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94.4天面基了30个跨境电商实操选手,我提纯了15条干货(下)

Vol194.4天面基了30个跨境电商实操选手,我提纯了15条干货(下)

2025/4/1
logo of podcast 跨境电商独立站新人宝典

跨境电商独立站新人宝典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B
B哥
D
D哥
H
H哥
K
K哥
P
P哥
S
S哥
W
W哥
Z
Z哥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很多新人卖家在选品方面存在误区,例如选择饰品,虽然门槛低,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容易失败。小众细分市场的产品更容易闷声发大财,但需要找到真正有需求的市场。爆品和精品策略并非对立,可以围绕爆品优化深耕,逐步发展成精品站。新人无需过度依赖SEO,应先通过付费流量快速获得结果,并学习大卖的成功经验。社媒营销需要明确目标,是追求活跃度还是转化,并需从用户视角创作内容。 Z哥: 我选择了一个小众汽配产品,虽然不懂行业知识,但通过谷歌自然流量获得了订单,证明小众市场也存在机会。 小A: 我正在帮一个国内户外场景服饰的小品牌做跨境电商出海,虽然还在筹备阶段,但我相信这种小众细分品类一定能闷声赚钱。 D哥: 我做半原创家居用品,在Etsy上月入2万,证明即使是新人也能通过原创产品获得成功。 H哥: 爆品和精品策略并非对立,可以围绕爆品优化深耕,逐步发展成精品站。 K哥: 我在群里观察到一个广告投放大神,不断“骚扰”求问,最后获得了许多收获。对知识付费和信息差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 B哥: Ins营销四步法:内容-profile-followers-达人,内容创作需要从用户视角出发,才能获得流量和转化。 K姐: 寻找达人可以借助工具筛选,但仍需人工沟通,也可以参考友商的选择。 S哥: 成人用品行业并非全是骗子,成功者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深入学习。 W哥: Shopify插件开发应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摒弃国内低价竞争的思维。 P哥: 线下交流能快速解决问题,找到对的人,能快速解决难题。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讨论了跨境电商独立站选品策略,分析了饰品、小众品类和原创产品的优劣势,并分享了多个案例,探讨了不同选品策略的成功概率。
  • 许多新人选择饰品是因为其门槛低,但这种心态容易导致失败。
  • 小众品类虽然受众小,但如果能精准定位,也能获得成功,例如汽配类产品。
  • 原创产品并非必然雪崩,成功的案例也存在,例如月入2万的半原创家居用品。

Shownotes Transcript

26人的闭门沙龙

原计划是12个人左右的讨论沙龙,结果50+人报名,最后硬是扩展成26个人。

我分两part,第一part是我尽量说给我受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分享;第二part是我自己特别有收获的价值分享。

一、新人最关心的几个话题

关于选品

1,饰品还能做吗?

特别巧的是,在前12个分享者中,大概就有6个人是做饰品的,然后3个人都还没出单(我开玩笑称他们是这次活动的漏网之鱼)。其中一个新人姐妹的分享,可能所有人都没注意到,我再次点一下给你们,她的原话大概是:

“选饰品嘛,因为对于我们女生来说,门槛没那么高。”

你们品,你们细品这句话。

另外,还有一个小哥的分享是“我们2人组合,朋友负责产品设计,我负责运营营销,但我们有点特殊,是在做一类特定风格的饰品,目前每天能有几单,但是还在想办法优化出更高投放回报率。”不说别的,他的品类定位方向其实也得到了现场一些朋友的认可。

(最后还是要解释一下,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是对饰品这个品类方向有偏见,而是对很多新人选手的选品态度有一些建议:当大家怀着这玩意门槛低就我试试我也行,不行就拉倒我也不亏的心态和角度时,在我的观察下,大概率会吃瘪。)

跨境电商独立站,这三个品类新人个卖千万别来沾边儿(饰品篇)跨境电商品牌营销日记(2))

2,小众品类必拿结果?

