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内在批评家的声音会随着个人成长变得更加隐蔽,从直接的否定转变为微妙的自我怀疑,例如以“今天累了”为借口来逃避挑战。这种批评并非总是源于原生家庭或教育经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身体神经系统的反应模式。当面对挑战或未知时,神经系统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容纳之窗”过窄,身体会将兴奋误判为危险,从而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内在批评家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之一。因此,理解和应对内在批评家,需要从神经系统的角度入手,扩展“容纳之窗”,学会区分真实的疲惫和批评的声音,并倾听身体的智慧。
我: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想起过去的不好经历,是因为我们想要逃避现在的某些事情。我对阿德勒的目的论持保留态度,因为它容易陷入受害者指责,并缺乏实证支持。我更倾向于从神经系统的角度理解内在批评家,即身体会将兴奋、紧张等信号误解为危险信号,从而想要安抚自己。身体通过批评来保护我们,降低我们 perceived 的危险状态。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决定了我们对挑战和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神经系统将本可以化为安全区的事物判断为危险,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觉察到自己感到疲惫时,要倒带回想前一秒的状态,判断是真正疲惫还是内在批评家的作用。通过区分真实的疲惫和内在批评家的声音,可以重建神经系统的报警机制。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