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学领域品味人文历史深入科学科普哲学心理的奥妙思辨让杨照谈书成为您探索知识世界的指南欢迎收听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以台北恐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我是杨赵在今天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刘守刚他所写的何以帝国书名有一个副标题叫做跟着前走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史从国家财政的角度我们会看到什么样不同的
中国的历史而且倒过来也可以藉由我们对于中国历史上国家财政变化跟发展的认识让我们进一步的对于现代国家这非常复杂的政府财政还有中央地方财政划分乃至于总预算决算等等这些有关当下现在我们会关切的议题得到了一些知识上的基础
对于财政来说,从传统的财政到现代财政,刘守刚也就特别提到了中间一项关键变数,那就是货币。他告诉我们,在古代财政当中,食物财政的地位非常重要。对财政来说,食物运行方式的好处是能够适应战争的需要,男跟女之的家庭上缴的粮食和纺织品。
可以直接供应军需此外对农户来说自己的出产不需要经由市场转换而让商人剥削这么做十分方便还不会让中间商赚差价但是食物财政在运行的时候无论是运输仓储调配
都远不如货币来得方便因此除了个别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的财政运行还是会在实物财政的基础上尽力使用货币单纯从财政来说使用货币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增加财政收入国家发行货币形成的购买力减去货币制造成本之后的差额
这是财政收入这样的财政收入有两个可能的来源一个是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由此就得到了垄断利润另外是政府强制规定的货币购买力如果超出市场认可的购买力这个差额就等于已经先增了一道税收
第二点好处:进行经济和社会管理,用国家发行的货币代替市场自发所产生的货币,可信度高,可以减少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国家也可以利用粮食、商品、金属货币轻重等相互之间的关系,调节生产和流通。
比如粮食在帝国时期非常的重要那国家就可以借由仓储粮食和调节货币发行来稳定粮食的价格因为粮价稳定其他货物的价格就跟着稳定下来在古代这样的管理智慧就被称之为叫做轻重之术
第三项好处那是实行国家储备在古代产生当中无论是为了要完成时间上的再分配这一年当中维持清黄不结季节跟粮食收获季节之间的平衡在不同的年份之间维持丰收年份和欠收年份之间的平衡要不然为了要完成空间上的再分配就是在不同地理空间当中调配物资和产品
财富这都必须要进行必要的仓储在保证基本食物仓储量的前提底下财政上进一步出厂价值高容易转移而且不会变质的货币显然就一定比储存容易腐烂损坏不好运输的粮食或纺织品等就更有优势了货币材质的运用对于古代财政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
除了在早期可能使用过贝壳等材质之外多数时候采用的都是金属货币而金属货币又选择过铜、铁、金、银等
等材质最后也看到使用纸币、银铁这种鉴金所来铸币在第五世纪也曾经出现过比如在宋代的四川地区但使用时间跟范围都很有限在元代以前国家发行的货币大多是以铜作为材质
在财政上,由于铜矿发现不易,开产能力有限,铜币的铸造成本比较高,所以国家获得的财政收入并不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流动量越来越大,铜币又因为笨重低值,而不适合继续充当交易媒介。
在两宋期间民间创造出携带方便的纸币以便作为媒介低成本推动商品交易活动后来国家接管了纸币的发行财政上也因为制造成本低而获得发行收入
在元代纸币一度成为商品交易的主要手段在回买工田掠夺性税商在南宋末期跟元代国家都靠滥发纸币来增加收入到了明朝初年政府也曾经大量发行纸币保钞由于帝国的执政者缺乏准备金也缺乏纸币发行量等金融知识
更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约束自己滥发纸钞的冲动所以纸钞往往后来就变成国家掠夺民众财富的工具而金或银因为它的自然特性比如价值贵重而且相对稳定易于保存、携带、分割等就比较适合作为货币
但在中国的地理空间当中金银的出创并不丰富所以在古代早期金银并没有成为主要货币不过按照史书记载西岸时期盛行黄金但到东汉时黄金量急剧减少东汉黄金的大量消失在财政金融史上被学者称为一个谜到今天并没有特别好的解释
