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People
播音员
主持著名true crime播客《Crime Junkie》的播音员和创始人。
Topics
播音员:我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史蒂芬·平克教授的著作《白板》。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挑战传统的“白板说”,即认为人天生是一张白纸,所有性格和能力都源于后天环境。平克教授则认为,人类的许多特性,包括认知方式、暴力倾向和性别差异,都受到基因和进化的深刻影响。 首先,平克教授批判了白板说,认为它忽视了基因和进化对人性的塑造作用。他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四个方面提供了证据,指出人类的心理感受并非虚无缥缈,大脑结构对认知起决定性作用,基因对行为有重大影响,进化进程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其次,平克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人性的新观点。他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并非完全由外部经验决定,大脑本身就具有先天性的认知框架,即“核心直觉”。这种核心直觉虽然适合远古祖先,但在现代社会却难以应对复杂的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造成了认知局限。 此外,平克教授认为人类的苦难源于人性中固有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对亲属和非亲属的不同态度。他用实验和案例说明,人们更倾向于帮助亲属,而对非亲非故者则较为冷漠。这种倾向是基因传承的产物,即使在公平的社会系统中,也难以避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关于暴力,平克教授认为暴力是人的天性,是竞争、缺乏自信和荣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他也指出,大脑同时设计了一套控制暴力的机制,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和环境引导人们关闭暴力的开关。 最后,关于性别差异,平克教授认为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两性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生物学。他用案例说明,强行进行后天改造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痛苦。在推动女性平权时,应考虑两性在先天心智和能力上的区别,避免造成另一种形式的不平等。 总而言之,平克教授的《白板》一书,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对传统的人性观提出了挑战,为我们理解人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Deep Dive

Key Insights

《白板》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史蒂芬·平克,他是哈佛大学的教授。

《白板》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和中文版分别有多少页?

英文原版大约528页,中文版560页。

《白板》这本书获得了哪些奖项和提名?

它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并被提名普利策图书奖,还登上了亚马逊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史蒂芬·平克通过哪些学科的研究推翻了白板说?

他通过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这四种学科的研究推翻了白板说。

平克如何看待白板说在道德上的意义?

他认为白板说并没有成为确保平等公正的武器,反而成为了为恶行开脱的工具。

平克认为人类的认知局限是由什么决定的?

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局限是由大脑决定的,而非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

平克如何解释人类苦难的根源?

他认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在于人性中固有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对待亲属和非亲属的不同态度。

平克如何看待基因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他认为基因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远大于后天的教育和家庭环境。

平克如何解释人类的暴力行为?

他认为暴力是人类大脑设计构造的一部分,源于竞争、缺乏自信和荣誉感。

平克如何看待男女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男女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生物学,而非仅仅是社会文化的结果。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白板说”的起源和核心思想,追溯到洛克、卢梭和笛卡尔的哲学观点,并分析了启蒙时代背景下白板说兴起的原因和社会意义。
  • 白板说认为人天生是一张白纸,所有的能力和性格都来自于后天经验。
  • 洛克、卢梭、笛卡尔对白板说的不同解读。
  • 启蒙时代背景下白板说的兴起与社会意义。

Shownotes Transcript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