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中秋特辑 | 从“60后”到“00后”,谁是“地铁族”主力军?

中秋特辑 | 从“60后”到“00后”,谁是“地铁族”主力军?

2024/9/15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地铁视频博主
孙娟
沈从乐
蔡圣玥
Topics
孙娟:从交通调查数据来看,80后更倾向于开车,90后及以后的年轻人更依赖地铁出行,这反映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年轻人更追求低碳环保,也更注重地铁的低成本、准时和便捷性。地铁出行也影响着年轻人在工作和居住地点的选择,改变了城市居住的平衡。 沈从乐:地铁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通勤工具属性,它与城市商业、文化、艺术等多方面融合,例如地铁上盖的商业综合体,地铁站内的艺术展览等。地铁站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也使得‘出站即达目的地’成为可能。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也涉及到效益回收问题,TOD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蔡圣玥:作为一名地铁视频博主,我发现地铁视频中,关于换乘体验的吐槽、车站周边商铺的回忆以及带有故事性站点的视频都非常受欢迎。这反映了地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地铁与城市文化、个人记忆之间的联系。 地铁视频博主:我更关注地铁站空间的公共艺术和室内装修,并通过视频分享给粉丝。春节期间拍摄的地铁视频,展现了乘客不同的精神面貌,增添了年味儿。 孙娟:未来地铁规划应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关注不同客群需求,例如年轻人对文化、艺术、绿化空间的需求。站城融合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结合区位、客群和场地气质,差异化看待,不再有固定模式。都市圈轨道交通应分层讨论,高铁和地铁各有侧重,城际交通需要大站快车,打通城际交通壁垒。 沈从乐: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主干网络,对城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塑造起到了很大作用,改写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上海许多地铁站附近都有全家、星巴克,体现了地铁与商业的融合。地铁上盖模式是解决地铁效益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拉动周边土地价值升值。TOD模式方便市民,地铁站点周边功能叠加,实现‘出站即是目的地’。 蔡圣玥:希望TOD综合体增加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和绿化空间,让城市面貌更贴近自然。90后和00后年轻人以地铁图理解城市,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时会将地铁站和周边设施强绑定。 地铁视频博主:希望地铁能够进一步的和我们的生活在融合的过程当中,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不仅仅是通勤的功能,它能更加是让我们能够去享受一个城市的美好。多元便利、创新。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探讨了地铁换乘的常见问题,以及乘客们在换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吐槽。通过对地铁视频博主“欧甘纳”的采访,了解了换乘体验在网络上的热度和讨论度,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 地铁换乘体验是网络热门话题,尤其是一些换乘路线复杂、耗时长的车站。
  • 乘客们喜欢吐槽地铁换乘的负面体验,例如龙阳路站的超长换乘通道。
  • 地铁换乘体验也包含积极方面,例如在节日期间,地铁站的年味氛围。
  • 地铁的便捷性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让市民能够更方便地前往各处。

Shownotes Transcript

Translations:
中文

望明月 思故乡 第一财经。

中秋 特辑。

聊聊 热爱 城市 的 理由。

热爱 城市 的 旅游 系列。 今天 我们 和 大家一起来 聊 的 是 关于 地铁 与 城市之间 的 关系, 让 爱上 城市 又 多 地铁 这样的 一条 理由。 其实 我们 每天 大家 都很 明确, 城市 当中 穿行 的 这个 地铁 都是 承载 着 不同 人的 需求 和 不同 人的 梦想, 奔向 每一个 一个 又 一个 的 终点站。 在 完成 了 他的 这个 梦想 之后, 又 载 着 他 可能 回到 了 自己 温暖 的 这个 家, 每天 就这样 穿梭 不停。 你是 一个 地铁 的 爱好者, 我不知道 你 究竟 爱好 到 什么 程度。

我 一般 不会 将 地 以 地铁 名 来自 狙, 我 更多 的 会 去 关注 在 这个 地铁站 空间 里面 的 一些 公共 艺术, 也可以 说是 一些 室内装修 之类 的 东西。

你的 粉丝 通常 会 在 你的 这个 作品 下面 会 怎么说呢?

