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平克,他是哈佛大学的教授。
英文原版大约528页,中文版560页。
它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并被提名普利策图书奖,还登上了亚马逊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他通过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这四种学科的研究推翻了白板说。
他认为白板说并没有成为确保平等公正的武器,反而成为了为恶行开脱的工具。
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局限是由大脑决定的,而非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
他认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在于人性中固有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对待亲属和非亲属的不同态度。
他认为基因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远大于后天的教育和家庭环境。
他认为暴力是人类大脑设计构造的一部分,源于竞争、缺乏自信和荣誉感。
他认为男女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生物学,而非仅仅是社会文化的结果。
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是哈佛大学史蒂芬平克教授的著作白板它的副标题是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大约有 528 页中文版是 560 页我会大概用 20 多分钟的时间来为您讲述这本书的精髓什么是白板视角下的人性评客如何看待这种人性观又提出了哪些不同以往的观点呢说起人性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来自于儿时学过的那句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随着人生的沉淀我们逐渐的明白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物人性不但不能够只用善恶来衡量更无统一定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对同一个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不仅可能不同甚至还会前后矛盾事实上我们对人性的思考越深我们就越对人性充满了困惑
到底什么是人性呢人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呢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之中的人性有区别吗
《白板》这本书正是解答上述问题的一本著作,作为《语言与人性四部曲》系列的最后一本,作者史蒂芬·平克在此书当中提出了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论断,这些论断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在迈基尔、斯坦福、哈佛还有麻省理工等北美顶级的心理学实验室工作的经历,
另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在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等等跨学科领域获取的实验证据
凭借这些创造性的论断白板不仅迅速的获得了来自心理学家生物进化学家哲学家的好评收获了当年英国的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以及普利策图书奖的提名还登上了亚马逊和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排行榜被同行称为是本世纪初最重要的一本书
而平克本人不仅通过其系列书籍和研究成果荣获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图兰研究奖英国皇家学会亨利戴尔奖美国人文学者协会年度奖项等众多的奖项更登上了泰德演讲台成为认知心理学界最著名的人性专家
下面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为您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什么是人性的白板说,第二,评客对白板说怎么看呢,第三,非白板说视角下的人性观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是人性的白板说呢所谓白板的说法要追溯到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在《人性理解论》这本书当中说到人类的心灵如同通常所说的那样是一张没有任何印记的白纸不存在任何思想
换句话说洛克认为人类本身是一块白板大脑的想象力推理能力等等所有的能力都来源于后天的经验与白板说相伴的还有另外的两种关于人性的说法一种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高贵的野蛮人
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是天性无私,崇尚和平,无忧无虑的,而贪婪,焦虑以及暴力等等负面事物都是文明的产物。卢梭的目的是将大脑的空白状态与美德联系在一起,强调不良行为是社会化的后果。
另一种就是迪卡尔,被称为是机器当中的幽灵的一种观点,具体来说,他认为人的肉体存在于空间之中,像是一部机器,但灵魂却是一种既不存在于空间之中又不会随着肉体消亡而消失的不灭存在。人的肉体和心理是分离的,因此人性不是由身体这样的先天因素所决定的。
这三种思想都起源于启蒙时代严格来讲是同一种思维逻辑就是认为人性是在后天形成和造就的那么这种论断又是从何而起并广受欢迎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启蒙时代的特殊背景了
启蒙时代人类除了在科技水平生产力上有所提升在人性的解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方面世俗的统治力量发生变更人不再听命于宗教势力国王和首相把原先松散的个体整合到了国家
国家这种新型组织之中集中力量与宗教势力展开了激烈冲突获得了财政和人力等等重要的管辖权为进一步解放人类的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在思考方式上逐步挣脱了中世纪宗教的束缚开始把人作为一种独立完整健康的个体来看待把人从上帝的奴仆这种角色角色当中解放了出来
在上述的背景下,对人的思考开始兴起,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航海技术的突破,贸易的蓬勃发展,物资的丰富,人们逐步就从卑微、弱小、无助变得强大、骄傲、高贵。人定胜天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渐渐就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座右铭指南针。
而此时在思想领域与这种时代背景相匹配的就是各种类型的白板说白板说的坚信人们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文化环境人际交往等等自我学习的手段来实现自我提升与进步
换句话说哪怕就是奴隶的孩子经历特定的教育和培养后也可以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就是政治家这种观点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它给人们强大的信心和使命感然而这种观点毕竟过于粗糙也缺乏实证它更多依靠的是朴素的直觉与信念介绍到这儿我们的第一部分内容也就结束了下面让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
所谓人性的白板说就是认为人生下来是一块白板什么属性都不带所有的性格和能力都是经过后天培养出来的这套学说起源于启蒙时代直到今天依旧广受欢迎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平克对白板说的观点,刚刚我们说过,在启蒙时期,白板说为谋求人类社会的进步、自由与平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白板说也产生了很多质疑,白板说是否还能经得起更为先进的科学论证和逻辑推理呢?
