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Conti 是一个想红想疯了的人就像一个在美术馆里到处发名片想要卖画的那种落魄画家似的就是抓住每一个路过的人然后大喊或者是疯狂暗示你看看我看看我我可有意思了我看过他十几档节目几百个视频采访 podcast 还有 vlog 他那些 vlog 就像是那种对着镜头滔滔不绝的自白然后夹杂着密集到让人窒息的用来就是炒热气氛的那种小特效
这种感觉挥之不去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我对他非常好奇的同时又有点反感但这个人的经历他的一些挣扎还有他的心魔我觉得跟今天成千上万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当然了我在这里要谈论的内容创作者这个人群是我自己非常主观的范畴只包括我自己认同的并且我认为是最恰如其分符合这五个字的这个狭义概念的人
就是在互联网所有的那些就是用互联网创作内容的全部人口里面肯定它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另外就是有一些特别老生常谈的东西比如什么平台对创作者的压迫呀算法对于内容的规训啊这些 cliché 我在这里也不会再展开讲我想讨论的更多的是一些内容创作者心理的事
Jack Conti 生於 1984 年的舊金山他父親是一名流行病學家所以家裏條件不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早在 07、08 年他最早在 YouTube 上傳的一些視頻裏面有一屋子的樂器和錄音設備甚至有一台價值不菲的電鋼琴就是 Wallister 的那一台
刚我们听到的这首就是他翻唱格瑞拉兹的歌 Feel Good Inc 就是他早期的翻唱作品之一所有的乐器演奏全部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卧室里完成的按照正常毕业时间推算 Jack 这个时候已经从斯坦福本科毕业他在学校里毕业时候学的是音乐但是他前面是从物理系半路转过去的因为自己还是觉得想要学音乐喜欢音乐
毕业之后根据他的字数就是大部分人同学什么的都在硅谷创业圈子里基本上要么就是去做投行投资耶尔基市场要么就是自己创业尤其他的室友这个叫 Sam Yam 他是毕业四五年就已经创业做了一个 O2O 的公司并且被一个行业龙头全资收购套了线财务自由了斯坦福这个氛围除了传统以外还有校友关系然后当然也跟这个学校本身的位置就在湾区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
这就不仅衬托着 Jack 本人非常奇怪而且给他本人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毕业之后没去找工作一直住在父母家就啃老嘛然后一边搞创作而且这种 YouTube 视频呢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严肃的创作对吧毕竟这事即使到今天也说不上是什么让人很好理解的可以接受的人生选择在那个时候来看更是不可思议那个时候 YouTube 本身都是一个非常新奇酷的不确定是不是泡沫的一个新生事物
Jack 做的是一种他自己提唱但是始终没什么人响应的一种音乐视频的类型叫做 video song 就是视频歌它有两个原则
一就是禁止对嘴型和假弹也就是说严格的执行所见即所听就是不能说是我提前录好的然后我再对着镜头去表演肢体动作跳舞不行必须得是真唱真弹这样第二就是说没有看不见的声音也就是说任何你在他的 video song 里面听到的声音来源必须在屏幕上至少某一个时间点要出现一次所以他发起的运动显然是受到了 Dogma95 的启发
但就像 Dogma95 反对的是制片厂对导演的压制以及就是说今天的商业电影越来越绞肉造作走向虚假的这种倾向一样 Video Song 也会有他反对的东西大概就是说 Jack 觉得现在的音乐视频非常的虚假 做作然后音乐人应该更赤裸的展现出自己演奏和音乐诞生的所有的过程和细节但只要你稍微看看他的视频你就会发现 Jack 自称的艺术主张其实跟他视频里吸引人看的原因是毫无关系的
这些两分钟多一点的原创和翻唱的歌曲全部收录在一个叫做 Jack Conti 就是他本人真名的 YouTube 频道里面所以你搜一下点进去然后用老到新的排序就是从旧到新的排序就能找到这视频就是他吸引人有人看完全是因为他特别的胡闹离谱就张牙舞爪疯疯癫癫就是用今天的话说就特别有网感特别有 meme 的潜力
就比如说他没打一下这个调查一声然后视频里就会显示他用特别夸张的姿势打调查的那个瞬间然后如果是连续密集的有这个调查他就在视频上看上去就是就是
就是机械密集的排在一起就是同样的一个视频片段再比如说如果你听到咻的一声就类似于 EDM 里面那个 Ryzer 那种阅断过渡时候使用的那个音效啊然后在屏幕里你就会看到他用吸管去捉一个杯子里面剩一点点水然后捉出来的那个声音然后被他给快放了或者什么之类的然后就让人觉得呢很好看很好玩
但这是他所认为的那个什么真实和坦诚吗我觉得也不是对吧他就是他主要是显得特别鬼畜特别欢乐说到这你可能感觉到就这里面有一种别扭就是说 Jack 他在用杂耍的方式吸引人看他的这个原创和翻唱的歌但实际观众主要是来找乐子的而且因为我自己也做一些视频剪辑的工作就是我看着他早期的这些视频里密集而精妙的剪辑看得我就是精疲力尽极度痛苦
就一个两分钟视频里塞满一两百个他到处学习效仿然后还有自己研发的一些 stunt 我觉得这个地方用 stunt 就是特别合适就是这种哗众取宠的特技就塞满了这种东西不管是演奏混音拍摄还是剪辑为大家举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 Jack 有一个超级玛丽游戏音乐的翻弹这里面就是会出现原版的玛丽要吃蘑菇的时候的音效或者他把蘑菇顶出来的音效
当然这个是当时的八位机里面的音乐芯片就是用那种 tracker 的方式实现的就是说说白了芯片可以演奏极快的音符所以快到一定程度听了像音效一样但是到他这儿他就一定要整这个活他要用人手来实现这个事所以他在 YouTube 上找到了一个专门研究超级玛丽音乐和音效的大佬然后他是看别人怎么把这个音效拉长四倍音效
然后把里面这些密集的音符 把谱给扒下来再照着这个谱子用这个很慢的 16 倍的慢速弹出来然后再用变速不变调的快放给它缩短所以它的这个翻弹的成品是这样的
然后另一个例子就是有一段时间他入坑了这个黏土定格动画然后他觉得这个太酷了然后自己导演了一个水果爆炸的这么一个动画短片他用黏土人就是拿着机关枪包围了一个水果苹果后面还有香蕉和泥土什么的然后一点一点的把这个水果给捣碎捣烂最后变成一滩烂泥然后再惊醒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又把这个黏土人又给打爆了就是拍了这么一个东西
然后看了以后你会觉得很绝就是很好笑一共是三分钟他为了做这个用了两周时间每天十个小时一帧一帧的定格动画拍摄就是拍这种静态的照片然后拍了六分钟剪辑剪掉一半剩下三分钟
然后又花两周时间学习音效设计他就看网上别人说说可以用 pasta 做这个打击感特别强的那种拳拳到肉的音效就是啪啪的那个声音然后他泡了一大盆的 pasta 然后拿拳头往里面打然后把这个动作给录下来等等吧还有爆炸子弹所有的激光的声音什么都要自己来实现他用了一个月时间做出了这么一个视频一共 10 万播放 12 年以后的到今天累计了一共 26 万的播放
你可以想象这几年时间里面 Jack 这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相当差的一方面这种程度的投入和约等于零的 YouTube 广告的回报经济问题我们可以先放一步谈但我就说这里面首先有一些特别严重的认知失调你看 Jack 做这种 video song 跟我们今天所说的什么比如鬼畜区的 up 主或者乐子人做的那种玩梗的视频我觉得是不太一样的他用了这种格式做了很多原创歌曲然后这些歌本身一点也不可笑
