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特辑 总编看两会 | 杨宇东: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指标“新高”与政策“落地”

特辑 总编看两会 | 杨宇东: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指标“新高”与政策“落地”

2025/3/6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宇东
Topics
杨宇东:我认为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并非易事,它反映了中国经济在抗风险、惠民生、保增长的需求。这是一个外部需求,只有这样的速度才能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关注可能性,仅仅有美好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做到。这些年来,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给了我们一定的信心,因为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有很多增长的需求。只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依然存在。因此,我认为追求5%的增速目标,虽然艰苦,但仍是一个积极信号,也是提振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新高”的数字,反映了政策力度的加强和结构的优化。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规模巨大,这些都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比去年更大,效果也更好。这些政策可以更直接地解决当前经济中的难点问题。CPI目标设定为2%,考虑到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转型复苏过程,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其深层考虑在于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从而促进消费。促消费的前提是民生,要将更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例如提高社保水平、改善农村医保等。将资金更多地投向人而不是物,在短期内能够更快地提振消费、刺激经济和提振信心,长期来看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的长期政策信号在于政策落地和改革推进,解决结构性问题。当前更重要的是关注政策落地,将政策从最初的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同时,还需要关注改革,例如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等,解决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等结构性问题。只有通过这些改革,才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和方向。

Deep Dive

Chapters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引发广泛关注。本部分探讨了设定这一目标的背景、挑战和意义,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面临的风险,并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
  • 2025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
  • 目标设定需要艰苦奋斗才能达成
  • 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兼顾抗风险、惠民生和保增长

Shownotes Transcript

《总编看两会》栏目邀请数家知名财经媒体总编辑,聚焦2025两会财经热点,解读最新宏观政策,分析把握中国经济脉络 本期《总编看两会》节目邀请到了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 ,深入解读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他强调,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的“新高” 不仅反映了政策力度的加强,更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和对市场的积极引导作用。此外,他还提到,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尤其是加大对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将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信心,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他同时认为,政策的落地和改革的推进是未来的关键,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诸多改革举措将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45 5%经济增速释放积极

02:15 财政赤字和CPI数字的确定对改善市场预期意味什么?

04:23 “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背后的深层考虑

06:15 长期的政策信号

视频指路→总编看两会丨 杨宇东: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指标“新高”与政策“落地”)

播客编辑:阿贵

监制:yoiyo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