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巴黎不打烊EP110 / 羅浮宮「愚人群象」特展(下)

巴黎不打烊EP110 / 羅浮宮「愚人群象」特展(下)

2024/12/22
logo of podcast 巴黎不打烊

巴黎不打烊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何桂玉
Topics
何桂玉:本期节目详细解读了罗浮宫“愚人群像”特展,探讨了“愚人”(Fou)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含义演变。从展览名称的由来,到展品中展现的普克牌中的Joker、西洋棋中的主教等与“愚人”相关的角色,何桂玉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愚人”这一形象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当时的社会、宗教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何桂玉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法国工作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与法国人玩纸牌游戏所带来的文化体验。她将纸牌游戏中的术语与职场竞争联系起来,并指出法国人对文字游戏和谐音梗的喜爱。 此外,何桂玉还穿插讲述了基督教的历史和哲学,特别是“七宗罪”中的“贪吃”以及相关的历史典故,并将其与法国人的饮食文化联系起来。她还分享了个人在饮食方面的经历和感悟,以及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 节目最后,何桂玉回顾了特展中出现的艺术家波希和布勒哲尔的作品,分析了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批判和对“愚人”形象的诠释,并总结了“愚人”这一概念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历程,最终将其与现代精神疾病联系起来。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罗浮宫的「愚人群像」特展选择「愚人」作为主题?

「愚人」在法文中称为「Fou」,这个词涵盖了疯子、小丑、愚人等多种含义。展览探讨了「Fou」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多重角色,尤其是在18世纪以前,它不仅仅指精神疾病,还涉及社会边缘人、小丑、弄臣等。展览通过艺术和历史文献,展示了「愚人」如何从社会角色演变为现代精神病学中的病理状态。

西洋棋中的「主教」棋子为什么在法文中被称为「Fou」?

在法文版西洋棋中,「主教」棋子被称为「Fou」,意为「愚人」或「弄臣」。这是因为该棋子的移动方式是斜线,象征着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这种称呼不仅限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陆国家也使用类似的术语。这种命名反映了「Fou」在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塔罗牌中的「愚人」角色在法国文化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塔罗牌中的「愚人」角色在法国文化中象征着自由、冒险和不确定性。这个角色通常被描绘为一个无拘无束的流浪者,象征着对传统和规则的挑战。在法国,塔罗牌不仅是游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法国人对自由和反叛精神的推崇。

为什么伊拉斯谟的《愚人颂》被梵蒂冈禁止?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嘲讽了当时的教会、国王和社会现象。由于书中直接批评了教会的腐败和权威,梵蒂冈认为其内容具有颠覆性,因此将其列为禁书。这本书的流行和翻译成多种语言,进一步加剧了教会对其的抵制。

布勒哲尔的画作《尼德兰真言》如何反映了对教会的嘲讽?

布勒哲尔的《尼德兰真言》通过描绘农民放纵的生活,嘲讽了教会提倡的节制和理性。画作中有人在地球仪上拉屎,还有人拉下耶稣的假胡子,这些细节直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和神圣性。布勒哲尔的作品在当时被视为先锋艺术,打破了传统绘画的严肃性。

为什么「愚人」在18世纪后逐渐被视为一种精神疾病?

在18世纪后,随着精神病学的发展,「愚人」逐渐从社会角色转变为一种病理状态。启蒙主义时期,个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成为关注的焦点,忧郁等情绪被视为需要治疗的疾病。展览通过展示这一转变,揭示了「愚人」如何从文化象征演变为现代医学中的精神疾病。

Chapters
本集开篇,作者分享了在年末工作繁忙期,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以及如何应对压力和保持身心健康。
  • 年末工作繁忙,难以平衡工作与生活
  • 应对压力的方式
  • 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巴黎不打烊EP110 / 羅浮宮「愚人群象」特展(下) by 巴黎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