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459 《正確犯錯》讀後心得:失敗是有學問的?哈佛教授這麼說

EP.459 《正確犯錯》讀後心得:失敗是有學問的?哈佛教授這麼說

2025/5/6
logo of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下一本讀什麼?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瓦基
Topics
瓦基:我們社會普遍存在著對待失敗的矛盾態度,許多人雖然口頭上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卻不明白如何『正確犯錯』。成功人士所宣揚的『擁抱失敗』,可能只是事後的美化,因為我們鼓勵犯錯,卻從未教導人們如何正確地犯錯。 本書《正確犯錯》的核心觀點在於,錯誤並非都相同,有些錯誤能促進成長、創新和進化;有些錯誤則只會導致重複失敗、挫折,甚至拖垮整個團隊。因此,區分不同類型的錯誤至關重要,只有學會區分值得的失敗和愚蠢的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才能成立。 書中將失敗分為三種類型:基本型失敗(可避免卻未避免)、複雜型失敗(系統性錯誤)和智慧型失敗(探索性實驗)。高效能的個人和組織懂得設計智慧型失敗,他們允許錯誤,但不寬容愚蠢,並從錯誤中汲取知識,而不是累積挫敗感。 這本書顛覆了我對失敗的認知,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系統性思維框架,幫助我學會與失敗做朋友,而不是敵人。它讓我明白,重點不在於避免所有失敗,而在於學會選擇正確的方式去失敗,從中學習和成長。 要從不同類型的失敗中學習,需要掌握三種關鍵能力:自我覺察、狀態意識和系統思維。自我覺察需要我們謙虛、好奇,並能理性地看待錯誤,從錯誤中學習;狀態意識需要我們根據環境、資訊和風險判斷失敗類型和應對策略,避免過度反應或忽略;系統思維則需要我們從整體出發,理解互動關係,避免只怪罪單一節點,從系統的回饋中學習。 這三種能力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它們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的盲點,避免被情緒和自尊心綁架;幫助我們做出更恰當的行動反應,不會過度反應或閃避;幫助我們從單一的錯誤中抽取整體結構的洞見,從而進行更有效的學習和改進。 然而,即使掌握了這些學習方法,也需要一個允許犯錯的環境,才能真正從錯誤中學習。心理安全感至關重要,它讓團隊成員相信自己可以表達意見、提問和承認錯誤,而不會因此被嘲笑、懲罰或邊緣化。高效團隊的錯誤通報率更高,因為他們更誠實,更信任彼此。 培養心理安全感的方法包括:領導者以身作則,示範犯錯並從中學習;鼓勵直言不諱,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尊重不同聲音,鼓勵批判性思考;不僅檢討錯誤,也稱讚正確行為。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失敗不是終點,而是通往創新和成長的必經之路,特別是智慧型失敗。我們應該學會從失敗中學習,並建立允許犯錯的心理安全感,才能促進個人和組織的持續成長和進步。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越南🇻🇳也可以很法國🇫🇷浪漫的很可以

🕍入住美居法國村、浪漫靈魂的專屬體驗

🏆品冠旅遊輕戀越南 金質旅遊獎肯定

▶️即刻啟程👉 https://fstry.pse.is/7hldqr)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說書】 很奇怪…我們對失敗的態度,其實充滿了矛盾。很多把「失敗是成功之母」掛在嘴上的人,可能還不懂什麼是「正確犯錯」。 所謂「擁抱失敗」真的存在嗎?還是只是成功人士的事後美化而已?這背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鼓勵犯錯,卻從沒教過人「如何正確地犯錯」。 有一本書,來的正是時候。這本書就是《正確犯錯)》,作者指出:「並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平等的。有些錯誤能讓你成長、創新、進化;而有些錯誤,只會讓你重複跌倒、受挫、甚至拖垮整個團隊。」簡單來說,這是一本顛覆你「對失敗認知」的書。 📝部落格文字版: 《正確犯錯》讀後心得:失敗是有學問的?哈佛教授這麼說) 📚傳送門:訂閱電子報、追蹤社群平台、業配清單、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