排是分块的,前紧后松,高强度工作放在上午,协作和琐碎工作放在下午,并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输出和输入。我将时间分为五种:生存、赚钱、心流、变美和好玩,并根据当日状态灵活安排。我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包括知识星球、专栏、IP服务、商业咨询和一些短期项目,但我主要专注于B端服务。我不做代运营,因为它性价比低,成长空间小,且业务不稳定。我成为“卷王”是源于自身性格和对成就感的追求,并通过MBTI和盖洛普测试了解自身优势,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保持高能量状态并非时刻可能,但可以通过提前感知状态、建立工具箱(例如情绪急救箱、心流开关、外接充电宝)等方法来提升能量。面对重要且困难的事情,要放弃过度准备的想法,先开始行动,再逐步完善。应对职场倦怠,需要区分是“真努力”还是“假努力”,并尝试转岗或寻找生活支点。找到自己想做且擅长的事,需要持续尝试、探索、复盘和总结,并融入相关圈子。改掉坏习惯,可以用新的行动替代旧习惯,并结合加强版“替代”和“隔离”策略。平衡休息和工作,需要用“创造”的思路,而非“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目标和现状,并给自己留出固定的休息时间。应对高敏感,需要建立评价过滤系统,将负面评价转化为改进建议。提升自我,关键在于关注自身成长,并通过书写进行反思和解离。成为优秀的人,需要专注一到两个领域,并通过分阶段规划来应对人生的“既要又要还要”。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分享了博主一天的行程安排,包括时间管理方法、收入构成等。她强调了五种时间(生存、赚钱、心流、变美、好玩)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方式。
  • 分享了博主一天的详细时间安排,包括起床时间、工作内容、运动时间等。
  • 介绍了五种时间: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心流时间、变美时间、好玩时间,并解释了每种时间的意义。
  • 阐述了博主的多元化收入来源,包括知识星球、专栏、IP服务和商业咨询等。
  • 解释了为什么不做代运营业务,并分析了代运营业务的风险和局限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一把卷尺我是松月这期节目发的那一天呢应该是大年初五在这里呢还是要跟你说一声过年好

以前还在上学或者还在上班的时候就是当有一个可丁可卯的春节假期的时候到了初五这一天呢我的内心都会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准确来说是会有一点点小小的焦虑的意味着这个年要过完了自己会在这个时间点有意识地把自己往平时的节奏里面拽一拽我会开始做年后的计划

或者是看一些比较有能量感的书或者是视频啥的给自己充充电咱们节目的评论区不少宝子在评价一把卷尺是他们的精神弹蹦听上十分钟充电一整天每次我看到这样的评论呢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很开心

这也是这期节目在春节期间发的一个原因让它成为你复工前的一个精神弹蹦帮你找回高能量的状态这也是我第一次做听友的 Q&A 前期呢我从听友群里面收集了差不多有一百多条问题

我从中筛选出提问频率最高的七条然后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我做了相应的合并我也把自己的个人邮箱也附在本期节目的 show notes 里如果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或者有什么烦恼那这里就是你的心灵树洞

我会不定期的更新听友特辑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启发你也可以在一把卷尺的听友群里面发出你的问题相应的听友群的二维码呢我也放在了 show notes 里面欢迎进群好那下面呢就进入咱们的 Q&A 环节

第一个问题在所有的问题里面都很高频啊他是这样说的松月的一天日常安排是怎么样的都需要做哪些的事情是如何分配时间的除了运营知识星球的收入还有其他业务上的收入吗这个挺有问的问题也很敏感和直接啊首先来说下我近期的一个日常的 routine 吧

冬天呢我会选择大概在五点半的时候起床然后花 15 分钟写下今天的 to do list 然后呢我就会更新我的公众号还有两个知识星球如果赶上每个阅读书会的共读呢我会抽出 30 分钟的时间去看今天的阅读任务

差不多到七点半的时候呢我的脑子也差不多挺累了我就会去外面运动主要是快走慢跑还有骑车以二区的有氧运动为主大概会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才回家吃早饭我的上午的时间呢主要是啃下一天的三只青蛙就是今天必须要做完的三件事情如果今天有五个哪个都推不开呢其他两个我也会选择在上午先把思路给想好

然后呢中午吃饭前呢我会给自己留下一个 45 分钟的好玩时间这里我想加带一些私话给大家推荐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就是王小老师的他也是趁早星球的创始人他写了一本书叫《五种时间》

以前我读这类关于时间管理的书我都会觉得很老套或者是很死板感觉它就不把人当人看是我按照它这么说的做了我是能够完成很多事情但我作为人的张力感和快乐好像就没了

但是这本书《五种时间》作者王肖老师他提出了五种时间第一种时间是生存时间就是我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吃饭睡觉上班等等第二种时间是赚钱时间做那些自己想做而且真正感兴趣擅长做的事情每天坚持花这一部分的时间去实现长期的一个指数级的变化

