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8 “佐助”当年何其多:日本人姓名的历史源流

48 “佐助”当年何其多:日本人姓名的历史源流

2023/11/3
logo of podcast 边角聊

边角聊

Shownotes Transcript

左卫门、右卫门、德兵卫、佐助、小次郎……这些日本的“姓名”在各类文艺作品中并不稀奇。它们时而出现在小说、电视剧又或是动漫之中。虽都以汉字表记,但只一眼我们便可知是“外人之姓,他人之名”,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大有不同。而所谓“习惯”,便是人名看似“日用而不知”,却往往在符号背后隐藏着某个地区、某个群体的历史、文化和记忆。若仔细探查,总会存在另人惊奇的一面。譬如只要提到“犬养、我孙子、猪口”这样的日本人名,我们又会莞尔一笑,一副大惑不解的模样。显然,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人的“姓名”既熟悉,又陌生。 

了解人名的历史,不能“沉醉在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一成不变的幻想中”,亦不能“以现代人的常识为前提或标准去理解过去的历史”。这道理在历史研究中极为关键,却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遭人忽视。然而对于隔海相望的我们来说,或许不仅要了解日本历史上的这种“古今有别”,还要意识到掩盖在同一文化圈“光环”下的“中日之差”。

《边角聊》是一档跨界的谈话类播客节目,希望从“边角”出发探寻“本质”,让“闲聊”变得“有料”。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边角聊”订阅收听。

-本期参与者- 王侃良 AKA 漕河泾小太阳(名古屋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沙青青 AKA 淮海中路串台王(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小红书:Sha-13号埋立地)

-时间轴- 03:00 1872年:日本人“姓名观”的分水岭 04:45 什么是“苗字”? 06:50 “通称”又是啥? 09:35 《火影》里“佐助”可不是随便叫的 11:00 德川家康用过几个名字? 14:25 “苗字”、“通称”本质上是一种尊称体系 17:50 普通百姓普遍有“通称”,无“实名” 19:15 “长桥二村”德兵卫:如何确认身份 22:55 你可以自称“徐汇周杰伦”,但出门没人理你 25:00 乡下武士“下克上”后,“僭称”成了常态 29:00 江户时代大名如何申请“官名” 32:05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的姓名迎来了巨大变化 33:10 在朝廷看来,“苗字”、“通称”绝不等于“姓名” 38:10 近代国家要求户籍管理,但明治政府自己也是一笔糊涂账 41:00 取名与社会阶层、职业直接相关 44:50 苗字私称与苗字公称:“漕河泾小太阳” vs “小太阳” 50:00 想异姓改名混入“大姓”并不容易 53:40 姓名对当代日本人的意义和影响 56:26 中国人传统上也有多套名号系统 59:30 夫妇同姓、别姓问题 61:52 日本历史上女性的“名字” 65:00 “人名”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68:50 探究“常识”背后的思想脉络 71:12 看似“同文同种”,实则“大不同”

-音乐/素材- 《边角聊》主题曲 大和田建樹作詞、田村虎蔵作曲-青葉の笛

-延伸资料- 《日本人的姓与名:江户时代的人名为何消失了》(氏名の誕生:江戸時代の名前はなぜ消えたのか),尾脇秀和著,王侃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

-制作- 剪辑制作:沙青青 节目统筹:伯樵 发布运营:肖文杰、Lambda aka 码农  Logo设计:华盛   -互动联系- 网站: leftovertalk.fm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边角聊 Twitter: @leftovertalk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