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我和植物科普@周方的植物故事)在昆明植物园见面。记得上一次来昆明植物园时,人还不多,来的人好像都是为了找一个能脱下口罩自由呼吸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当两人迎面路过时,还是赶紧拉上口罩低下头快步离开。而这一次,一进园,我就感受到了一群群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的热情——对春天的热情!看来,春天是逛植物园的好时候。
见面之前,我曾设想周方是否也会像我一样,「幻想」一种与植物的情感联结,从植物中汲取力量、获得安慰。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位植物科普人在长期解构植物的过程中获得了另一种视角。「我们站在情感的那段已经太久了,我更愿意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植物。」每个专业都需要有人来守护,我想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共情」。
在植物园,来自各地的植物们被重新组织和规划,植物园成为世界的缩影,于是我们讨论植物在世界流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期待的植物园是什么样?植物园外,植物逃离人为建立的行政边界,向它所能触达的地方扩散——从人的角度来看——扰乱社会原本的秩序,令人类恐慌。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扩散是不可阻止的。
疫情过后,公园和植物园纷纷「热」起来。周方说,如今的自然热/公园热/植物园热更像是一种旅游式的存在,似乎可以跟自然本身和植物本身脱离。那么,我们该以何种方式接近自然呢?同时我们也在想,人与植物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我们还能产生「需要」之外关于关系的想象吗?
走,一起去植物园逛逛吧!
【时间线】
03:20 你的春天还好吗——周方对植物科普工作的思考
08:20 植物科普和自我的关系
11:34 「科普是一个有创意的工作。」
15:35* 逛园逛园逛园*
18:26 当植物成为了人类的映射和表达之后,那它还是它吗?
21:20 植物科普的底线是符合演化的逻辑
25:35 「扩散是一种本能」:从植物成为全球化中的一环开始,我们思考人与植物的关系
29:19 如果人类不需要植物就能生存,那植物会被抛弃吗?
40:00「我更愿意很多人站在科学的这一端去看待植物,因为我们站在情感那端已经太久了。」
45:34* 逛园逛园逛园*
47:17 疫情之后,全国掀起的「自然热」/「公园热」更像一种不是针对自然本身的旅游现象
56:40* 逛园逛园逛园*
01:04:30 周方的推书环节
01:06:57* 逛园逛园逛园*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文影音】
《看不见的森林》[美]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著
《物种起源》[英] 查尔斯·达尔文 著
《我们为什么生病》[美] 伦道夫·M·尼斯 / [美] 乔治·C·威廉斯 著
《进化心理学》[美] 戴维·巴斯 著
【本期节目的封面】
@周方的植物故事
【本期节目的主播】
Ziwei(@CrunchingZiwei))
阿绿(@阿绿的小树))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ne for a Wander- Domenique Dumont
【你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们】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