Z哥选了一个汽配类的品(尽管他根本不具备汽配行业专业知识),但这个品受众十分十分小众,只有某些特定国家市场才会有需求。Z也没怎么学SEO更没有投放,但是居然谷歌自然流出单。同时他后面又入职某B2B收款机构,但仍然副业抽空搞一搞。

另一个小A,目前在帮一个国内户外场景服饰的小品牌做跨境电商出海,还在筹备搭建阶段。当时我很冒昧地追问了下小姐姐具体的品类场景时,这么说吧,她说完那个东西,全场首先冷场5秒,因为大家都在想那是个什么东西。但就是那5秒,哪怕他们仍在筹备阶段,我当下就和大家分享到:

这种产品就必是闷声赚钱的品类。

长期主义个卖选品的唯一活法:垂直细分。手把手教你跨境电商独立站SEO第五期:)

3,原创产品就必然雪崩?

D哥,自己靠半原创的家居用品,才做不久,在etsy目前月入2w。刚自我介绍完,其他人就已经急着去➕他微信请教了。本来想等他分享点什么,但是实在没时间了,而且照他的说法,他自己才是个新人。(低调的炫耀了)

关于策略和打法

4,爆品和精品的选品打法到底怎么选?

H分享说其实这两个并不是非要对立的。你如果有一个品打爆了,是依然可以围绕这个爆品继续优化深耕,然后慢慢根据这个爆品的方向,把自己选品、整个网站运营做成精品站的样子。

这种分享你能明显感受到就是拿到过结果的一线实操者的分享,往往他们的简单几句话,已经可以给你把一整条路说透了。

这是视角和阶段的问题,很多起步新人在当下阶段不得不面临无数的选择题,但是在老人面前,其实这一切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你的选择必然重要,但它可以通过你的持续性运营动作,动态的成为你的结果。所以很多选择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真的是靠你自己慢慢实践运营才会拿到专属于自己的结果。

5,我到底需不需要一些体系化的专业知识或者教程学习,才能去做跨境电商?才能做好投放和引流?

现场的例子还不够直给吗?现场就有太多,都是那种啥都不太会、没有专业背景,然后就开始框框出单的选手。还在怕什么呢?

或者我们换个逻辑,这世界上可能会出现《0-1教你跨境电商必赚钱基础攻略》这种教程吗?如果有,它需要售价多少钱?如果我是作者,我会售价至少10w以上。而现实是,这类教程不会有的。新人可以很快拿到结果,但是另外一面,哪怕是穿越了很多个周期大佬,依然会有栽跟头的时候。

关于SEO自然流量

6,观察到很多大卖通过SEO获得大量自然流量,新人真的不能通过大量时间投入这么玩吗?

K哥和E哥说,真的没必要,你需要快速通过付费流量先拿到结果再说。

我反问这位新人“你再回顾一下你刚才说的,你说你观察到了很多“大卖”对吗,注意,在你此时的视角,他们已经是大卖了,你现在眼馋他们此时获得成绩,但是你有没有真的去留意他们过去几年里,高成本的投入与付出呢?”

这个品牌一年做了一千万,他们做对了什么?如何监测跨境电商独立站友商的流量和市场情况?独立站学习友商正确姿势全攻略(1))

关于社媒

7,社媒到底发什么素材?纯产品的发了没流量;噱头的又没转化。

Q和K哥说,那你的确需要先自己明确你自己到底要什么。你是需要社媒活跃度(比如粉丝量浏览量),还是需要真的转化。如果真的相转化还不如直接投放产品广告。另外,当你抱怨你的产品视频没流量时,你自己想一下,假如你自己作为xhs的用户,看到你的这种产品视频,你自己喜欢看吗?你自己会点赞吗?

8,你们社媒ins到底怎么0-1冷启动的?

B哥分享了:内容-profile-followres-达人,的四步。甚至直接细致到怎么涨粉、怎么发内容、怎么建联达人。

不得不中插一个软广,B哥的这个分享我至今收藏在max群文档,我起名是《6句话把ins营销讲透》。还是那个观点,很多内容干不干,你只要是真实一线实操者,他几句话,你一眼就能get。这些内容绝对和网络上你看到那种“空虚大话”的水稿是两种东西,毕竟水稿只是用来引流的,而真干货一定是“私享”的。

9,找达人有什么神器吗?到底该怎么找?