在帝国早期金银作为支付手段用的很少只有在大宗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当中使用到了宋代由于经济发达而铜钱过于廉价所以金银特别是白银开始在一些场合流通使用官方用
金银来收兑纸币支付录享部分承认了尤其是白银的货币持能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而且长期是粗糙的状态因此从外部主要是日本中亚来自于远自于欧洲流入了大量的金银补充了中国本土储量的不足这就是说虽然在宋代使用铜钱才是统一的财政标准
但在民间其实早已经开始使用金银中亚地区曾经长期广泛的使用银币因此在征伐中亚之后又征服中原跟南方的蒙元政权就在中原地区大量使用白银并且以此作为财政单位中原地区开始有了大规模使用白银的习惯
不过元代大量使用的货币是以白银为本位的纸钞白银也不是一开头就成为明朝的货币经历了一番曲折一开始明朝是实物财政基本的单位是粮食蛋同时明王朝还曾经发行宝钞作为货币并且禁止民间用金银来买卖货物
只能够用金银来换宝钞可是后来因为宝钞滥发到了 15 世纪民众对这个紫币失去了信任而铜钱发行量又远远不足国家为了获取财政收入还主动铸造了一些劣等的铜钱因此从东南沿海这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开始
民众慢慢的就转而将白银视为主要的货币并且在商业事务当中习惯性使用银两到民营中的时候朝廷才开始不禁止民间使用金银白银于是就逐渐变成了民间交易的通用货币后来明朝发动了重要的财政改革将原来实务性的富裕折成银两来缴纳
白银就此成为朝廷的通用货币而之所以能够发动这样的财政改革主要的原因是透过长期海外贸易流入了大量的白银到这个时候有了一定的续期在这方面西班牙人帮了大忙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殖民地掠夺来的白银经过马尼拉、澳门贸易中转大量流入了中国
此外日本开采的白银也经由贸易流入了中国这段时期大致每周白银产量的一半日本白银产量的大部分都流入了中国
根据学者外名的研究,光是 1570 到 1644 这 70 多年之间,美洲白银可能有 4-3 万吨流入了中国。于是,赋亦折影改革,又更进一步促进了美洲和日本白银的流入。
换句话说依靠境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明代中后期帝国建成了货币化财政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作为小额单位的铜钱仍然在民间大量使用而朝廷也仍然以粮食的弹数作为财政的基本单位到了清朝才不再以粮食弹数而是以白银作为财政的基本单位在货币发展的基础上
资本跟金融机构也就跟着有所发展经营银钱兑换还有借贷业务的钱庄在明朝开始大规模的产生并且在清代大为流行不过钱庄的月利率经常达到 3%到 9%这就说明资本仍然缺乏白银货币化并没有带来资本的深化也没有发展出有效的货币金融机构和资本
和资本市场白银货币化的完成对于明朝帝国发展影响深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贵金属白银成为流通盈余当中的主币除了本身具备有相对于贱金属而言的优势之外还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从正面来说相对于纸币的发行货币量这个时候取决于金属量
于是政府就丧失了垄断货币的绝对权利可以避免政府滥发货币不过从版面上来看由于波兰随经济增长程度增加货币量有可能就会导致通货紧缩进而影响了经济跟社会的发展明清两代这是货币化财政得益于全球市场中国经济也早就卷入了
全球化当中但因此也就使得货币数量严重受制于国外流入的白银量一旦外部流入的白银大量的减少就会严重影响到国内的经济跟社会发展
17 世纪美洲白银开采量锐减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因此大幅的减少而且同样这个时候日本决定限制从中国进口商品由日本流入的白银数量也跌落了流入白银数量的减少也就形成了明末经济跟政治危机重要的成因
到了清道光年间因为鸦片大规模流入而导致中国的白银不断的外流也引发了严重的危机所以大家知道的鸦片战争的爆发还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是以这个白银的现象作为背景的要如何解决货币的问题那就必须还要更进一步的现代化出现现代国家当中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还有自闭发行制度等在那个时代就只能够依赖不是那么可靠的白银我们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继续聊