如果我 的 这个 视频 主题 是 公共 艺术 的话, 他们 可能 会说, 好 漂亮, 居然 我没有 想到 还有 在 这个 站 里面 居然 还 能有 这样的 一些 艺术 装置。 我 觉得 这个 是我 印象 蛮 深 的。

你 这么 多 的 视频 都 是一种 类型 吗? 公共 的 空间?

也 不是。 就是 在 我 做 视频 当中, 其实我 发现 有 3种视频 它的 的 热度 或者说 是 讨论 度 是 非常 高 的那 三种 我 觉得 第一种 就是 那种 换乘 大战, 然后 就是 他 有 因为他 有 槽 点。

对, 大家 天生 喜欢 吐槽。

比方说 我 做 过 一期 跟 龙阳路 有关的 视频。 因为 大家 都 知道 从 龙阳路 站, 它 从 18号线 换 到 7号线, 他 要 走过 一个 非常 长 的 换乘 通道, 所以 就 被 那个 乘客 他 戏称 为 在 里面 跑 了 一场 马拉松。 一样的。 我 那 一期 视频 一 做出来, 就是 引起 了 非常 高 的 反响。 大家 纷纷 在 下面 吐槽 说, 我也 走过 这里, 我也是 走过 马拉松 的 人。

然后 第二种 我 觉得 比较 有 讨论 度 的 是 那种 扎根 在 大型 的 居民区 当中 的 一些 车展。 有 一些 评论员 他是 说 很 惦记 某个 车站 的 一些 商铺, 一些 小吃, 肯德基、 麦当劳。 他们 在 回忆 当时 在那边 工作、 生活、 上学 的 一些 情景, 我 觉得 这个 是 让 我 感慨 很深的。 然后 第三种 就是 一些 带有 故事性 的 站点。 比方说 七号 线上 的 后滩 站, 就是 当时 10年 在 浦东 世博园 区 那边 举办 的 世博会, 都是 一是 一个 非常 巨大 的 盛会。

明白 了 槽 点 回忆 杀 还有什么 共鸣, 对 吧? 这些 都 来了, 这个 可能 是 大家 看你 视频 当中, 可能 选择 更多 的 点 赞 或者说 互动, 或者 留言 的 类型, 对 吧? 对, 在 刚刚 过去 的 春节, 我知道 你 也 没 闲着。

去了 静安寺, 然后 去了 陆家嘴, 去了 豫园, 然后 还 去了 上海 南站, 然后 还 去了 吴中路 站。

拍 完了 这 段 视频 之后, 你 最大 的 感受 是什么?

我 最大 的 感受 是 在 拍 的 过程 当中, 因为 是 春节 期间, 我 看到 的 乘客 的 神态, 他们的 散发 出来 的 这种 精神面貌, 是 跟 我 平常 去 拍摄 的 时候 不太 一样的。 比方说 家长 带着 孩子, 然后 孩子 手上 提 了 一个 那种 龙年 的 小 彩灯, 然后 一起 到 豫园 站 去 出去玩。 它 其实 就是 跟 平常 的 地铁站 比 起来, 确实 是 增添 了 非常 多 的 年 味儿。

说实话 还是 比较 喜气洋洋 的。 我 还 蛮 喜欢 坐在 二号线, 就 带着 孩子 去去 外滩, 去去 陆家嘴, 是 去去 浦东 美术馆, 我 觉得 就 很 舒服。 没错, 我自己 体验 你 就会 发现, 其实 这个 城市 还是 很 美好的。

是 我想 普遍意义 上 地铁 它 这个 服务 于 城市, 服务 于 人的 这个 目的 就是 能够 加快 大家 的 通勤, 能够 提高效率? 提升 它的 舒适度。 接下来 来 请教 一下 从 乐 了 从 你们的 这个 研究 当中 有没有 会 发现 说 什么样 的 人 他 对于 地铁 的 依赖度 是 最高 的, 有 吗?

