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週末重溫 - 獨生子女利弊探討(2014).mp3

週末重溫 - 獨生子女利弊探討(2014).mp3

2025/4/12
logo of podcast AM1300 今日話題 Today's Topic

AM1300 今日話題 Today's Topic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本期节目探讨了长期以来关于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即他们自私、孤独且性格有缺陷。我们回顾了大量研究,挑战了这些传统观念,并探讨了独生子女的潜在优势。例如,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朋友数量并不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少,他们的内向程度也并没有显著差异。此外,独处的时间反而可能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一些研究还指出,独生子女的智力、成就和自尊心可能更高,这与家庭资源的集中投入有关。然而,独生子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在父母离世后独自承担悲伤和照顾老人的责任。 Lawrence Sandler: 我作为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母亲,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持有不同看法。我的研究和个人经验表明,独生子女的性格并非必然孤独或自私,而是因人而异。大量研究表明,在16种关键性格特征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几乎没有差异。此外,独生子女往往成熟较快,词汇量更大,这与他们更多地与成年人互动有关。我的女儿两岁时就能说出magenta这样的复杂词汇,这足以说明独生子女的语言能力发展可能更快。 Lawrence Sandler: 我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智力与成就往往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家庭资源的集中投入有关。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关注度更高,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也更多,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获得更多支持。然而,这也可能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并给予过多的爱,让孩子感到难以承受。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讨论了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自私、孤独,并探讨了这种观念的来源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独生子女难道只有缺点吗?
  • 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自私、孤独
  • 社会对独生子女政策的讨论
  • 忽略了独生子女的优点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日话题

那么可以想象的出来这本书和这篇文章都是来探讨独生子女的因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是独生子女的话由父母亲宠着由这个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那他因为是家里边的核心家里边的小太阳所以呢他一定第一是比较自私第二呢是比较孤独而且终此一生大概都是这样子所以呢人们就认为说哎呀这个独生子女是不值得鼓励而且这个孩子成长呢在整个的环境当中是有残缺的但是这个 Lawrence Sandler 呢他是为这个说法来

通过很多的数据来进行反驳的同时他自己也有一些讲这个话的资格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本身是家里的独一的孩子他自己也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他是一个独生子女而且他也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母亲所以他从自己的身上从他自己的女儿的身上也可以有一些直接的经验之谈

但是这个话题现在讲又跟现在这个时事稍微有点关系因为大家关心新闻的话就知道中国在世界三中全会之后有一个新的政策就是对独生子女政策和一胎化的政策稍微有点放宽所以这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讨论实际上中国的一胎化的政策放宽在西方去引起广泛的关注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对这个政策有种种的说法

对于一胎化呢人们讨论的是说一胎化的孩子对将来老人的负担对不对将来两个孩子要承担多少老人我们谈论的是这一胎化的孩子他们将来结婚了以后他们的孩子也是一个的话那么这个情况是不是会变成什么兄弟姐妹的概念都没有了等等这也是一个讨论的还有呢当然就是一胎化的这个政策呢与其相应的呢就是这个孩子可能被宠到什么程度中国的小黄脸等等但是呢

在整个的讨论当中几乎听不到一个声音或者在漫长的关于独子独女的讨论当中听不到一个声音就是这些人有没有什么好处对吧就是一对夫妻选择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这些人他们有什么优点听的缺点可太多了

孤独自私霸道什么东西呢不懂得牵上灯的就是全都是负面的所以这个 Lauren Sandler 还颇带有一点情绪的愤然的站出来为这个独子独女和生独子独女的父母为他们辩护对

当然在中国大陆人们就把独生子女就变成一个政策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是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因为政府规定你只能生一胎所以就变成一个政策其实即使是现在今天如果放开的话独生子女只要是有一个父亲或者母亲是独生子女你可以再生两个的话我相信在很多的大城市里边恐怕也有很多夫妻他选择就生一个