感谢你去收听扬州短书本节目以台为我们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是刘寿刚所写的何以帝国跟着前走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史从国家财政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了
什么样的帝国历史变化呢其中就提到了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化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那是关税
帝国财政要向现代转型它的关键的标志那就是关税关税的兴起过去有人把它解读为西方列强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的一个标志但是换今天的眼光来看
更多的是代表着中国财政因应外来的冲击在内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不过要了解中国的关税历史先要认识一位英国人他的名字是 Robert Hart
贺德他重要在哪里因为晚清时期他任职总税务司主管中国的海关长达 49 年从西元 1861 年一直到
清朝最后的 1910 年他去世之后还被清朝政府最封为太子太保在赫德任内每年关税收入从白银 400 多万辆一路增长到 4000 多万辆从占财政收入不足 10%增长到占超过 30%赫德主管底下的海关不但为环境国家运行和应用
洋务运动提供了资金资源更重要的他为当时的中国人树立了现代财政管理的标杆赫德管理的近代海关成为最有效率最少贪污的官僚机构在当时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奇迹他为什么能够做得到除了赫德个人的能力跟平行之外后人关注到他在海关内部监控方面的有效举措
他引进了连英国也才刚刚实行 10 年的现代会计账簿还有审计制度还为海关的职员提供了高额的薪水以及丰厚的养老金更重要的赫德自觉的从代表现代文明的英国那里吸取了制度经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将政治跟行政予以分离
或者是说将负责政治的政务官和负管理责任的事务官予以分离在赫德管理底下的中国海关是专业的行政机构所有的职员都是事务官凭借他的业绩跟能力对赫德负责也由赫德来决定他们的升迁跟降职不受其他人干预而赫德个人在
在政治上对任命自己的清政府总理衙门负责可以去职但只要他在职期间他就不受他人影响
这样赫德主管的海关机构就拥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权力不像帝国其他官僚部门那样上下相为大小相克似乎谁都能够向机构内插一脚谁都能够想办法来敲主杠此外赫德的海关还受到比较严格的外部监督这媒体定认
盯着他依靠海关税要来还债的债务人也就是清政府还有债权人代表那是西方列强领事馆也都在盯着赫德的机构赫德主管下的海关他们所收的关税是晚清财政转型的标志为什么关税这么重要呢我们先要了解关税的兴起关税不是突然出现的
在帝国时期实际上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至少从战国时期开始帝国就对国内流通的货物征收内陆关税在唐宋之前也就出现了专门的机构那就是士博斯在港口对进出口货物征收海贸关税到清代乾隆年间之后由户部跟内务府分别代表国家财政
和皇家财政借助于有垄断特权的广州十三行从海外贸易获取财政收入在晚清海关税之所以特别兴起外因是国家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使得关税收入自然的增加内因是国家在生存危机状态不断的向工商业寻求增加财政收入清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西元一八四二年签订
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清政府就设置了管理金主公贸易的税务司署称为新官或洋官与此相对仍然在国内课程内陆关税和传税的关卡就在
就称为旧关或者是长关按照道光 23 年海关税则对于从通商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按列举法重量增税未被列举的货物则是从价逢百筹物由于绝大部分进口货物没有被列举所以海关税总体来说是从价计税进口的税率大概是 5%出口税率大概 10%
由此可见晚清海关税的兴起一开始是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结果到后来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的增加货物进出口的范围跟数量也就大大的提升为了要获得更多的收入清政府后来主动开放了一些口岸于是关税的地位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咸丰十一年西元 1861 年