平克对此进行了否定,他首先用四种学科的方法论证了白板说的错误。第一,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心理感受并非是虚无缥缈,无归无可循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套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和认识的。第二,认知神经科学告诉我们,大脑的构造对认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部因素影响反而很小。
第三,行为遗传学揭示了基因对于行为的重大影响,推翻了行为全由后天环境决定的传统观念。第四,进化心理学就发现,是进化的进程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只要人类不断进化,人的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断的进化。
通过这四种学科,平克一点点就推翻了白板说的论点,并基于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不是由后天决定的。不过,平克提出的这些反白板说的观点,在学界和大众之中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很多人担心如果采用了平刻的观点承认人性不是白板那么会不会让人们将今天社会当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说歧视剥削压迫全部都归咎于人性的差异甚至可能导向了种族优越论给人们肆意作恶给予借口
评格就认为恰恰是相反传统的观点将白板说当作是道德根基认为白板说是维持人类平等自由的重要保障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事实上正是因为白板说认为人人都是生而相同
所以反而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例如许多人在法庭上为犯罪嫌疑人辩护时会说犯罪嫌疑人之所以犯下恶行也不能怪他自己而应该怪他所处的环境从而就衍生出了他打人是因为以前别人打过他他骗人是因为他从小被别人骗所以他打人骗人都不是他的错法律应该对他从轻处罚的诡异的逻辑
在这种情况下,白板说对人性的忽略不仅没有成为确保平等公正的武器,反而就成为了为恶行开脱的工具,因此白板说天生具有道德意义的说法并不正确。
在此基础上,平克说,科学视角下的人性观反而就能为我们解决人类社会当中的诸多问题,提供更多的启提。比如,承认人天生具有偏爱自己后代的行为倾向,并不会为人们的自私提供正当依据,反而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到博爱的重要。比如在推行收养制度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到人性以及缺陷,
我们就可以事先的通过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加强对收养家庭的跟踪服务以减少和防止出现寄父母虐待儿童的行为让收养制度更好地发挥功效这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第二部分内容多年来科学和学科的发展逐渐就推翻了人性的白板说下面我们来看看评客对于人性的洞见
既然人性不是一张白板,评客提出了哪些关于人性的新观点呢?我们选取几个典型的来为您重点介绍。第一个观点,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局限是由大脑决定的,我们通常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这其实来源于白板说。
因为白板说认为大脑本身空无一物只有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认知因此我们认知的上限是由我们所接触的客观存在决定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
但在作者看来,人类的认知并非是完全由外部决定的,有很多是我们大脑自带的,这种自带的认知牢固的扎根于我们的大脑深处,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就像儿童会天然的认为一只狗会生下一只小狗,埋下苹果的种子会长出一棵苹果树,小的动物显得更可爱,大的动物显得更可怕。
这种自带的认知被称为是核心直觉所谓核心直觉就是我们淳朴的直觉也就是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等基础感觉过去我们常常用基于这些直觉感受上形成的科学来认识世界比如用直接物理学来观察物体是如何跌落弹起以及弯曲的用直觉工程学来制作了解工具和其他人造物
用直觉心理学来理解他人,用直觉经济学来进行商品及利益交换等等等等,但用核心直觉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非常原始的。换句通俗话来讲,用核心直觉来认识世界适合我们远古的祖先,而不适合现代的人类。
世界的变化速度太快了,核心直觉不足以令我们理解当今这个由科学和技术造就的新世界,无法帮我们解答现代物理学、宇宙论、遗传学、进化学等等诸多领域的难题,就如我们还没有进化到仅靠肉眼就能分析太阳的质量、成分、
大小一样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还没有进化出专门适用于现代知识领域的组织结构所以我们才会在教育生物伦理食品安全经济等等方面遇到了难题这也正是人类认知局限的根源
