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朵花
所以我这周才有空恢复过来然后开始录播客所以想先跟大家道个歉这么久没有播了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我在面试的时候把自己嗓子搞哑了然后基本上有一周都不能说话现在可能大家听出来了我嗓子可能还是有一点在那个状态里面
反正就是各种原因吧导致我这个月就没有怎么专注在博客上面不过现在回来了希望之后能够正常更新那么在我最后这几个月的阶段里面我其实有蛮多感悟的包括找工作时候的感悟面试的时候的感悟写东西时候的感悟以及在博士这最后快一个月时间的自己的感受我都想给大家分享其实还蛮
就是我终于在现在这个节点能够看到我能完成博士学位这个希望了
那这种感觉只是我最近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一直伴随而来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事情那么这一期呢我就想接着我最近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一些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么听到上一期的听友可能知道我一直跟大家保证的说要发一期关于如何运用玄学的这些技术来去帮助我们提升找工作的这个运势这一期我们已经讲完了然后还在检查核对之中大家不要着急我这一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更多是
我个人找工作的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一些感受包括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都找的那些工作然后我在这中间体会到了什么那一些这些其中的一些有趣的玄学故事我都给大家分享
那么首先想跟大家公布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上周正式接了一个 offer 然后是在鬼谷的一个大厂的一个职位拿到这个 offer 真的可谓是运气加上我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而得到的我从 2 月初开始找工作
然后到现在将近投了大概 100 多份简历各个领域都有因为我是做纳米光学电子材料的其实这个应用还蛮广泛的包括我们导师他自己胃口也很大所以在我 PHD 期间我接触了蛮多领域的这意味着我在投岗的时候我能够投不同角度的岗位包括这些实习也给我了另外一个可以工作的机会
那我在投简历的时候呢大概就是围绕了四个主要的方向去投的那么这四个方向呢可以说是彼此跟彼此基本上是毫无相关就是如果我们进了领域 A 那如果我工作两年之后我进领域 B
那这两个领域就基本上不会衔接的上所以我在面试后期的时候不仅仅要去决定要选择哪个公司更是要决定去选择哪个领域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蛮大挑战的因为这四个方向呢就是其中有一个方向就是我现在的这个方向
它应该是属于最赚钱的一个类别那么别的有一些我感兴趣的方向它可能没有那么赚钱它的地点可能也不在就是西海岸是我想待的地方
所以我在这个领域和地点包括他们这个薪资薪酬中间也做了一个取舍这个其实说我做的取舍其实我觉得有点 privileged 我是在一边面试一边看着面试机会到来一边做出决定的
就是我一开始拿到两个面试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我就把它叫做领域 A 和领域 B 那领域 A 是一个小红书上认识的网友给我强推到的这个组然后这个组的 hire manager 就直接联系了我预约面试另外一个就是我自己纯靠海投投到的这么一个面试
那么这两个是最最开始我拿到两个面试那么后来呢又有相应的领域 C 和 D 的一些面试领域 C 的一些面试面了两轮之后我就被人放鸽子了所以那个就不了了之了领域 D 就是后来接到两个面试在两个面试的地点
一个是在近 LA 附近另外一个是在 Boston 这两个地点我都不是特别的喜欢我还是比较想去加州的所以虽然说这个领域呢我很喜欢工资呢也还可以但是最后我就把这两个面试给拒了
所以总结一下其实我最后投了 100 多个简历从 2 月份一直投到 3 月底大概收到了四五个面试邀请那么这四五个面试邀请呢我去掉了两个然后有两个进到了中面然后有一个面试最后二选一没选我然后最后我就选了那个我唯一有 offer 的那一个
这个就是我在找工作时候的大概的这么一个时间线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因为我现在接着这个 offer 在我一开始的时候就有面试跟进而且是大厂他们组还挺有效率其实也挺卷的我觉得
