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17|《花样年华》:与王家卫、毕加索和科塔萨尔在同一屋檐避雨

117|《花样年华》:与王家卫、毕加索和科塔萨尔在同一屋檐避雨

2025/2/19
logo of podcast 散场通道|关于电影的一切

散场通道|关于电影的一切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L
Lesley
西
西多
麦高芬
Topics
麦高芬:我认为《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克制的作品,没有使用其标志性风格元素。影片的精髓在于对浪漫消亡的刻画以及背后的精神内核,这很难被模仿。影片中对上海的情感,如同孩子对母亲的复杂情感,既不能欺骗,又不能完全坦诚。 本期节目将讨论《花样年华》导演剪辑版与原版的区别、观影体验、影史地位、对后世电影的影响以及王家卫的创作理念等。 我认为《花样年华》重映的宣发策略有些费解,选择情人节上映并不太适合影片的主题。虽然理解宣发需要噱头,但我觉得这有点出乎意料。电影重映需要吸引更多观众,而非仅仅依靠影迷。 《花样年华》导演剪辑版除了新增短片外,画面和构图基本与原版相同,但声音和调色有所调整。新版配音有些奇怪,可能与录音介质的改变有关。 对《花样年华2001》短片内容感到意外,并对宣发策略表示质疑。短片内容与《蓝莓之夜》情节相似,如果由其他人拍摄会被认为是抄袭。 我认为《花样年华》在影史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它在美学层面和电影语言上都有独特的体现,同时它也是香港回归后香港电影中隐喻性最强的一部,影射了香港在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王家卫的电影语言革新在于将意识流叙事方式引入华语电影,这在《2046》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影片中大量的钟表镜头,象征着人物对当下处境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表达。 王家卫的电影中,香港和上海是重要的文化地标,代表着一种乡愁。他对于上海的情感,像孩子对母亲的惴惴不安,既不能欺骗,又不能完全坦诚。 王家卫身上同时具有艺术家和艺术品商人的双重属性。他作为艺术家,拥有卓越的天赋,可以凭借现有素材重新组织出一个影片;作为艺术品商人,他懂得市场运作,但同时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 我认为王家卫的创作理念与毕加索相似,都具有艺术天才和精明商人的双重身份。王家卫在电影语言上的革新,如同毕加索在绘画上的立体主义,具有开创性意义。 王家卫电影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意象,例如苏丽珍、周慕云、223等,这些意象的重复出现,并非指代同一个人,而是体现了王家卫个人情感的延续性。 王家卫的电影受到很多西方电影人的影响,例如《迷失东京》、《月光男孩》、《瞬息全宇宙》等,这体现了王家卫电影语言的国际化影响力。 我认为《花样年华》在华语电影史上被低估,但在世界电影史上可能被高估,这与西方对东方文化的一些刻板印象有关。 Lesley:我是在初中时因为喜欢张国荣而接触到王家卫的电影,当时只是粗浅地理解了剧情。多年后重温,才慢慢理解了人物的情感和王家卫的乡愁。 我个人认为好的电影在任何时间观看都可以,重要的是共享和交流。 这次重映的《花样年华》导演剪辑版,除了新增短片外,画面和构图基本与原版相同,但声音和调色有所调整。新版配音有些奇怪,可能与录音介质的改变有关。 我对《花样年华2001》短片内容感到意外,它与《蓝莓之夜》情节相似,如果由其他人拍摄会被认为是抄袭。 我认为《花样年华》在香港电影史上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它影射了香港回归后香港人的身份焦虑。 王家卫电影中对旗袍的迷恋,可能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和对上海的乡愁。 我认为王家卫电影中对上海的描绘,是其对故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表达,既怀念又难以言说。 西多:我一直都不是王家卫的影迷,小时候看不懂他的电影,但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我开始理解并共情到电影中的情绪和故事。 我认为《花样年华》重映的宣发策略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但可能并非其目标观众。电影重映的评分不高,说明宣发策略未能很好地找到目标观众。 我认为《花样年华》在香港电影史上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它影射了香港回归后香港人的身份焦虑。 我认为王家卫电影中对上海的描绘,是其对故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表达,既怀念又难以言说。 我认为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意象,例如苏丽珍、周慕云、223等,虽然在不同作品中出现,但它们是独立的,具有延续性,但并非同一个人。 我认为王家卫电影中对旗袍的迷恋,可能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和对上海的乡愁。 我认为王家卫电影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与科塔萨尔的《万火归一》相似,都挑战了时间的线性结构。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是【散场通道】的第一百一十七集。 

关于正在影院重映的影史经典,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麦高芬和上海的港片影迷糖医生Lesley、大湾区影迷西多一起讨论了本片为何是影史经典,正在影院上映的“导演剪辑版”与原版有哪些差异,我们当年与现在对本片感受上的差异,王家卫的创作观念,他与伍迪艾伦、毕加索的相似与不同,他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刘以鬯、科塔萨尔、劳伦斯布洛克等作家的影响等等话题,欢迎大家收听。

祝大家新年快乐!

