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4.36岁本命年我又骨折了 不幸帮我们加速成长

14.36岁本命年我又骨折了 不幸帮我们加速成长

2024/8/27
logo of podcast 中年菜鸟进化论

中年菜鸟进化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先解释一下,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是因为我最近的人生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我带着父母和孩子去三亚度假了10天,第二件事情是回来的第二天我又骨折了,没错,你没听错,又!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骨折了,还记得第一次嘛?那就是我开启这档播客打发无聊的那段日子,今年二月份,小年当天,也算是我进入36岁中国传统意义本命年的第一天,那天西安城下着小雪,我出门遇到了一个斜坡,没有踩稳就那样重重地坐在了地上,事发突然我大脑一片空白,这样的空白很快被我后背和左手手腕的剧烈疼痛给打破了,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站不起来了,随即就是长达三四个月的卧床静养,度过了一段如同残疾人的生活——关于那次骨折的具体细节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听听我第一期播客。

      到现在距离上次骨折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身体恢复后我开始健身运动康复,意识到身体健康要前置到所有人生主题首位;我拥有了时间开启了个人播客试图对自我进行探索,坦白讲同时也是对新的我看好领域的一次尝试,做自己真正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并且开启了英语学习,特别是提升自己英语口语的能力;同时,我也打开了自己,不让自己固定在固有的认知和圈子中,因此也收获了新的好友有了一些新的视角——我要感谢这次骨折的不幸,因为当我的生活恢复了秩序时,我发现在这期间我成长了收获了太多,在我看来这段人生远比骨折之前丰富充实,更是感谢它让我拥有了慢下来静下来的时刻,向内观,让我进一步看清了自我究竟想要什么,再也不想要的又是什么?

       但……就在我以为我已经准备好充分的与这个世界链接,或许可以开启人生新篇章,且充满动力的准备做点什么的时候——我又骨折了!

     36岁本命年,两次骨折!你看命运从不给你打招呼的!

      这次骨折发生在8月22日,我家地库门口,又是一个斜坡,这次不是滑倒而是直接向后踩空,我又重重地坐在了地上,我又起不来了,这次疼痛的部位变成了脚踝,剧痛!那一刻我大脑空白心想着绝对不可能,不可能这么离谱一年骨折两次!之后的我还强忍着疼痛拒绝了路人的搀扶,自己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去药店买药,顺便安慰了自己,你看!脚还能挨地没事的,最多是崴脚了!明后天就好了!***直到当晚脚踝越来越肿胀,几乎已经是另一个脚踝的1.5倍,伴随着全身发冷37度多的低烧,以及连我都已经无法忍受的疼痛,我意识到我逞强没用了!***于是当天深夜我被送到了骨科医院急诊,CT结果显示左足三处撕裂性骨折!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啊!我知道听到这里播客前的你可能跟我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我的亲朋好友一样,第一句话或许是:“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但你知道吗?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我更想听到的是另一句话:“你还好吗?”

      也是在那一刻我才明白人在身体遭受病痛的时候,一切理论都不受用了!尽管我自以为经历了几次低谷已然坚强,但是我承认那一刻的自己很脆弱,而收到的每一次的关心都会觉得,哇~好珍贵哦!

        当然,脆弱该被接纳,首先要被自我接纳!

       但好在因为骨折这事儿我熟,所以这次调节情绪的能力比上次可真是进步了不少,很快把原因归结为还是自己不小心,千万做事不能急以及大概这就是我36岁必须要经历的命运!你看,前几次独自爬出泥沼对这次果然有效,这大概是因为面对挫折我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为此我还找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解释——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贝勃定律,说的就是一个人,在经历过强烈的刺激后,再遭遇类似的情况,就没什么感觉了,也没那么在乎了。 简单的说就是,当你被一个人,被某件事,伤害的很彻底的时候,你熬过了一段很煎熬的折磨期,并且通过这件事,重塑了自己,成功的走出了这个阴影,那你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人或者事的事后,你就会更理性更冷静的角度去看待,还有一种开了上帝视角的感觉。

      这个概念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证,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也要感谢上次骨折的经历,不仅让我疼痛的耐受度提高,而且也能快速适应作为骨折病人不方便的生活状态;最重要的是心态,坦然接纳这在别人看来有些离谱地噩运,并好奇,这次宇宙给我的考验我接住了,等着我的又是什么呢?