所以我从刚从 HR 联系开始包括后来跟 high manager 聊然后包括跟整个组的人聊这些聊完之后呢他们很快就做了一个决定然后告诉我面试通过了然后就一直在 negotiate offer 然后最后给我发了这个 offer
但就这个过程也是从大概二月末的时候一直到了现在这个节点也就是四月末所以满打满算其实从一开始准备到后来面试到后来最后升去这个 offer 下来也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对于那些正在北美找工作的朋友来说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快的时间线
我的很多在小红书上认识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身边的朋友他们找工作时长也挺长的就怎么说呢最近市场确实不是很好尤其是北美我觉得美国而言他的面试很难拿的然后你就算拿到面试你最后能通过的这个几率也是比较低的国内其实虽然说就业环境
可能比美国还要差但是他好的一点就是你有博士学历的你去投着干完你还是能拿到挺多面试机会的他的这个转化率比美国应该是高了不少这个就是一个区别当然了不同领域的拿到面试的这个可能性也是不一样的你像我之前想转码就是想当一个 software engineer 或者是
去做机器学习后来我放弃了嘛但是就我从小如果看到了这届做 MLE 或者是 software 的人的情况来看的话他们还是大部分有选择的像我们这种做硬件的人其实两年前还是很好找工作的今年就是低于其难度而且我觉得随着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这个事情会越来越严重
那在海拓的时候我之前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在开始找工作之前真的是过于乐观了如今我的听众可能知道我在找实习的时候其实特别顺利我其实就升了那一个岗位然后就被录了然后我在面试的时候呢也是搞了一个乌龙就是他们对方的这个人力资源在面试了两轮之后直接把我给录了其实理论上讲我面试再面试个几轮
然后虽然所有的这个团队的成员都跟我见面之后他们才做决定结果莫名其妙我就被捞上岸了所以其实特别幸运以及包括我实习组的整个氛围都很好当时带我的 manager 就是都有非常满意然后跟我一通吹给我彩虹劈捧上天呢就是让我对自己的能力
有稍微有一点错误的判断,因为我在一月末的时候了解到我可能没办法去跟他们公司去干了,出于很多原因,所以我就开始决定找工作了嘛,当时我 manager 还是非常想去帮助,也非常对我有信心的,他当时对我说,以你的这个能力,这个简历肯定可以大杀四方,基本上你投了这个简历应该马上就会收到这个面试,
然后当时我被整得也有点过于乐观了我就一通乱投然后就在等面试然后等了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什么消息也没有然后后来就会开始陆陆续续开始有巨星过来一开始还是有点惊讶的后来逐渐就麻了就是没有感觉了
现在回看当时我觉得从各个方面来讲我就是算一个刚刚毕业的 PhD 其实你说专业技能和知识呢有没有比那些正在工作的三五年的这些人多
我觉得是没有的,而且包括最近不管是哪个科技厂都在裁员,其实市场上有大量浮动的这些新艺的人也在跟我找工作,所以如果我跟他们去竞争同一个岗位的话,我没有什么理由能够竞争过他们,就是纯粹的 years of experience 不太一样。
不过我觉得好在就是我当时及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然后所以我就开始狂投简历然后开始找各种 connection 这也是我认识到的第二点就是我们的这个 connection 或者说我们的人脉比学历重要的多在这里我想跟那些对学历到底有多重要的朋友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学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我一开始是觉得学历可能完全不重要因为比如说你接到的一个面试然后你去搜大家去搜就是不管是 hire manager 还是你整个团队你想去进到这个团队他们的这个受教育信息在 linkin 上你就可以去看
基本上就是很少名校的出身除非是那种明星 startup 但这种明星 startup 一般都是比如说他只招 MIT 的或者是只喜欢招 Harvard 或者是如果他在西海那话就只喜欢招 Stanford 只喜欢招 Caltech 这样的 startup
实际公司里面大家的这个学历都是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学历不代表一个人能力的强与弱很多我接触过的 manager 他们的学校可能都没有 MIT 有名但那又怎么样呢人家照样就是是 manager 啊对吧
