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娟:在阅读《简约至上》的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身在用户体验关注上的误区。过去,由于长期处于产业环境中,我更关注技术架构和业务逻辑,而忽略了主流用户的视角。这本书提醒我应该从小白用户的角度审视设计,并与团队达成共识,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
重读专业书籍能带来新的收获,因为自身阅历和心态的变化。
在设计评审中,我们容易陷入关注专家型用户的需求,忽略主流用户。专家型用户需求可能不适用于主流用户,设计应专注于主流用户,在满足主流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满足部分专家用户需求。满足专家用户需求能提升产品上限。
用用户故事描述用户体验,能提升团队共识。设计要避免让用户感觉自己很蠢,要让用户有掌控感,并不断放大这种掌控感。
优秀的设计能将复杂的功能包装成简单易用的形式。
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对用户体验做了很多妥协,视角偏离了主流用户,这需要反思。
设计时要考虑比设计本身更大的环境,跨界设计的创意来源在于考虑产品所处的环境。
好的设计会消失,用户只感受到目标达成的流畅。简单不是做减法,而是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
在设置目标时,要瞄准最极端的目标,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敬哥:设计应聚焦主流用户需求,快速完成任务,易于操作,结果可靠。
专家型用户画像特征:爱探索、乐于探索复杂功能。主流用户主要关注目标达成,探索欲不强。
“删除”是简约设计的核心策略,遵循奥卡姆剃刀原理。做设计时,要思考“为什么要保留它”,而不是“为什么要删除它”。设计师心中应始终有“删除”二字,避免设计过于复杂。
当“删除”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组织”、“隐藏”和“转移”策略。“组织”策略:将相近的功能整合,减少复杂度。“转移”策略:将功能转移到其他设备或界面,简化主界面。“隐藏”策略:渐进式地展现功能,避免一开始就吓倒用户,遵循登门槛效应。
“转移”策略可以理解为分工的变化,AI 的出现是一种复杂度转移,可以理解为工作量的迁移。
不必拘泥于这四个策略,重要的是简化设计。
好的设计会消失,用户只感受到目标达成的流畅。简单不是做减法,而是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
学委:设计师的理念和方法论至关重要,《简约至上》提供了一种方法论。
阅读《简约至上》让我反思自己在用户体验关注上的误区。重读专业书籍能带来新的收获,因为自身阅历和心态的变化。
设计要面向特定用户,书中将用户分为主流用户、随意用户和专家用户。
简单意味着用户有掌控感。设计中要不断反问自己,放大用户的掌控感。
电影创作是从外向内构思的,先设置环境,再添加角色和情节。优秀的电影创作,会提前做好场景和角色的分配。
设计要考虑使用场景,避免增加无用功能。“隐藏”策略的风险在于用户可能发现不了隐藏的功能。APP 的注册登录功能应该隐藏在合适的地方。
元素的视觉优先级会影响用户的注意力。微信“发现”页是组织策略的优秀案例。
在追求极致体验的过程中,设计师的坚持非常重要。
这本书强调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出发,逐步挖掘用户深层需求,并向团队宣导设计理念。
好的设计会消失,用户只感受到目标达成的流畅。简单不是做减法,而是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