就比如说你花时间去学习某项的技能或者和一群对你有帮助的朋友进行深度的交流或者是创业第三种呢是心流时间指的是做一些会让我们忘却时间流逝的一些心流的事情比如说写书法比如说阅读还有比如说做饭烘焙等等

第四种呢是好看时间就比如说像我们健身买衣服好好睡觉敷面膜这都是让我们能够变得更美的一些时间的花费最后一种呢第五种的时间就是好玩时间主动且克制的选择我们的放松时间那这段时间呢就是我们的好玩时间比如说去爬个山追个剧或者在家里面做做手工做做拼图

我刚才说的每天中午饭前呢我会花 45 分钟当做我的好玩时间那这段时间呢我就凭自己的喜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想让自己高兴这段时间呢我做的事也全是看当天的一个状态临时的安排可能是刷剧也可能是做一段养生操也可能是网购买东西或者是冥想或者是给自己煮一杯咖啡或者是突然想到一个朋友就给他打一个电话

我最后呢还会留出十分钟这段时间呢是集中回复微信上的所有消息中午吃完饭呢我一般是不午休的

我会到家附近的咖啡馆办公五公里以下呢我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走着跑着或者是骑共享单车下午的优先级我的最高级别是处理上午待位完成的事情还有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就比如说像和外部项目的合作伙伴开会或者是查看自媒体上的留言我也会放在下午

上午的时间呢如果我来做了下午的开会的准备该沟通的文档会提前发掉这样开会的效率就会非常高

下午呢我一般会在咖啡馆完成两个时间块就是一个小时加 15 分钟休息那总共加起来就是三个小时结束完咖啡馆的工作呢我一般都是回家吃晚饭然后呢休息个半个小时会看当天的一个天气和自己的一个状态我会选择是家里运动还是健身房运动然后呢是留一个小时给运动的时间这就是我的好看时间那运动呢

运动完了就是进入到我一天的纯个人时间了首先呢我会先把手机里的信息再来一轮集中的回复

然后呢就进入到我一天当中的也是 Callback 刚才那本书提到的一个心流时间要么呢我是用来阅读如果有共读会的话呢我会拿这段时间来写我的读书笔记要么我就会写日记就比如说今天我有一些项目交接那我一定会花一些时间写下今天的一些复盘一些思考还有接下来的策略是什么

要么我就学一个东西就比如说我最近在看道德经这本书还是挺难懂的这也是呢我答应咱们的听友今年我会在播客里面更多的分享关于中国经典国学的一些阅读和一些分享

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呢我会选择尽量不看手机而且我的手机是不会带进卧室的我的床上会放一个带夜灯的小闹钟就足够用了听完我刚才的疑痛说你可以发现了我的每天的时间是分块的是一个前紧后松的一个节奏

需要高度沉浸需要重思考的我会放在上午需要协作的而且偏琐碎类的我会放在下午然后呢每一天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输出和输入自从我一人公司之后我一周还会留出两天的时间去集中的见人出去聊项目那这个时间表就和普通的上班族就差不多了就是上班的时间表在对方的公司可能待一整天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至于

至于我的收入这一方面其实是挺多元的除了大家能看到的我的两个知识星球就是野生运营还有野生读书会这部分的收入之外这个知识星球也可以跟不了解的朋友说一下就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付费的会员制的圈子知识星球呢主要就是我 2C 的业务还有一些 2 大 C 的项目当然这些不是很多主要是个人 IP 服务和商业模式方面的一些咨询

另外呢我还有一个小暴童的专栏这也是 2024 年的我的一个新尝试我写的是关于小红书投放的一些实操的一个专栏主要集中在客子行业就包括像教育啊家装啊本地生活等等如何通过小红书来实现一个低成本高效的获客和其他一些大多数的专栏叫如何成为一个小红书的博主还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差异化的

这个小爆童的专栏呢在我这里呢其实上是 2B 和 2C 它是有一些些重合的因为购买专栏的用户当中呢有操盘手有一些代运营还有一些就是企业集体的采购上面讲的是 2C 的一些业务我还有一些 2B 端的工作同时两到三家的一个陪跑和服务

今年我会有意识的想要自己轻松一些以前我最高的时候是同时服务六家企业真的是有一点吃不消 B 端的服务呢按照从浅到深的层次在我这里呢是会有做培训做咨询做陪跑主要是围绕着我的能力的长足