其实我觉得相比于学历工作经历或者说相关的学术经历更为重要你像有些学校他们可能做某个东西特别厉害所以他们就会一直往大厂输送同一种人才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所以虽然咱们说了这么多学历没有用的事情但咱们来说点好处那就是一个好的学校能给咱们增加两个东西一个是曝光度一个是信任度那曝光度就是一个好的学校能够让我们有更好的人脉就我能知道前几个人都去哪了然后这些公司里可能都有我认识的人所以我从这种
程度去要一个内推其实就相对于比较容易一些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就是陌生人也会对我们给予更多的帮助就比如说当时我在小龙双发了一个 MIT 的 new grad 今年找不到工作然后就有很多人蹦出来想要去帮我我觉得就是一种出于对我的一种信任吧觉得 OK 你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所以你的能力应该是 OK 的
就是说当我们有一个好的学校的这个名头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说 OK 你来自好的学校可能你的学习能力应该蛮强的所以说即便你不是在这个领域深耕很久大家也愿意去信任你的自学能力愿意去逐步培养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咨询公司包括做量化的公司喜欢照名校理工科 PhD 的这个原因
但是你要说我在 MAT 的人脉给我带来多少工作机会呢我觉得就是怎么说呢他帮我增加了一些内堆次数这是确实我自己觉得我的认识的人还是蛮多的包括前几届毕业的人他们的去向都在那
然后我也问了这些朋友让他们帮我内推可这问题就是说他们的内推只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个组或者附近的组这个内推如果我申请的岗位跟他们待的组不一样的话其实他们也蛮难能够帮助我去内推的所以后来我就尝试
是去发小红书寻求帮助因为小红书它能帮你直接对接到那些有兴趣的组它真的给我建立了不少新的人脉而其中的那一个就让我拿到了现在的这个 offer
那在这里我再简单分享一下内推这件事情啊就是内推在今天其实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了内推的作用有多大呢这个我真的不敢说就是如果一个公司内部的人非常想要你而且他跟 hire manager 非常强对你的话这个是最有用的
但这个时候 hire manager 也在想招人他也在看你简历他觉得你是一个很 OK 的人才这个时候他才会真正起效就是我也有很好的同事他帮我真的很努力的帮我内推了但是最后就是没有结果但就是因为 hire team 他们不想招我这个背景的这也没有办法
所以一个内推成立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本地的非常强的 connection 加上这个 connection 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这个时候内推才会有用
那这些其实对于大厂而言那么其实有很多人在美国会选择加入一些小厂或者加入一些 startup 那其实在这里的人脉会更重要一些因为其实团队小的话大家会更听彼此对方的进行那我有两个面试都是这么拿到的都是两个比较小的组或者是一个小的 startup
这种拿到面试就是我认为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你像有些 startup 就是在波士顿那么波士顿的 startup 一般无非就是哈尔博或者是 MIT 的这个 startup 那么其实
这种 startup 就像我之前说的他们很喜欢找本教的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说 OK 你是 MIT 的或者你是 Harvard 的或者是在东部的话你是 Stanford 就是认可你这个学习能力知道你在做什么知道你的组在做什么所以他们大概摸清了你的底这样的话他们做这些 hiring decision 的时候也会更容易一些所以说如果是你在这些 startup 的旁边上学或者读书
这个是有利于你的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比如说在 Boston 想去找加州的这种工作那这种是比较难的你像我在加州生了一些 startup 也生了个十多个吧反正或者小公司
有些公司呢我觉得简历真的还挺 match 的但是人家就是不理我就甚至一些东部的 startup 他如果不在波士顿可能我就没办法去拿到名师了因为他不了解我他只招他本地的这种学校的学生
所以说东部公司招东部学生西部公司招西部学生这件事情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是真的而且它是有一些逻辑在里面的那在投递这些简历的时候呢其实最好也要把这个简历按照你投的领域去做一个分类比如说我投了大概四个领域我把它分为两大类那么这两大类我的简历都是不太一样的有一部分简历我可能更倾向于去更多的讲一些光学方面的内容