医疗 最高 的 肯定 是 通勤 的 人。 对。

因为 其实 一般 工人, 像 我们 这样的 打 工人。

无论是 在 上海 还是 在 国内 的, 基本上 有 地铁 的 城市 客流 的 占 比 来说, 参与 早晚 高峰 的 客 群 大概 会 占 到 他们的 三成 四成, 大概 这么 一个 比例。 除开 早晚 高峰, 还有 大量 的 人 在 坐地铁, 尤其是 在 闲时 的 时间段, 中午 或者 白天 的 其他 时间段, 我们 发现 老人 其实 比例 很高。 另外 我们 还会 观察 到 有 很多, 比方说 像 我们 要 去 机场, 去 火车站, 它是 需要 一个 极强 的 准点 性 的。 这个 时候 我们 觉得 地铁 一般来说 99.9% 的 概率, 它 都是 最 靠谱 的 选择。

孙 院长 您 觉得 从 地铁 通行 的 这样的 一种 最 基础 的 功能 上 来看你 觉得 它 能够 给 年轻人 带来 一些 什么样 的 生活 和 工作 上 的 这种 可能性?

我们 做 过 一次 交通 调查, 讨论 公交 分担 率 的 问题。 就是 城市 的 公交 到底 它 有没有 在 承担 这个 功能, 有没有 在 上升 这个 比例, 到底 谁 会 使用 交通工具? 我们 做了 一个 还是 比较 有意思 的。 我们 中科院 就会 发现 乘坐 公共交通 或者 乘坐 地铁 的, 好像 这群人 是 稳定 的。 就 比如说 基本上 80前好像 开车 选择 开车 的 还是 比较 多 的, 大家 就 习惯性 的 了 80到90 这个 阶段 比较 摇摆, 它 就 会有 这个 汽车。 但是 它 也 有时候 会, 比如 地铁 上下班, 因为 停车 很 困难。 后来 我们会 发现 很 有 粘性 的 就是 90后开始了, 基本上 像 我们我们 分院 90后现在 占 了 一大半, 他们 基本上都 不 考虑 买车 这件 事儿。

我 觉得 对于 年轻人 而言 的话, 第一个 好像 是 生活方式 在 改变, 价值观 也 在 变。 是我 觉得 他们 对 低碳、 对 步行、 对 骑车、 对 户外 的 这个 追求 还是 很 明显 的。 他 要在 工作 之外 有 自己的 生活, 这个 我 觉得 是 非常明显 的 一点。 第二个我 觉得 低成本 还是 一个 很 重要 的 一个点。 第三个 准时 是啊 大家 觉得 比较 方便 和 靠谱。

对 目前 比较 新的 一个 二三年 的 数据 研究 是 说 在 上海 大概 大家 平均 的 通勤 距离 应该 是 9.5公里 左右。 但是 如果说 是 地铁 出行 的 族群, 这个 平均 距离 会 达到 14公里。 一旦 特别 远 的 情况下, 它的 性价比 其实 地铁 会 上来。 它的 用时 也好, 或者 它的 成本 也好, 包括 它的 准确性 也好。 对 就像 刚刚 孙 院长 提到 的, 构成 了 年轻人 的 一种 生活方式。 它 其实 也 影响 了 年轻人 在 自己 工作 地 和 居住地 上 的 选择, 也就是 我们的 居住 平衡 的 问题。

其实 我们 已经 聊到 了 很多 了。 我们都知道 地铁 现在 早就 超越 了 通勤 的 这样的 一种 单一 的 属性。 在 这个 单一 属性 上 我们 叠加 出了 N 多个 你 能够 想象 的, 以及 你 不 能够 想象 的 跟 城市 跟人 之间 的 这样的 一种 地铁 之间 的 联通 的 这个 关系。 既然 你 拍 了 那么 多 地铁站, 小蔡 哪一个 地铁站 给你 留下 的 这个 印象 是 最深 的?