就是包括用户运营流量系统的设计还有课程内容产品的设计还有就是小红书方面的一些咨询和获客这几个方向进行一个企业的服务

另外还有一些就是不定时的商单短期的合作单次的培训撮合服务赚一些渠道费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些短期的项目完了就完了这类也不是很多一个月有几个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做弊端的服务的因为这些离具体的产业更近离真实的商业世界也更近作为一个运营人来说我觉得不应该脱离一线这也是我一直在牵持做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是不做代运营的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代运营这个业务呢其实是因为它放在企业里面太耗费成本了一般这个代运营的项目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所以企业会选择外包出去在内行看来呢一般是一些重复性的体力活所以

所以作为个人来说我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跑整个行业已经很成熟的事情是没有什么成长空间的但如果你得到的金钱收入远远大于你付出的成本是可以接这个代孕的为什么不接对吧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说你接代孕营你能收获到的成长和你付出的时间是不成正比的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自己的成长速率

那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代孕营它是极其不稳定的业务要么呢你可能是不停的要去找服务对象要么就是辛辛苦苦的付出但拿不到成果没有往后积累的一个信任的背书如果你服务的是大客户那大客户可挑选的代孕营公司多了你可能不是性价比最优的

或许你服务的是小企业那小企业脑子上都顶着降本增效四个字那把你的这套东西学会了我自己搞岂不是更好

还有第三个情况就是你服务的可能是个个人那从服务室到服务人那你可能就是这个人的全方位的一个保姆的操盘手的角色如果是图个人的这种服务他其实没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能出结果的概率是很凤毛麟角的好那这个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相关的回答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松月你好,是哪些契机或榜样激励着你做一个卷王呢?你有没有躺在床上刷一整天手机的颓废时刻呀?如何能保持一个高能量状态拥有比较高的行动力呢?想知道松月在面对自己非常重要但很困难的事情面前是如何一步一步开展行动或者是如何表现的?

我总会下意识怕自己做不好或拖延或者不行动另外还想问一问如何保持对工作有持续的动力和热情你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问题有一点点步步拆解的意思啊首先呢我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这不长不短的三十多岁的人生我觉得最主要的起码百分之八十吧不是外界塑造了我而是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后期再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和自我强化我知道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你再做出一个我每天都要卷卷的活着这样的一个选择就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决定你是完全不会去内耗的

我在上一期卷王复盘中也和大家分享过对于长期呢其实我是没有很具体的目标和计划的但我清晰的知道我想做一个一直向前走的人向前走就意味着你要不断的进步我是一个没有背景而且资质非常一般的人如果我想做到我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办法可能我需要做的就是加倍的努力

这里还和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最初我在决定播客要叫一把卷尺的时候其实我是有一点点担心的卷因为大家会很自然想到内卷这个词毕竟是大家挺烦的一个词会不会大家就因此不喜欢这个节目

但大家听了我那么多期的节目其实也可以感觉出来了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和别人卷去拿别人的长板和自己的短板比那这就是在 POA 自己而是我们要和自己比我们只和自己比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潜质呢我觉得 MBTI 加上盖洛普这样的组合测试是比较准的 MBTI

MBTI 呢我每年都会测当我还在职场的时候我是 ENTJ 现在我艺人公司呢是 INTJ 对应的解析呢我在小红书上看到非常多无论是 ENTJ 还是 INTJ 都是卷王的特质这类人呢普遍的执行力很高特别适合干业务就比如说像运营像销售需要拿结果的事情他都非常擅长干

盖洛普测试呢我是三年一测他这个测试呢是能够帮助你发现你的天赋优势就是你打娘胎里出来你本能自带的一种心智模式它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顺着你的天性去做事情你自然会感到更舒服而且你会表现得更好

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就在职场里面做过测试当时是为了辅助自己做职业的选择这么多年来呢我排在前三的一直都没有变都是成就责任和排难那通过这前三个天赋的排序我就知道我的天性是很需要一种成就感激励的成就可能就是我的多巴胺那选择卷对于我来说呢就不是痛苦而是快乐的因子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呢他们可能不像我那么卷过得很松弛但他们成就也非常大因为他们找到了天赋并很好了发挥了他们的天赋和优势举个例子我在上学期间交到了一个朋友我当时觉得他怎么做事情总是慢半拍啊想事情有必要那么面面俱到吗我自己是那种先干起来再说的那种人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的执行力不行

但后来呢大家进入了社会他发展的可比我好多了他现在是好几家公司的战略咨询顾问因为他用好了他的优势因为他特别擅长做全局的思考而且很有洞察力而且非常有耐心会不断的反复验证他的思考那这些呢就是他从娘胎里自带的天赋然后呢