其他的简历我就会更偏向于材料方面内容就是取决于我身的这个领域的不同我会把简历变成他想要的样子然后大家会在刷这种 job description 刷多了之后会发现有很多这种工业界的黑化就比如说 design experimentsfair analysis 各种各样的东西
我后来就是学会逐渐把这些黑话加到我简历上,这样的话我感觉能够更好的去过掉这个 initial screening。那最后一个建议呢,其实就是多投,就真的是我基本上就像我上一期讲的,每天都在刷 linkin,在一开始找工作那几周里面,然后有工作就投,有工作就投,有工作就投。
一开始我还在 notion 上列了个表就是搞的挺公正的挺完美的后来偷多了之后我就逐渐 lost track of it 最后我可能偷了就是 100 多个吧
啊然后有些岗位呢就是我压根就没有想到他能够面我尤其是一些一件就可以申请的岗位我当时就是随手申的一些没想到就拿到了一个面试虽然说那个面试最后也没后文的但是就是还是多投多投真的会增加咱们的机会那讲完了投递岗位的我这些岗位呢我想跟大家讲讲面试的时候我的一些想法和经历那准备面试的时候呢其实
不同的领域是不一样的你像我投的这些领域呢很多就是不要求先嘛所以我们很多都是这种不管是技术面还是做这种 behavioral questionbq 那们都是现场出题然后现场反应然后有的时候呢也会就着你的简历去一个点一个点的往下问
这里我的一个感受其实就是如果你不是马农或者是如果你不是想申请这些继续学习啊这种东西的时候其实你准备的时候就是基于你的简历好好准备就可以了然后有些工作呢你可以去找到这些正在做工作这些人然后问他可能会有面什么题这种题他不像是写码就是我认为你不用做
过于多的准备像当时我可能准备了我这个现在这个 offer 这个岗位可能准备了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吧我就去面了就是首先这个方面的知识我是知道一些的然后我相当于就是一边去复习一边去准备他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只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去面试就是可以的了当然了如果是面嘛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了
然后取决于里面的岗位有些公司还会要求你去做一个 presentation 就是把你 phd 做的一些研究来去做一个展示这里考察的呢其实就是一方面是你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去了解一下做的东西最后一方面就是想了解你的 technical background 你对你的领域到底知道多少
那么其实这种往往一般准备时间都会稍微长一点然后我碰巧这种面试都是在后面出现然后当时已经有了前面一个 offer 然后我就把面试取消了其实一方面也是因为我懒得去做这个准备我真的不想给 talk 就是给 talk 太痛苦了还要练习
然后我那一开始提起的两个都进中轮面试的那两个工作最后的面试一个是远程一个是当面面然后面的时候都有七八轮面试这个数字一开始听起来非常恐怖其实我自己感觉面下来还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精疲力尽其实很多面试我会觉得它就是有点像聊天除非它真的在
问一下 technical question 就是有些人面试他可能背景跟你不太一样他就是想多问一些 behavior question 这种问题其实都蛮好回答的提前准备一个模板然后有自己的几个故事就 ok 了甚至有一些 technical question 就是有一些人他会去
直到你去一步一步回答因为毕竟这个有时候他问的问题不是我们所擅长领域嘛所以有些人比较 nice 他就会去一步一步的去引导你那如果你找到了他想要答案那他这个认识其实就比较简单了
当然了我也遇到过一两个就是比较难搞的面试官那个问题啊就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他们都没有开摄像头就是我眼巴巴的对着一个空的地方回答然后就是一个接着一个问题搞得我有点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其实我后来反思了一下最容易乱阵脚而且有一些问题确实我也不是很知道怎么回答
所以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就是有些面试可能注定你跟那个人外部不一样或者他们碰巧那天心情不好或者他们本身沟通模式就是这样子就是没有办法但是这种情况在实际当面面试的时候很少会出现但我感觉国内还蛮多的就是这种所谓的压力面就是有些人会故意的去批为你看你啥反应