就是 not supposed to be funny 很多歌都是剖析自我唱的撕心裂肺的我感觉他那个时候受到 00 年代的 emo core 就情绪盒的潮流的影响挺大的然后这些歌大体都能放进那个时代就是 myspace 时代的独立摇滚的范畴
但如果你翻翻评论区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人把他的音乐当音乐来 appreciate 大家主要是觉得很欢乐以及就是这个 YouTuber 很有才就是不是你的歌如何感动了我我感觉他与其说是一个 musician 不如说是某种网络杂耍艺人就像街头卖艺的那种感觉他需要消化里面的这种错位是他面临的一个功课
很多年过去以后 Jack 回顾自己早些年曾经这样就是照葫芦画瓢的学他很羡慕的别的成功了的独立音乐人的那个成功的过程就是他先自己用网络吸引一些粉丝然后一边线上用 iTunes 售卖音乐然后一边线下自己就是自费开车穷游就是去 DIY 自己的巡演
然后企图用这个线上线下这两种收入来养活自己但是一方面呢就是他的这种音乐的长处往往会体现为视频的播放量而转化到他说哎这个这首歌已经上线 iTunes 了大家去买这个转化到数字专辑的销售转化率不太理想另外一方面呢就是他的巡演就根本没有人看就是他的网络关注
远远不足以支撑到他去一个城市哪怕是那个城市里最小的场地的演出有一次他在一个酒吧开演他回忆就是现场一个观众都没有只有一个 bartender 然后他对着酒保演了半个小时然后 bartender 一看你没有客人自己就走了然后留下他一个人面对着自己的存在主义危机这样的 Jack Conti 会认为自己是一个 musician 吗今天我们说 content creator 当时甚至没有这个概念
我想如果一个人没有过任何类似的经历的话我会很难想象就这也能成为一个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就是当我们谈论一个职业的时候当一个人审视自己存在在人世间的合理性正当性就拿什么支撑自己的尊严的时候就我是个什么就这个职业概念背后其实有一连串的因素在支撑这跟收入多少还没有绝对的关系还谈不上这个就比如清洁工和医生和出租车司机和律师他们都没有这个认知问题
就因为这个职业是一个不假思索的正当的东西但是比如说呢一个人用音频节目讲都市传说以及一些习以人的阴谋论的这么一个 podcaster 比如说
或者是一个孜孜不倦的用狙击枪就打各种东西比如射碎一个鸡蛋然后打碎一个西红柿然后用那种几千帧的高速摄影机录制东西碎裂的过程给大家看不同东西被子弹打碎的过程多么的绚烂就专门以这个为生的 YouTuber 比如说
再比如说一个人他专门用游戏修改器调穿墙然后在游戏里面可以给你展示到各种穿膜才能看到的正常玩家不可能看见的那些奇怪的东西比如说要么就是地形编辑师的废稿
就是存在在陆地以外的一块你上不了的陆地要么就是特别奇怪在游戏里面的打光的光源就这地方不应该有亮光但是他这一声放了一个小太阳要么就是一些不知作何解释玩家也本来也不应该看到的一些错误的贴图错误的物品就这个频道叫 boundary break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然后再比如有一个女孩然后她弹竖琴阴差阳错的不知道为啥早期的时候就吸引到了一大堆的吉他爱好者然后他就演变为
全职用竖琴然后输入到各种吉他效果器来做吉他效果器评测的 YouTuber 这个姐妹的名字叫做 Emily Hopkins 如果你在 YouTube 输入 harp 就是竖琴和 pedal 就是这个单块效果器蹦出来就是它如果你经常看油管或者是听一些不那么主流的播客的话你会知道就是创作者的世界就是千奇百怪
互联网发展带来这个媒介变迁里面有很多许诺其中最吸引人的一个许诺就是说现在你可以聚集所有的常委就让每一种奇怪的人找到彼此让他们有一个容身之处就你只要能够找到同类的就跟你同类的欣赏你的人你就能安身立命你可以尽情的舒展你自己去追求某种
你喜欢的东西某种技艺某种美或者就是你可以一直做你自己喜欢的事从而免于进入这个单位公司就传统社会分工免于去内卷和这种乏味的生活对吧然而这些怪人要面对很多很多跟上班族完全不同的新的问题比如说他的亲友他的受众就是或者整个这个社会
就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就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一个人做一件事首先是经济上的可持续性然后是这个行为本身的正当性比如说是你全职在咸鱼上捣腾打火机经济上是可行但是感觉正当性好像差点意思就比如说你爸妈你家人可能会担心你还有就是这个社会赋予你做的这个职业的声望是有高有低的
我想起当时有一个中国的影像艺术家叫王拓他接受采访的时候回忆自己就是回老家长春拍摄那个自己的影像艺术作品然后被当地的很多路人问就是你是干啥的然后他说我做影像艺术然后对方说那你搁哪个 APP 做呀是抖音呢还是快手啊然后他就没法解释然后他遇见好几次后来他也就认了别人再问的他上来就说我是干抖音的就当然了作为一个
国内外拿过奖然后在各种业界知名的美术馆办过展览的大写的艺术家对吧狭义的艺术家消化这个事肯定也不难因为影像艺术艺术家这些事是就书名号是真的就这个正当性背后有一整套的支撑就有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一个学科对吧然后它有一个稳定的产值的行业就有藏家有美术馆有整个这些 institution
然后艺术本身是高雅的严肃的这些观念的共识这都是已经存在了的所以他消化这个事可能没那么费劲但是相比之下内容创作者就像是或者是华众取宠或者是昙花一现的一些互联网泡沫就是毫无意义的每个人可以成名五分钟就事实上大量的内容创作者都跟 Jack 一样就这人可能最初想做一名歌手或者是想做一个动画设计师
然后但是他在做视频分享技巧然后讲述自己的这个一些故事啊或者克服一个困难的一个过程的时候哎信到一群受众然后就是他讲的非常好然后他就卡在这儿一直做这个事儿而没有去做他最初想要做的那个去追求的那个理想
然后就在这每天振振有词的分享什么动画制作技巧音乐制作技巧然后很多人从中受益然后喜欢上了这个人但是呢就是从这个工业的体制视角来看就也许这个人就是什么正经项目也没做过那往负面一些说呢他就是一个 faker 一个 impostorimpostor syndrome 这个词叫冒名顶替症候群或者叫骗子综合症就听到的最多的用这个词的人就是 youtuber
就是他们在说自己我至少见到五六个 YouTuber 说这个话就是因为这种心态爆炸的原因然后要么就是停更了要么就是精神崩溃了或者酗酒了可能什么等等就是说 my imposter syndrome is burning 就这只是众多的那个内容创作者心魔中的一个他大概意思就是说比如说你从来没有拍过电影对吧那你跟这滔滔不绝的懂电影都被你给懂完了你算个什么东西呢就这种念头
大量的 YouTuber 深陷其中就是时时好像觉得自己没有本事没有真东西然后却要一直假装而假装就是自己的工作然后自己的受众要么就是把自己想的过于好了要么就是自己的频道好像整个建立在一个误解和一个 pose 上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硬挺着装样子的废物我们说回到 Jack
他在音乐事业上原地踏步然后在 YouTube 上为了长粉吸引人去买他的 iTunes 的单曲绞尽脑汁就在这个时候他遇上了自己的创作上的一个一生的搭档也是他生活中的伴侣就是 Natalie Dawn 就是他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他俩是斯坦福的本科同学但是应该是在毕业以后才在一起的如果我没搞错的话 Natalie 加入了 Jack 的视频创作两个人最开始合作然后有特别大的起色