B介绍了一些工具可以作为初期的达人筛选工具使用,但重点是,哪怕他经历了好几个站的0-1,目前最新的站也仍然是通过很手工的方式,需要一定沟通技巧,一对一的去DB的。最后锁定合作25个达人,需要至少上百个达人的沟通。

K分享你可以去看友商,看看友商用了哪些达人。这样其实相当于友商已经帮筛选了一轮。

二、让我很有感触的几个点

1,K哥

一个特别乐于分享助人老群友,创业经验丰富,也自嘲是几乎所有坑都踩了一个遍,但是始终保持学习求知的状态,他当天分享了太多干货;但对我而言:

1)永远保持真诚与求知。由于没有营销专业能力的支撑,他在一开始其实是对广告投放、投放文案、投放素材是一窍不通的,也因此花了很多广告投放的冤枉钱。然后在max群里观察到一个广告投放大神,不断“骚扰”求问,最后算是也获得了许多收获。

很多时候大家吐槽被割韭菜,因为的确真正有实力的在实操的大神,没时间授课带人什么的,而且有的大神可能越到后面越空杯,他会觉得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一教就会的。而另一面,大多韭韭自身也很特征明显“求带,求速度告知搞钱秘诀”。如果这类人都能找到良师益友,那多少有点异想天开了。

更重要的是,每次听到K哥说能在群里找到大神拿到了解决方案,对我而言一切都值了。这就是我做真实内容、吸引真实群友、建立高质量社区的初衷。

2)另外一个分享,只有我能get。他说有一天他随手把一个看起来很像“TK代运营割韭菜29999”海报图转发到他们供应链交流群里,可能本意是想吐槽,但居然真的有人会来问他,怎么弄甚至是怎么交钱。K当天的原话是:“以前我对这类看起来割韭菜的东西是完全不认可的,但我现在对这类东西有了新的理解。”真的,现场估计只有我能懂他内心转变的心路历程:到底谁来判定信息差的价值?到底谁来判定服务的价值?没有谁可以,信息差和服务作为非标品,价值全在买卖双方心中的秤。但是毫无疑问,说不定他可以顺势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

2,S哥

某成人用品大佬。这个大佬的报名信息让我眼前一亮,我甚至一开始单纯看到“成人用品”这四个字就想把他当成狼人牌打出去的,因为在我看来,成人用品这四个字,要么是行业新人小白的口嗨品类、要么是骗子。所以直到当天分享前我都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的,直到听到他分享,就简单几句话,真的不用多,你立马就知道,这人的确是有东西的。

所以活动结束的当晚我就立马又邀请他能有机会深度交流和分享,那个时候他才正式的发给我了我一张电子名片,cool,创始人级别。然后去看了下他们的官网和产品,em....有点意思,更coool了。

我就想每次活动我或者活动成员,能认识这样一个大佬,qtmd,真的tm一切都值了。这种价值你甚至无法用金钱衡量。其实对于这类人,他具体分享什么干不干货的都不重要了。对于这类人的分享,其实更像是一种大方向的指引,你哪怕听他们讲讲回忆说说真实的一路以来的故事,就已经收获max了。

我特别希望能专门为他定制一场活动,好好讲讲这个话题性极强的“成人用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3,W哥,传说中的shopify插件开发者。我近三个月梦寐以求的交流对象。(因为我自己也挺想了解开发插件这个行业。)

10人分布式团队,目前已经取得盈利。回到家我赶紧去看了下他们的插件。绝了,整个插件的定位和出品呈现,真的是深谙出海搞钱的真谛,那就是去做高价值老外的生意,摒弃自己在国内的各类肮脏的那些互联网思维:什么流量至上、什么卷低价至上。

去解决一小部分高净值客户的需求,才是在国际上闷声搞钱的王道。

W哥也已经被我放入深度交流+定制活动专场的待邀请名单了。等我啊程序员们。

4,P哥,国内某知名收单收款机构的产品。

除了他分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于如何减少押保证金比例的“行业秘密”以外,他的存在,让我更加意识到,很多事情和难题,其实找对人、找对场合,线下一句话的事。

现场b哥的生意持续增长,正好在用p家的产品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场直接就对上了,其实就是几句话、拉个小群就有可能解决。但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彼此都在一个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