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新渡户稻造早在1900年,用英文写成出版的《Bushido》——《武士道》。这本书就是在解释在日本有武士,可是在日本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武士有一种共同的文化,有一种特殊的道理。这些特殊的道理,它有各种不同的思考,它有各种不同的观念,更重要的是,有各种不同的价值来管辖武士如何成为一个武士,或者是如何用武士道的方式而活着。 之前讲到了书中所提的泷善三郎的故事。泷善三郎他在面对外国人,外国人逃跑的时候,他竟然继续对他们开火,这就明摆地违背了武士道。在书里面,新渡户稻造也就解释了,有一种叫做“武士之情”或者是“武士之怜悯”、“武士的仁慈”。武士的仁慈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当你握有生杀的权力作为你的后盾,所以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战败者,你如何对待弱者,你如何对待被践踏者。所以在这方面,新渡户稻造告诉我们日本的武士道,他们是禁止一个拥有强大权力的人,然后,你去追杀战败的敌军,然后对于敌军残酷的。这才是泷善三郎他之所以坦然面对自己切腹自杀的时候,他认定他违背武士道所犯下的错误。 所以在这里,新渡户稻造另外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热爱日本艺术的人,会经常看到有一幅僧侣背向前方骑牛的图像。这个骑牛的人,他曾经是一个在战场上面极为英勇,然后杀敌甚多的一个战士。在西元1184年,京都外面叫须磨的海边,须磨浦就发生了一场足以左右日本历史的惨烈的战事。这个战事,这个时候,这个人发生了一场足以左右日本历史的重要的战事,这个人叫做熊谷直实。这个熊谷直实,在战场上面他追赶一个敌军,交手一回合,他用他的力量、他的巨腕把对方给抓住。在这种状况底下,对方已经被你抓住了,这个战场的规矩,反而你不能够杀人,除非这个被打败的这一方,他的能力、他的阶级跟战胜的这一方是相当的。所以,你先得要知道在你的手下败将是谁。如果这个手下败将跟你在力量、还有在阶级根本不对等的话,你不能杀他的。 所以这个时候,熊谷直实就问,问这个手下败将他的名字,但是对方竟然不说。所以,熊谷直实把他的头盔摘下来一看,像个小孩一样,他白色的脸孔上面,竟然连胡子都还没有长出来,所以熊谷直实就惊讶地替他松了绑。这个松绑呢,还帮他站起身来,然后因为年龄的差距,所以熊谷直实用一种像是爸爸一般的口吻说:“走吧,年轻人,回到妈妈身边去,我熊谷的刀,绝对不愿意沾上你的血。在其他的敌人来到这里之前,快逃!逃得越远越好。”但是这个时候,这个年轻的战士,他却拒绝离去,并且要求熊谷直实就是——杀他。因为他觉得在被抓到了这种情况底下,然后竟然没死,这是最丢脸的一件事。 熊谷直实那时候年纪已经大了,他已经有着苍苍的白发,在他苍苍的白发上面,闪亮着森冷的刀光。这把刀曾经夺去了许多人的性命,但是过去一直都是非常坚强的心,这个时候却退缩了。他在脑海里面突然之间闪过自己儿子的那个模样。他的儿子也在这一天,随着号令,武士的儿子也是武士,所以上战场,他儿子也上战场了,去试自己还没有成熟的武艺。所以这个时候熊谷直实,这位老武士他强壮的手臂开始颤抖,倒过来,变成他乞求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赶快逃。但是对方不愿意听从自己的请求。另外,他——同袍,也就是同样阵营里面的其他武士快要逼近过来了——他就叹了一口气,说:“哎,如果你被抓住了,你会丧命在比我更低贱的这种对手的手下。”所以他就只好祈求上天,接受这个年轻武士的灵魂。刀光一闪,他就把这个少年的头给砍了下来。 战事结束了,熊谷直实回来,这个时候,他看破了所有的这一切,他卸下了盔甲,他去剃度并且披上了僧衣,他出家了,把他的余生投入在到处游方。但是他给他自己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原则,他发誓他再也不会背向日落之处,也就是极乐净土所在的西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种背向牛头骑牛的那个景象。因为如果牛,他要走的方向是往西走的话,因为他发誓,他绝对不会背向西方。所以呢,他就必须要倒过来走,他就必须要倒过来骑牛。 