第二个观点就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其实来源于人性,按照白板说的理论,人类的心灵是没有任何印记的白纸,因此不管是国王、贵族、教会还是平民,大家在政治地位上就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出现不平等的现象,现实当中的不公、不平等,不是由于人类本性的差异,而是由于制度设计和环境塑造导致的。
平克反驳了这种说法认为人类的苦难源于人性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
更直接的说,源于人们对待亲属和非亲属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传统社会里,人们更倾向于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共同劳动、相互照顾。在亲属关系也逐步淡漠的现代社会,人们也易于向存在亲近关系的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相对而言,人们对非亲非故者的态度更为麻木不仁一些。
平克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案例,一栋大楼失火了,人们可以选择从左边的门进入去救助一定数量的孩子,或选择从右边的门进入去救助自己的孩子。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第一时间的选择了从右边的门进去救自己的孩子,没人选择去先救别人的孩子。
作者借此就说明这种对待亲属和非亲属的态度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倾向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基因传承的产物就像不管在任何的事情上我们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花钱而不是向慈善机构捐款去挽救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孩子
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完全公平的社会系统当中也难以避免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现象我们也没有办法从根源上杜绝人类苦难的产生只能够尽力的在平等与自由之间进行权衡而这一切呢皆因人性早已注定了
下面来和您说说第三个观点,决定孩子性格的不是教育而是基因。我们通常就认为人的心智是空白的,在刚出生时没有差异,都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孩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特定家庭成长的环境。
平克则认为后天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作用要远远小于基因的作用他用一个心理学实验来证明了这个观点一对出生时就被分开的同卵双胞胎一个在信奉天主教的德国纳粹家庭长大另一个则成长于特利尼达岛的犹太家庭然而当他们同时走进了位于明尼苏达的实验室时他们都穿着别有肩张的海蓝色衬衫
手腕上带着橡皮圈都喜欢将黄油吐司浸入咖啡习惯在使用厕所前后冲洗马桶喜欢挤入拥挤的电梯蹦跳看人们被惊吓后的表情
在平克看来,这个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基因对人性的决定作用,但他同时就指出后天教育和家庭环境也不是毫无影响,但关键不在于父母给子女灌输了何种知识和理念,而在于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也就是说父母不应该把孩子视为是一张有待涂抹的白纸,而是要因材施教。
释放孩子原有的天性和秉父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来看第四个观点暴力是人的天性评格认为人类的暴力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大脑设计构造的一部分他指出了人类暴力的三大原因即竞争缺乏自信和荣誉
竞争会促使人们为了获利而去侵略就像黑猩猩为了获取食物而攻击其他的动物缺乏自信会促使人们为了安全而去侵略就像是美苏冷战双方都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而疯狂的开展军备竞赛荣誉则会导致人们因为琐碎的小事使用暴力就像人们常常因为排队的先后次序而产生争执
人类大脑当中关于暴力的架构会促使人们因为上述的原因采取暴力行为这是生物的本能反应不可避免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暴力就无法控制呢作者也同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虽然暴力是人大脑天生的设计构造但
大脑同时也设计出了一套控制暴力的开关这套开关能够有效的控制人的暴力行为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金巴多做过的监狱实验金巴多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里建了一个模拟监狱随机分配给学生囚犯或者是看守的角色