Jack 有连续几首歌请 Natalie 来负责演唱还有弹贝斯然后这些视频就比原来他自己做的那个都受欢迎很多然后连续几个播放量都破百万然后两个人就顺势组成了一个二人乐队这个名字叫做 PomplamoosePomplamoose 是法语的 grapefruit 就是葡萄柚水果这个单词的谐音这是我们第一次合作视频这是我和 Natalie 的音乐之一的混合音乐这就是了
we met long ago
Pump the Moose 受人喜爱的程度远远超出了 Jack 个人频道然后这也又指向了内容创作者要不停的面对的另一个现实从音乐和视频技巧上来看 Pump the Moose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它还是延续了早期的 Jack 个人作品这一整套然后两个人就各种抖机灵卖萌然后奇葩的演奏和很魔性的剪辑堆在一起
然后 Natalie 的唱就是自己给自己合声 overdub 很多声部然后很多个 Natalie 的脸在屏幕上就是这一整套但是区别在于什么呢就 Natalie 简直就是一个迷倒众生的天使就是她那种非常非常甜美的嗓音然后音准也特别好然后她是特别擅长那种低音浅唱表现力特别棒
因为他小时候家人是外交官所以他小时候在法国和比利时生活过几年所以法语还很流利所以他们翻唱了很多的这个法语歌更重要的是就是他不仅长得漂亮而且他跟镜头特别亲和就是他随随便便就能拿得出那种别人可能努力练了好久还做不出的那种特别自然的表演就或者说是很自然的营业的那种状态
他有一个标志性的表情就是他一边手舞足蹈或者唱很难的东西的同时然后眼睛紧紧的盯着镜头就盯着你仿佛他什么也没做一样那种一脸无辜的样子我推荐你现在就暂停然后去看看 Pump Moose 频道早期的视频
Natalie 的出现让 Jack 的短板衬托的特别明显就是 Jack 是一个身体瘦弱然后满脸大胡子然后弹琴的时候面目猙獰然后四肢稍微有点不协调就是各方面都不咋讨人喜欢的这样一个 appearance 但是 Jack 和 Natalie 搭配起来产生一种化学反应就完全化解了
早期的 Jack 让人心生戒备的那种举止怪异然后焦虑人格的那种印象那些又偏负面的 element 全部被瞬间转化成了这两个人古怪到一块去了他们太可爱了他俩简直就是天生一对他俩本人也非常快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每一首歌的结尾会额外加一些彩蛋就是各种姿势性恩爱两个人的开的一些玩笑等等
当然我没有任何就是说他们作品不好的意思就恰恰相反我觉得 Pumper Moose 这个组合很好的收束了就是 Jack Conti 本人之前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烂马气糟的这个音乐风格
他开始集中精神考虑我们在做一个叫 Pumplemousse 的这样一个品牌然后在 Pumplemousse 里面我怎么样跟 Natalie 的声音和性格的表现力结合所以就使得他的音乐变得更有一致性这种进化就也反映在了 YouTube 频道他们的数据上这就是现实在内容创作者的世界里面这个 likeability 的重要性往往远远大于你做的事情本身就没有道理可以讲
就受众对你举手投足的迷恋然后对于你就是他想象你作为他单向的朋友那种了解和陪伴的习惯这些东西比欣赏你就是具体这个作品做的怎么样要重要的多在很多领域里面就是那些权威媒体比如游戏啊或者是体育运动啊或者电子竞技啊等等都会给自己这个行业里的内容创作者专门设立一个讲叫做 personality
就执意就叫性格对吧这没法翻译这 personality 怎么翻译呢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我关注的 YouTuber 或者 Podcaster 接受这个奖的时候是自然愉快的就是他每一个人就是每一个人都会表现的无所适从就是说我不知道 personality 是什么意思但是无论如何吧反正谢谢大家喜欢我比 personality 更加让人炸毛的一个词叫 influencer 就是有影响力的人
就这个似乎是在说内容创作者就是一个专门就是左手收品牌和厂商的钱右手往这消费者这个灌迷魂汤的这么一诈骗犯就给我的感觉是这样啊就这些称谓好像都在暗示一个非常偏激的想法就是说内容创作者跟受众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无非就是前者在经营和表演一个人设来娱乐后者
但是还非要打一个别的旗号有的是创作艺术有的是科普知识有的是某种手艺的教学但是 personality 这种事就挺残酷的因为它就是天生的就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内容创作者就得面对现实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练习的其次就是这里面容不下很多的骄傲或者原则就是说
一边摸索自己受众喜欢什么然后你就得去迎合这个东西然后你得修改你自己对创作这件事的认知就是你得跟自己说你别委屈别矫情就这个也是一样是我的创作不是说我迎合了就不算你要不断的给自己心理建设 Pumped Moose 爆红的歌共同点相当的明显就是 cute 就是可爱
可爱到无可救药 Pump Moose 早期的视频充分的运用了所有的表现方式虽然是演奏音乐 但是这里面充满了叙事技巧比如 Natalie 一个小眼神或者 Jack 用力过猛一脚把板凳和乐器给踢飞了这种滑稽的瞬间都会被他精心的剪辑到他音乐的这些坑洁里面比如这首歌叫做 Bus Your Knee Cap 这歌在 YouTube 播放 1000 万次中文我们可以翻译成打断你狗腿
就歌词设定是说女方家里面是黑社会然后这个女孩在唱她就是说她在威胁她男朋友不要想着分手就是你要是敢离开我我是无所谓但是我叔叔会打断你的狗腿她在视频里边一边唱就是我的叔叔会拿出他的撬棍然后一边超级无辜的笑里藏刀的样子看着你
结合这歌词设定简直萌到爆炸
中文字幕提供
另外一首早期的爆款是翻唱 Beyonce 的 Single Ladies 也是把 Jack 那种有点怪但是特别有创意的编曲跟 Natalie 那种天真无邪的演唱结合特别好
我
但是虽然 Pumper Moose 的流量很有起策然后演出也有人看了但是他们依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变现手段 Giacconti 和 Natalie Dawn 做视频做到吐血就是每年在 YouTube 就产生上千万级别的播放然后粉丝也很喜欢他们但是他们就是死活挣不着什么钱
最讽刺的是他们好不容易吸引到了足够的受众然后到那一年 iTunes 的数字专辑和单曲售卖可以分到 6 万美元 Jack 感觉自己终于赢了终于自己过了这么多年这摊事可下要扭亏了商业上要成立了结果到第二年 Spotify
服务一上线直接把 iTunes 打垮了听众开始使用流媒体平台就是 streaming 音乐之后就没人买唱片了就没有人买数字专辑数字单曲了这个事对于音乐人是一个摧毁性的然后他们的 iTunes 收入在第二年就下降到了不到 6000 美元别的都没变就突然间就没人买了当然他们还试过很多很多常规的你能想到的那些赚钱方式 Natalie 的姐姐就是做肥皂给他们做葡萄柚味的肥皂
然后很多粉丝在网上买然后他们做体育衫马克杯棒球帽然后他们尝试在网上直播然后卖门票就网络音乐现场就是你买一张票你可以进聊天室里面看我们就直播弹琴唱歌还有类似于那种纯粹的就是 Buy me a coffee 那种打赏捐款的平台接受捐款但始终就赚不到钱怎么着也不行
钱这个事挺有意思的就是如果我们讲的这故事它不是一个内容创作者的事而是任何一个做小生意的创业者的话那大家肯定觉得这种苦恼是完全正当的但是一到这种玩音乐什么什么这种的人有点说不清楚了