海关税一共收了 490 万两白银到光绪 13 年 1887 年那是 2500 万两到光绪 29 年 3200 万两
就这样海关税逐渐就成为第一大税种到民国时期依然维持如此光绪 29 年海关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 30%民国 17 年 1928 年比例是 41%
海关税虽然在帝国财政史上有税商渊源不过在晚清是很大的创新代表着现代工商税收在中国的兴起关税的新意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建立在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商品经济基础上不像帝国时期税商对于商人贸易商品筹资
抽税那样针对的是自然经济跟手工业经济商品的数量跟等级这个时候都不可同日而语了比如说像囤期这样常见的帝国时代的商业手段在现代就几乎没办法用了因为工业产品可以及时大量的生产出来第二
那就是海关税的征税对象大多是从事巨额贸易的西方商人或者是中国商人相对于征税者来说具有很高的谈判能力因此纳税人对税收负担有比较可靠的预期再加上赫德对海关实行的是现代管理所以
关税就不太像帝国时期的税商那样成为政府盘剥民众的工具当然这个时期的海关税也有它严重的缺陷比如对进出口货物斗争关税有被现代国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关税政策海关税纳税人之所以谈判能力强
是因为他们背后有西方列强的武力支持而且关税的税则是由外国人决定海关由外国人管理这都代表了国家主权的赏识关税标志着现代工商税收的诞生还有
财政的重大转型关税的增长实际上也就代表现代工商税收在中国的兴起为什么在意税地就是对土地征税作为核心的这样的一个成熟的帝国到了晚清转而税商对于商品商人抽税这重新兴起这种方式而且采取了更新的现代形式
这跟历代王朝改革都发生于三穷岁经济史是一样的晚清以关税作为标志的工商税收兴起首先也是由外来入侵带来了巨大财政危机引发的
帝国财政没有办法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来帮助国家度过生存危机在道光年间初以税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帝国财政制度还算是成功的表现为除了个别联邦以外财政基本上都有结余可是在 1840 到 1842 的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战败
军费开支还有战争赔款就使得主要依靠填付这样的一种财政状况急转直下变得几乎年年亏空一直到 1850 年前后才有好转这是晚近财政遇到的第一次重大危机财政的危机也就意味着国家的危机在帝国时期因为缺乏现代财政的融资手段像是公债
国家也不是建立在从下而上的民众统一基础上如果没有财政资源由上而下推动整个国家就难以有效运转
第一次鸦片战争带来巨额军费还有赔偿支出而且这还只是一次可是接下来晚清政府面临了一连串的财政危机多次对外战争失败带来了巨额的军费还有赔款支出太平帝国运动的爆发在增加军费的同时又毁灭了传统的说服重地那就是江南
由此种种原因产生的巨大亏空就让清产府的财政出现了大危机为了克服这样的财政大危机朝野上下一开始还想要借由传统的减薪减资等节流措施来应对或者用传统的开源手段来解决问题例如大搞捐献 筑法大钱向地方摊派等等可是
财政危机依然持续不断而且质疑升起这就说明了这个时候的财政危机是根本性的不能够在帝国的制度框架下来解决要解决这样的财政危机只能依赖开源开源显然不可能
亦来税敌土地上没办法压榨出更多的收入了于是国家有了生存危机就只能够向工商业寻求增加财政收入而晚清这样税上的做法又有西方传来的工业革命基础还有西方商业复活的经验所以
晚清开始的这种岁商就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就标志着中国财政的转型刘守刚他的这一本《合以帝国》那就是从财政的视角来看中国是跟着前奏打开了另外的一个视角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他挑选了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之处还有杰出人物的行为来解释其中的前因后果评价他们的得失成败指出在历史深处
我们能够挖掘出来的不一样的内容同时让我们更清楚明白什么是国家财政这本书是漫游者出版的新书何以帝国感谢您的收听下礼拜一同时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