然后回答听友的另外一个好奇啊,宋月平时会有想躺平的时候吗?那当然了,我也是人嘛,也会有想躺平的时候。但是呢,我不是被动躺平,带着自责的心情躺平,而是我提前感受到了自己当天的状态。哦,陈宗月,你今天的状况有点不大好。好吧,那我今天就选择躺平一下,来充电。我这里也想分享一个高效的小 tips,

就是乘胜追击在什么状态下你就做什么样的事状态好就去卷卷的时候用力卷状态不好就去躺躺的时候心无旁骛甚至手机都不要看着去躺尽管去躺很多人呢包括之前呢我其实两头都不挨着卷的时候不情愿躺的时候又很自责

这位听友还问到如何让自己保持一个高能量的状态我想说的是让自己时刻保持高能量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但你能做到大多数的情况让自己拥有高能量我的方法呢就是给自己建立各种各样的工具箱我分享几个我日常几乎每天在用的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个呢就是我每天起床前我都会先在被窝里思考好今天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奋斗的人呢还是一个悠闲的人呢是一个社交的艺人呢还是一个埋头看书的人呢然后尽可能的具象化想象自己是在哪里做这件事做的状态如何做的结果如何当你有了这个图景你就会格外有动力去完成今天的 to do list

第二个方法就是加入一些圈子你会受到无孔不入的正面的影响和 push 就比如我自己在学 AI 这条路上我是加入了两个付费的社群一个是得到的 AI 学习圈一个是知识星球上面的 AI 破局俱乐部每天群里不仅有丰富的信息差还有大家非常酷炫的作品我之前也分享过我现在呢每天会花一个小时是在 AI 的学习上但你

但你一个人呢是很难有动力持续做一件事情的特别是在学习这种比较反人性的事情上面但你处在一个场域里你就不一样了你会看到你同班级的同学们他们都做出那么好的作品来了你自然会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对于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分享第三个方法就是你要去找到能够让你进入心流的那个开关我

我在做很多事情前我会给自己设置一些做事前的必要的热身就比如说我现在在家里工作我会在干活前我会花五分钟去收拾桌面这就是我工作前的一个热身能够帮助我快速进入状态同理的在运动前其实我不可能每天都做到很斗志昂扬的我就是很想锻炼

然后我有一个歌单里面是有帕梅拉安娜还有一些很恢弘的交响乐会比较多我会边换衣服边听歌衣服换好了炉内的高潮也被我调动起来了我就有满满的斗志说我想去锻炼当然这个每个人的心楼的开关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得去不停的去测试去找到你的那个开关是什么第四个想跟你分享的小方法呢就是你要去给自己找几个外界的充电宝

第一个我会去做的事呢就是我会在我的手机里新开一个备忘录这个呢就是我自己情绪的一个小小的外挂我自己的情绪的急救箱我会把能够激励到自己的一些只言片语都会放在这里然后定期做整理一些已经失效的已经不能够激励我的那我就把它删掉第二

第二个我会去做的事情呢就是因为我现在一人公司嘛其实我发现心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每个月的我的读书书单里面雷打不动一定会有一本是讲心力的比如说去年的 11 月我读的是坚韧 12 月我读的是复原力 1 月我读是心力 2 月呢我准备要读一本书叫最强身心当你自己能量不足的时候呢你不妨从外界去借一个充电宝

然后再聊到这位听友问到的最后一个小问题遇到一个相对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如何克服自己害怕做不好的心理能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去做行动

关于这个我的一个真实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放弃过度准备的一个想法相信我你永远都不会准备好的只要你有了 60 分的把握你就应该先上场然后边上场边学习反之呢如果你有一个想法你却反复在做和不做中间来回做摇摆这在我看来呢其实上就是一种内耗就像我刚刚决定要做播客的时候我也有过五分钟的犹豫我觉得我的普通话不好

说话也磕磕巴巴的也没有什么感情会不会没有人想听拿到正反馈会很难但当时我就问了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十年后你想到自己当时没做播客你会后悔吗我觉得我肯定会那好那我就去做

我觉得人生遗憾肯定是会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不是完美的但后悔是可以尽量去避免的只要我们先去做而且我们都知道先完成再完美这个道理完成的前提就是去做你只有真正做了你才知道这件事到底哪里是关键点你才能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就像我经常说的人生遇到有热情的事情其实真的不多抓住自己的三分钟热情去做

在卷王复盘的那期我有提到去年我一大改变就是我通过健身增重了 10 斤我当时就是有了我要健身这个念头我立马下单了第二天就能到我家的速干短袖和短裤不研究牌子看到哪个顺眼评价差不多我就下单然后选择一个我看上去

