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黄金器具主要用来显示拥有者的尊贵地位和权力,因为黄金本身非常昂贵,且传世的黄金器具数量稀少,几乎为王公贵族所独有。
1969年河北定州北陵头村汉墓出土的金臂鞋高3.1厘米,长3.9厘米,重8.4克,制作精湛,融合了镶嵌工艺,展示了东汉后期金匠的高超技艺。
类丝工艺是将金条拉成细丝,精心编制成各种网状或变形的部件,再加以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常与玉器和宝石镶嵌结合,用于制作精细的金器。
硫金工艺是将黄金和水银混合制成金汞剂,流涂在金属器物的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
唐代金银器皿中的盒分为上下两部分,形制多样,用途广泛。大盒多用于盛放药物、茶、香料和其他贵重物品,小盒主要用于盛放化妆品。
1972年内蒙古伊克昭蒙出土的金牌饰牌面上压制出四郎式牛的文样,以牛的脊柱为轴,画面线条流畅,动感极强,文饰丰满,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鹿型金怪兽高11.5厘米,长11厘米,重257克,为匈奴游牧民族铸造,造型雄浑,头部有鹰嘴,双角倒八字形,尾部环形,是匈奴统治者勇猛高贵的象征。
大理崇圣寺三塔出土的金翅鸟高18.5厘米,重125克,形象威猛,是印度婆罗门教大神提施奴神的坐骑,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八部众之一,象征着破除一切障碍,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唐代的流金银仪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外壁装饰有鸳鸯、红艳、寿代等祥瑞文样,象征着相依不离、和谐美好和国运长久,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工艺的高水平。
故宫珍宝馆的红宝石梅花盆景高29厘米,盆高7.8厘米,金盆上场下脸,盆壁饰有万字帝文和寿字,盆中梅花树以铜镀金树干、翡翠小叶、红宝石花瓣、宝兰心、金蕊制成,风格富贵热烈,是专为宫中帝后寿诞特制的祝寿礼物。
在古代黄金一直都是奢侈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中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负金国在众多的文案中金器是最为震撼的这不仅因为它的材质本身就非常昂贵更因为传世的食物不多差不多就是王公贵族的专利
如果盘点一下古代的黄金用品就会发现它的实用价值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显示其地位的尊贵这些黄金器具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在考古发掘中我国都出土有哪些造型精美的黄金用具他们都采用了怎样的工艺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极尽奢华的黄金用具又标榜了拥有者怎样的身份与地位呢我是石宁海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华贵的中国古代黄金器具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辟邪佩饰在民间非常普遍,种类也很多,包含了人们祈求健康,无病无灾,平安顺利的美好期盼。其实,辟邪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还特指一种古人想象创造出来的神兽,关于它的形状说法不一,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长得像狮子,头上有独角或者双角,身上有翅膀的动物。
1969 年河北定州北陵头村汉墓出土了一件东汉时期的类似镶嵌金臂鞋高 3.1 厘米长 3.9 厘米重 8.4 克这件臂鞋制作精湛气势非常灵人即类似镶嵌工艺于一身显现出东汉后期金匠的高超技艺