美国这边应该比较少大家都是下意识行动但如果是面对面的话大家可能会更礼貌一点我感觉有的时候就是在线上的时候大家会更肆无忌惮一些那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我在面试的时候注意到了就是工业界所要求的能力真的很曲解非常不一样我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口语表达能力
就我是自认为自己口语还不错的那种让大家平时听我播客听我说英语的时候可能也有点感觉就是我的英语还是比较流利而且比较 natural 的但这一点在大公司尤其是有很多国际人才的公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优势大家的口语表达都很好就是有些人可能会有口音但他们说的非常自信而且逻辑清晰就是英语已经是他们的 second language 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沟通表达的障碍
就当时我去面试的时候感觉还是挺震惊的可能平时跟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嘛然后大家有时候就是表达并不成流畅然后不知道说啥但是跟我面试的人那个英语表达能力那个英语逻辑能力真的是一个比一个溜真的是五体投地
而且我觉得这些沟通能力往往有的时候比自己的技术还更重要毕竟现在公司都是以团队的模式来去做一个项目如果说没办法很好的跟队友沟通的话其实这个项目就很难够去继续推进你像在学界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习惯于去一个人解决问题或者是一个人去做一个项目
但这种协作模式在工业界几乎是不可能大家更讲究共同劳动协同工作所以在这个时候 teamwork 和 teamskill 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那最后呢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面试前中后的一些玄学外应老听有可能知道啊就是我一直在用奇姆顿夹给自己的实验测算结果包括一些重大的人生决定那么在面试这件事情上呢我也用奇姆顿夹给自己测算了挺多次的
那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有趣的故事,那么第一个故事呢就是有关于我现在这个 offer 的故事,这个工作呢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测算,因为其实一开始进展都还蛮顺利的,然后我也得到了不少帮助,所以我对自己的能力一直是比较有自信的,包括面试结束之后我对自己的这种感觉都是很自我良好的,
包括我在就是那个玄学节目里面也会提到就是我做了还蛮多的几个预知梦就是在预知梦里面看到自己的 offer 包括自己年薪多少这都看到了当时我就还挺自信的但当时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就是跟我对接的这个 HR 他有一周就是去放假了所以这一周我就没有任何消息然后当时我所有投的这个工作岗位也都没有什么回复
相当于就是一个空窗期的这么一周然后当时我就有点慌然后我就用奇门顿甲起了一个局然后起了这么一个局一看哎是三七商店就是奇门甲最高格局然后当时我就想这个事应该是稳的那接下来呢我也是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正式的 offer
另外一个故事就是有关于我去面的另外一个公司当时我是需要从波士顿飞到硅谷去做这么一整天的 on-site 面试然后当时我就用这个面试一开始的时间起了一个奇门遁甲局我就看那个格局还不错
代表我的这个工位呢也是一个很好的格局就是有利于文书考试啊这种东西然后我就看了一眼我说那我就趁这个机会去增强一下我的运势我就根据那个时间去看哪个方位比较适合我
我就在面试前的那半个小时去那个方位稍微站一下去攒攒好运然后我就去观察那个挂项就是在西北方位是比较有利于我的所以当时我就先从那个酒店往公司走然后走的时候我就在看地图我说哎我不就从西北方往那边走吗所以当时我觉得哎那
这个真的是天助我也啊就是老天要给我运气让我拿到这个工作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外应那么当然了其实最后面试我自己觉得还是不错的其实最后面试没过的这个决定呢我没有特别意外因为当时我的 hiring manager 最后在跟我 debrief 的时候跟我说如果这次你没有选上也不要灰心我们
接下来几个月还会再有陆续岗位放出我很喜欢你所以希望到时候如果你还有机会的话可以申请再试试当然了他没有这么说这只是我解释的意思那其实最后我没有选择的原因也是因为就是我的这个熟练程度我的这个 level of experience 其实没有直接做这个的或者是已经有好几年工作经验人高这个就没有办法嘛但我也确实尽全力的
