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06哲笺嫙读 「你不理解」,还是「你不同意」?

006哲笺嫙读 「你不理解」,还是「你不同意」?

2025/6/30
logo of podcast 思考普拉提

思考普拉提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哲笺嫙读
Topics
哲笺嫙读: 我认为,当我们说“我不理解”时,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在表达“我不同意”,这并非简单的语言游戏,而是关乎我们如何生活、思考以及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根本问题。现实中,人们常常因为谈论的角度不同而产生误会,例如,一方说桌子是方的,另一方反驳说是木头的,双方争执不休,却从未真正对话,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在谈论同一件事。更深层次地看,我们常常下意识地将“不理解”当作“不同意”的委婉说法,或者反过来,将“不同意”伪装成“不理解”。面对难以接受的观点,例如“地球是平的”,我们可能会直接说“没有意义”,但这实际上是对语言本身的否定,而“不同意”则是对观点的拒绝,但承认对方的表达是成立的。很多人在说“没有意义”时,实际上是在拒绝理解。更常见的是,我们用“不理解”来偷偷地表达“我不接受”或“我不愿意认同”。在哲学层面,这需要我们进行自我觉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只是在保护自己的立场,是否有勇气承认自己也经常陷入自我矛盾之中。哲学并不认为人可以没有矛盾,而是提醒我们,关键在于是否自知矛盾。理解是一切对话的最低条件,没有理解的同意毫无意义,没有理解的反对也同样肤浅。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下一次对话中,先暂时放下对错输赢,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对方的观点。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内容概要

本期探讨了 “不理解” 与 “不同意” 的本质区别,指出这并非语言游戏,而是关乎生活、思考及待人处事的根本问题。现实中常见类似 “A 说桌子是方的,B 反驳是木头的” 这类对话,双方因谈论角度不同产生误会,却误以为在争论,实质未真正对话。

很多时候人们争执是因未谈论同一问题,还常将 “不理解” 当作 “不同意” 的委婉表达,或把 “不同意” 伪装成 “不理解”。比如面对 “地球是平的” 这种难以接受的观点,回应 “没有意义” 是对语言的否定,“不同意” 则是拒绝观点但承认表达成立,而说 “没有意义” 其实是拒绝理解,“不理解” 也常被用来偷偷表达 “不接受” 或 “不愿认同”。

在哲学实践中,自我觉察很重要,需思考是否真的理解、是否在保护自己立场、是否有勇气承认陷入自我矛盾,哲学提醒人们区别在于是否自知矛盾。理解是对话的最低条件,没有理解的同意和反对都无意义且肤浅,因此建议下次对话时先放下对错输赢,问自己 “我真的理解了吗”。

#沟通的本质 #理解与认同 #哲学思考 #自我觉察 #有效对话

「你不理解」,还是「你不同意」?——谈误解、分歧与思考的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