      当然这里加一句,最近宇宙给我的考验有点多,希望暂时能不能不要再这么频繁了呵呵~

      对啊!用我以往的经历来看,每一次不幸的发生,它们都加速了我的自我成长,甚至我脑海里还庆幸这次不用躺平在床,起码用上拐杖还能在家活动,甚至盘算起来,看吧,我的播客又有新的素材了!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期的节目!

      ***如果不幸只是不幸,你只把它当作不幸,它真的就只是不幸,你以为是它将你拉向深渊,但实际上是你自己。***不幸或许不是不幸,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接受一切的发生,并顺其自然的在不幸之中改变我们原本的计划,体验这段经历,并把它当作一次向内观的机会,那请相信我,不幸就变成了一次你个人加速成长的机遇。

     事情教人,永远是最快的!

     我们在改变不了的事情上不要内耗太久,而着眼于对此我能做些什么,收获的经验又是什么?那么,这一次到目前为止我要给大家分享到我的经验是什么呢?我理了理思路:

***首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们得给情绪一些时间,不要做决定,不要评判任何事情,***那个时候感性占据上峰,很多夸大的想法那不是事实。你看吧这个道理我在播客中我给大家讲了好多次,但面对沉重打击的那个时间段,我还是有那么一些时刻忽略了这一点,有逞强的时候不允许自己流眼泪,甚至要求自己立刻马上就用强者心态去面对这一切。恰恰忘了,接受那一刻自己的脆弱,做到情绪接纳自我接纳,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才是那一刻最该做到的,这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哦对了!那个时候也突然会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有过高的期待,觉得自己都这样了还没有一通电话甚至一条信息关心我这真的很失落,实际上情绪过后我才明白,这是我的小我又跑出来了,它在索取!索取的是关心!索取的是爱!但事实上,虽然我感激第一时间关心我的人们,但也不用芥蒂其它,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处事方式是不一样的!索取爱得不到爱!我要先爱自己!关心我自己!其他的关心和温暖才更纯粹!而我感知爱的能力,才更真实可靠!

***第二、要允许生命某些时刻的失衡,但也要相信自己有让失衡归为有序的能力。***比如现在,虽然过了两三天有点混乱得日子,但今天第四天我已经要完成这一期的播客了,可能从明天开始我要逐步恢复骨折前的日常。我为什么这么急于恢复日常?那是因为我这段时间感受到在这次骨折之前这一阶段我的人生状态真的很充实,tj人格真的发挥了出来,每一天都跟着计划走,而每一项都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早上去健身,回来做早午餐,然后读书学习并且还尝试在小红书上直播学习状态,自律他律说不定还能收获点粉丝,休息一会儿下午学英语,写视频文案或者构思播客内容……我充满了动力,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一天的时间不够用!我突然知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不会觉得累,并且停不下来的,这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心流状态——甚至我惊讶地发现,我和家人在海南的度过的那一段假期期间,我无法像之前度假那样心安理得的躺平,每天在酒店我还会一大早去健身房锻炼,维持某种秩序,觉得它甚至比休息本身更让我觉得踏实,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内啡肽的作用力。但如实讲——这段休假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陪伴家人的任务,我自己并没有那么享受!后来复盘才发现主要出于两个原因,首先心安理得的休息或许是对你充分忙碌过后的放松嘉奖,但我刚刚上路,似乎还不需要放松;第二是因为我的日常已经让我很充实了,而充实它的每一项都来源于我的自驱力而不是被动努力,日常生活已经体验到自我满足了,不需要休假来抚平情绪,平和内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休假也没那么重要了!对了休假那段时间我也有所收获——发现了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的需求,它们本不在我个人成长的价值体系,那就用第三点来说吧!

