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03】结束了15年的打工生涯,「不上班,只工作」的生活开始了!

【103】结束了15年的打工生涯,「不上班,只工作」的生活开始了!

2024/10/10
logo of podcast 自由之丘

自由之丘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丹太太
Topics
丹太太:我辞职后暂时过着暑假般的生活,感觉非常放松。上了15年班,中间没有停歇,现在终于可以享受一个完整的暑假。我特意选择在四月份辞职,这样五月回来后就可以享受悠长的假期。回到四川后,感觉夏天和印象中不太一样,没有特别闷热,而且户外运动也比较多。我对现在的状态比较满意,每天六点起床,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我想把早上的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书、写作或上网课。我想通过这段时间的暑假生活,重新调整自己的作息和身心状态,把运动当成一项工作来做。以前下午运动让我很纠结,现在我决定用行动代替思考,早上起来就立刻运动。当我纠结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马上把它做掉,用行动代替思考。现在我每天晚上十点半上床,十一点左右就能睡着,睡眠时间充足。以前上班的时候,作息不规律,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失眠都是因为不用早起惯的。领导晚上发工作信息会引起我的焦虑,这是一种焦虑传递。我现在的生活节奏像退休的老年人一样,非常健康。上一辈的老年生活精神上比较无聊,不像我现在回家后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的主人公丹太太在2024年5月告别了15年的职场生涯,从北京搬回老家成都,开始了全职写作的生活。她详细讲述了做出这一决定的背后原因,包括时间节点的选择、城市的选择,以及对逃离北上广现象的看法。同时,她也分享了离职前后的担忧和准备。
  • 丹太太在2024年5月辞去工作,从北京搬回成都老家。
  • 辞职的决定并非因为突发事件,而是长期思考和准备的结果。
  • 离职前,丹太太对自由职业的无意义感、社会文化交流的缺失和经济上的焦虑都表示担忧。

Shownotes Transcript

2020年3月,大太太和我录过一期播客叫《工作到底是不是抵抗空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时的shownote里写“拥有一技之长的她为什么没有选择彻底离开职场,全职写作呢。?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聊一聊故事的另一面了,2024年5月她终于告别职场,从北京搬回老家,开始了全职写作的生活。关于她做这个决定的一些背后的故事1.为什么在24年这个结点选择辞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人生大事2.为什么要换城市生活?3.18年新世相发起的逃离北上广活动,后来很多从大城市返乡的人又回到了大城市,我们看到了小城市熟人关系带来的闭塞的一面,你怎么看?离职前担心的问题:1.自由职业之后会经历的无意义感,没有上下班的强制约束,人会不会变废?2.离开北京之后,丰富的社会文化交流活动的缺失,思维会变平庸?3.没有稳定收入之后,经济上的焦虑。我们想通过这将是探讨的话题:1.失业潮可能是我们解构“上班”这种主流生存方式的一次尝试机会。2.雇佣制的解体趋势。人人都是外包。3.人一辈子挣的钱可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去重新思考,定义,人生在有限的物质条件和时间里真正需要拥有的是什么。4.思维的改变,之前我必须得想明白一件事的逻辑闭环,才会决定去做这件事。但是现在我要先做,再在过程中去寻找解题思路和逻辑支撑。我的体会是,很多路径是“踏出第一步”之前完全看不到,也想不到的。5.网上流行的靠利息和税后收入来实现的FIRE生活方式不太符合国情,存够多少钱我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永远都是一种幻觉。想要过的生活马上就要去过。出现问题再来想解决办法。6.我发现老家年轻人的焦虑感的确没那么重,是我们羡慕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有钱仗义疏财,没钱足不出户。我表妹几乎就没上过班,之前是不可能理解她的生存状态(生存哲学)。这次回来聊了之后,对我也很有启发。离开是一种主动的改变,改变需要莫大的勇气。既然如此,何不顺水推舟,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放弃束缚我们的那些「向上」和「向下」的价值判断,在真实的生活里,用心去感受这一次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我们真正会走向哪里。

主播:魏丹、DTT

自由之丘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书籍电影到美食旅行、从婚恋情感到职场成长,我们想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以微观生活记录时代流动,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部自由而真实的私人生活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