有一段时间 Pumplemose 巡演结束之后 Natalie 和 Jack 发了一篇回顾总结的 blog 就一篇文章详细数了这个巡演亏损是怎么亏的它亏了些钱然后晒了他们巡演的成本详细的账目收入还有费用的对应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激怒了大量的粉丝还有一些围观的路人还有很多的那个之前很喜欢他们的同样的这个独立音乐人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账目显示他们首先雇用了一些灯光师傅还有一些做舞台效果还有化妆师这样的人这个让很多独立音乐人觉得特别奢侈他觉得就是你这么亏钱是你自己在作你活该谁让你雇这些东西呢你不独立音乐吗对吧然后另外就是 Pumplemousse 雇用了一些别的乐手
这月首的这个费用也挺贵的然后群众就觉得这就是一个就是爱发电的事你为什么要付给别人这么多钱再跟我们矫情你挣不着钱最离谱的就是围观群众不理解他俩为啥要住酒店就是有最多的留言就是为什么你们不能睡车里你们咋就不能睡车里呢非得住酒店呢这不就是矫情吗
这是一个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特别普遍的顽固的一种反商业观念就是大家不假思索就会这么想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啊你已经在搞艺术了你已经在表达自己了什么玩音乐了你已经受到粉丝的爱戴了你已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那这应该已经够了呀你怎么还能要钱呢
你怎么这么贪婪呢热爱什么叫热爱热爱就应该是不挣钱的音乐这种事就应该是爱发电但是在 Jack 眼中他作品就是劳动啊就是他觉得他觉得跟别的行业劳动获得报酬这方面没有区别说实话就是 Jack 和 Pumplemose 早期做的那些视频就是要是剪过视频的人看着都累就我看着眼睛都累那些定格动画一秒钟的画面费的功夫比别人一整个 Vlog 都多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了就是为什么挣不着钱
就是他可以拐弯抹角的赚一些钱比如卖肥皂什么就是怎么也不能大大方方的直接跟粉丝收钱就他觉得这个事是一个投入跟产出不成比例的一个癥结这个问题愈演愈烈到了 2013 年他就是彻底崩溃了就他接下来要做一个他有史以来野心最大的一个计划叫做 Pedals Music Video 你可以暂停去看一下就是 2013 年这个视频最终的成品后面我说的很多东西都会比较 make sense
这个视频里面他在自己家车库造了一个千年笋主题的机舱里面有一个流水线的轨道就是一个轨道然后把他过去评测过的所有的这个吉他效果器就他有一个副业就是给一个品牌就是评测很多他们的那个吉他效果器给别人讲怎么使用啊
然后把这些效果器一贯而出像一个车间运送产品一样然后他自己还手搓了两个电动升降台就是让这个升降台一边旋转一边升起来然后让两个机器人从里面钻出来这个事他跟电动机械领域的另外两位 YouTuber 合作就是用那种反向动力学货真价实的就是可以用 PlayStation 手柄遥控的四肢关节脖子全能动的那个做的两个机器人然后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舞蹈然后他站在中间弹吉他
为了这个视频啊他前后持续了几个月最后是连续冲刺爆肝 50 天每天 16 个小时当时在场的朋友事后回忆多少次看见他坐着东西的时候突然间就睡着了就当场睡着昏过去了然后醒过来之后又毫无缘由的就是爆哭不止就一方面就是他身体因为你缺乏休息嘛激素水平也紊乱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为了做这轨道和电动升降台
买零件然后不停的试错然后刷爆了两张信用卡然后那种熟悉的预感已经发生过了很多很多次的又要即将重复的事情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就像过去所有视频一样就他知道这个视频他这么努力然后上传以后第二天他会看到一个几十万的浏览的数字然后一百多条评论以及就是接下来一个月零零散散积累下来的平台给他结算的一百多美元的广告分成
他在当时的 blog 里面这么写的这是他的话就说通常来说我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我学历不错我家在 suburb 我爸是个知名的医生我的理性告诉我我不应该做这个视频因为他的投资回报率已经明确是零所以我决定把我的谨慎和理性都埋在后院里一个月等我做完了最后这个我想做的视频我再把它挖出来
就是那種自欺欺人的感覺我一邊把紙殼箱子剪成需要的形狀把它們噴上銀色的漆一邊看著自己的存款彷彿燒紙一樣的化成灰我感覺自己像一個內疚的小孩偷了家裡的錢塞進遊戲機裡接下來你聽到的就是很多年以後他在一個演講裡回憶這段他說的話我感覺到這就是我當作藝人的感覺我會覺得有點情緒化,我告訴你真實的我感覺到很糟糕
而且演出终于结束了,其实是有效的但我还是有这种感觉我现在已经把两张信用卡全都加了我对不起,昨晚睡不着所以我感到有点情绪我把两张信用卡全都加了我把我的税务帐号都浪费了来做这个视频我上网上看到了约一万个观看率对不起,我没有计划过做这个我真的不能接受
在 Jack 总结这段经历的时候他把重心完全放在了经济这一侧但我觉得这里面伤的显然不只是钱还有他自尊还有他整个精神我试图想象那种感觉就是你小心翼翼地用心呵护着一个东西你手里一边坐一边心里想着这东西做了也白做了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是它的转折也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做这个视频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已经财务自由的本科室友老同学 Sam Yen 然后他对对方说了一个自己想了很久的设想然后他们一起创办了 Patreon
Patreon 是一个帮助内容创作者直接面向粉丝变现的服务简单说就是创作者按照比如每个月几美金一美金十美金这样不同的档位或者是每一期播客每个视频这种叫 procreation 几美金这样的方式接受粉丝的赞助
并且按照不同的收费等级提供不同的福利比如要额外的内容会员专享的播客然后幕后的花絮教程素材就是做的音乐和动画的原始工程文件等等 Patreon 最初的计划就只是 jackcounty.com 就是 Jack County 自己个人网站会员和收款这么一系统他想的就是无论如何他要实现能让自己的粉丝直接付钱给自己这件事
这个事在 2013 年是开创性的他的合伙人觉得 Jack 的想法跟他之前要做的 O2O 的业务其实还挺像的所以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障碍然后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只是 Jack 抗敌而且在很多人身上真实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需求所以两个人决定合伙做一个让粉丝给创作者付费的平台不光服务 Jack 自己而且服务 YouTube 上所有持续创作视频的人等到这个机器人视频上线的时候我们刚才听的这歌就是这个机器人视频 Pedal Music Video
然后他跟着这个视频一起 launch 了 Patreon 然后发展到今天 Patreon 服务 23 万个创作者他最大的品类是长视频和播客 Patreon 每个月向这些创作者支付总计 1 亿美金左右然后其中最大的头部创作者可以达到年收入 1000 万
