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底,美国《航空周刊》发表分析文章表示,尽管全球商用飞机市场已经被波音和空客垄断良久,但是近年来的市场变化正在引发业界的新思考:全球民航市场是否已经可以容纳第三家制造商?如果是这样,哪家公司最有可能成功?
《航空周刊》写道,自1997年波音和麦道公司合并后,波音和空客就确立了全球商用飞机市场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随后几十年里,这两家飞机制造商在商用飞机领域势均力敌,唯一试图挑战他们的制造商庞巴迪公司也很快被击败。
但近年来,这一垄断局面出现了变化。在波音飞机发生多起事故之后,空客希望凭借A321neo系列飞机的多项优势在窄体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航空公司和租赁商均对波音和空客无法及时交付飞机而感到不满。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压力,波音和空客对研发下一代飞机都表现出了事实上的拖延。
这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球民航市场终于成熟到可容纳第三家制造商了吗?”
正在挑战垄断的“行业鲶鱼”
“鲶鱼效应”最早来源于挪威渔民运输沙丁鱼的故事。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好静,在运输过程中常因缺氧而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渔民们在沙丁鱼群中放入鲶鱼,鲶鱼的游动使沙丁鱼紧张起来,四处游动,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氧气,存活率大大提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鲶鱼效应”,并被广泛用于描述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类似现象,指通过引入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新成员,激发原有团队或者行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