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3 落叶不归根:故乡的诅咒与呼唤

Vol.3 落叶不归根:故乡的诅咒与呼唤

2023/6/15
logo of podcast 过度阐释Overinterpret

过度阐释Overinterpret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A
Alice
C
Claudia
D
Di
Topics
Alice: 我认为家庭对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作者的经历展现了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个人的选择,即使在工人阶级家庭中,也有可能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 我观察到,在宏大叙事中,并非所有个体都与叙事相符,总有部分人的真实追求与宏大叙事相悖。 我认为,公平是指机会公平,而非结果公平,绩效主义制度并未解决不平等,反而加剧了不平等。 在阶级跨越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经历身份认同的转变,并对曾经的阶级产生敌对情绪。 我观察到,在英国社会,阶级差异体现在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等方面,不同阶级的人获得的服务质量和机会存在差异。 改变不平等现状需要微小的行动和策略,从观察者转变为行动者。 Di: 我与作者对家乡的复杂情感产生共鸣,家乡既是逃离之地,也是精神内核所在。 我对阶级的理解源于社会分层理论,它从个人、阶级和阶级系统三个角度分析阶级,而非简单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 我认为,选民的投票行为受阶级背景影响,他们更关注眼前利益而非宏大叙事,这导致了阶级和政治上的固化。 在去宗教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探求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工作难以完全满足人们对自我价值的需求。 我认同融入是一个虚假概念,因为“我们”和“他们”的界限是流动的,我更享受这种流动性带来的挑战和兴奋。 我认为,对英文口音的执着是一种阶级体现,体现了对少数族裔身份的隐藏。 Claudia: 阅读《回归故里》的感受像在旁观一个漫长的心理咨询,同时也在学习社会学知识。 作者的成长历程像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研究,展现了个人与原生家庭的复杂关系。 我对阶级的最初认知来自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来的理解主要来自社会分层理论。 对阶级的理解因人而异,左翼视角与工人阶级真实困境存在差异,宏大叙事往往掩盖了部分人的真实情况。 阶级固化是因为既得利益者维护现状,资源流向他们。 身份认同的根源在于对自身合法性的渴求,需要被社会和机构认可。 现代人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探求是现代生活的一个症结,与宗教的衰落有关。 融入是一个虚假概念,因为“我们”和“他们”的界限是流动的。 语言是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母语的语境无法被完全翻译。 对英文口音的执着是一种阶级体现,体现了对少数族裔身份的隐藏。 教育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阶级特权,不同阶级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存在差异,这导致了阶级固化。 在英国,阶级差异体现在医疗服务、住房等方面。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讨论的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回归故里》。我们从文本和切身经历出发,聊了聊作为新自由主义身份政治思潮的后浪——阶级,以及身份认同相关的话题。

【本期主播】

Alice

Dee

【本期嘉宾】

Claudia

24岁人类高质量女性,喜欢姜汁汽水,讨厌晴天

【本期剪辑】

Alice

【本期时间轴】

00:00:34 飞行嘉宾Claudia介绍

00:01:35 《回归故里》及作者背景知识aka法国美食地图

00:05:30 阅读初印象:原生家庭之精神分析vs社会学/nature-nurture

00:12:34 如何定义阶级:阶级意识、社会分层理论

00:22:28 批判性看“阶级”概念,警惕宏大叙事

00:26:54 阶级与欧洲选民心态

00:31:03 “阶级”为何“固化”:“公正的不一定会变得强大,但强大的一定会变得公正”

00:34:32 抽签制,程序正义vs结果正义,优绩主义

00:44:55 “狗屁工作“与金融人内部观察:金融史,美国梦与摩天大楼

00:51:55 身份认同作为现代生活症结

00:57:00 出国后主播们如何身份认同:“融入”的迷思

01:05:40 语言,口音与身份认同

01:15:47 阶级与时尚:从“classy”的定义到老钱风

01:29:49 阶级与教育:可能性的幻影

01:37:14 主播们的应试教育噩梦

01:42:43 如何改变不平等的现状

【本期使用的音乐】

片头 & 片尾:Les Enfants de L’autodestruction - Gwawl

【本期提到的书籍、影视作品、理论等】

《回归故里》迪迪埃·埃里蓬

《Against Meritocracy: Culture, Power and Myths of Mobility》Jo Littler

《权力与特权》格尔哈特·伦斯基

《反对选举》达维德·范雷布鲁克

《Bullshit Jobs: A Theory》David Graeber

Elisabeth Barakos & Charlotte Selleck (2019) Elite multilingualism: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debates,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40:5, 361-374, DOI: 10.1080/01434632.2018.1543691)

《寒门子弟上名校之后》罗兰(公众号:人物)

《贫穷的质感》王梆

人选之人—造浪者(2023)

虚构安娜 Inventing Anna (2022)

请输入搜索词:WWW (2019)

黑暗荣耀(2022)

异国阴宅 His House (2020)

我是布莱克 I, Daniel Blake (2016)

马克斯·韦伯:阶级、地位、政党三元论

社会分层理论(social stratification/class division)

优绩主义(meritocracy)

正当性(legitimacy)

冰岛“国事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

Northumberland 英格兰诺森伯兰郡

Whitechapel, Chelsea 伦敦的两个区

Council House 公营房屋

Food Bank 公益膳食援助

《The Big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