可能会感兴趣的课程我先练我知道这热情来之不易那我就先要抓住它先让身体去感受运动本身的律动和频率后面运动计划我可以再改装备我可以再优化

最后这位听友还提到了如果对工作有倦怠感怎么办这也是听友群一个很高频出现的问题我上了十年班这种感觉我太懂了主要是两种原因第一是你感觉你做的事情没有意义第二是你的情绪耗杰了前者可能是事不对后者可能是你不对你可以对应着自己身处的情况先来琢磨一下自己是哪一种的情况

原因有了那解决方案可能是什么首先呢我觉得你得区分你是真努力还是假努力以前我还在大厂工作的时候旁边的人是很努力工作的自己也会背带节奏而且我们的大脑经常会骗自己不自觉的会陷入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忙碌不停的开会不停的连轴转但却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自我效能感极低

很多大厂的人呢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螺丝钉的人设有你没你差别其实不是很大

我这里也不是想让大家去马上换一份工作毕竟现在找工作很难我想提供大家两个思路第一呢就是在公司里去看看有没有转岗的机会去到业务的上游去做那个更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另外一个呢就是找到你生活当中的另外一个支点不要 all in 主业工作去找到一个你的其他的价值点

刚才说的第一个解决方案辨别自己是真努力还是背带节奏那说到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你自己要主动给自己上要求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更难的游戏标准完成一个工作别人 80 分能不能做到 90 分这在很多人听起来可能这有点史上雕花但说实话目前职场的分工就是到那么细

如果目前你在职场就是没有选择而且这段工作的时间本来就得花那不如耐下心来多去搞一些价值增量你可能会有额外的收获我举一个我还在职场当中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公司呢每周是会有周报的一个过程的就每个人基本就是打开自己的 word 念一遍

我们团队有个小伙伴呢他就做了一个创新他用 PPT 做了一个动画去汇报他的工作领导眼前一亮但这个的前提呢肯定是你的主职的工作已经做得足够漂亮了这之后呢我们部门这个领导一旦有关于演讲的 PPT 呢都会交给这位同学他随之有了更多接触一线业务的机会被这位领导随身携带那这位同事的升职速度后期也是蹭蹭蹭的非常快

接下来是来自听友的第三个问题,松月是如何找到自己想做并且擅长的事呢?是一拍即合正好遇到了,还是中间也有过徘徊犹豫或者是其他的尝试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我觉得所有职场上的年轻人一定要趁着你还年轻的时候要不断的去尝试接住你能接住的机会先去干回想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其实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能干什么

我当时是给了自己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我就先进行一个充分的探索别急于找到一个看上去还挺好的地方就待下来了我尝试了很多的岗位和行业就包括电影电商广告 SaaS 我都做过还做过市场策划活动策划文案 AE 产品经理

我当时也很迷茫但是没关系因为我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三年的时间就是一个我的探索期这段时间我就要充分的去试而且通过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被现实打回来我就知道我能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

直到我毕业后正式的第三份工作我是去了某 K12 公司去做运营增长的相关岗位这不就找到了吗在这个的时间点我才确定了我喜欢的行业和岗位是什么而且当时我下定决心我要一直从事的是教育行业而且运营增长方向是我第一个要深耕的地方

而且你干的时候呢你要融进一个圈子并且不断请教这里面的高人这就是抬头看路的过程通过和这些人接触去拿到一些信息差去吸收一些他们的洞见去进一步的了解这个行业这个岗位的前景这对于一个年轻人能少走不少的弯路另外一个关键点你要不断的做复盘和总结

当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呢我是会定期去做职场复盘的自己目前掌握了什么样的能力这个能力自己到底喜不喜欢是否发挥了我的天赋顺便我还会给自己做未来的路径的推演如果未来继续在公司那自己向上的阶梯是什么那未来如果我自己要单干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我都会去做一番职业的复盘和推演

另外关于岗位和行业的选择我也想多提一句有两个方向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第一个选择你看好的垂直领域先做深扎然后跑通整条的业务线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先在教育行业去做了增长去做了运营然后往业务线的前端走做了产品经理做了老师的 IP 经济去做了入企的顾问

第二个方向呢就是你可以在多个领域去做同一个职能而且这个领域是有相关性的或者职业就是上下游的关系这两个方向呢其实都是某种程度的通才一个更垂一个更广有些小伙伴呢可能现在处在一种被卡住的状态就是目前有一份主业比较稳定收入也还不错暂时不想放弃但总觉得不是太喜欢我

我的想法是你在工作以外给自己多探索一份可能性去接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先去练手边做边学会更快主业呢你失措空间其实是很有限的但坚持干一个项目或者去找靠谱的人去