类丝是古代金工最精巧的工艺之一它的做法是将金条拉成细丝精心编制成各种网状或者变状的部件再加以掐花 填丝 堆垒等手段考究的通常还会加以玉器和宝石的镶嵌
而这件金币鞋就融合了这两种技艺其工艺之繁复 做工之精细 取材之名贵非同时代工艺品所及这件币鞋形状似虎虎 左昂首迈步状前额龙起 有一独角向颅后垂卷它的眼眶突出 内箱绿松石为经张口露齿 四肢前身 同时长尾叶地
用金絲類捏成骨骼 肌肉突部和雙翼腳尾用粗金絲製成以後又纏上細絲頸前和脊背各有一條凹槽 相欠松石或紅麻腦其他部位有靈性的點綴在古代金屬工藝裝飾中還有一種"流金"的技法
硫金就是将黄金和水银混合制成金拱剂,流涂在金属器物的表面,然后加热让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物的表面。在我国古代的硫金工艺品中,陕西西安何家尊唐代教藏出土的硫金液鹿凤鸟纹银河非常具有代表性。
盒是唐代金银器皿中较为常见器型之一其形制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开启闭盒盒盖的平面有圆形花瓣形等盖顶有平顶龙顶之分盒的用途很广泛一般形体大的盒多用于盛放各种药物茶香料和其他的贵重物品而形体较小的则主要用于盛放化妆品
陕西何家尊教藏出土的这件刘金义鹿凤鸟纹银河高 2.4 厘米直径为 5.6 厘米重 62 克在河盖中心赞客有一只口弦寿代的代义平角母鹿环绕以一周连心结周围是八朵连叶忍冬组成的十六花结河底中心是一只咸寿的凤鸟周围是连心结合八朵忍冬花结
河岩是流云飞鸟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花纹平站 纹饰流金这个河流金的特点是在纹饰流金全部完成以后盖面主纹又加流了一层所以银河盖面较河底河岩流金层更厚 更加突出这应当是有意为之
此外鹿的发音与凤鹿的鹿相近是官职和财富的代表鹿本身还是中国古人想象的瑞兽麒麟的原型所以鹿自然就成为人们祈求升官发财试图顺利腾达的吉祥物是人们求鹿的祈愿图形
下面我们把目光转向内蒙古 1972 年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蒙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狼式牛纹金牌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金牌饰牌面上压制出四郎式牛的文样以牛的脊柱为轴中分画面四郎两两成对对称分布于左右
画面线条流动动感极强文饰丰满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此外在内蒙古出土的这种野兽风金饰牌还包括厄多斯市东盛区出土的虎兽咬豆纹金饰牌长 13.8 厘米宽 7.95 厘米饰牌由黄金模柱而成图案主题为一只猛虎按住一兽做吞噬状
还有厄尔多斯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时期虎形金饰牌图案主题为蒙虎捕食野兔在阿鲁柴灯幕中出土的蛇纹金饰片上是双蛇纠结纹在伊蒙西沟畔出土的用金片垂叠成的高浮雕握羊形金带扣等等除了这种现实的动物形象之外北方民族还创造出了神奇的动物神兽
鹿 熊鹰 猛虎等这些动物被先民们重新组合就产生了新的动物神兽厄尔多斯市准格尔齐出土的战国时期怪兽文金饰片金饰片中有集鹰嘴 狼身 羊角鱼一体的怪兽为欧亚大陆西部阿尔泰地区游牧人的神灵
这种神兽不禁让人想起希腊的格里芬都是艺术家们头脑中神奇形象的拼接组合匈奴的金虎鸟纹金饰牌在虎头上附加火焰状鹿角纹外围八鸟附于鹿角之上可谓威风到了极致
而这些创作出的怪兽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奇特的是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鹿型金怪兽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金器高 11.5 厘米长 11 厘米重 257 克 1957 年出土于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匈奴墓金怪兽为原雕鹰嘴瘦身头生双脚如鹿
