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27 哲学实践与咨询:“问题化” 的两种实践维度:内容导向与表演性导向解析

027 哲学实践与咨询:“问题化” 的两种实践维度:内容导向与表演性导向解析

2025/5/29
logo of podcast 思考普拉提

思考普拉提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L
Leila
Topics
Leila:问题化能力对很多人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尤其是在我们坚信自己的观点时。问题化有两种主要的实践维度:内容导向和表达性导向。内容导向的问题化侧重于观点的具体内容,通过论证某个观点并非绝对正确或存在其他可能性来引发思考。例如,通过直接表达“我同意”或“我不同意”来回应某个观点,这种方式侧重于对观点本身的质疑。而表达性导向的问题化则超越了对观点对错的评判,其主要目标是创造认知上的张力,通过提出具有挑衅性或夸张性的问题,例如“你是否应该起诉你的父母生了你?”,来打破对方的思维定势,促使其态度或认知模式发生转变。这种问题更具趣味性和冲击力,旨在通过推演行动来揭示立场的局限性。举例来说,如果有人说“我永远是受害者”,内容导向的方法会直接反驳说“你并非总是受害者”,而表达性方法可能会建议他去起诉,从而引发逻辑上的荒谬性反思,而非直接否定其内容。 Leila:内容导向的问题化旨在表明某个概念并非总是错误的,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表达性导向的问题化目标是创造关系,即使同意对方观点也可以进行问题化,目的是解锁对方的幻想。内容导向的问题化会试图让对方看到,他们的想法不一定是真的。表达性问题化的一个例子是,建议对方采取行动,例如报警或起诉父母。表达性问题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人身上创造一种动静、一种转变,问题可以更具玩笑性和动静性。内容导向的语言尝试表达不同的看法,而表达性导向的语言尝试改变态度。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内容概要:

Leila 老师对 “问题化”能力的教学讲解中,指出问题化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能力尤其当人们对自身观点深信不疑时打破固有思维更具挑战性,并对比两种实践维度帮助理解其核心逻辑:内容导向的问题化聚焦观点本身,通过证明某一想法 “非绝对正确” 或 “存在不同意见” 引发反思,如用 “我同意 / 不同意” 直接回应内容强调对观点内容的质疑;表演性导向的问题化超越观点对错,以创造认知张力为目标,通过挑衅性、夸张性提问(如 “是否因父母生下自己而起诉他们”)解构对方的思维惯性促使其态度或范式转变,这类提问更具趣味性和冲击力旨在通过行动推演暴露立场局限性;以 “我永远是受害者” 为例,内容导向法会直接反驳观点(“你并非总是受害者”),而表演性方法则通过 “建议起诉” 等极端提问引发逻辑荒诞性反思而非直接否定内容。

#批判性思维 #问题化 #内容导向 #表演性导向 #认知张力 #哲学方法论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