14号线 的 豫园 站, 他在 建设 的 时候, 他 对 那个 天花 做了 一个打 了 非常 多 的 灯光, 然后 看上去 是 流光溢彩 的。

我 总体 的 感觉 真的 城市 的 地铁 跟 城市 的 气质 好 契合 的。 对, 我们在 杭州 也 做了 很多 的 事情, 我 觉得 我也 蛮 喜欢 杭州 的 这个 地铁站 的, 感觉 得 这种 很 有 温度。 然后 这种 浙江 的 这种 文化 的 一些 气息, 每次 去 你 就 没有 太多 的 这种 违和感。

真没想到 一个 地铁站 它 能够 体现 的 是一个 城市 的 这种 文化 的 气质, 站 与 站 之间 还要 有 不同, 或者说 他 站点 周边 的 这样的 一种 景点、 景区 还要 有 呼应, 真的 是 煞费苦心。

我 来 打破 一下, 大家 都说 一些 熟悉 的 站, 我们 先 说 四个 站, 然后 大家 想想看 是 什么样 的 共性。 一个 是 淮海中路。

淮海中路 13号线.

高科 西路 七号 线, 花木 路 也是 七号 线 殷 高 西路、 高 宝山 的 一个 对 吧? 然后 这 四个 站 黄 老师 你 再 想想 他 有什么 共同点?

共同点 我 还 真是 想不到。 共同点 你看 从 地理位置 上 来讲, 它 根本 就 没有 共同点。

小蔡 你 能 想到 吗? 爱好 这个 我问问 资深 爱好者。

我 一下子 好像 也没有 联想到 什么。

对, 是 其实 这个 我 来 解释一下, 在前 两年 的 时候, 有 个 脱口秀 演员, 他说 了 一个 关于 上海 很 著名 的 梗。 他说 我 打电话 找我 女朋友, 问 她 在哪儿。 她说 我在 一个 全 家门口, 旁边 有 个 星巴克, 背后 有 个 地铁站。 然后 他说 你说 这 句 话 在 上海 不是 跟 说 了 没 说 一样 吗?

像是 一个 地铁站 的 标配。

每个 地铁站 都是 这样。 那 作为 城市 研究, 尤其是 做 数据 研究 的, 我想 这 事儿 我会 干。 我 帮你 数数 到底 有 多少 个 这样的 站 好吗? 然后 我们 就 去 算了 一下, 如果 是 50米范围内, 这 三个点 都 在一起 的 是 这 四个 站。 如果 是 100米的话, 这样的 地铁站 一共 有 32个。 如果 是 200米的话, 这样的 地铁站 就 达到 了 190个。 上海 一共 就 508个 地铁站, 有 190 这个 地铁站, 你 就 可以在 200米, 也就是 基本上 你 能 看见 的 地方 找到 星巴克 和 全家。 在 这样的 这个 组合 下面, 我 觉得 地铁 和 我们 认为 特别 常见 的 这些 商业 组合, 它 其实 就会 被 捏 合在一起 是 好。

刚才 我们 讲到 的 是 小 商业 的 这个 组合。 我们 接下来 换 一个 角度, 我们 来 看看 大 商业 的 组合。 有一个 词, 我们 过去 一直 讲 叫做 地铁 上盖。 地铁 上盖 它 可能 是一个 购物中心, 它 可能 也是 一个 写字楼, 也有 可能 是一个 地标 类型 的 建筑。 从 上海 地铁 你看。

我们 基本上 是 可以 把 这个 四号线 当做 跟 内环 基本上 是 一样 尺度 的 一个 状态。 其实 在 四号线 以内, 基本上 每个 站点 它 其实 都是 有 地铁 上盖 的 商业, 包括 它 四号线 上 的 这些 站点 大多 也都 有。 其实 之前 做 过 一个 研究, 浦东 几乎 所有的 商场 都是 和 地铁站 高度 重合 的。 就 它是 一个 地下 是 地铁 枢纽, 地上 是一个 商业 枢纽 的 这么 一个 逻辑。 所以 在 上海 其实 目前 的 市中心 片区 里面 的 商业, 它 已经 和 地铁 高度 融合。

那 这样的 一种 地铁 上盖 的 这种 趋势 是 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

从 开发 地铁 的 时候, 基本上 大家 会要 讨论 地铁 的 效益 回收 的 问题 了。 因为 对于 很多 城市建设, 一方面 要 满足 大家 通勤 那个 需求, 另外 一方面 地铁 的 投资 也是 非常 高 的对 那么 投资 完 以后, 你的 运营 的 成本 以及 后期 的 回收。 所以 T O D 我 觉得 这么 多 城市 有些 还没 达到 这个 客流量 的 时候, 也 一直 很想 坐地铁 的 一个点, 也是 在于 可能 通过 地铁 拉动 周边 土地 价值 的 一个 升值。

讲 到了 一个 T O D, 这 是一个 什么样 的 词儿 的 缩写?