第三、要接纳自我的欲望,关于世俗意义的事业成功和金钱满足甚至还有亲密关系,我发现我内心是渴求的。之前觉得无欲无求才是终极平和幸福的奥秘,但现在看来人生游乐场给的这么多好玩的体验你不去经历那该多可惜,或许爱自己的终极方式就是尊重自己的内心,而在这个阶段我的人生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望。休假的那段时间我听了好多的商业播客,我才突然了解我为何无法心安理得的躺平,我发现自己在固定的工作固定的圈子固定的城市呆的太久,而在此之前我对于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及做事的环境是有向往的,但我从未体验过,所以或许我除了思维打开,行动上更需要进一步打开自己,链接更多的行业找到自己新的可能性,不给自己设限甚至有机会也可以去别的城市跟有结果的人去学一些答案,增加一些体验。当然在此之前我深知先要提升自我价值,以及或多或少还有些命运的成分作用吧。而关于金钱的渴望在于——这次出行我为了控制预算可真是花费了太多时间精力,要满足自己的生活标准,满足自己的出游体验还是得再努努力——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追求个人的价值感可能会更纯粹一些,生而为人,我们也得遵循一些社会的规则,祛媚的同时不代表要祛除自己的人性,消费本身也是我们在人世间追求体验的一部分,那赚钱或许也是吧——当然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感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也不一定适用于今后某个阶段的我自己。再说说爱情和亲密关系,我这段时间更强烈的发现我是渴望的,可能很多人会说中年人还谈爱情太奢侈,这不妥妥的恋爱脑吗?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好事情,和所有人生经历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以往的经验而认为爱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如此,但或许成长过后全新的你,在深入到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坦诚讲对我来说,离婚后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是回避再次进入亲密关系的,并坚定的认为那不会成为我今后人生的必选项,但现在想来这是一种回避,不好的经历造成创伤让你害怕重蹈覆辙,但恰恰因为个人成长让我知道自己不用畏惧,而且爱这件事情本身它是纯粹且美好的,是人生最值得体验的,只不过关系里的我们有时忘了爱的本质,在索取在讨好在控制,得不到想有的回报,才会有那些痛苦与伤心——或许同样也是这段时间和父母的相处让我更确定了这一点,关系里的冲突不可怕,相反彼此能接住对方并调整自己,深深地体验被接纳的感受才是我所向往的亲密关系——那么,在成为爱本身之前我又是否配得到爱呢?这又是一个配得感的问题,之前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现在我的答案是肯定。我不再相信社交媒体短视频里说的那些,你足够丰盛才能得到纯粹的爱,在我看来真正丰盛的人恰恰是能够接纳自己不够丰盛的人,同样我觉得爱也不是准备好了才来,或许是它来了你还没有准备好,但大胆地跟另一个人链接去体验它感悟它,不再唯唯诺诺,去发现自我没有解决的所有课题,然后调整自己,感受过程的美好,不要太在意结果而害怕失去——记得武志红说过的这句话我深表同意:“最根本地疗愈在关系里”。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完成自我疗愈,这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过我还有另一个感悟,关于爱的课题看似是在关系里,看似是要遇见,但本质还是自我的课题,关系里发现自我的底层需求,进而通过体验更加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样的话你的爱或许真的与对方无关。对了这里还要补充一句,最近我发现无条件的爱是终身课题,它没那么容易,现阶段的我还做不到。

嗯,那最后的感悟是什么呢?我也是写到这里才发现的,我要对自己说一句——别慌张!一切不能操之过急!除了总结两次骨折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慌张不注意,同时同样的感悟也适用于刚才我提到的,我在上一个阶段每天把自己排的很满,我有很多的人生主线,我恨不得每一天把每一个人生主线的主题都去做,我甚至没有办法心安理得的躺平去享受那个假期,我觉得自己停不下来。有没有意识到,忙到停不下来其实是很可怕的事,我现在做复盘才发现——虽然那段时间很充实,但或许这一次的骨折也是在提醒我——你要接纳自己的欲望,但你也要懂得掌握节奏,懂得不要忙乱,懂得延迟满足。***活在当下别忘了呀!***所有的慌张,可能都是无效努力,而只有让自己慢下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做,才不会影响不论任何的人生阶段都需要拥有的平和的心态!

对了这两天我发现自己还掌握了新技能——使用拐杖自力更生照顾自己衣食起居!你看吧,不把自己看作弱者,生活也不会看轻你,一切都没那么难的!

结尾歌曲✨Happy For You (feat. Hanin Dhiya)—Lukas Graham/Hanin Dh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