这个其实给我的启示就是呢虽然说这个奇门局的挂项格局很好然后我也确实以身入局的但是最后他们所做的这个决定还是根据这个确实实际条件来去做的那 HR 在跟我讲他们做这个决定的过程也是非常的困难因为团队里有一些人很想要我但是也有些人觉得可能我就是稍微差那么一点
然后有另外一个人工作经验会更多一些所以他们最后就比来比去最后甚至找公司 CTO 去聊了一下最后才决定把我 pass 掉的所以就怎么说呢可能如果我当时没有医生入局的话可能我 pass 得更快但是我即便是医生入局之后确实也没有这个相关的这个经历和经验最后也没有办法
那除此之外呢这个挂项还显示啊就是他们做这个决定的时间非常长其实确实如此就是在我面试完之后呢我的这个 manager 呢马上就去休假去了就是要跟他的儿子去春假去玩那玩完回来之后呢就已经是一周之后了然后他们就坐下来开这个会然后这个会开着开着开到下周了就是因为他们在我和另外一个 candidate 中间很难做决定
最后他们这个决定是卡在我上一个 offer 的这个 deadline 前一天才告诉我的那最后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呢就是在我的播客第一期跟大家提到的一件事情就当时我为了能不能去实习这件事情非常焦虑当时也是碰巧去硅谷去开会
然后我就顺便拜访一下当地的这个寺庙叫宝华寺然后去上了香然后去跟观音菩萨去扔了这个笑杯那当时菩萨告诉我不用担心我的实习会如约而至的当时也确实如此然后这次面试完呢我就又过去了一次一方面是为了还愿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再让菩萨加持一下我最近这个运势
看到这里有些听有可能会有疑问你不是玩奇门很厉害吗为什么你还要去思美要去拜佛求神呢
其实一开始我跟你们也有相同的困惑我当时在想我说我确实想去环俄院但除了环院之外我还是想问一些问题的但是有什么问题是我所不知道的呢想来想去我就在观音菩萨那个庙前面去问了好多特别细节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其实我自己比如说抽塔罗可能也能看出来但是直接问神更快一点更有效一点
当时我记得我在观音菩萨面前治了有 20 多分钟的这个小杯我当时就主要问这两个工作到底哪个好然后心思情况怎么样然后我用二分法就问我说菩萨能不能告诉我这个心思有没有这么多有那再加一点有没有这么多有那再加一点有没有这么多没有说 OK 好那我大概知道了大概心思是多少
我还问了菩萨就是我的那个拿到 offer 的工作每周要工作多久因为当时我的 hiring manager 跟我说每周可能会工作到 60 个小时然后 i was like 不要
不要不要我真的不想再卷了我想躺平这是当时我对接这个 offer 有点退堂鼓的一个原因所以我当时我就问菩萨我说这每周会有 40 个小时工作量吗菩萨说会的然后我就问那每周会有 50 个小时工作量吗菩萨说会的然后我说那每周会有 60 个小时工作量吗菩萨说不会的我说 OK 那如果是 50 个小时我是还可以接受的
那最后呢我还在庙里面抽了一个观音签那个签就是特别好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奇姆顿家还是这种在庙里抽签我最近的这种格局啊求事的这个结果都非常好很多大事情就是三七圣殿就是奇姆顿家的最高格局然后我当时在观音寺那个求的签也是异常的好我当时问的是从现在到我毕业那段时间左右运势如何然后就得到一个巨好的签证
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和我一样也能拥有这样的好运我抽中的是 96 上千解约修来福分众人接见不用心忙福德前定我当时就觉得感觉好像就是这么多年努力终于终于换来的一点回报的感觉
好了本期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听完本期有共鸣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留言早日毕业在小宇宙网易音乐 QQ 音乐喜马拉雅 Liji FM 豆瓣 Spotify Amazon Music 上都会同步播出
如果喜欢我的节目的话可以在苹果播客和多半上给我打新也可以在小红书上分享听优感记得的话题早日毕业播客想加听友群同学可以在节目详情里搜索小日手微信添加并备注早日毕业听友群就可以进群啦科研注录很艰辛但不必孤独我是 Hero 希望我们都可以早日毕业那我们下期不见不散拜拜
竹腕酒化只想请你廉价城市你我陷入只是职责天空晴朗冰之夜结束漫长冬天梦见停止无为其夕阳回忆滋扰结束漫长冬天过空间
回岸下午在巡邏角之处摘一朵花把它送给晚霞不挽救只想请你廉价在岸处留一片红悄然与心上结束漫长冬天
中文字幕志愿者 李宗盛
结束漫长冬天不过空间远回暗下谷在寻落脚之处摘一朵花把它送给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