它 就是 T 就是 交通, 然后 O 就是 引导, D 就是 development, 就是 发展。 对, 其实 就是 通过 这样 一种 交通 的 一些 节点 来 引导 发展。 特别 在 现在 的话 这个 时期 更是 大家 会 聚焦 于 站点 周边 来进行 开发, 可能 更有 它的 一个 经济效益 的 一个 获得。

T O D 模式 和 城市 地铁 盈利 它 之间 是一种 什么样 的 关系? T O D 的 这个 模式 它 对于 人, 对于 城 又会 产生 什么样 的 影响 呢?

我 觉得 从 人的 角度 而言 肯定 很 方便。 现在 的 地铁 的 一个 站点 周边 传统 的 可能 是 盖 一个 商场。 其实 现在 的 T O D 已经 做到 非常 有意思 了。 就是 站点 周边 可能 是 吃喝玩乐 文化 的 功能, 教育 的 功能。 甚至 上次 我 看到 有一个 已经 把 这个 幼儿园 已经 在 T O D 里面 也 同时 叠加 了。 当然 在 中心区 这 功能 越来越 符合。 所以 大家 其实 就 到站 即是 目的地, 我 就 解决 所有的 这样 一个 需求 和 问题 了。 对于 城市 其实 是 一本 大 账, 就是 任何 的 投资 总是 还是 要 讨论 经济发展 的 这样 一个 回报 的 问题。 整个 地铁 的 一个 建设, 对 城市 而言, 其实 是 一本 经济社会 的 一个 打仗。

是 您 刚才 用了 一个 词儿 叫做 到站 即是 目的地 我 到了 这个 站 之后, 我可以 享受 我 所有 想要 得到 的 这样的 这种 商业 娱乐 服、 居住 甚至 是 教育, 对 吧? 资源 都 是在 这 里面。 小蔡。 像你 这样的 年轻人, 你 最 希望 在 这些 综合体 当中, 或者说 在 这种 T O D 模式 的 综合体 当中, 有 一些 什么样 的 功能?

我 个人 还是 更 喜欢 它 有 一些 类似 于 博物馆 美术馆 之类 的 这种 功能。 然后 还有 就是 那种 绿化 小公园, 让 这个 城市 的 面貌 可能 会 更加 的 贴近 于 自然 一点。 然后 在城市 当中 可以 放松 一下 身心。

可能 跳开 T O D 去 讲, 我 觉得 在 刚 孙 院长 说 的 这个 代际 的 关系 里面, 大概 像 我们 90后, 包括 他们 00后这 一代人, 对于 上海 的 整一个 空间 的 骨架 网络, 已经 是 由 这 张 地铁 图 来 构成 的。 我们 不太 像 老 上海人 说 这条 马路 那条 马路, 黄浦区、 静安区 之间 有什么 区隔, 我们是 说 这个 站 附近 有什么, 或者 是 这条 这个 站 到 这个 站, 我 中间 要 通过 什么 方式 坐地铁 联络 起来。 就是 我们 再去 理解 城市 的 时候, 我们 去 选择 我们 跟 自己 相关 的 居住地、 工作 地 的 时候, 我们 也会 把 这个 地铁站 和 它 周边 的 设施 做 一个 强 的 绑定。

之前 小蔡 就 拍 了 一个 在 地铁站 里 看 画展 的 这个 视频, 我们 再 一起来 关注 一下。

这个 地方 举办 这个 画展 已经 连着 举办 三年 了, 到了 今年 就是 这个 西班牙 三部曲 的 第三部, 我 还是 想要 在 我自己 的 市面上 有一个 突破, 所以 我 邀请 了 一位 我的 同学 来 为我 主讲。 我 还是 想 把 我想 分享 给 大家 的 跟 这些 画展 画家 有关的 知识 完整 的 呈现 出来。

我们 现在 看到 的 这个 地铁 的 车站, 他 也 开始 更多 的 承载 了 文化、 艺术, 或者 其他 的 一些 更 丰富 的 内涵 了。 三位 觉得 说 未来 我们的 这个 地铁站, 你 希望 它的 功能 还 能够 有 一些 什么样 的 拓展 和 延伸 吗?