所以因为这样,在日本崛起的过程当中,新渡户稻造也就特别地告诉我们,例如说,日本人早已经习惯在战场上面,应该要为战败的敌人治疗,甚至早于西方欧洲的《日内瓦公约》如何规范战场上面的仁慈。而且,在这个日本武士,对于武士阶级的教育跟训练,你不能光是只有武勇,你还要有仁慈,你还要温柔。所以他就引用了一位白河藩的藩主,在随笔上面所写下的,说:“虽然在夜色的无声看顾底下,蹑步地来到你的枕边,切莫驱赶,而要加以珍惜。”珍惜什么呢?什么样的东西会在夜色旁边偷偷地到武士的枕边呢?那是花的芬芳,那是远处的钟声,还有雾夜里的各种不同的虫鸣。武士要去感受到这种自然的美好、跟自然的温柔。 还有他说:“对于有一些,有三样事情,作为一个武士就算你觉得不愉快,你都必须要原谅。”什么样的三样事情,非得原谅不可呢? 第一个是把花朵吹乱或者是吹掉了的风。看到这么美的樱花树,但是一阵风吹过来,但樱花就这样被风给吹落了。你很气恼,但是你必须原谅这样的风。 还有,隐去月色的云。在那里看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美好的月光,但是一朵云飘过去就把月给遮住了。你也很气恼,但你只能够原谅。 另外,就是除了这种自然的无奈之外,另外还有向你刻意挑起争端、争论的人,不要跟人家争,他爱怎么样,你就原谅他。因为这不是武士应该学习或武士要会的,武士要能够做的就不是去跟别人争论。 新渡户稻造接着也就告诉我们,因而对于武士来说,武士的教育、武士的训练,要训练你如何沉静,要训练你如何武勇?。 相对地,知识如果单纯只是知识,对于武士来说并没有那么样地重要。如果你光是只是学到的,武士道追求知识不应该是为了知识的本身,知识是作为获得智慧的手段。如果你不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真正目的的人,就会被轻视。那就是表示,你只是一种能够写诗歌,能够写格言的一种机器。知识应该要跟生活当中的实践达成一致。所以,武士道背后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思想跟哲学的来源。那是阳明学,来自于王阳明。 这里面我只是简单地跟大家稍微补充一下,在日本历史上,尤其是在江户时代,在德川家的官方意识形态教育当中,是以朱子学作为它的核心的。不过,为什么到后来会有幕末各种不同的纷扰,因为许许多多武士,他们相对是不服从或看不起朱子学的。他们就偷偷地受到了这个时候,传到日本的王阳明的哲学,阳明学的影响。而阳明学跟朱子学最大最大的差别也就在于,王阳明对于自我内心,对于那种良知跟自我体会的那种感受的重视,跟朱子学强调要有各种不同的伦理,要有各种不同外在的义理来帮助你变成对的人、好的人。这中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武士道当中非常强调一个武士要有真诚。真诚就叫makoto 。“诚”是对自己忠实,对自己忠实,不欺骗自己,然后你才能够不欺骗别人。在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的情况底下,一个武士才能够达到跟庸俗的庸众,跟其他的农夫不一样的一种人格的高贵性。所以对于新渡户稻造来说,武士这不是一个社会阶级,它是一种必须要经过自我修炼,以及服膺于自我修炼的种种原则,所以你才能够散发出跟你的身份相应和的,那样的一种高贵的行为跟高贵的价值。 然后,我前面也跟大家讲了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武士道有相当大的帮助。不过,毕竟新渡户稻造他自己出生于武家,又是针对西方读者所写的书,所以他对于武士道的种种的说法是来自于他的理想化。武士道,它有它理想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要知道武士道的理想一面,我们可以来读新渡户稻造的这本书。当然,如果你要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武士道的真实的话,那恐怕这本书就只是帮你带个头,你得去找另外其他的知识的来源了。 介绍给大家,推荐给大家,新渡户稻造的经典作品《武士道》。感谢您的收听。 “杨照书话”系列节目由杨照和方所联合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由方所剪辑和编写而成,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