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在法文中称为「Fou」,这个词涵盖了疯子、小丑、愚人等多种含义。展览探讨了「Fou」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多重角色,尤其是在18世纪以前,它不仅仅指精神疾病,还涉及社会边缘人、小丑、弄臣等。展览通过艺术和历史文献,展示了「愚人」如何从社会角色演变为现代精神病学中的病理状态。
在法文版西洋棋中,「主教」棋子被称为「Fou」,意为「愚人」或「弄臣」。这是因为该棋子的移动方式是斜线,象征着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这种称呼不仅限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陆国家也使用类似的术语。这种命名反映了「Fou」在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塔罗牌中的「愚人」角色在法国文化中象征着自由、冒险和不确定性。这个角色通常被描绘为一个无拘无束的流浪者,象征着对传统和规则的挑战。在法国,塔罗牌不仅是游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法国人对自由和反叛精神的推崇。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嘲讽了当时的教会、国王和社会现象。由于书中直接批评了教会的腐败和权威,梵蒂冈认为其内容具有颠覆性,因此将其列为禁书。这本书的流行和翻译成多种语言,进一步加剧了教会对其的抵制。
布勒哲尔的《尼德兰真言》通过描绘农民放纵的生活,嘲讽了教会提倡的节制和理性。画作中有人在地球仪上拉屎,还有人拉下耶稣的假胡子,这些细节直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和神圣性。布勒哲尔的作品在当时被视为先锋艺术,打破了传统绘画的严肃性。
在18世纪后,随着精神病学的发展,「愚人」逐渐从社会角色转变为一种病理状态。启蒙主义时期,个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成为关注的焦点,忧郁等情绪被视为需要治疗的疾病。展览通过展示这一转变,揭示了「愚人」如何从文化象征演变为现代医学中的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