欢迎加入本台官方听友群,在微信上搜索AfterCine ,添加好友即可申请入群。

欢迎在【豆瓣】app上收听我台的节目。

主播:麦高芬 糖医生Lesley 西多

剪辑:麦高芬

欢迎订阅【什么电苔】: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e4ff455418a84a046969aad

欢迎订阅【去病三分糖】: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2c9a91f395e8fd774bab0e9

拓展收听:

【散场通道】《繁花》:其实宝总才是大反派吧!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5a4810a28b841c4dc6d0e39

【散场通道】《繁花》:金宇澄不响,像一切全由王家卫定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5a85dd7bc6154bcbc6a9659

【去病三分糖】从王家卫电影看我所爱的上海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98d7993835bdd27aa77641

合作推广:

我台和【饿了么】联名专属福利上线啦�

在【饿了么】APP搜索【散场通道】,在跳转页面领券下单,比正常外卖便宜6-10元!下单时,若有其他饿了么红包或饿了么会员红包,能一起叠加抵用(下单能用店铺券和饿了么红包两个优惠!)希望大家日常搜搜看,下下单,点外卖也是一种支持主播的方式�

时间线:

01:20 - 嘉宾介绍

02:40 - 本期节目导读

03:50 - 上海大光明影城的《花样年华》首映礼体验

05:00 - 如何看待《花样年华》在大陆定档2月14日情人节公映?

07:40 - 本次大陆公映的“导演剪辑版”与原版的区别

10:30 - 本次增加的短片《花样年华2001》是怎样一个短片?

16:15 - 本片应该选择怎样的版本观影?

19:55 - 我们第一次看《花样年华》是在什么年纪?当年的观影体验如何?

26:10 - 在金鸡影展看IMAX版《花样年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0:25 - 《花样年华》在香港电影史上为何如此独特?

39:15 - 《花样年华》与科塔萨尔《南方高速》的共鸣

42:00 - 《花样年华》在欧美为何会受到巨大的赞美?

48:20 - 哪些欧美电影受到了王家卫的影响?(《迷失东京》、《月光男孩》、《瞬息全宇宙》)

51:20 - 李安如何评价王家卫?

53:40 - 王晶如何评价王家卫?

54:30 - 王家卫的“上海乡愁”

61:40 - 王家卫对旗袍的迷恋

64:20 - 旗袍是对身体的束缚吗?

67:10 - 伍迪艾伦与王家卫的相似与差异

70:10 - 王家卫的“艺术家”与“艺术品商人”双重身份

72:30 - 王家卫与毕加索的相似性

74:20 - 王家卫如何在华语电影中实现意识流表达

75:40 - 本片中的钟表镜头有什么意味?

77:30 - 刘以鬯的《对倒》、《酒徒》如何启发王家卫创作《花样年华》、《2046》?

81:45 - 《花样年华》与侦探小说

83:20 - 王家卫不同电影中的“苏丽珍”、“周慕云”、“223”有怎样的延续性?

87:25 - 科塔萨尔《万火归一》与王家卫电影的共鸣

涉及讨论:

《买凶拍人》(2001)

《破事儿》(2007)

《东邪西毒》(1994)

《2046》(2004)

《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2001)

《蓝莓之夜》(2007)

《阿飞正传》(1990)

《繁花》(2023)

《旺角卡门》(1988)

《重庆森林》(1994)

《堕落天使》(1995)

《春光乍泄》(1997)

《一代宗师》(2013)

《小城之春》(1948)

《卧虎藏龙》(2000)

《枪火》(2000)

《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

《负负得正》(2024)

《甲方乙方》(1997)

《一一》(2000)

《麻将》(1996)

《恐怖分子》(1986)

《独立时代》(1994)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迷失东京》(2003)

《月光男孩》(2016)

《爱乐之城》(2016)

《瞬息全宇宙》(2023)

《绿巨人浩克》(2003)

《双子杀手》(2019)

《精装难兄难弟》(1997)

《霸王别姬》(1993)

《兰心大剧院》(2019)

《股疯》(1994)

《金陵十三钗》(2011)

《午夜巴黎》(2011)

《午夜巴塞罗那》(2008)

《爱在罗马》(2012)

《红色沙漠》(1964)

《风流一代》(2024)

《三峡好人》(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