还眼耳大直立弧形双角做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各四叉 叉端各有一只浮雕怪兽头像兽尾环形同样以怪兽头像为指兽身是云纹和长毛纹这件鹿形金怪兽是公元前三世纪由北方匈奴游牧民族铸造的器物为纯金质 垂叠成型怪兽造型雄浑其特
关其用途像是冠冕的鼎式当时匈奴某位王或者部落酋长生前所带的匈奴首领都是武将这只神奇威武的怪兽金鼎是匈奴统治者勇猛高贵的象征这样的怪兽形象也曾见于内蒙古准戈尔齐西沟畔匈奴墓出土的金片图案可见不是工匠的即兴之作
有学者推测说这种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怪兽形象应该与神话传说有关北方有神兽南方则有神鸟在苍山尔海之间在云南大理城北大约一公里处矗立着著名的崇圣寺三塔
1978 年到 1980 年重生寺三塔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在清理千寻塔塔基和塔顶时发现了南赵大理国的重要文物 680 多件其中的银流金香珠金翅鸟最为引人注目银流金香珠金翅鸟高 18.5 厘米重 125 克
这只金翅鸟做鹰首瞪目怒视头顶是有羽冠颈部及尾部曲起展翅欲飞双足栖息于连座上围羽做火焰状上相有五粒水晶珠颈下和鸟身相接触原相有三粒水晶珠出土时已经脱落了这个金翅鸟头部比例夸大嘴下沟眼角上扬面目凶猛
双翅上扬仅以一小莲花支撑身体重心设计精妙双翅向上弯曲颈 尾 拱起似有飞升之感形象威猛雄健神性十足这只金翅鸟泛名叫加罗罗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大神提施奴神的坐骑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护法八部众之一根据佛经记载此鸟赤和金色故名金翅鸟
两翅相距 360 万里 驻于须弥山下层 常取龙为使它的形象在敦煌墨高窟 云冈石窟等都有所见在克兹尔迁佛洞的描绘中 金翅鸟也有多种形态有时它是一个身体长着两只头的鹰两只头分别向两侧张望 每个嘴里都咸着一条或两条舌
有时它是人面鸟身 头戴宝冠 眉毛紧皱 眼神凶恶嘴是长长的鹰会 一对翅膀张开着随时准备飞翔而有时它又是鹰手人身 叼着数条蛇但是以金质制造的金翅鸟还是相当罕见的金翅鸟以龙为食据佛经记载 每天十一大龙及五百小龙
金赤鸟常出现在佛像的背光当中常用来比喻佛具有慧眼能观十方世界五道众生佛法可以破除一切障碍所向无敌根据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李元阳所著的《万历云南通志》记载重生四三塔各柱金为顶顶有金棚是传龙性静塔而未棚大理就为龙则故以此镇制
大理古为泽国 洱海时常淹没村庄农田 人民的生活极苦百姓认为这都是邪龙作怪造成于是就有求蓬扶龙治水的神话人们便筑金翅鸟立于塔顶或藏于塔内以镇洱海中的龙妖水怪消除水患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建筑年代众说纷纭多数认为建于九世纪南赵宝河时期
维修重生寺三塔时与金翅鸟同时出土的文物中其中三件有纪年刻文的铜片、铁片均是 11 到 12 世纪的由此可知金翅鸟也是在这个时期制造的它不仅代表了大理国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水平也是大理地区独特宗教现象的体现
同样是在刘金义陆凤鸟文银河出土的河家村还有两件刘金银仪也非常精美和珍贵仪是一种成水器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商周贵族们在祭祀宴饮登场和以及宴前饭后要行卧灌之礼
卧罐之礼中的卧也就是用仪往手上浇水罐则是洗手洗脸盘则用来承接用过的水盘与仪配合使用是贵族们行卧罐之礼的重要器皿战国以后奉仪卧罐之礼渐渐废除仪和盘也仅仅作为食用器而非礼器但是从何家尊教堂出土的流金银仪等物来看
奉夷卧贯之礼在唐代仍有一村何家村教堂出土的这两件琉金银仪一件是琉金鸳鸯红艳纹银仪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 8.4 厘米口径 20.2 厘米整体为深腹碗形口沿向外展开底部较平坦
略微外皮一侧口沿下有半圆形开口焊接着槽状短流接口处细致紧密精密度极高体现出了唐代金银成型工艺和焊接技术的高超水平银移的内壁和外壁都经过反复多次的抛光打磨再加上长期使用所浸润所以光滑润滋
