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海量的内容淹没——刷不完的文章、看不尽的报告、转瞬即逝的灵感……你是否也常感到“信息从你的指尖划过,你却留不住它”? 当AI似乎无所不能,却又在专业领域捉襟见肘、还时常出现幻觉,我们该如何使用这项技术,让它真正成为提升效率的伙伴? 有没可能训练一个个人专属的AI秘书,让它更懂你。比如,只要把你的文件、各种各样有价值的信息,随手发给他,他就能立刻帮你整理归纳,分析学习,然后日积月累沉淀下来,成为一个又专业又懂你的学霸朋友,能和你一起头脑风暴,还帮你精准地回答、写作等等。 这就是腾讯ima正在做的事情。 过去半年,ima密集上线了个人知识库、共享知识库、知识库广场&知识号等功能,让用户不仅能自己构建知识库,还能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 本期《神经漫游记》,我们将对话腾讯ima产品经理,揭秘这款“AI知识工作台”如何让你对信息更有掌握感和获得感。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ima如何定义痛点?又如何在看似“古典”的产品打磨中,寻找AI落地的实践路径? 【show notes】 part1 ima解决什么痛点 [03:04]ima的定位是一个AI工作台,帮用户做好知识管理 [03:30]源起QQ浏览器团队,探索“PC端+AI”的新可能 [04:36]用户核心痛点是信息“划过之间,留不住”,需要更强的掌控感 [08:42]像微信刚出来时一样兴奋,“要做一个跟微信一样好用的产品” [15:56]是不是 AI 工具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它和人之间的关系 *part2 意想不到的ima打开方式 [24:32]ima成为科技博主团队协同创作的利器 [31:45]做知识管理,你是收纳型还是整理型? [34:57]自媒体博主的“吐槽”,ima团队深夜“Debug” [42:52]白酒商人妙用ima,提升客户询价的回复效率 [44:08]律所实习生利用ima整理案情、建立判例库,并将使用经验推广到整个律所 [51:58]不依赖提问能力,如何降低AI使用门槛,ima想把功能做得更普适 part3AI时代的产品探索* [55:11]创建智能体,可以像建文件夹一样简单吗? [69:54]在ima,建立一个个AI时代的个人图书馆 [78:19]看似被遗忘的PC端,怎么就成了AI产品的主战场 [81:37]ima接入deepseek的过程,像烟花点燃一样 [85:49]大公司做AI探索的空间和敏捷度足够吗? [88:17]AI时代的产品人需要哪些新技能? 主播:林珊珊 制作人:鸣宇、赖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