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28. 在紫禁城看见凡尔赛:17、18 世纪中法交流辉光

228. 在紫禁城看见凡尔赛:17、18 世纪中法交流辉光

2024/5/28
logo of podcast  博物志

博物志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婉莹
谢伯芝
Topics
婉莹:此次节目主要分享了参观巴黎凡尔赛宫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与凡尔赛——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的感受。展览聚焦于17、18世纪中法两国皇室的交往,内容主要围绕皇室收藏展开,分为三个部分:‘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展览展现了路易十四派遣传教士访华的背景,以及中法两国在艺术、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我个人认为展览非常成功,激发了我前往凡尔赛宫实地参观的兴趣。在凡尔赛宫的参观中,我发现宫殿本身的陈设和布置非常值得一看,也了解到路易十四时期宫廷生活的独特之处。 此外,我还参观了法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了解到更多关于中法文化交流的细节,例如手摇计算器和瓷器的制作工艺。展览也让我对中法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希望两国能够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 谢伯芝:我补充了关于凡尔赛宫历史和建筑的一些信息。路易十三时期,凡尔赛宫只是一座简朴的红砖建筑,后经路易十四及其后代不断扩建才成为今日规模。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理性几何风格到路易十五时期的洛可可风格,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 此外,我还谈到了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它与中国园林和英国园林有着显著的不同,更注重几何感和对称性。凡尔赛宫的喷泉系统也十分复杂,为了满足喷泉的巨大用水量,当时的法国人发明了新型的大功率水车。总的来说,凡尔赛宫的建筑、园林和水利系统都体现了当时法国的科技水平和艺术成就。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故宫博物院的年度大展《紫禁城与凡尔赛——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正在展出。婉莹在参观完之后升起了强烈的兴趣:要不真的去凡尔赛宫本宫也看看吧!于是本期节目里除了有对展览本身的反馈,还有在巴黎西郊游览凡尔赛宫的体会。

本次展览开放到六月三十日,祝想要参观的朋友们都能顺利预约到故宫的门票。再提醒一下⏰故宫下午四点停止入场,记得早点儿去啊。

00:35) 简介凡尔赛

05:26) 本次展览概况

08:14) 展览场地文华殿与购票实用信息

10:14) 展览框架梳理

13:33) 进入第一展区,先说说「国王数学家」

25:36) 说回第一展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36:36) 第二展区《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50:35) 第三展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01:07:07) 终于来到了凡尔赛宫本宫!

IMG_20240412_160552(1).jpg ⬆️路易十六书房里的中国风矮屏风,显然是想象中的形象,看起来很像今天人工智能生成的吧?

IMG_20240416_145153.jpg ⬆️巴黎工艺博物馆里的手摇计算器。在它发明出来的几十年后,康熙命工匠在清宫仿制出的版本就在本次凡尔赛展览中可见。

IMG_20240416_145458.jpg ⬆️为了给路易十四的美丽大喷泉们供水特别发明的超功率大水车子。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