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22 对话唐信峰:社恐,时代的病,我们的命

No.22 对话唐信峰:社恐,时代的病,我们的命

2024/9/19
logo of podcast 我有一个朋友 | 董晨宇

我有一个朋友 | 董晨宇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唐信峰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专注于社交媒体研究和数码人类学。
Topics
唐信峰:社恐并非学术名词,而是社交恐惧症的缩写,它并非简单的内向外向划分,而是社交焦虑程度在不同场合的综合体现。可细分为焦虑型、苦恼型和掩饰型三种。焦虑型社恐可通过心理学技术进行调整改善,而苦恼型社恐则需要接纳自身内向特质。社恐常被用作逃避社交的借口,但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是否影响生活方方面面。 近十年来,社恐人数似乎有所增加,这可能与线上社交媒体的模糊性、单一性、延迟性以及线索减少性环境有关。现代社会评价增多,导致人们对负面评价的担忧加剧,从而增加焦虑。个体自我认知受他人评价影响,评价过多会加剧不确定性,增加焦虑。早期成长环境对个体自我评价和应对社交方式有重要影响。社恐者常有负面想法和过度担忧,需纠正认知偏差。 中国文化中对内在修养和礼仪的重视,可能导致更高的社交焦虑水平。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期待不同,导致对社恐的评价也不同。不同文化下,男性和女性寻求社恐帮助的比例不同。多数人的社恐程度并不严重,无需过度担忧,关注其是否影响生活。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减少焦虑,纠正认知偏差。 董晨宇:分享自身在学术会议等特定场合的社交焦虑体验,并提出疑问:社恐是特质还是状态?探讨了社恐对恋爱、工作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社交焦虑。 认为现代社会和互联网环境加剧了社交压力,人们需要更强烈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程度的情绪,情绪表达的通货膨胀现象让人感到疲惫。社恐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不同,并非一成不变的特质。 小杨:作为社恐人士,分享自身经历,并探讨了社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认为社恐常被用作逃避社交的借口,也探讨了不同性别在社恐方面的社会评价差异。

Deep Dive

Chapters
社恐并非学术名词,是社交恐惧症的缩写,随着互联网兴起而流行。社恐的定义并非等同于内向,而是一种综合多维度考量的复杂概念。
  •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缩写。
  • 社恐和内向的定义不同。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是一次互联网线上问诊(划掉),邀请到的朋友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唐信峰。唐老师的研究方向特别接地气,就是“社恐”;为了让节目更接地气一点,我还拉上了一个“铁血社恐人”,这档播客的编辑小杨,我们俩都在不同程度上感觉自己有些“社恐”问题,这回抓住机会集中咨询了一波。我们聊的内容包括:

如果天下社恐分三类,现场仨人属于哪一类;

如果社恐是一种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你得重视了;

现在社恐的人越来越多了吗,它和当今互联网上的“情绪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期待,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社交焦虑。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编辑内心os分割线——

董老师 谢谢您

录制前一晚紧张得睡不着觉看到唐老师朋友圈社恐的治疗案例后更紧张了但是录的时候两个e人带飞i人静静听课的感觉也挺好我重构了

祝愿广大的“社恐人”每次在内心刮起狂风暴雨时都能抓稳扶好,也许慢慢熟练后,我们都能安坐在暴风眼中,等彩虹升起。

【本期主播】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唐信峰,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小杨,三联中读编辑

【广告位】

三联中读课程《把心理学作为方法》点击就听《把心理学作为方法》) 【shownotes】

01:21 心理学如何理解“社恐”这个词

02:14 社恐=i人?

03:06 超级e人小董的社交焦虑时刻

06:21 社恐三大类,你是哪一类

12:56 我社恐,但是我装的

25:37 展开说说i人的优势

28:09 为什么世界在逼着我们做e

32:02 当代社恐的人越来越多了吗?

39:51 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让我们社恐

48:07 小调查:别人发了一个好笑的笑话,回几个“哈”不失礼?

51:30 中学阶段为啥是社恐发生的重灾区?

53:15 当我们还是男孩女孩的时候,社恐时受到的评价有不同吗?

【背景音乐】

Em Beihold - Numb Little Bug

万晓利 -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 本档播客由三联中读APP出品 |

编辑/小杨,音频剪辑/译丹

《董晨宇·我有一个朋友》是董晨宇×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三联中读是脱胎于《三联生活周刊》的知识服务品牌,聚焦人文社科领域的有声内容。你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收听这档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豆瓣

兄弟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关于三联中读:

App / 三联中读) | 官网 /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公众号 / 三联中读) | 微博 / @三联中读) | 小红书 / 三联中读)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