这个在先进的国家在什么欧洲在美国也经常是这样子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先进国家选择不生对还有很多选择不生孩子所以就是为了这个当然了在西方国家的眼中生一个孩子和生几个孩子这当然是人家夫妻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不过有很多人包括社会上很多尤其是传统一点的带有传统观念的这些人认为说

生一个孩子的这些父母亲本身就是自私的首先为什么自私呢第一你看孩子是没有选择的你生这个孩子只生一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做的选择你只生一个就让他终生没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是不是你自私啊因为你累不想多生孩子结果造成这个孩子终身是一个

读生子女这是你自私好了那如果要是说你因为别的原因你自己比如说更关心自己的这种生活的方式这个工作也好更重视工作或者是物质方面的享受你不愿意生孩子那不是也是你自私吗原因是你不想为了多生孩子呃

在生活条件方面有所让步或者有所减少或者时间方面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你不愿意那你也不生孩子那也是你的自私所以说来说到底首先先怪父母亲说你们不多生孩子是由于太多的考虑到自己了对由于你们太多的考虑到自己所以生出来的孩子因为只有一个所以他们孤独

对于独生子女孤独这个说法现在渐渐的有一些反驳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于德克萨斯大学的两名教授还有就是俄亥俄大学的一个教授他们分别对数万名的儿童做了研究当然这个数万名的儿童很大一部分就是独生的子女对他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

说这个独生的孩子他们比较孤独注意哈就是他是家中的唯一的一个孩子和孤独这两个之间不能划等号因为你是唯一这是事实对可是孤独这个可就是相对的了那么他们怎么研究咱不知道但是他们的研究的结果就是家里独生的孩子首先有一个铁的事实就是他们的交的朋友并不比那些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少

以此可不可以这么说就是一个人他交不交得到很多朋友跟他的个性有关而不跟他的有没有兄弟姐妹有关呢对不对还有就是一个对于独生子女的误解就是他们比较内向这研究者们马上就反驳谁说的谁说的他们内向你有什么根据咱们要看统计数字他们统计出来的独生子女的

内向的人数一点也不比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少也不比他们多就是是很自然的就该内向就内向该外向就外向并不是说因为他们是独生的所以就比别人就内向的更多也就是有些东西是天生的而不是跟他后天有没有兄弟姐妹有关对

而且他们突然在整个的调查研究当中和分析很多的结果当中发现说孩子一个独生子女的孩子他独处因为一个人经常一个人待在一起所以他反而会增加自己的性格

在自己的个性方面反而强更独立所以一些精神的治疗师他们就说独生子女其实更倾向于和自己建立起来一种更强的这种关系这就是抵御孤独最大的武器

很多人有兄弟姐妹但是他自己由于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小受激烈的竞争或者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就是内部的内靠和相互之间关系不好反而有兄弟姐妹其实也很孤独还不如那个独生子女呢那稍待会我们再来看看这方面的一些研究今日

欢迎去收听由中信和高宁为你主持的今日话题这段时间跟大家讲的是独生子女是不是一定就孤独或者是自私那么这个 Lauren Sandler 她在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文章说不一定这个绝对是

因人而异的而且独生子女他也有若干的好处首先他说我们不要听这个传统的一面之词认为说独生子女生下来以后由于生活的环境由于家里头围着他转所以呢他就必须是孤独因为只有一个人吗或者说比较自私因为他也只有一个人都是以我自我为中心有这样的人吗有但是不一定比那个其他的孩子要多所以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至少是几十年里头有数百个这样的研究就是探讨独生子女他们的性格方面的特征因为我们把人类很多的心理学家把人类的特征给它分成 16 种包括领导力包括成熟度包括是不是

是不是外向内向是不是社会的参与度然后受欢迎的程度慷慨的程度合作的程度然后灵活性方面怎么样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怎么样满足性怎么样结果独生子女在这个 16 个

个性的特征方面和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几乎是一样高对也就是说实际上绕来绕去大家听到一个情况也就是说独生子女他们所面临的不管是内在和外在的情况实际上跟那些有兄弟姐妹的是一样的也就是他们只是这个社会成员的一个他并没有有一个独生子女他具备的一个至少是按照他说是

