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不是付出有问题,而是你的付出方式出了错!

不是付出有问题,而是你的付出方式出了错!

2025/5/6
logo of podcast 五分钟心理学

五分钟心理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柠檬心理
Topics
柠檬心理:我观察到身边两种不同的案例:小A对男友无微不至的付出,最终却导致分手;而小B偶尔的付出,却得到了男友的珍惜。这说明,付出方式比付出本身更重要。 心理学实验表明,持续不变的刺激会让人麻木(贝勃定律)。如果一直对伴侣付出,对方会习以为常,而间歇性的付出则会带来惊喜。因此,建议将每日打卡式的付出改为随机奖励制,每月选择几天特别用心,其他时间保持常态。 此外,富兰克林效应指出,让对方为你付出,能增强对方对你的好感。我们可以通过制造被需要感、适当示弱、及时反馈等方式,引导对方付出。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搭配间歇性强化使用,避免对方感到厌烦。 相比物质上的付出,提供情感价值更重要。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对方在爱与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例如,在他加班时给予关心,在他朋友面前夸赞他,鼓励他追求梦想等。 最后,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付出方式: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例如,节衣缩食把钱都花在对方身上);过度牺牲(例如,放弃自己的机会去迁就对方);单方面付出(如果对方从不主动付出,就要及时止损)。 总而言之,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吸引对方,爱情不是扶贫项目,吸引力才是硬道理。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有心事找柠檬心理,用专业温暖你的世界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是付出有问题,而是你的付出方式出了错我身边就有这样两个真实的案例小 A 每天给男友做饭,洗衣服,随叫随到结果男友说她太粘人提出分手而小 B 并没有那么勤快偶尔做点家务,男友反倒对她特别好

听到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替小 A 觉得很不值今天我就用心理学告诉你为什么有时候越付出对方越不珍惜其实不是付出有问题而是你的付出方式出了错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第一组人每天收到玫瑰第二组人偶尔收到玫瑰结果发现第一组人对收花这件事越来越没感觉第二组人每次收到都超开心

这就是著名的贝勃定律人对持续不变的刺激会逐渐麻木也就是说你天天做早餐对方会渐渐把你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偶尔做饭对对方来说反而成了小惊喜如果把这个定律应用到生活中那就是把每日打卡式付出改成随机奖励制每月选三到五天特别用心其他时间保持常态

比如你们两个人平时是分工干家务突然某天说你今天工作辛苦了让我来宠你除此之外你还要学会让对方多付出告诉你一个反常识的结论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所以你想让对方更爱你那就让他为你付出这叫富兰克林效应这个效应之所以会有效那是因为人会自动为帮助过的人找优点

当他付出几次他的大脑就会发出信号他值得我付出我的付出是对的这样就会越来越想要对你好所以适当引导对方为你付出吧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试试这三个技巧第一制造被需要感我这会儿不舒服你能陪我说说话吗第二适当示弱这个事我不知道怎么解决了只有你能帮我第三及时反馈多亏有你

配上惺惺眼表情对方的满足感想必会翻倍不过呢这些技巧要搭配间歇性强化使用才能更有效就是在他帮忙三次后第四次突然自己解决否则对方可能就嫌烦了另外相比于生活上的付出多提供情感价值会让你的付出显得更有价值从而得到想要的回报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保姆只能给对方做饭洗衣

有些人可能会说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提供情绪价值呀其实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已经告诉我们人有五大需求我们可以对照着去满足对方比如爱与归属感层面当他加班时告诉他别太累了我在家等你尊重需求层面当着朋友的面夸他我男朋友超能干自我实现层面鼓励他追求梦想

你去试试吧我支持你掌握了上面的正确付出的方法后你还要注意有这样三个雷区千万不要踩第一不要自我感动时付出比如节衣缩食舍不得给自己买把钱都花在对方身上第二拒绝过度牺牲比如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陪他回小城市发展第三避免单方面付出如果对方从不主动那就赶紧止损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你要学会爱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那时候不用你想着付出对方都会因为担心配不上你想尽办法主动对你好记住爱情不是扶贫项目吸引力才是硬道理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困惑可以在绿泡泡搜索柠檬心理课堂回复咨询让老师帮你分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