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豪:气体产业规模巨大,特种气体市场份额稳步上升,毛利率高,产业链长,投资标的优质。但安全生产问题是隐患。我们关注解决国内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和材料,希望企业有成熟的商业化经验,产品有现金流和毛利率,团队优秀,估值合理。今年已出手多个项目,未来会继续关注底部投资机会,寻求更多谈判空间,看清企业真实面目。
孟维:电子特种气体是半导体制造的主要耗材,生意稳定,毛利率高。但导入周期漫长,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特种气体企业不要过度依赖半导体行业,应拓展其他容易起量的市场,并保持研发投入,以限制流业务养活公司,同时攻克高端技术。估值体系取决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上市路径,需考虑其特殊性。
袁彤:气体投资本质上是半导体行业底层要素驱动,国产替代和关税政策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中国特种气体行业需走出一条自主创新路线,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层面需与海外差异化发展,这将带来新的特种气体需求。投资需关注技术、扩张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硬科技卡脖子领域机会减少,需关注企业扩张能力,兼顾估值和未来退出设计。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