单独的一种性格对吧因为你是独生子或者女所以你一定是什么什么自私他这个东西他不承认反过来有一个东西是独生子女有的而家里孩子多的确定的没有的他反过来证明好的东西比如

他说独生的孩子成熟的比较快一点你说这是什么道理父母这不是宠着吗都是恨不得永远长不大他的研究显示是说独生的孩子因为他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他经常的是跟成年人相处

在吃饭的时候在平时家里面有成年人讲话的时候他接触了大量的成年人的词汇所以他的词汇量成人的词汇量他就比那个有兄弟姐妹的人多举例来说他说他自己的女儿就是这样他自己的女儿在非常小的时候只有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呢在那个蜡笔啊就是讲这个蜡笔的颜色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嘛就讲这个蜡笔的颜色结果

蜡笔的颜色是非常复杂的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就是红的白的黑的就这样吧但是他说出了一个词叫 magenta 这个 magenta 是颜色当中的一种比较就是一个色调一种洋红的色调不红不粉的一个中间色调一般的孩子十几岁都不认识这个字他两岁他就会说出 magenta 这个字来据说把旁边的朋友吓坏了这孩子怎么两岁的孩子讲出这么大个字来对

所以刚才所说的那是哪个大学的俄亥俄一个然后德克萨斯一个两个两个大学的教授其实也是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头也是分析了数百项的研究之后发现说独生子女的才智和成就明显的比非独生子女要高

他们的自尊心也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其实有的时候是这样解释你听了解释以后觉得也还是有情可原为什么呢因为独生子女里边他等于是占用了家庭的所有的资源

资源没有分配给其他的兄弟姐妹所以父母亲给孩子投入的时间更多给他们的金钱更多给他的注意力也更多所有的资源等于是更多了所以如果要是你家里头有四五个孩子五六个孩子父母亲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和每个孩子的资源的分配那是不一样的这个是集中精力全部

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他们的成就应该比别的人要稍微高一点当然这头带来的另外的一点所谓的不太好的地方就是父母亲可能对这个孩子的期望也会比较高一点当然给他的爱也太多了一点所以有的时候这些孩子他是觉得无法承受也就是说

父母把全部的爱都注入到他的身上有的时候就让他觉得有稍微嫌过了一点的这种感觉

还有一个确实也是独生子女很无奈的就是面临父母的死亡如果一个孩子他有兄弟姐妹的话这么悲伤的事情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摊的话就是过去有一个理论说这样的话对于孩子他承受这样的打击可能会好一点至少是你还知道你身边还有另外一个人跟你有同样的悲痛对不对这大家还可以分担悲痛还有就是对于老人的照顾但是研究告诉我们

大家也都知道其实我和高宁都知道什么叫对老人的照顾对老人的照顾研究已经告诉我们谁离的老人近谁照顾对不是你在家里排行第几不是你是家里第几个孩子往往是就是由于工作由于种种的社会的原因使家中的很多的孩子当中只有一个孩子离着老人近那就是那个人照顾那就是这样那怎么办其他人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对不对是这个情况

但是确实是当遇到死亡的时候这个是给独生子女比较大的压力的很多的被访问到的独生子女以及父母也都有这个想法就是说我们要是生一个孩子将来我们相继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要承担这个悲痛一个人承担对这个是一个压力确实是但是考虑到现在你

就不要说中国了中国的这一代人从 70 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一代人 40 年了这个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美国也是有差不多 20%左右的家庭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所以呢现在讨论这个独生子女的这个问题呢倒也是蛮恰当的一个时机哈

而且还有一个统计数字也可以来说明一点就是最近的一个研究显示说其实拥有一个孩子就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亲是所有的父母亲当中最快乐的你没有孩子的话也不如独生子女快乐你孩子比如说多两三个的也不如独生子女快乐这就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我跟中训每天都很快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