成立到现在十年了 Patreon 累计支付了 35 亿美金给创作者 2021 年他们的最高的一轮估值的融资估值是 40 亿但是后来受一级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就是估值又大幅下滑 Downtown 完了之后现在还是有 15 亿左右总之就是 Jack County 对内容创作者的大判断 turns out 是对的到今天这个 feature 各种平台都有了没什么新鲜的但是当初是 Patreon 开创的这个东西
当然了我也不是觉得这个公司或者这个服务有多么的了不起就是它有它的很多问题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一点点那个正义得到伸张的快感不是别的就是这么一个公司啊是由一个不折不扣的最硬核的最执着的内容创作者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一个没做过内容也不懂创作者的满嘴跑火车然后张嘴 UGC 闭嘴什么内容生态的什么狗屁投资人或者平台方做出来的
这个甚至跟什么商业洞察都没有关系这就是一个内容创作者在自救啊就他在试图自救然后顺便大力出了奇迹在 Jack Conti 的 Ted Talk 里面他贴了一张图就是容纳两万人的一个体育场俯瞰图他指着屏幕说他说 in what universe is this not enough 就说比如一个漫画师或者一个一个什么他每个月有两万人眼巴巴的等着这个人更新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个画师还不能养活自己呢
他在问这个问题当然我个人对这种硅谷传奇故事实在是不感兴趣所以在这个节目里我就不展开讲 Patreon 什么发展的过程了我想讲的是 Patreon 打通了赞助人付费之后 J.I. County 自己的内容创作以及 Pomplamoose 创作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 Patreon 的成功刚才说 Petalsound 这个视频收到 5 万美元的赞助人捐款所以它就等于一雪前耻了但是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之后 Jack 后面就只做了三个视频
然后他自己因为管公司忙到没时间睡觉然后这个频道就再也没有更新过 Jack 的最后一个个人作品定格在了 2013 年而且他把后面自己发的几百个 vlog 什么的就是包括宣传他的平台等等的其他的事情都放在了另外一个频道叫 Jack County Extras 就是因为他心里一直觉得 Jack County 这个频道是他自己的作品集所以他宁可这个频道死了他也不在这个频道更新任何东西除非他能够再有时间去好好做自己的作品
然后 Pumplemousse 的运营的工作也交给了他老婆 Natalie 全权管理而且 Pumplemousse 这边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上面已经讲过了就是 Pumplemousse 的视频之前是以那种精妙繁复的实拍特效和疯疯癫癫的剪辑出名的
然后 Patreon 上线之后他们理顺了收费模式然后建立了自己的这个 fanbase 然后他们按说应该更火力全开的做这些东西了对吧但是一方面还是因为 Jack 越来越忙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我能感觉到就是两个人年龄渐长然后对于这种就是疯癫整活的东西的兴趣也是越来越淡的影响他们有点像是熬不动有点 burn out 了新视频越来越少甚至有一年他们居然就只出了六个视频在 2016 年 Pump the Moose 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版
基本上抛弃了他俩之前建立的所有的视觉和听觉语言还有那些创作上的传统就所有的都抛弃了这个是你今天看到的 Pump the Moose 就是那些动辄几千万播放的翻唱和原创的音乐现场改版之后呢 Pump the Moose 变成这样了就是他们每个月只有一天时间拍摄和录制其他时间都是远程协作做后期还有一些筹备的工作 Natalie 为了 Pump the Moose 组织起来一个小团队
包括导演摄像甚至有专门全职的项目经理就是盯所有人进度这样然后他们在全国聘用最顶尖的乐手这些乐手真的不是开玩笑的鼓手 Ben Rose 还有贝斯手 Hagar Benari 就是 James Corden 脱口秀的现场伴奏乐队的贝斯手然后
然后包括吉他手 Brian Green 还有等等就是他们也不是只跟固定的人合作然后他们会提前预定好这个月的录音棚某一天然后所有人赶到洛杉矶这个现场见面然后乐手甚至都是彼此第一次见面大家集中精神用一天时间然后头脑风暴排练线商量怎么谈一会怎么编怎么谈然后 90 分钟定稿一首 90 分钟定稿一首然后所以当初那个什么 video sound 那种理念什么再也不提了
然后后期也非常重一天时间连商量带录制四首歌包括同期录音和现场八个摄像的机位然后录像交给后期剪辑调色然后 Jack 和 Natalie 不断的给 note 反馈然后修改两遍到三遍上线
在他们分享的后来的 Pumplemose 成本结构里面你可以看到这个视频拍摄和音视频后期的费用甚至超过了雇佣乐手劳务费几倍这最大的一块成本项因为乐手只需要一天就是他们只用那一整天连排练带录音但是其他的工作人员需要更多的工时如此下来 Pumplemose 变成了一个无情的产能机器就是他们每年 52 周风雨无阻就是在疫情之前每周上线一个新的翻唱或者原创音乐视频
同时这些音乐也集结成了专辑发在所有的流媒体平台 Spotify 这和那个从 2016 年起 Pumple Moose 开启了过去 10 年 Jay Conti 把自己熬到精神失常发疯也没能实现的数据增长到 2020 年 Pumple Moose 的订阅数超出了 150 万现在是 170 万 YouTube 的播放量接近 9000 万他们之前呕心沥血做那种 video song 视频时期最好成绩的三四倍都不止
而且收入也取得了飞跃虽然他们没有公开过总数但是他们公开过结构在 2020 年一年里面他们光向自己的外包人员支付的报酬就有 18 万美元
然后他们自己的收入比例大概是这样就是 Patreon 的会员收入支撑了他收入的三分之一然后 Spotify 等等这些音乐流播平台随着时间积累这个是被动收入越来越多每年都比上一年多然后也占了三分之一然后剩下三分之一来自各种版权授权还有粉丝向的衍生品然后他们很少巡演就几乎就不怎么巡演对于 Pump Moose 的老粉而言这个改变其实很奇特如果你是一个零几年开始看他视频到现在的人你会觉得说哇
自己眼看着这两个小疯子长大了就两个亚比变成了特别现实的务实的专业人士甚至是商务人士就他们的音乐没有了所有的那些过去那些奇思妙想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些东西但是他视频品质一流颜色漂亮混音精致收听量稳定 Pumple Moose 大部分今天的粉丝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早些年那个旧版本的他们的那些东西他们原来的样子他们都没见过
按说内容创作者本来应该是一个对传统分工的逃避或者说叛逆对吧但至少在 Pumplemousse 这个例子里面就是你想成为好的内容创作者就你还是得成为优秀的经营者管理者你得参与那个流量和算法的游戏呀管理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而这种专业化当然也无可避免的就是 make no mistake 它肯定会影响甚至激烈的改写你的创作和所有的那些你的美学和原则这些东西
