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这集纯粹来吐槽没娃的人懂个屁,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 - EP.68

这集纯粹来吐槽没娃的人懂个屁,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 - EP.68

2024/12/5
logo of podcast G大成长论

G大成长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G
G大
小畅
Topics
小畅:作为有孩子的家长,我深刻体会到育儿过程中与没有孩子的群体的视角差异。他们往往缺乏实际经验,容易从理论角度出发,占据道德制高点,忽略育儿中的实际挑战和复杂性。他们往往基于自身童年经历和理想化设想,对家长的做法提出批评,却无法理解家长的困境和努力。 我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但不可能代表所有孩子。育儿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和家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在与没有孩子的群体沟通时,我努力保持心平气和,但有时也会感到无力和气愤。因为他们往往看不到我们为孩子付出的努力和背后的细节,只看到结果,并轻易下结论。 我女儿对篮球课的抵触,就是一个例子。我基于她的身体健康和时间管理的需求,为她选择了篮球课,但因为老师严厉,她感到抵触。我并没有强迫她,而是了解她的感受,并通过与她沟通、提供额外的训练等方式,帮助她克服困难,最终让她继续上篮球课。这个过程中,我更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女儿在日记中表达了对篮球课的不满,我并没有压制她,而是鼓励她表达,并把日记给老师看,让老师了解她的情况。这体现了我的育儿理念:注重孩子的表达,尊重孩子的感受,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G大:许多自媒体和公众号过度共情孩子,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家长,这是不负责任的。并非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一线心理工作者接触到更多案例,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一些自媒体只提供情绪价值,不提供实际解决方案,并且逃避了责任。育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付出很多努力,并且可能会有很多后悔的举动。 我女儿的早发育问题,让我不得不关注她的运动量、睡眠时间和时间管理。这些都是我作为家长必须关注的细节,而不是简单的‘孩子累了不想运动’就能解决的。 没有孩子的家长无法理解育儿中的细节问题,他们通常只能从宏观层面考虑问题。我女儿对篮球课的抵触,并非仅仅因为老师严厉,而是因为动作不标准,害怕被笑话。我通过额外的训练,帮助她克服了这个困难。 在育儿过程中,我努力平衡效率和孩子的成长空间,但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我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给予孩子充分表达的空间。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是正常的,提前经历总比晚好。 我女儿能够独立思考,先观察再决定是否参与,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这能帮助他们抵御算法和信息茧房的诱惑。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有娃的我们在社交场合或是社交媒体中,面对没娃的人群,往往会处于某种弱势的地位,很容易被对方占据道德制高点而来指手画脚。

特别是自认怀抱相对开明和进步的教育理念的父母,遇到这类场合,往往就更加感觉到很气。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请来《小畅翻牌》主理人,FM101.7DJ小畅一起来吐槽这方面的经历,以及我们如何建设好自身的心态。

-聊天的人-

G大 - 公众号:G大成长论

小畅 - 播客《小畅翻牌|开小灶》主理人,FM101.7DJ

-本期内容-

上集:吐槽篇

1:36 家长与非家长在育儿问题上的视角

7:22 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的关系

11:29 个人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影响

14:50 家长为孩子运动量和时间管理焦虑

21:02 养育一个小孩,过程比结果重要

28:53 分享孩子对英语阅读项目接受过程

33:10 理解孩子青春期的独立倾向

37:09 理解青春期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下集请移步至《小畅翻牌|开小灶》收听,链接在这里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4f451317cd5416ad3b45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