外壁中央区域装饰一周花纹三组阔叶折枝花与三组成对瑞鸟相间排列三组阔叶折枝花造型各异三组成双的瑞鸟也各不相同有并肩矗立的鸳鸯有回眸对视的红燕有低头闲置的雀鸟形成节奏上的相互呼应另一件流金红燕贤寿纹引以外壁中央区域装饰一周红燕贤寿带和折枝花纹
这两件银衣造型工艺还有装饰风格一致外壁装饰的鸳鸯红艳寿代都是唐代常见的祥瑞文样红艳鸳鸯象征着相依不离似是有序和谐美好寿代象征着国运长久人长寿装饰在皇室大寺宗庙时使用的礼器上应该是顺理成章
西周时期形成的这种贵族礼仪一直保留到唐代既可见周礼影响之深远也可知唐代对传统礼制的继承从奉仪卧冠之礼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喜遇上的一些礼节与喜遇相关的还有薰香薰香自然离不开薰炉在今天山东的青州博物馆就陈列有一件明代流金鹿端铜薰炉
在我国古代创造的神兽中,鹿端与辟邪一样都是祥瑞之物。据《宋书·福瑞志》记载,鹿端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青州博物馆所藏鹿端熏炉的盖和炉身何为一怪兽形?盖为兽头,炉为兽身,盖与炉身有轴连接,开合自如。
薰炉为独尾 昂首 张口露齿颈部是短宗一周 深成球形 四足直立尾部弯曲成钩状 气身是云纹头部和尾部的毛发皆张扬上翘 显得气势宏大香炉内可注存香料当点燃时香气从路端口中冉冉升腾这件薰炉设计精巧既实用又有某种辟邪的神秘色彩
专门陪伴明君的路端在金气十足的紫禁城里当然也有一席之地作为黄金陈设品最集中的展示地紫禁城里金制品可谓是无处不在在故宫珍宝馆陈列有一对由黄金打造的盆景非常的罕见珍贵一个是银盆金铁树盆景一个是银盆金桃树盆景
金铁树盆颈通高 27.8 厘米其中盆高 7.8 厘米花盆为银垂叠六方形盆外壁每面都会有神仙传说图案分别为王母仙嫁老君炼丹仙女彩桃老子成牛童子献兽慢剑偷桃这六幅画皆与延年益寿之意相关盆中所植金铁树树干垂叠成 S 形胡蛆有志
铁树通体装饰有鳞片树顶呈圆盔状 镂空 12 个孔洞每个孔洞均插入枝叶正中一枝上以金丝绕成弹簧状连接五只金鞭斧 摇颤欲飞金桃树盆景通高 29 厘米 盆高 7.8 厘米在同样的银盆正中有一棵金桃树
桃树主干以金皮垂叠成型树上香叉汗阶三大主枝树枝上的每枚叶片都占有叶金桃花则以金片为托嵌红宝石为花瓣珍珠为花蕊桃树的果实易经汗阶表面赞克鱼子纹及团兽纹
树干进顶处又以金丝固定四只蝴蝶蝴蝶以金片为翅翅下又做出身体以金丝弯成足 触须 口等部位精巧生动加上下腹具弹性的金丝稍惊一动 摇曳生姿似翩然飞舞 匠心别具
在皇室的盆景中,紅寶石梅壽長春盆景則用金盆打造。金盆上場下臉,略呈斗形,盆壁上讚客的萬字帝文和壽字氣派豪華,光燦奪目。盆中的梅花樹為銅鍍金樹幹、翡翠小葉、紅寶石花瓣、寶蘭心、金蕊。樹下陣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胡石嵌寶石靈芝,
玉叶珊瑚珠万年青点翠叶玛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生机盎然错落有致梅花瓣所用红宝石一共达到 284 粒一束晶莹的红梅与碧绿的翡翠叶相衬托又与灿烂的金盆相辉映再加以清雅的胡石和花卉小景其风格富贵而热烈
这款红宝石梅花盆景应该是专为宫中帝后寿诞特制的祝寿礼物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一套庞大的仪仗制度并且被后世所继承随着中国古代皇权的不断加强这套制度也愈发严格细腻金器作为皇权的象征自然在仪仗制度中不能缺席
现在传世的大多数做工精湛的金器均出自皇家贵族代表了古代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都是实打实的奢侈品由此可见金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石宁海欢迎您在总台多个新媒体平台收听环球资讯广播的节目或参与互动
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客户端随时收听节目关注总台环球资讯微博了解更多国际热点本期节目选编自国家人文历史原作者黄金生编辑海宽制作小蕾陈思年监制蔡耀远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