当时 Jack 做 Patreon 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匡扶一个正义他觉得善良无辜的内容创作者得不到自己应得的回报仅仅是因为当时这个世界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就商业的缺陷 Pumplemousse 转型成功的这个过程你要看的话就是他远远不只是 Patreon 这个商业工具的辅助带来的
更多更多是改变自己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就是十年前自己有点瞧不起的那种 business guy 而且要打起精神来成为卷王就是把自己的这个 business machine 运转到极致 Jack 和 Natalie 彻底转型成为时间管理大师和商业经营然后他们把 Pumplemose 这部商业机器运转的丝般顺滑之后 Natalie 自己的音乐事业也发展起来了就是她 solo 的三张专辑然后有个人的巡演签了大的唱片公司
然后 Jack 又跟自己多年的好朋友也是 Pumplemose 常住的一个吉他手叫 Ryan Lerman 又成立了另一个频道另一个乐队叫 Scary Pockets 然后大量的跟新歌手新进的歌手合作就相当于那个乐队没有主唱主唱是轮换的然后到今天 Scary Pockets 的订阅也超过 100 万然后这个频道甚至又又衍生了一个专门翻唱慢歌的子频道叫 Stories
然后在此之外 Jack 还做了一档专门访谈内容行业的关键人物的一个播客叫做 The Creator Economy 然后还做了一档专门采访明星内容创作者的一个视频栏目叫做 Digital Spaghetti 然后还有一个专门采访知名乐手的那种音乐赏析类的谈话节目就是音乐分析类的谈话节目叫 Dead Wax 你还记得当初那个为了一个没人看的视频爆肝五个月然后纠结到精神崩溃的那个 Jack 吗
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魔
作为一个歌迷我想谈谈我对 Pump the Moose 的音乐的看法主要是对他们后来这部分就是这个格局打开取得商业成功之后的这部分音乐最近几年 Pump the Moose 找到的一个超级的流量密码是翻唱 Duff Punk 你可以搜一下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翻唱这个 Harder Better Thoughts the Stronger
还有《Something About Us》还有好多别的他们就是后来集结出版了一个专辑就是翻唱《Duff Punk》这些歌的原版演唱大部分都是个 coder 就生马器生马器是一种电子乐器就是它能发出那种完全平直的机器人的声音但是它带有人的口型就比如说原版是这样的《Duff Punk》
然后 Natalie 翻唱的时候她提前练了两个礼拜然后把整个歌拍速降一些主要是解决换气的问题换表气然后最后成品里面她用人肉演唱了整首歌的 VocoderDo it faster makes us strongerMore than everHour after hourWork is never overDo it harder make it betterDo it faster makes us strongerMore than everHour
然後在另外一首 Daft Punk 翻唱的作品評論區裡 Natalie 自己上號寫了一評論她自嘲就說"Sing like a French vocoder might be my true calling"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我覺得他說的相當恰當 Natalie 模仿生馬氣是一個絕佳的 analogyPumplemousse 音樂裡最最致命的魅力就是他們想辦法從原版藝人身上抽出一種最最關鍵的特徵然後把它歸化於 Pumplemousse 營造的那一套沒有人不愛的甜美而熱烈的中規中矩的安全的美學
我们再来听一首代表性的翻唱这是两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Anthem 一首是 Annie Lennox 的 Sweet Dreams 另外一首是 White Stripes 的 Seven Nation Armies 两首歌的 Mesh Up
如果我在这都放了这么多铁证如山的流行金曲之后然后我又要泼凉水说这 Pump Moose 在艺术造诣方面依然很有限的话肯定有些朋友受不了觉得我是一个酸辅文人对吧人民群众喜欢东西就流行就是正义这时候讲艺术你不是矫情吗但我还真就想在这分辨一下
我想分辨一下比如说 Pumple Moose 和他翻唱的这些音乐史上伟大的乐队们就比如他们乐于翻唱的 Bee GeesRed Hot Chili Peppers 甚至哪怕 Jammer Quiet 就这些原版乐队之间有没有差距就如果有的话他们和人家的差距出现在哪就为什么我会觉得说像 Red Hot Chili Peppers 那是大写的艺术家但是 Pumple Moose 是内容创作者嗯嗯
我认为这个差距体现在就是这种一耳动听的满足感里面就是 Pumper Moose 的音乐是满足的就像吃饱了冻干然后在阳台上趁懒要睡大觉的小猫一样就他们的音乐温暖舒适心满意足它像是一个凝结百家之常在经典音乐作品里面就是汲取最鲜美的滋味然后把它们
精巧的编排点缀在一起让喜欢音乐的人可以从里面读出很多标志性的声音说这个歌他这么用的那个原版的快速高昂的旋律被他给很巧妙的嵌套在了一个慢速的 reggae 或者什么里面然后吉他跟键盘可以用这种反差感这个切分玩的特别漂亮就这种东西就这些东西更像是乐手或者是音乐综艺节目或者是那种欧美深夜秀乐队总监会具备的意识和技巧
就在我心中 Pumplemousse 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什么呢我觉得他们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婚庆乐队或者是晚会乐队但是我说那个大写的艺术家他们不是这样的我推荐大家去看一个非常非常有代表性的节目就是 Jack Conti 在 Pumplemousse 取得成功之后他跟老朋友就是那吉他手 Ryan Lerman 两人一起做的那个访谈节目一个 YouTube 的音乐人访谈和音乐赏析的频道原名叫 Professional Musician React 现在叫 Dead Wax
Dead Wax 这个词就是指那个黑胶唱片放完了之后那个没有内容的那部分然后你会听到就噼里啪啦蹦豆子沉默的声音就这个叫 Dead Wax 这名字就是起这个意思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一期啊是他们采访 Louis ColeLouis Cole 跟这几位可以说是就是彼此相逢于微时的十几年的好朋友就 Louis 和 Ryan 是本科室友
实际上 Jack RyanWolfpack 还有 Pumple Moose 雇用了很多顶尖乐手他们都是洛杉矶独立音乐场景里的成员就是都是常客互相串台各种然后这个访谈的重要性在于它显示出了 Jack Conti 和 Louis Cole 两个人之间甚至你可以推而广之就是说内容创作者和大写的艺术家之间很多很多观念上的差别如果你没听过 Louis Cole 的话你可以去听一下他本人的歌然后就是看一下他自己还有一个迷幻爵士和前卫流行组合叫 Nowhere
那个 Noah 的歌也很棒然后还有就是他匿名做的一个但是大家都知道是他做的就有一个噪音计划一个 Avanguard 的一个叫做 Clowncore 两个人的一个叫小丑盒这么一个组合他的音乐就像什么呢我就说就像火柴就像火柴盒擦那一下就极度干燥一擦就着我们来听一点吧我们来听一点就这首歌叫做 Overtime 方便的话你也可以去看一下这歌的视频更直观 You have to try