把 地铁 作为 一个 城市 的 第二 空间, 算是 城市 的 地下 的 一张 亮眼 的 名片, 传播 文化, 然后 提升 城市 的 精神风貌。

地铁站 里面 现在 装 了 商业, 装 了 艺术, 然后 接下来 还有 我们 已经 装 了 大量 的 公共服务 在 里面。 以 地铁站 为 锚点, 在 地铁站 之外 它的 更多 空间 里面 把 大家 的 目的地 的 多样性 打开, 这个 倒是 还是 可以 继续 去做 的。

这 是一个 热 话题 的 冷思考, 这个 是从 乐 贡献 的 这个 想法 来 问问 孙 院长。

现在 上海 的 这个 地铁, 因为 建 的 这个 里程 数 真的 是 不 低 了, 831公里。 我自己 是 觉得 这 20条线, 我 觉得 理想 的 一个 状态 应该 是 线 线 有 故事, 赞赞 有有 特点 的。 我 觉得 科技文化 带来 的 这个 生产力 的 一个 展示, 我 老 觉得 地铁 是 可以 承担 它 这个 替代 的 一个 作用, 有些 是 可以 主打 科技 主题 的对 吧? 有些 他们 喜欢 文化 的, 我可以 是 文化 主题 的。 但是 如果 每 一条线 都讲 出 自己的 一些 故事 的话, 我相信 在 未来 做 一个个 站点 的 设计 的 时候, 不至于 大家 都一样 了。 可能 每 一条 站 这样的 客流 也可以 做到 双向 奔赴。 是啊 把 这些 线, 真正 的 我 觉得 还是 要把 这些 存量 资产 要 给他 盘活 用 起来。

究竟 地铁 对于 一座 城市 而言, 它 代表 的 是什么? 在 能够 带来 快捷 出行 的 过程 当中, 它 又 给 这个 城市 赋予 了 什么样 的 内涵?

一 小菜 我 觉得 就是 呃 最 显著 的 特征。 它 可能 说 当 一座 城市 已经 经济 方面 有 一定 的 实力 之后, 他 去 选择 想要 去 建 一条 地铁, 作为 自己的 一个 经济实力 的 象征。

我们 首先 要 回到 地铁 它的 本质, 它是 一种 公共交通 的 出行 方式。 更 重要 的 是, 其实 地铁 也是 构建 了 我们 一座 超大型 城市 里面 它的 公共交通 的 主干 网络。 所以 我们 现在 在 上海 继续 去 探讨 公共交通 下一步 发展 的 时候, 它 一定 是 轨道 加 X, 因为 我们 需要 在 轨道 的 主主 网络 上 再 用 公共 交 公交车, 再 用 我们的 轮渡, 再 用 我们 其他 的, 能够 把 它 作为 毛细血管 的 补充。 那 再 下一步 它 其实 就是 构成 了 我们 城市 里 其他 功能 和 它的 一些 融合。 还有 更 重要 的 是我 觉得 地铁 其实 对于 尤其是 中国 的 快速 城市化 里面, 在 城市生活 的 很多 理念 和 生活方式 塑造 上面, 它 其实 起到 了 很大 的 作用。

是 过去 我们在 上海 的这 座 城市 当中, 我们 可能 更多 的 讲 的 是 地标。 在 人民广场 那个 大屏幕 下面 等你, 对 吧? 那 我们会 会 讲 在 某 一个 公交站 等你, 公交站 前面 有一个 银行, 或者 有一个 什么 或者 一个 什么 街心花园 等等。 但 现在 不同 了, 现在 我们 更多 的 就是 在 某 一个 地铁站 在 等你, 在 几号 口 的对, 在 几号 口 等你 过去。 我们 讲说 我在 打浦桥 等你, 但 我们会 讲 一个 是一个 很很 模糊 的 概念, 打浦桥 哪里? 但是 现在 就是 在 打浦桥 的 上盖 日月光 的 几号 口 的 什么 地方 再来 等你, 对 吧? 就现在 就是这样 的 一种 方式, 真的 是 太 不一样 了, 重新 改写 了 大家 对于 这 座 城市 的 这个 认知。