囚犯必须穿上囚服 戴上脚料 戴着尼龙长袜做的帽子而他们的名字也简化为了一个号码一开始学生们只认为自己在参与一场游戏但很快他们就认同了自己的角色看守开始残酷的对待囚犯在囚犯做俯卧撑的时候站在他们的背上用灭火器向他们喷射 逼迫他们徒手清洁厕所等等最后出于安全考虑 金巴多终止了这项实验
第二个例子是南非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985 年,在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德班爆发了一场示威,警察像往常一样用暴力对待示威者,一个警察在追逐一位非裔美国妇女,试图用警棍来击打她,当这个妇女逃跑的时候,她的鞋子掉了,这个警察是一个年轻的南非白人,有着良好的教养,
他知道当一位女性鞋子掉了应该帮他捡起来当他把鞋子递过去的时候他们眼神相遇了然后这位年轻的警察突然就停止了追逐和击打转头就离开了作者用这两个例子就说明人类的暴力天性既能够在某些条件下被迅速的激发也能够在某些情境下被遏制终止因此啊控制
控制人类的暴力行为重要的不是如何彻底的消除暴力而是通过制度的设定和环境的营造去引导人们不点燃暴力的火苗关闭人性当中暴力的开关我们来看最后一个观点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白板说认为男女除了生理结构不同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男女的性别角色之所以不同都是社会文化赋予的结果评客否认了这种观点
认为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八个月大的男婴布兰达在一场意外当中失去了男性器官父母接受医生的建议动了手术把他改造成了女孩然而啊布兰达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承受着性别错位的折磨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是男孩而被当成了女孩抚养最终在真相揭晓后通过手术重新变回了男性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两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生物学,强行进行后天改造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痛苦。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美国范德堡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全国范围内选拔出的七年级数学天才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有数学天赋的男孩确实对数学物理等更感兴趣,但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女孩子其实对人文学课更感兴趣。
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推断在大学里面参与研究的女孩们选修的课程范围广泛涉及是人文艺术科学而男孩们则坚持的选择了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课程这说明啊男性和女性的天赋存在着天然的差异由于天赋不同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偏好也不同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更
女性是愿意选择从事体力工作或者是危险性工作比如说工厂机械修理石油钻炭清理油罐仓之类的条件艰苦但报酬可观的行业而女性更可能会选择稳定而安全的工作如行政职员办公室文员等等即使在两性能力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在职业选择方面也更愿意冒险一些因此在推动女性平权运动时我们应该考虑这一事实
罔顾两性在先天心智和能力上的区别否则啊男女完全平等实际上啊就是另外的一种男女不平等了
总结介绍完了这一点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聊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首先我们跟你说了白板说视角下的人性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是一张白板大脑的想象力推理能力等等所有的能力都是源自于后天的塑造接着我们来跟您说了近代科学家们对于白板白板说进行的反思以及评客如何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论证了白板说的错误
对于推翻白板说可能带来种族歧视的担忧评客认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人性认知不仅不会导致这个后果反而能为我们解决人类社会当中诸多问题提供更多的启迪最后我们介绍了评客对人性的一些不同以往的新观点比如白板说认为认知由外部决定
平克认为人类的认知由大脑决定白板说认为暴力不是人的天性是后天习得的平克则认为暴力是大脑自带的设计框架人类不能消除暴力却可以控制开启暴力的开关白板说认为孩子生来脑袋空空所有的知识习惯特性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平克则认为孩子生来带有心知性格基因
对性格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