如果你看过这 Over Time 的视频的话你会更明显的发现就是你会一晃神觉得这个跟那个早期的 Jack Conti 的东西具象确实就是他俩不仅是同龄人而且他们在美学意义上也是同一代的 Artists 就是他们都是诞生在互联网的时代这种非常上头的 Meme 向的美学里面出来的
但是他俩慢慢的分道扬镳就是都是一个一男一女的组合诺尔和这个 PumplemoseJack Conti 这边走向了一个更加优美就更加 well rounded 更加舒适的一个就是明星伴奏乐队的这么一个方向而 Louis Cole 这边正好相反就他一直在钻牛角尖他的音乐就是极端干瘪的那种合成器然后暴露曲线手上就方的就关闭的那种毫无弹性的
然后在高速中保持住极端复杂的切分那种节奏信息然后你感觉到这种噼里啪啦像抱豆一样的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魔乱舞的但是依然和声和旋律还特华丽的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个绝对是音乐史上能留得下来的东西就是请原谅我略显刻薄因为我也绝对是算是 Pumplemose 的歌迷但我就说这 20 年以后如果 Pumplemose 还想活跃的话他们可能还得继续更视频才行但是 Louis Cole 的音乐会成为经典
也许 Spotify 的播放量上 Louis Cole 也都赶不上 Pumplemouse 因为他有这种功能性的就是歌单很有好的功能性的音乐但是未来的人会就如同今天的人津津乐道的谈论比如 Frank Zappa 或者 King Crimson 或者 Jimmy Hendrix 如何启发自己一样去谈论 Louis Cole 而不是 Pumplemouse 就是我想说的点在我刚才说的那个访谈里面 Louis 回答了 Ryan 还有 Jack 提的很多问题
比如这个 Jack 他觉得这个合成器音色很厉害他觉得这个声音很好听他问就是你是怎么调的然后 Louis Cole 就说这个无论如何算不上好听他说这就是你打开那个 Massive 合成器它默认的音色然后他就把这俩振荡器稍微低听一点点这两个方波说白了就是最机械最原始最无聊的声音但是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可以为他所用
Jack 就是说非常佩服 Louis Cole 的混音就是这个波形来看他那个所有的作品做出来都是压得死死的就没有动态然后他问这是怎么做的然后 Cole 就给他解释就是在 Ozone 里面 Ozone 就是现代母带处理最常用的这个软件就是因为他在总线上加这个压缩和这个 limiter 所以他在这个 Ozone 里面所有参数都用特极端的配置就是用严重伤害自己音乐最终的那个音质的方式
把音乐压的特别扁获得最小的动态然后也就是最大的平均的音量然后 Louis Cole 就说我就是想要我的音乐能不能再 trash 一些就能不能够再狂躁再劣质更粗暴还就再冒犯人一些就还有非常多这种例子大家可以去看那视频我这就不多说了
就比如说 Louis Cole 分享自己用 MacBook 笔记本电脑的那个笔记本的麦克风去录他的 kick 那个低谷就特意追求一种完全过载的哗哗哗的录坏了的那个声音
Jack 对于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场合就 Jack 说另一个事他说遇到一个音乐前辈他俩一起合作写歌的时候他看到对方左手拿起了麦克风对着自己的右手然后录自己右手弹钢琴他很受震动因为这种行为在他看来是完全不符合录音规范的他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么做就是说 Jack 在各种意义上他都更像一个虔诚的音乐爱好者
就是他崇拜技艺崇拜手艺就是 technique 和 craft 他总是想说学习什么是对的而且他非常乐于分享这也是内容创作者特别核心的一个共同点就是 it's all about the process 就是重在过程重在分享重在学习和交流
Jack 早期没整一个大活那种视频作品他都会在另一个频道同步发一个类似于魔术揭秘的视频就是分享自己怎么做的就是那种得意洋洋的或者说是暖洋洋的那种感觉就是你看这个特别棒是不是特别棒
而且 Jack 对于所有的这些 technique 的崇拜和尊重是特别平均的就是他早年在家啃老做音乐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他其中一个收入来源就是给那个 Electro Harmonics 就是 EHX 这个公司做他们的那个吉他单块效果器的评测
他每做一个评测他会仔细研读说明书学习每一个旋钮怎么用这些细节都反映在他跟 Natalie 做 Pumple Moose 的一些早期作品里面剪辑里面有很多体现
后来有一年多的时间就是 Squillax 又火了然后他那个时候他又入坑了 Dubstep 这按说跟他之前做的音乐风格完全不搭边然后他去研究人家怎么做那个 Grawl Bass 然后甚至还入坑了那个 Launchpad 的手指鼓就那种一摁然后在 Launchpad 上有很多那个不同颜色闪的方格的那个灯光秀一样的那个东西就是他这种勤奋学习的特质让我想起了很多事儿
就让我想起我自己对摄影这个事的热情就我们这种心入坑的小法师会在网上看剧多教程就教你如何构图如何最好的不构图最好的曝光如何在无数多的镜头里面挑选属于你这个事的这个场景的那一个爱
爱好者就是这样的爱好者就像小猫看到毛线球一样他就会跟过去他觉得什么都有意思什么事都只是知识什么事都有 best practice 而 Louis Kohl 是典型的大写的艺术家 Louis Kohl 会干另外一种事
就比如说他会在 DAW 钢琴卷帘窗里先写一个自己想要的 Riff 这 Riff 写起来容易弹起来特别费劲就根本不是人弹的然后他在强迫自己硬练这个东西就练很久很久然后练成了的话就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属于他的那种 Riff
在这个访谈里面 Ryan Lerman 有一个观点他正好说反了很有意思他说他特别羡慕 Jack 和 Louis 这两个人他们都是物尽其用的人善用工具的人他正好说反了就是在于 Louis Kou 这十几年他只用自己那一套鼓和一个破破烂烂的 MIDI 键盘和用最主流的 VST 的合成器的软件但是他心里有一个非常确切的他想要的东西他只是要不择手段的去实现去达到那个东西
他的物竞其用体现在那个物就是工具但是 Jack 是一个设备党就 Jack 有无限多的设备软硬件然后在他的认知里面这些设备的背后是美好的整个音乐世界是无数的可能性无数的美学技巧和经验所以他始终在勤奋的学习这体现在他和 Pumplemose 的音乐上就是他觉得就什么都是好你看他翻唱的各种各样的风格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只要是好的东西都让他兴奋和满足这个就是爱好者
和我说这大写的艺术家的区别是爵和票友的区别就是艺术家在接近心里一个特别鬼魅莫测的东西就当他得不到的时候他做那些事会显得特别乖张暴躁扭曲难受令人尴尬或者满头大汗但是艺术家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很顽固的去追那个东西就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去追求但是票友就相反他票友是
