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度将排在第一位,消费排在第二位,出口排在第三位。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费在改善中但增长相对稳定,而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贡献相对有限。
中国已进入高收入社会阶段,人均GDP按现价计算约为1.3万美元,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可能更高。高收入社会的发展战略与低收入社会不同,需求成为核心,供给需要调整以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如教育、养老和医疗等服务型需求。
中国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对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变化。房地产需求下降,新增面积从每年11-17亿平米向11亿平米收敛,需防止去产能过快。人口负增长还影响消费结构,需通过改革释放农民工等群体的消费潜力。
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如让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入学、提供保障房、允许宅基地出租或转让等,使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这将释放2.8亿农民工的消费潜力,推动城市化率提高,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受美元指数影响,美元指数可能持续升高,导致人民币相对贬值。但人民币波动区间不会特别剧烈,出口企业应尽量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减少汇率波动风险。
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不仅是控制通货膨胀,还要防止价格过度收缩,促进价格合理增长。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协同,通过国债发行和利率调控实现流动性管理。
社保投入应适度超前,从过去以基建为主的“投砖头”转向以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为主的“投人头”。这种软基建不仅能带动经济,还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提高民生福祉。
翻开2025新篇章,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外贸、资本市场等关键领域,将有哪些新趋势?本期《周末会客听》来自第一财经《首席评论》推出的《2025经济展望》系列第一期,对话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过往有什么不同?如何应对当前中国经济挑战?2025,人民币汇率会如何变化?全球货币体系在重新寻锚,数字货币、比特币、人民币……谁会成为新的“锚”?中国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2025年“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度如何?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进行了分析。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37 2025有哪些确定性、不确定性事件
02:45国民经济平减指数为负,是什么意思?
03:53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阶段
05:41中国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
06:22应对当前中国经济挑战:稳杠杆、上轨道、可持续
08:29如何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
10:22社保投入是否应该适度超前?
13:12美元要和数字货币、比特币挂钩?
14:04关注人民币汇率的两个层次问题
15:05进出口企业应尽量用人民币结算
16:11 解读2025货币政策新变化
18:14 2025“三驾马车”贡献度如何排序?
专访曹远征:应对经济新变化,要稳杠杆、上轨道、可持续丨2025经济展望)
主持人:
尹淑荣 第一财经记者
对话嘉宾:
曹远征 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播客编辑:派ris
监制:yoiyo
周末会客听,让我们在对谈中感受魅力。还想听我们聊什么,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