我们 以前 做 规划 更多 讨论 的 是 道路 网络 的 时候。 现在 可能 这个 地铁 网络 已经 带来 的对 人群 的 一个 变化, 是 我们 未来城市 要 不断 去 应对 的。 所以 地铁站 真的 已经 越来越 像 一个 城市 的 一个 前厅。

我们 一直 在 说 的 产城融合。 在 今天 我们 这个 讨论 场 当中, 我们 来说 说 站 城 融合 哈那 请教 一下 孙 院长, 站 城 融合 这样的 一种 融合 发展, 它 最 核心 的 是什么? 从 您 的 这个 专业 角度 上 来讲, 车站 周边 的 这个 场景, 它 可以 做 一些 什么样 的 功能 上 的 布局?

存量 更新 时代 到来 以后, 其实 又要 回到 以 人为 核心 了。 就是 人群 他 需要 什么, 你 供应 什么, 然后 城市 才能够 有 活力 有 发展。 我 觉得 现在 的 地铁 未来 的 一个 规划 一定 是以 客 群, 以 我们 人 作为 一个 核心 的 一个 一个 需求 导向。

什么人 在 做? 年轻人 还 中年人, 然后 是 就业 是 干嘛 的? 这些 我 觉得 其实 以前 就是 以 一个 1000万的 一个 客 群 来 代表, 他是 就 1000万人 坐地铁, 这些 人是谁? 他 要 什么? 比如 今天我 觉得 就像 小 戴 这样的, 就是 这么 关心, 我 觉得 他们 可能 就是 我们 未来 要 关注 的, 或者 是 说 规划 要 回归 的 一个点。 就是 这些 人 他们 需要 地铁 承担 什么样 的 一个 功能, 才是 我们 未来 规划 的 一个 初衷。

其实 战和 城 之间 的 关系, 我 觉得 是 辩证 的。 有些 是 城 和 站 要 融合, 就 原来 在 中心区 本身 就有 城 了, 来了 一个 站, 相互之间 好像 也没有 关系。 那 我要 做 的 可能 是 城市 和 这个 站 的 功能 更加 的 融合。 比如说 步行 的 连廊, 业态 的 调整, 通过 城市更新 做出 一个 不一样的 一个 城市 地区。 有些 地方 新建 了 一个 站, 就 认为 周边 一定 会 形成 一个 城, 但 其实 现在 我们 走 下来 会 感觉 这个 可能 要 差异化 的 看待 了。 原来 我们 说是 有 模式 的, 或者 是 说有 比较 固定 的 一种 规律 的, 现在 不一样 了。 对你 还是 要 结合 你的 区位, 你的 客 群, 然后 确实 要 跟着 场地 的 一个 气质 来 设计 好 这个 地区 周边 应该 怎么 来做。

过去 我们 认为 地铁 它是 一个 城市 内部 交通 的 组成 的 部分 非常 的 重要。 但是 现在 我们 看到 了 地铁 也 开始 成为 了 城域 之间 的 交通 的 一种 选择。 比如说 上海 和 苏州 之间 就可以 用 地铁 直接 到达。 从 了 你 怎么 来看, 现在 地铁 就可以 来 跨 城 了。 城际 地铁 交通。

上 的 连接 也 连接 了 人, 也 连接 了 产业。 因为 实际上 我们 知道 在 苏州 和 上海 之间 的 通勤 人口比例 是 很高 的。 他们 之间 的 联动 很多 时候 是 产业 联动 的。 因为 它 一方面 作为 了 比方说 像 我们 高铁 的的 一个 补充, 一方面 也 便利 于 在 这条 线路 上 所有人。

我 去 拍摄 的 时候 是 差不多 离开 通 之后 大概 有 十天 左右。 然后 我 观察 到 就是 有 很多 一部分人, 他是 特地去 体验 这个 城市 与 城市之间 联通 的 地 写 的。 然后 除此之外 也有 一些 人 他 是从 苏州 通勤 到 上海。

那 我 请教 一下 孙 院长, 在 都市圈 的 建设 过程 当中, 地铁 城市轨道 的 发展, 我们 现在 还有什么 是 需要 做 的 吗?