如数家珍眉飞色舞谈论和品味所有唱段的所有作品的各自不同的精彩然后如同这个吊书袋写小说一样对这个所有的这个每一个大家明觉的这个 technique 旁征博引并且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所以 Pumper Moose 在 90 分钟里能够碰撞和定稿一首翻唱这个过程他们真的是在享受音乐他们在 celebrate music
就像一群古灰级乐迷一样过着他们心中最美好的生活 Celebrate 这个词用在这是百分之百恰当前几天我去丽水看马上要闭展的斯蒂芬·肖尔的摄影展肖尔是一个世界级的摄影大师然后这个展览囊括了他生涯最重要的那么几组作品然后我当时一进门左转我看他那个左边放着他年轻时代那个 70 年代的他第一个大型作品叫《美国表面》
我得说他那个策展是相当相当用心的就是他把那些小画幅拍完了洗出来也是很小的照片看起来就相当随意的照片然后密密麻麻的摆成几个横排然后没有相框但是用栏杆就是把你和那个作品拦出了一米的距离就导致观看者看不太真切因为那照片本来就小你还离着有一米距离
但我觉得他这个展册的很好就是他不仅符合肖尔表达的原意而且很好的唤起了这个作品整体的价值就这些照片单拎出来几乎都是乏善可陈可能是我没有鉴赏力但是对我来说就真的是这样就没什么可看的感觉
但是连成一片你会看到一种就是一种记录意识一种特别随意的口语化的东西然后在 70 年代干了提前 40 年干了 Instagram 的事这个整体作品推动了摄影艺术本身的观念的一个突破我站在那一边看着这个照片一边听着 Pumplemousse 的音乐然后我突然间有一个反应就是 Pumplemousse 的音乐跟肖尔的照片截然相反就他每一首歌单拿出来都美妙极了神采奕奕
但是连成一片成什么了呢就成了一个任何一个都市的夜景霓虹灯的光云成了一本 AI 生成的美国音乐史里边全部都是乱码没有一个字母是能看清的就成了这么一个东西这个就是我想矫情的那个区别
内容创作者和艺术家的区别内容创作者是热爱艺术的人就是他们站在教堂前心怀前进但是可能就因为自己就是一个朝三暮四的游客性格也好还是才华不够也好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进不去这个教堂
所以他就心满意足的在教堂旁边租了一房子然后做起了艺术的邻居然后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然后他们聚在一起他们可以跟自己热爱的东西紧紧的贴在一起每天抬头就能看到华丽的穹顶然后跟同好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妙的感觉感到一种由衷的幸福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就成了一个个的小社区的召集人就是内容创作者与其说在追求艺术本身不如说他们其实是在追求艺术带给人的美好感觉
就所以他们经营一个 community 就在 patreon 和 discord 里面跟粉丝们互相欣赏搞这个什么画画或者是作曲的这个比赛然后他来点评然后大家互相夸奖匿违在一起就把艺术当成一个柔软的沙发在里面雇佣打滚撑懒腰就这种粉丝在他身上获得 inspiration 但是这个 inspiration 不是那个 inspiration 它不是艺术灵感而是一种
一种广泛的让人心情愉悦或者积极向上的正面力量就是这么一种 inspiration 所以这点跟艺术家也不一样就是很多内容创作者会有很多的 fan servicePatreon 的很多不同的付费的那个 tier 都要匹配到不同的那个赞助人的福利就是 Jack 曾经说过他说 Bjork 他觉得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但是他不确定如果 Bjork 开 Patreon 的话能不能运营好
因为 Bjork 不爱自己的粉丝就是他也不会为回馈自己的粉丝做什么事 Again 我并不是主张说一个创作者成不了 Bjork 他就是可悲的或者次要的我只是想区分其中微妙的区别这个在我看来是理解内容创作者作为一种特别的特定的存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Jack 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在他还没做出 Patreon 的时候有一次家庭聚会有一个长辈朋友问他说你是做什么的呀他说我是一个 musician 然后这个叔叔脸色一沉握住他的手拍着他的肩膀说 I hope someday you make it
很多年过去了他还到处逢人就讲这个事因为这是专属于内容创作者的一个精神暴击就是创作者会心里一沉跟自己说这个世界上一个还没有 make it 的 musician 就什么都不是内容创作者需要钱也需要认可这两个事都跟自己存在于世间的正当性有关
也都跟自己的精神健康有关我记得 Jack 说过就是 Patreon 带来的收入对于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价值就他的理解是平易自己的情绪曲线就 smoothen your emotional curve 他讲的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一个人没有依靠没有前景没有把握就只能说我现在就是用爱发电或者说
拿一些什么我就是做着玩这种东西来给自己已经全力以赴在做的事情找一些借口的这种时候人是很脆弱的就任何一点挫折哪怕一条无关紧要的差评或者一个新视频上来播放量很差都是很沉重的打击因为数万年的进化过程给了人这样的本能就是我们的海马蹄末端有一个东西叫杏仁核让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危险的信号上
就是危险一来然后身体会产生一种应急反应我们会分泌肾上腺素心跳加快瞳孔放大血糖提升肌肉紧绷然后这种恐慌帮助我们的祖先一次一次的就是逃离危险虎口脱险但是今天却成为每一个内容创作者甩不掉的一个诅咒就是他会让一个人早上起来还觉着自己天下无敌然后下午毫无理由的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在这样的时候他看看屏幕里有一些数字也许可以缓和一点他心里的波动
在这个意义上钱不钱其实也没什么太特殊的本质上他和受众的肯定喜爱然后同行的认可自己认可的人对自己的认可自己圈层里的声望一样这些东西都是创作者存在价值的 validation 想明白这些我意识到就是我因为察觉到 Jack 特别想红而心生反感这感觉其实是一层遮羞布就遮挡的是我自己的一种担忧和警觉
關於內容創作者無可避免地陷入以外界評價為食永遠機長路路不得安寧的脆弱境地這就是內容創作者你在人潮之中努力發出信號去吸引跟自己相似的人你為了可以長久地做自己喜歡的這一個事你得防止自己沉溺在放縱的喜歡裡面以及很大程度上你需要放棄那種愉悅自我的初心你得嚴守紀律你得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你得愛自己的粉絲給他們回報然後粉絲想要什麼怎麼做才能讓你的事在商業上能 work 比你自己想做什麼更重要你為了不上班你得成為企業家成為創業者成為管理者就像各行各業里其實區別不大的那些最優秀的人一樣我慢慢意識到內容創作者的困境就只是人的困境只是這裡面有一些我不願意承認不願意面對的東西
感谢收听不在场你可以通过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如果你喜欢这些节目希望你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也欢迎你加入不在场的会员通讯计划或者通过支付宝为本节目捐款以增加它存续下去的概率本期节目的歌单包括所有提及的链接 show notes 以及这个电台的一切请访问它的网站不在场.xyz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