共同启动一件事情小规模的投入或许是更轻更快你能够更快的拿到正反馈即使这个失败了你也可以继续去看你的主页这也符合反脆弱的一个杠铃原则一头特别的稳一头风险稍微大一些

接着来到了第四个问题听友问请问松月如何记掉一个不好的东西我是一个还挺自律的人但只要开始刷手机了就会停不下来请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自己克服或者转移注意力帮我改掉这个坏习惯呢我和这位听友一样也有很难改掉的坏习惯就比如说我吃完饭就会很想吃甜食只要一打开吃一口去多多我就根本停不下来

我自己的体会是你要用另外一个行动去替补你原来的习惯就比如说我现在我吃完饭我就会立刻起身避免窝在沙发里然后去家对面的瑞幸买一杯热美式这样我就用走路去买咖啡这个行为替代了原来我想吃甜食的这个行为

吃完饭呢慢走本来就对身体很好而且我喝完黑咖啡还有一定抑制食欲的一个作用另外呢还会帮助我下午提神一举好几得如果你这个坏习惯比较深你还可以做一个加强的 pro 吧就是替代加强制隔离

我需要钱呢是有一定要干点啥的这个习惯以前呢我会在床上刷小红书结果是越刷越精神然后我做两件事情第一手机不带到我的房间里第二件事情我窝在床上用看书这样的半小时的去填满我睡前的时间

我现在用的是文实的摸水瓶看书没有蓝光眼睛也很舒服我自己是专注力比较差的人 30 分钟只看一本书对于我来说太难了我会用前 20 分钟主攻我这个月的读书目标完成我的一个阅读的主线

剩下来的十分钟呢我会看我的催眠书单我自己是有一个催眠的书架的里面是各种各样催眠的书籍包括一些哲学的政治学的宗教的就是一些比较晦涩难懂但是是一些经典的好书大书读他们对脑子好不等我看十分钟呢我就困得已经不行了

另外呢我还想补充一点就刚才也说过了如果真的很想刷短视频或者是小红书我觉得你要去建立一种这是我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说我要去抑制我的某一个渴望去强制和他去做对抗因为这就是人性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啊就是减肥的时候会很想吃某样东西就比如说奶茶吧但理智告诉你

我不能喝结果呢你找了很多的替代品比如说喝咖啡啊喝茶啊喝酸奶等等结果吃完了这些悲催的发现我还是想喝奶茶那还不如就一步到位我直接选择喝奶茶那喝完了欲望就满足了你就不会再去想了然后该干嘛就干嘛

这个呢我觉得在短视频上也是一样的你要先给自己建立一个规则和心理预期我刷小红书我是为了放松的而不是为了去消磨时间的然后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期限我就刷 20 分钟 20 分钟一到回来该干嘛就干嘛接下来呢是听友的第五个问题

怎么知道是该顺应身体节律去休息还是该对抗惰性去工作有时候心情就是很低落就会想休息一会儿但是进度会落下该怎么样去做两者的平衡

这位朋友说的情况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仿佛就像坐在鞦韆上我们来回的摇摆知道了自己要努力要去做事但是干了一会儿事呢又会觉得哎好累啊我好想去躺平思想和行为就这么来来回回的就像坐在鞦韆上来回摆荡效率很低自我效能感也很差我去年是看了一本书叫最小阻力之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解法

为什么我们始终逃脱不了这种前后摆荡的情况因为我们一直在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做事这种思路呢会让自己陷入只解决问题的短期视角当你一段时间做到了放在长期的时间段就会失效

就像这位听友所说的我想去干活但这时候就是情绪不好身体也不是太舒服这时候我是可以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去强迫自己去工作的但长期呢就很难做到就像我们不主张节食减肥一样除非你能节食一辈子否则这个方法短期也不要用因为它会让你来回的摆荡体重也会忽高忽低的我想举书中的一个例子可能会更加生动一些

比如说你想减肥,你给自己制定了严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但坚持了一段时间,你有了成效之后,你就会想,我要不要放松一下,放纵一下,心想的,我都这么努力了,今天吃一吃垃圾食品,应该关系不大吧,或者说不自觉的给自己找理由,这段时间我工作实在太忙了,等没这么忙的时候我再恢复锻炼吧。

于是呢你的减肥计划就开始走下坡路体重呢慢慢又恢复到了从前这也是很多人始终在减肥路上重蹈覆辙的一个常见的路径

有点成果然后不忌口锻炼没有坚持住体重又上升然后又意识到自己还要减肥重新再来所以减肥就变成了很多人的终身事业最小祖利这本书呢他把减肥的整个过程比做一个人在两堵墙中间来回摇摆