我 其实 是 个人 反对 地铁 联通 的, 是吗? 所以 其实 我想说 的 就是 都市圈 里面 的 轨道 应该 是 分层 讨论 的。 高铁 有 高铁 的 责任, 地铁 有 地铁 的 责任。 我的 核心 观点 就是 要 补充 城际 网络, 它 其实 更 需要 的 就是 大 站 快车。 比如说 就 城际 线, 城际 铁路, 然后 大家 一卡通 能够 通 下来, 就 苏州 刷 张卡 到 上海 没有 问题。 我们 中间 的 沉寂 的这 条 网络, 现在 这个 壁垒 依然 存在。 其实 是要 打通 这个 壁垒。

如果 让 像 小蔡 这样的 年轻人, 你 一起来 参与 设计 一条 地铁线 的话, 你 会提 一些 什么样 的 建议?

我 可能 就是 希望 有 更多 的 市民 能够 参与 到 对于 一个 站点 设计 的 工作 当中。

我 觉得 特别 认可。 现在 这个 站 的 问题 不仅仅是 专业人士 去来 想象 别人 想要 什么样 的 功能。 我 觉得 真的 是 应该 大家一起来 设计 自己的 站。 我们 说 的 15分钟 生活圈, 其实 里面 就 包含 着 这样的 一些 站点, 我 觉得 这个 特别 认可。 现在 年轻人 又 特别 有 想法, 有 思想, 然后 又 对 自己的 这个 社区 非常 的 有 感情。 他们 自己 设计 出来 的, 自己 会 非常 的 热爱 这样的 站 没错。

但 而且 他们 可以 以 一种 什么样 特别的 形式 来 参与 到 某 一个 站点 的 这种 管理, 或者 是 这个 站点 的 这种 内容 的 丰富。

事件 的 策划。 这个 就是 社会 共 治 共享 的 这样 一个 阶段, 一定 是 需要 大家 共同 参与。

好的, 我们 一起来 展望 一下 未来 这个 地铁 将 会 呈现 的 是一种 什么样 的 发展 的 态势。 未来 的 这个 地铁 在城市 当中 又将 会 带领 我们 往 哪儿 去 呢?

希望 说 地铁 能够 进一步 的 和 我们的生活 在 融合 的 过程 当中, 它 能够 给 我们 带来 一个 不仅仅是 通勤 的 功能, 它 能 更加 是 让 我们 能够 去 享受 一个 城市 的 美好。 多元 便利、 创新。

其实我 本来 的 想法 是 觉得 可能 在 未来 的 某一天, 长三角 的 地铁 能 连成 一张 非常 大 的 蜘蛛网, 甚至 可能 能 连到 珠三角。 但是 在 听 了 孙 院长 的 这个 说法 之后, 我 觉得 确实 有 必要 去 思考 一下, 这些 所谓 的 连接 是否 真的有 他们 存在的意义。 我 觉得 可以 考虑一下。

我 觉得 人们 为了 美好生活 来到 城市, 那么 地铁 应该 是 让 这个 城市 的 生活 更 美好的。 所以 我 还是 觉得 地铁 可能 从 往 原来的 建设 走向 精细化 的 一个 治理。 还是 希望 上海 的 地铁 叫 现有 故事 站 有 特色, 能够 形成 客流 的 双向 奔赴, 形成 这个 城市人 更 丰富 的 一个 一个 生活 的 一个 T 台 秀, 或者 是 就业 的 T 台 秀。 对, 就是 希望 整个 地铁 网络 在 建成 之后, 它的 故事会 一代代 的 迭代 下去。 承载 着 这 座 城市 更多 更 美好的记忆。

是 地铁 从 交通工具 的 角度 上 来讲, 它 提供 的 是 快捷 以及 方便 的 这个 服务。 我们 也 希望能够 有 更多 的 人 去 挖掘 地铁 它所 承载 的 各种各样 不同 的 功能, 能够 让 地铁 更好 的 为 个 城市 的 生活 来进行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