你的身体前方可能绑了一个弹力带叫做我要瘦我要健康你的身体后方呢也有一个相同力量的弹力带是我要舒服我要享受一旦你越接近某堵墙你身后的弹力带也会拉得更紧你精神稍微一放松你就会被弹回去了那

那不用意志力做对抗不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做处理那解决之道是什么这本书也提到了我们要用创造的思路去开拓你的人生新途径展开讲讲你要去做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盯紧你的目标你想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图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就是认清你的现状你目前在哪然后你会很自然而然的开始拆解那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是什么

这个思维方式我用起来是非常好使的就比如说我今天不想运动只是因为懒的时候我就会这么想我运动的目的是啥我是想拥有更清晰的线条我是想每天都能够精力充沛的去应对很多的挑战然后再定位到我目前的身体素质其实还不足够让我去躺平

那两步做完呢我就给自己拉了两条线目标和现状我就能够很从容的去做出选择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选择我现在就要去健身而且在健身的过程当中呢我脑子里会不断的浮现那些线条很美的博主的照片想到这些呢就会给我注入满满的能量整个人根本不会觉得累当

当然了如果你今天身体就是很不舒服就是很累那就是应该去休息的我今年呢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死规矩周日是我的躺平日不工作不健身只休息这一天呢就是用来给身体和心灵充电的它对于我来说呢可能就是健身人的欺骗日好好休息的本质呢其实是对身体和心灵的善待你才会更加有创造力

最后呢这位朋友还提到了一个点就是可能进度会落下怎么办我感知这位朋友可能还是一位上班族我把我还在上班时的方法跟你分享一下就是你要去进行任务的拆解然后进行可视化每段时间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列在表上然后每个时间段呢至少打出两到三天的赋予而且全程最需要你重视的其实不是执行而是计划和风险预案

计划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但很少人会做风险预控这点的心得呢也想跟你做个分享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然后来到下一个听友的问题也是第六个问题松月你好我是高敏感的体质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知道这样不对但每次经历的时候还是会走不出来请问要怎么样的应对

首先我想说高敏感的体质不一定就是完全不好的有一句话我一直非常的认可东西放对了就是宝藏

我有个身边朋友的案例想先在这里和你分享一下他也是那种很在乎别人评价的人而且是念念不忘还会时不时的反向 push 自己我这里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是不是要迭代他和我聊天的时候我就说天哪你好适合去做产品运营啊这个思路不就是从市场收集反馈然后有针对性的迭代产品吗

我以为这样一两万天就结束了他之后是做了一个选择他从原来的公司离职了去到一家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去做产品运营因为他很敏感嘛有时甚至不需要通过专门的用户调研或者是 EVE 的访问

他就能旁敲侧击的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就比如说从微博上的帖子从应用商店的评价从社群里的一些吐槽从这些的信源处发现我们的产品可能会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对此可能有的一二三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所以呢高敏感不一定是个坏事位置放对了照样是人生赢家然后回到正题其实我觉得没有人可以做到一丁点不在乎别人的评价的只是在乎程度的高低

我自己曾经在极客上发过一条动态如果能做到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可能做到了某种程度的无敌但也可能是另一个反面你因此无法感受到压力而感到无所适从适当的外界的负反馈一些阻力其实会让你变得更好更强你会从别人的评价中看到更真实的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

我举一个自己做播客以来很真实的感受就是每次新节目发出去第二天看到它上榜了或者推上了首页其实我自己是又惊又怕的惊喜就不用说了内心肯定还是高兴的但又很怕因为听你的节目人一旦多了一旦破圈了参差的评价就会来了

第一时间看到这些打引号的负评出于自我保护肯定是会很生气很伤心甚至想发点什么去做辩驳直到我现在每次打开评论区我还是会先来一组深呼吸 OK 这些说不好的评价我都看到了然后我会选择先关掉它们放在我脑子里的后台让它们消化一会儿我打一个时间差先让我的情绪缓一会儿让它从一个感性冲动变成理性客观

平心而论有一些评论区的评价没有那么好听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他们就会变成帮助我越来越好的一些建议良药苦口但有一些就是纯喷子可能压根不是我不好而是他今天经历了一个什么事无处释放我就是他的枪口这就是我平常自己的一个评价过滤系统你自己也可以先尝试先建立起来

其次呢在这个基础上呢我还会再做一步就是把过滤进来的一些评价对我有益的评价经由我的脑子再转移到翻译成对我真正有用的言语和建议切记我们一定不要随随便便否认自己一次否认是行为但是多次的否认经过一次一次的加强就是思维模式

我举一个例子经常有人会在播客的评论区里面说松悦语速太快了松悦没有感情就像念稿的机器一样我自己后面在听自己的播客确实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我会经过我的脑子再翻译一道

我会这么对自己说,宋月啊,你的这段表达和发声你可能习以为常了,你可能想过太多次,你可能讲过太多次,那下次类似的话在举起话筒前呢,需要想象对面有一位朋友,你在对具体的一个人来说,这样呢我就把对方的一个看似吐槽变成了我一个具体时操可落地的一个解决方案。

这里我也想分享一句一直对我帮助很大的一句心法这句话呢也一直放在我的备忘录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是解决世界大部分问题的关键

你不用先去想场边的人怎么看你怎么评价你每个人说到底呢只关注自己的人生过得好不好有一个心理暗示对我很有效就是时刻想到场上没别人只有自己那这个人生过得如何你就是自己唯一的裁判你会往自己更好的方向去努力你是人生这场游戏的主角全世界你经过的人你经历的事都是让你这个人变得越来越好的 NPC 仅此而已

而且某种层面上来说评价别人或者是建议别人其实上是他对自己的反馈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他建议当中真正对自己好那一部分拿过来就好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对了我这里还想补充一个很管用的一个训练的方法

在我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那时候我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小姑娘别人的评价很轻易的会对我造成伤害那时候呢我就天天晚上回家就会写东西用书写的方式让别人的评价事实还有我自己的想法去进行解离

具体呢你可以这么来做拿上纸和笔把今天你经历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对方怎么说的听完了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件事的客观事实是什么样的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件事情在线你会怎么做别人评价时你会做何反馈

这些呢通通把它写下来那你就完成了一次复盘完成了一次重回现场下次呢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就不会慌一次次的经历都不是失败而是你亲身经历的练习好来到最后一个挺有的问题想知道现在优秀的颂阅是怎么样养成的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我就比较羞涩了首先呢我不觉得自己优秀我也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只是在一两个方面做的相对出色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就够了现在让我回过头来去看自己我觉得给自己确定一到两个战场是很重要的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想让别人提到你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标签是什么就像你在职场的生态位一样就比如说提到小红书专家提到用户增长提到艺人公司大家可能就会不自觉的想到松月觉得松月做的还不错那有类似的业务也愿意推荐给我这就是我希望我拥有的战场

在你选定战场之后呢那就是雷打不动的往里面砸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去复盘去输出让自己变强同时也要让别人知道你在这块很厉害找到对的地方进行碎片化的输出和系统输出是很重要的

前两天呢在我的听友群也收到一位听友的提问他说我既想主业很成功也想有自己的副业我还想在 30 岁前结婚生孩子如何应对人生当中的既要又要还要的问题

当我们在人生的一到两个战场完成占领之后如何在人生当中处处开花这个问题我也想在这里做一个补充如果放在以前的我我会告诉这位听友人生不能贪啊不能积药又要且药最后可能你是啥啥也得不到但最近呢我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人生其实上是可以积药又要的

但你得拎出一条主线来然后分阶段去完成我记得之前我在播客里也提到过我现在会用人生分段这个工具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就是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先画一条线代表着你从现在往后的人生

然后把这条线呢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区间每个区间呢代表着五到十年其实就是一个年龄段就比如说 30 到 35 岁 35 岁到 40 岁然后思考一下你在往后的人生当中你想要达成哪些关键的人生的成就就比如说去一次户外的音乐节去跑一次马拉松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当然了人生除了事业我觉得还有很多方面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当我年龄越来越大我意识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我时常会想当我准备嗝屁了躺在床上哪些画面会像 PPT 一样一张一张在我脑子里过

应该不是我赚了多少钱有多少人夸我或者是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一些与人相处的那些温暖的瞬间吧就比如说当我高考走出考场我爸爸小跑过来给我送上了一束花我加班加到半夜结果在楼下还发现了一直在等我的妈妈还有可能就是在年会的时候团队里的小伙伴半夜喝醉酒跟我说来北京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我

可能这些回忆才是我人生最闪亮的珍珠当然这也和人生阶段有关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看事情可能更长期更通透你会发现优秀有时候就是自己给自己定义的所以在每个人生阶段你既想走完的时候你就要经常进行反思和回顾同时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各种各样的人物的传记

他们也许会成为你可以学习的一个人格的模板就比如说我这段时间在看两位非常强大女性的自传一本是张岚的我的九条命一本是刘晓庆的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这两本书呢以后有机会吧我会跟大家去展开分享的

好那本次的七个听友问题我就全部回答完了这也是第一次我尝试做听友问答的这种方式也欢迎你和我来信我的个人邮箱呢也附在本期节目的 show notes 里面了也就是文案简介区期待你的来信同时呢也欢迎你加入我们一把卷尺的听友群最新的群二维码呢我也贴在本期节目的 show notes 里了

那好了那咱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祝你新年好那咱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